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 (奧地利皇后)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4年9月10日) |
奧地利皇后伊麗莎白 | |||||
---|---|---|---|---|---|
奧地利皇后、匈牙利王后 | |||||
統治 | 1854年4月24日-1898年9月10日 | ||||
加冕 | 1867年6月8日 布達佩斯 | ||||
前任 | 瑪麗亞·安娜 | ||||
繼任 | 波旁-帕爾馬的齊塔 | ||||
倫巴第-威尼托王后 | |||||
統治 | 1854年4月24日-1866年10月12日 | ||||
出生 | 巴伐利亞王國慕尼黑 | 1837年12月24日||||
逝世 | 1898年9月10日 瑞士日內瓦 | (60歲)||||
安葬 | 1898年9月17日 | ||||
配偶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1854年結婚—1898年過世) | ||||
子嗣 | 索菲 吉賽拉 魯道夫 瑪麗·瓦萊麗 | ||||
| |||||
王朝 |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 ||||
父親 | 馬科西米利安·約瑟夫 | ||||
母親 | 瑪麗·露多維卡·威爾敏 | ||||
宗教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
簽名 |
伊麗莎白·阿瑪利亞·歐根妮(德語: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通稱奧地利的伊麗莎白(Elisabeth von Österreich)或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Elisabeth in Bayern),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妻[1],奧地利皇后、匈牙利王后,她的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個歐洲,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
伊麗莎白皇后出生於巴伐利亞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通常被家人與朋友暱稱為茜茜(Sisi)[2]。伊麗莎白皇后身為女公爵,在她16歲遇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前,於自由隨性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然而,婚姻將她推入了正式的哈布斯堡王朝宮廷生活中,讓她始料不及且感到志趣相異。婆婆蘇菲公主於伊麗莎白皇后的女兒出生後即接管了她們,並在伊麗莎白皇后不知曉的情況下為她們洗禮。以此導致在婚姻初期,她因女兒的撫養權與婆婆不和。伊莉莎白皇后在奧地利的政治影響上有限,但她卻成為一個文化偶像。伊麗莎白皇后如同其在電影和戲劇製作一樣,被認為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傳統宮廷規矩徘徊的悲劇人物。
巴伐利亞女公爵
[編輯]1837年12月24日伊莉莎白出生於德國慕尼黑。伊麗莎白是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一個旁支)與同宗的露多維卡公主(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女兒)的次女。她的童年大多在施塔恩貝格湖畔的帕薩霍森城堡長大。父親馬克思公爵在宮廷中沒有任何職務,他喜好旅遊和馬戲,不拘小節,喜歡自由自在,被人稱為「瘋子麥斯」,因此茜茜的童年沒有受到太多拘束,並且馬克思的性格也深深影響了茜茜。童年的茜茜就表露出了憂鬱,多愁善感的特質,這種性格伴隨她一生。
1853年,奧地利大公夫人蘇菲希望她的兒子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迎娶一名同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出身的妻子。蘇菲是伊麗莎白母親的姐姐,所以她是蘇菲的外甥女。蘇菲打算讓伊麗莎白的姐姐海倫妮和弗蘭茨·約瑟夫結婚。於是伊麗莎白隨她母親與18歲的姐姐海倫妮赴上奧地利的度假村巴特伊施爾。原定計劃是海倫應當在那裡引起其23歲的表親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注意,並與之訂婚。但出乎意外的是弗蘭茨·約瑟夫竟然愛上了15歲的伊麗莎白。[3]
