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焉 (益州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焉(2世紀?—194年),君郎(《華陽國志校補圖注》雲當字君朗[1]),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東漢末年割據軍閥之一,官至陽城侯、益州牧。他以州牧身份建立的地方割據勢力為三國時代最早的一批,同時是持續時間較長的,直到214年其子劉璋劉備投降才終結。

連環畫《三國演義》(1957年版)中的劉焉畫像

生平

[編輯]

劉焉生於2世紀,是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裔孫竟陵侯的後裔[2],以漢朝宗室身份,後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漢朝政權衰落天下大亂之時,劉焉向朝廷提出用宗室、重臣為州牧,在地方上凌駕於刺史、太守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史稱「廢史立牧」。朝廷採納了這一建議。南梁劉昭認為設立州牧是天下大亂的原因。[3]

本來想求領交阯的劉焉因為聽侍中廣漢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改向朝廷請求為益州牧。於是劉焉被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董扶亦求為蜀郡屬國都尉,及太倉令巴西趙韙吳壹等舉家隨劉焉入蜀。俱隨劉焉。

劉焉尚未到達,益州刺史郤儉黃巾軍馬相等殺死,但是剛稱帝的幾日的馬相又被益州從事賈龍組織軍隊擊敗。賈龍於是迎接劉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綿竹

張魯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來劉焉家,所以劉焉遣民間勢力「五斗米道」的首領張魯為督義司馬,劉焉此後派遣與別部司馬張修一起前往漢中,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劉焉後來又讓張魯殺害漢朝使者,劉焉則以米賊作亂阻隔交通為由,從此中斷與中央朝廷的聯絡。張魯在漢中得勢後,卻殺死張修,劉張兩家由此結怨。[4][5]

劉焉又託他事殺州中豪強王咸、李權等十餘人,以立威刑。犍為太守任岐自稱將軍,與從事陳超舉兵攻打劉焉及之前平亂有功的賈龍,董卓使司徒趙謙將兵向州,說服校尉賈龍引兵攻擊劉焉,劉焉以青羌兵出戰,打敗任岐、賈龍等人。

天下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劉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南陽三輔一帶有數萬戶流民進入益州,劉焉悉數收編,稱為「東州兵」。這支軍力雖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為劉璋繼任後平定趙韙內亂的決定性力量。

劉焉其後作乘輿車具千餘輛,因車乘規格僭越禮制,被劉表上表其有圖謀不軌。此後,劉焉稱病,讓朝廷將其子奉車都尉劉璋從京城派到益州,將其留下。

194年,劉焉在朝中的長子左中郎將劉範和次子治書御史劉誕與西涼馬騰策劃進攻長安,劉焉也出兵相助,戰敗,劉範、劉誕被殺。議郎龐羲是劉焉世交,送劉焉的孫輩入蜀免受牽連。此時綿竹發生大火,所造府第車乘被燒毀,損失嚴重。劉焉不得已遷州治到成都。因為傷心死去的兩個兒子,又擔憂災禍,發背瘡而死。劉焉的部下趙韙等因為劉璋軟弱,於是一致決定推舉他繼任益州牧。

家庭

[編輯]

父母

[編輯]
  • 劉某,漢末宗室,本名已佚,官至長沙郡太守,因此稱"劉長沙",娶黃瓊之女。( 盛弘之《荊州記》載:鄭鄉即鄭城地也。崗南有劉長沙墓,益州牧焉之父。)
  • 黃氏,司空黃瓊女、黃琬姑母[6]

妻妾

[編輯]
  • 費氏,劉焉諸子之母[來源請求],為費觀的族姑。
  • 盧氏,張魯之母,與劉焉關係曖昧不明,史載:魯母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經常往來益州牧劉焉家,致使張魯獲得劉焉任用。

兒女

[編輯]
  • 劉範——劉焉長子,左中郎將。後為李傕所殺。
  • 劉誕——劉焉次子,治書御史,與劉範一起被殺。
  • 劉瑁——劉焉三子,別部司馬,隨父劉焉入益州。
  • 劉璋——劉焉幼子,字季玉,後為繼承人。

兒媳

[編輯]

部下

[編輯]

盟友

[編輯]

影視形象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75》,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31》,出自陳壽三國志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五·公孫述劉二牧志·四》:劉焉字君朗 注1:劉焉字,今本《陳志》、《范史》皆作君郎,元豐本《常志》作君朗。李塈從《陳志》、《范史》改作郎,明、清刻本多依之。唯廖刻本依元豐本作朗。浙剜刻本遵之。今按:焉字本義,《說文》雲「鳥黃色,出於江淮。」《廣韻》:「鳥雜色。」《禽經》稱為「黃鳳」。鳳備五色,色彩最鮮明。劉焉字當為君朗。郎字於義不協。李塈依誤本《三國志》與《後漢書》改,非也。廖刻系以何義門過錄元豐槧為藍本,得此朗字,知其義較郎字貼切而改從之,亦是卓見。乃二顧並無校語,且亦未知其為元豐本。但照改朗字,徒使習今本《三國志》與《後漢書》者懷疑。茲故辯訂之。
  2. ^ 《元和姓纂·卷五·劉》:【竟陵】魯恭王餘裔孫,章帝封為竟陵侯,因家,焉後漢末益州牧生璋,其後無聞
  3. ^ 《續漢書》志第二十八百官五劉昭註:至孝靈在位,橫流既及,劉焉徼偽,自為身謀,非有憂國之心,專懷狼據之策,抗論昏世,薦議愚主,盛稱宜重牧伯,謂足鎮壓萬里,挾奸樹算,苟罔一時,豈可永為國本,長期勝術哉?夫聖主御世,莫不大庇生民,承其休謀,傳其典制。猶雲事久獘生,無或通貫,故變改正服,革異質文,分爵三五,參差不一。況在豎騃之君,挾奸詐之臣,共所創置,焉可仍因?大建尊州之規,竟無一日之治。故焉牧益土,造帝服於岷、峨;袁紹取冀,下制書於燕、朔;劉表荊南,郊天祀地;魏祖據兗,遂構皇業:漢之殄滅,禍源乎此。
  4. ^ 《三國志》卷31:張魯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來焉家,故焉遣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焉上書言米賊斷道,不得複通。
  5. ^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沛人張魯,母有恣色,兼挾鬼道,往來焉家,遂任魯以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掩殺漢中太守蘇固,斷絕斜谷,殺使者。魯既得漢中,遂復殺張修而並其眾。
  6. ^ 《三國志·來敏傳》:敏隨姊夫奔荊州,姊夫黃琬是劉璋祖母之侄
  7. ^ 僅見於《天師世家》,未見於正史
  8. ^ 僅見於《張氏譜》記其名為徵,未見於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