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則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則淵
性別
出生1940年5月8日
 中華民國湖北恩施
逝世2020年2月8日(2020歲—02—08)(7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大連
籍貫湖北恩施
民族土家族
母校大連工學院
職業科學學科學計量學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獎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劉則淵(1940年5月8日—2020年2月8日),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國科學學技術哲學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生平

[編輯]

1940年5月出生於湖北恩施。1952年2月考入恩施初中,1954年8月提前半年畢業。1954年至1957年,在恩施高中學習。1957年至1962年,在大連工學院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1964年至1977年任大連工學院金相熱處理實驗室副主任,1978年至1983年社會科學系自然辯證法教研室副主任、講師,1984年至1990年任科學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8年改稱大連理工大學),1991年至1999年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1999年至2002年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首任院長,1999年至2010年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2004年至2010年科技倫理與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任[1]

2020年2月8日凌晨0時59分在大連逝世,享年80歲[2]

社會兼職

[編輯]

曾任大連市人大代表、市社科聯與市科協常委、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第三至五屆副理事長[3]

學術貢獻

[編輯]

1974年,開始從事自然辯證法研究,利用科學計量的方法對科技活動進行定量分析,取得「哲學—科學—技術—經濟波動轉化規律」等研究成果。從1978年開始,先後從事科學技術哲學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科學技術社會、發展戰略學、科學計量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1988年,出版中國國內第一部關於發展戰略理論的學術專著《發展戰略學》[4]。2000年,與德國技術哲學界建立了雙邊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開展了德國技術哲學及其發展史的研究[5]。主要譯著《德國技術哲學簡史》《偉大發現的一天》等。代表性論文《近代世界哲學高潮和科學中心關係的歷史考查》《科學學理論體系建構的思考》等。

出版物

[編輯]

獎項和榮譽

[編輯]

2010年,獲中國科協授予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6]。2013年,獲第一屆陳昌曙技術哲學發展基金技術哲學貢獻獎[7]。2017年,獲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第一屆傑出貢獻獎[8]。2019年,被評為大連理工大學建校七十周年功勳教師。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刘则渊教授生平. 大連理工大學. 2020-02-08 [202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2. ^ 岳懷讓. 著名科学学与技术哲学专家刘则渊逝世,享年80岁. 澎湃新聞. 2020-02-09 [202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3. ^ 刘则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2018-03-27 [202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4. ^ 刘则渊:学术是生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4-07-02. [失效連結]
  5. ^ 学部刘则渊教授荣获“建校七十周年功勋教师”荣誉称号. 大連理工大學. 2019-06-16. 
  6. ^ 我校刘则渊教授、刘黎明教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大連理工大學. 2010-12-10. [失效連結]
  7. ^ “第一届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颁发仪式在我校举行.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2013-09-04. 
  8. ^ 第一届获奖者.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2018-03-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