弗蘭茨違拗了他母親索菲的意見,指出若他不能娶伊麗莎白的話,他終身不婚。兩人最終於1年後的4月24日在維也納奧古斯丁教堂結婚。弗蘭茨·約瑟夫將伊舍的行宮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伊麗莎白,此後這座行宮改建成了一個E字形。伊麗莎白同時也獲得現代相當於240,000美元的聘禮。
皇后時期
[編輯]從一開始16歲的伊麗莎白就很難接受哈布斯堡王朝宮廷內所使用的嚴格的宮廷規矩,因此她在皇宮裡非常孤立。她本人喜歡騎馬、讀書和藝術,而這些又是維也納宮廷無法理解的。婚後她生下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索菲(1855年—1857年)、吉賽拉(1856年—1932年)和皇儲魯道夫(1858年—1889年)。但被婆婆兼姨媽——蘇菲剝奪子女們的撫養權,她與丈夫弗蘭茨·約瑟夫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遺傳下來的精神不穩定也越來越明顯。1857年悲劇發生,伊麗莎白不顧醫生的反對意見,帶她的兩位女兒離開了奧地利前往匈牙利度假。但兩位女孩患上腹瀉,儘管吉賽拉恢復得很快,但她2歲的姊姊索菲卻因此而死亡。長女的死亡導致伊麗莎白她的生活和休息造成影響,並和她的丈夫產生永久性的裂痕,他們的婚姻漸漸崩潰。1860年,伊麗莎白離開維也納後,患上了呼吸系統疾病,後來有人認為是心身症。她在馬德拉度過了冬天,在她仍堅參觀完伊奧尼亞群島後再回到了維也納。不久之後抵達科孚島時,她再次病倒。
文藝
[編輯]伊麗莎白亦會寫詩,如《北海之歌》(Nordseelieder)和《冬季之歌》(Winterlieder)等,兩者的靈感都來自她最喜愛的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她曾提到自己是莎士比亞所指的童話女王Titania。她的詩大多涉及到她的行程、古典希臘和其他浪漫主題,以及對哈布斯堡王朝具有諷刺意味的評論。在她沉迷住詩的這幾年,伊麗莎白深入研究古代及現代的希臘語,並沉浸在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許多研究希臘的講師皆曾陪同皇后散步長達一小時,進而彼此討論對希臘的心得。據19世紀的當代學者指出,伊麗莎白比任何出生於巴伐利亞的希臘王后更了解希臘。
健身
[編輯]伊麗莎白後來不僅只因為她的美麗而有名。報紙針對她的時尚感、飲食和運動處方、馬術運動的熱愛等發表數篇文章。她極端重視其外貌,以致花了很多時間來保持她的美麗;此外亦遵循著嚴格且苛刻的飲食和運動療法,以維持她約50公分(20英寸)的腰圍,這讓她達到近乎消瘦的程度。如果是在好幾年後,這種症狀可被列為神經性厭食症的典型案件。伊麗莎白異常高大,身高173厘米。即使在四次懷孕之後,她的餘生體重也保持在大約50公斤(110磅)。她通過禁食和鍛煉(例如體操和騎馬)來實現這一目標。在女兒蘇菲去世後,伊麗莎白深感悲痛,好幾天不肯吃飯。這種行為會在後期的憂鬱和抑鬱中再次出現。以前她是和家人一起吃晚飯的,現在她開始避而遠之;如果她真的和他們一起吃飯,她吃得又快又少。每當她的體重超過五十公斤時,就會進行「禁食治療」或「飢餓治療」,這幾乎到完全禁食。肉常常使她感到厭惡,所以她要麼將半生牛排的汁液擠成稀湯,要麼堅持以牛奶和雞蛋為食。
伊麗莎白通過「緊繫帶」的做法加強了她的極度苗條。1859-60年是其高峰時期,此時弗朗茨·約瑟夫在北意大利遭遇重大政治和軍事失敗,她連續三次懷孕後與丈夫發生關係的次數減少,以及她與婆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失敗,這段時期她將腰圍減至40厘米。當時的緊身胸衣是分體式的,用鈎眼扣固定在前面,但伊麗莎白有更硬的,在巴黎用皮革製成的實心胸衣,「就像巴黎妓女的那些」,可能是為了支撐在如此費力的繫帶帶來的壓力,「有時需要一個小時的過程」。
美貌
