十六字心傳
外觀
十六字心傳,又稱十六字心法、虞廷十六字、虞廷十六字訣,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四句十六字。出自古文《尚書·大禹謨》。
歷史
[編輯]《荀子·解蔽》:「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
《尚書·大禹謨》中,舜對禹傳授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等教導。[1]
《偽古文尚書》曰:「危則難安,微則難明,故戒以精一,信執其中。」孔穎達疏云:「(帝)因戒以為君之法:民心惟甚危險,道心惟甚幽微。危則難安,惟則難明,汝當精心,惟當一意,信執其中正之道,乃得人安而道明耳。」又云:「道者,徑也。物所從之路也。因言『人心』,遂雲『道心』,人心為萬慮之主,道心為眾道之本,立君所以安人,人心危則難安,安民必須明道,道心危則難明。欲將明道,必須精心,將欲安民,必須一意。故以戒精心一意,又當信執其中,然後可得明道而安民也。」
《朱子全書》卷三六《答陳同甫》云:「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堯舜禹相傳之密旨也。夫人自有生而梏於形體之私,則固不能無人心矣。然而必有得於天地之正,則又不能無道心矣。」《四書章句集注》:「《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朱熹由此將十六字發揮為「孔門傳授心法」。[2]
清代考據學家閻若璩作《尚書古文疏證》,專門證明孔安國傳古文《尚書》為偽書,《大禹謨》也屬於《偽古文尚書》。閻若璩此後受到廣泛贊同,十六字心傳便被一併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