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佩什科比

座標41°41′00″N 20°25′41″E / 41.68333°N 20.42806°E / 41.68333; 20.4280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佩什科比
Peshkopi
城鎮
佩什科比鳥瞰圖
佩什科比鳥瞰圖
佩什科比在阿爾巴尼亞的位置
佩什科比
佩什科比
佩什科比在阿爾巴尼亞的位置
坐標:41°41′00″N 20°25′41″E / 41.68333°N 20.42806°E / 41.68333; 20.42806
國家 阿爾巴尼亞
第巴爾州
市鎮迪勃拉
面積
 • 總計18.6 平方公里(7.2 平方英里)
海拔651 公尺(2,136 英尺)
人口(2011年)[1]
 • 總計13,251人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郵政編碼8301
電話區號+355(0)218
車輛號牌DI
網站www.peshkopia.com

佩什科比阿爾巴尼亞語Peshkopi/Peshkopia),是阿爾巴尼亞東北部第巴爾州迪勃拉市鎮內的城鎮,為迪勃拉州的州府,及迪勃拉市鎮的行政中心,這是阿爾巴尼亞唯一不與州名同名的州府。城鎮人口數量為13,251人(2011年)[1]

佩什科比位於黑德林河東岸,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東北187公里處,離北馬其頓邊界有20公里,海拔為651米。

德林山谷是該地區的最低部分。在該地區發現了鉻礦,硫礦和大理石礦等礦石。它也是阿爾巴尼亞重要的工業中心,特別是食品工業。

歷史

[編輯]

現在被稱為迪勃拉的地區在以前基督教主導時代被羅馬人稱為「Penestae」的伊利里亞人部落居住,古希臘語中的Πενεσταί(阿爾巴尼亞語penestë)。[2]

佩什科比的名字來源於阿爾巴尼亞語中的peshkop意思為bishop以及希臘語中的Episkopè。十一世紀的保加利亞地圖以「Presolengrad」這個名字顯示該鎮。1018年,迪勃拉地區歸入奧赫里德(今馬其頓)管轄,是奧赫里德的東正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一年後又獲得了以派克科皮的布爾克病房為中心的主教的地位,現在是位於Dobrovë附近。迪勃拉聖公會的中央教會是聖斯蒂芬的中央教堂(阿爾巴尼亞語Kisha e Shqefnit)。主教稍後將重新安置,但佩什科比鎮保留了其名稱。[3]佩什科比早在十五世紀就以「Peskopia」的名字所引用。[4]

到了十六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完成了對阿爾巴尼亞的征服。[5]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佩什科比(當時的「Debre-i Zir」,意為奧斯曼土耳其的「下Debre」)是一個小城鎮,被更大更華麗的Debar所掩蓋。(阿爾巴尼亞語Dibra e Madhe "Greater Dibër"),今天就在馬其頓邊界之上。1883年,佩什科比的人口幾乎完全是穆斯林。1873年,奧斯曼帝國在佩什科比建造了一個奧斯曼軍營,軍隊人數高達8000人。[3]

迪勃拉地區,包括佩什科比的人,參加了20世紀1910年代初在整個阿爾巴尼亞發生的反奧斯曼政權的起義。1912年8月16日,阿爾巴尼亞人武裝組織(阿爾巴尼亞語çeta)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佩什科比。[6]

在奧斯曼帝國解體後,一支塞爾維亞的軍隊巴爾幹戰爭中的塞爾維亞入侵迪勃拉地區,並於1912年12月初攻入佩什科比。阿爾巴尼亞人部隊於1913年9月20日重新奪回該城市。[7]1916年1月1日,一支保加利亞軍隊入侵佩什科比。1916年4月12日,保加利亞盟軍奧匈帝國將一支軍隊帶到佩什科比,並進行懲罰性的焚燒村莊和處決阿爾巴尼亞人,試圖平息當地的阿爾巴尼亞人反抗力量。保加利亞和奧匈帝國軍隊於1918年9月離開該地區。[8]

1939年意大利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並於4月15日抵達佩什科比。[9]恩維爾·霍查為首的阿爾巴尼亞共產黨游擊隊於1943年9月9日奪回佩什科比控制權。隨後的10月,游擊隊擊敗BalliKombëtar部隊進行武裝爭奪城市的控制權。1944年7月,德軍佔領了這個城市,但在同一個月稍候就被驅逐出境。直到1944年9月初,迪勃拉地區的戰鬥仍在繼續,同月共產黨游擊隊佔據了民族解放軍據地(阿爾巴尼亞語Ushtria Nacionalçlirimtare)。[1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Nurja, Ines. Censusi i popullsisë dhe banesave/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Dibër (2011) (PDF). Tirana: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INSTAT): 85.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27). 
  2. ^ Sinani, Rakip. Dibra dhe dibranët në faqet e historisë [Dibër and the Dibrans in the Pages of History]. Tiranë: KTISTALINA-KH. 2005: 20. ISBN 99943-625-8-5 (阿爾巴尼亞語). 
  3. ^ 3.0 3.1 Moisi Murra. Qyteti i Peshkopisë nga lashtësia në ditët tona [The City of Peshkopi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Day] (PDF). Rruga e Arbërit: 8. January 2010 [2010-0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0) (阿爾巴尼亞語). 
  4. ^ Sinani. : 248.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5. ^ Sinani. : 39.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6. ^ Sinani. : 138.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7. ^ Sinani. : 150–160.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8. ^ Sinani. : 168–170.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9. ^ Gazeta Shqiptare. 1939-04-16.  Cited in Sinani. : 209.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10. ^ Sinani. : 221–240.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