[編輯]除了嚴格的鍛煉方案外,伊麗莎白還練習了苛刻的美容程序。每天護理她那濃密而極長的頭髮,最終從年輕時的深金色變成栗色的黑髮,至少需要三個小時。她的頭髮又長又重,以至於她經常抱怨精緻的雙辮子和別針讓她頭疼。她的美髮師弗蘭茨斯卡·費法利克(Franziska Feifalik)最初是維也納城堡劇院的舞台美髮師。負責伊麗莎白所有華麗的髮型,費法利克被禁止戴戒指,並被要求戴白手套;經過數小時的梳妝、編辮和釘扎後,掉下來的頭髮必須裝在一個銀碗裡送給充滿責備的皇后以供檢查。當她每兩周用雞蛋和白蘭地混合洗一次頭髮時,當天的所有活動和義務都被取消了。在她兒子去世之後,她責成費法利克用鑷子去除白髮,但在她生命的盡頭,她的頭髮被描述為「豐富,儘管有銀線條紋。」
匈牙利加冕
[編輯]在千方百計避免懷孕後,伊麗莎白後來決定要第四個孩子。她的決定既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個人選擇,也是一場政治談判:通過回歸婚姻,她確保了與她有著強烈情感的匈牙利王國將獲得與奧地利平等的地位。
1867年,哈布斯堡王朝對動亂中的匈牙利提出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伊麗莎白始終對匈牙利民族持同情心,方案達成後她與她疏遠的丈夫團聚一起。安德拉西被任命為第一位匈牙利總理,作為回報,他確保弗朗茨約瑟夫和伊麗莎白在六月正式加冕為匈牙利國王和王后。
作為加冕禮物,匈牙利向這對夫婦贈送了位於布達佩斯以東 32 公里(20英里)的格德勒的鄉村住宅。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伊麗莎白主要住在格德勒和布達佩斯。被她忽視而充滿怨恨的奧地利臣民傳言說,如果她懷孕的嬰兒是一個兒子,她會給他取名為斯蒂芬,以守護神和第一位國王的名字命名。當她生下一個女兒瑪麗·瓦萊麗(Marie Valerie,1868-1924年)後,這個問題就被避免了。被稱為「匈牙利孩子」的她在父母加冕十個月後出生在布達佩斯,並於四月在那裡受洗。伊莉莎白決定自己撫養最後一個孩子,終於如願以償。她把所有壓抑的母性情感傾注在最小的女兒身上,幾乎讓她窒息。索菲對伊麗莎白的孩子和宮廷的影響逐漸減弱,她於1872年去世。
旅行
[編輯]但此後不久伊麗莎白就又開始了她漫無目的的旅行生活,這段期間她都沒有見到其孩子。她訪問了馬德拉、匈牙利、英格蘭和科孚島。1890年,她在希臘的科孚島為她兒子的死,在島上委託建設一座宮殿。她稱這座宮殿為阿喀琉斯宮,並在宮前樹立了一座阿喀琉斯的像。伊麗莎白非常喜歡荷馬著作《伊里亞德》的英雄阿喀琉斯,因為兩人同樣的倔強。但後來她對這座宮殿又失去了興趣。她死後於1907年,這座宮殿被賣給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後來又被希臘收購了該宮殿,並改建為博物館。
挫折
[編輯]1889年一個打斷伊麗莎白平靜的日子發生了,她的兒子被殺害。30歲的奧地利皇儲魯道夫與情婦的遺體一起在他於下奧地利的行宮里發現,經過事後調查認定並非謀殺而是自殺,伊麗莎白從此陷入憂鬱症,再也沒有恢復過來。伊麗莎白畢生始終在別人身上找錯,因此這次她也將她唯一的兒子的死歸罪於他人。
魯道夫的死亡,導致伊麗莎白產生亦著名的個人標誌。從此以後她只穿黑色衣服,打着一把皮製陽傘,用一把棕色扇子遮住面孔。只有極少數是由攝影師有幸趁她不知道時,趕緊拍出的其他服裝照片。同時在她的周圍她收集了許多已故之人的東西:阿喀琉斯、海因里希·海涅和她的表侄路德維希二世。有時她夢到她自己的死,有時她會在海上希望會起大風暴,這樣她可以與她的船一起沉入大海。
伊麗莎白很少見她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丈夫,但是在這最後幾年他們倆反而增加了通信頻率,他們的關係漸漸變為柏拉圖式的關係。伊麗莎白乘米拉馬爾輪船(Miramar)在地中海航行,她喜愛的地點有蔚藍海岸的羅克布呂訥-卡普馬丹(Cap Martin),那裡的旅遊業在19世紀下半葉剛剛開始;瑞士的日內瓦湖;奧地利的巴特伊施爾(Bad Ischl),她在那裡渡過夏天;科孚島,在阿喀琉斯宮居住。皇后還訪問了當時北方皇室沒有去過的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馬耳他、希臘、土耳其和埃及。旅行不僅變成了她生活的意義,而且幫助她逃避自己的痛苦。
逝世
[編輯]遇刺
[編輯]1898年9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伊麗莎白和施塔雷伯爵夫人沿着日內瓦湖邊的勃朗峰濱湖路步行,準備登上日內瓦號輪船前往蒙特勒,被意大利年輕的無政府主義者路易吉·盧切尼用一把磨尖的銼刀刺傷心臟。她遭到襲擊後,不知道她的受傷嚴重程度,還繼續登船。直到除去緊身衣,周圍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終因流血過多身亡,時年60歲。她的最後一句話是:「出了什麼事?」[4][5]
據報道,盧切尼本來想暗殺奧爾良公爵作為行動宣傳,但奧爾良公爵臨時將他的行程改變了。盧切尼事後說:「我只想要殺死一名皇室成員,不在意是什麼人」。而伊麗莎白當時雖然匿名在日內瓦逗留,但報紙上還是報道了她的行蹤,因此盧切尼決定刺殺伊麗莎白。
後續
[編輯]襲擊發生後,盧切尼從阿爾卑斯街逃走,將兇器扔到 3 號入口處。他被兩名計程車司機和一名水手抓住,然後由一名憲兵保護。第二天,門房在早上打掃衛生時發現了這件武器。他認為它屬於一名前一天搬家的工人,直到第二天才通知警方他的發現。兇器上沒有血,尖端被折斷,這是盧切尼扔掉它時發生的。該兇器的外觀暗淡,據推測它是故意選擇的,因為它不會像一把閃亮的刀那樣引人注目,在盧切尼走近時使他暴露。盧切尼曾計劃購買一把細匕首,但由於缺乏12法郎的資金,他只是將一把舊銼刀削成一把自製的匕首,並將一塊木柴砍成一個手柄。
雖然盧切尼吹噓自己一個人行動,但由於許多政治難民在瑞士找到了避風港,但考慮到他參與了陰謀,皇帝的生命也處於危險之中的可能性。一旦發現一名意大利人應對伊麗莎白的謀殺負責,動亂席捲了維也納,並威脅要對意大利人進行報復。震驚、哀悼和憤怒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魯道夫死訊傳開時的程度。對皇后缺乏保護的抗議也立即爆發。沃州警察局長維里厄組織了伊麗莎白的保護,但她在暗殺前一天在酒店外發現了他的軍官,並抗議這種監視,所以維里厄別無選擇,只能撤回他們。也有可能如果伊麗莎白那天沒有解僱她的其他侍從,那麼一個比一位侍女還大的隨從可能會讓跟隨皇后好幾天等待機會的盧切尼灰心。
盧切尼於10月被帶到日內瓦法院。他對日內瓦廢除死刑感到憤怒,要求按照盧塞恩州的法律對他進行審判,該州仍然有死刑,並在信上簽名:「路易吉·盧切尼,無政府主義者,最危險的人之一」。
她被葬在維也納的皇家墓室里,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家族成員的主要安葬地。據說在得知了伊麗莎白的死亡,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曾悄悄地自言自語說:「她永遠不會知道我是多麼愛她。」
後世影響
[編輯]遊客常前往伊麗莎白旅行過的著名地方,無論是在奧地利還是在國外。除了一般的如T恤衫和咖啡杯等紀念品,遊客大都希望能看到伊麗莎白在不同的地點的各式各樣的休息處,包括在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和美泉宮、在匈牙利格德勒的格德勒宮等處。
伊麗莎白熱愛匈牙利遠遠超過自己和奧地利,她特別親近Marie Festetics和Ida Ferenczy。她也堅持認為她的服務人員應該要跟她一樣能流利地講匈牙利語。由於伊麗莎白對匈牙利依戀,匈牙利受惠奧地利,因為她支持有利匈牙利人的政策,但在同一時間也疏遠了維也納和波希米亞等相關政務。目前匈牙利有些地方以伊莉莎白橋這類方式來紀念她。隨著伊麗莎白鐵路命名之後,她也被選一個錢幣為主要的主題,發行了伊麗莎白西部鐵路紀念幣。
1998年,Gerald Blanchard自在奧地利維也納的美泉宮偷走了伊麗莎白曾配戴的鑽石和珍珠首飾。
在安德魯·洛伊·韋伯2004年的電影版《歌劇魅影》,主角之一克莉斯汀(Christine)所穿禮服的靈感是來自於弗朗茲·克薩韋爾·溫德爾哈爾特所繪的伊麗莎白畫像。原本音樂劇版此段為劇中劇漢尼拔,所以克莉斯汀穿的並非伊麗莎白的服裝)
神化
[編輯]在奧地利與匈牙利進行折衷方案的談判中伊麗莎白使用非官方途徑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的作用在奧地利的官方歷史中只簡短地提到,但在匈牙利她直到今天依然被尊為一位國家的聖人。
在20世紀伊麗莎白被描述為一個喜愛自由的,被束縛在陳腐的宮廷儀式中的人。許多作家、電影編劇、戲劇作家都從她的生平中吸取題材。
1955年,因羅密·施奈德與卡爾海因茨·伯姆合演三部曲電影《茜茜公主》而使她的名字廣為人知,值得注意的是,電影與原著小說的原文名「Sissi」與公主實際上的小名「Sisi」在拼字上有點出入。
伊麗莎白總是覺得她與1856年在巴黎逝世的海涅同心相契,將她自己看作海涅的學生,說海涅親自告訴她怎樣寫詩。她決定她在1880年代寫的詩在1950年發表。實際上這些詩一直到1980年代才發表。布莉吉特·哈曼(Brigitte Hamann)女士出版了伊麗莎白的詩歌和繪畫,在進行解析後,撰寫了一本傳記:《伊麗莎白:不情願的皇后》(Elisabeth, Kaiserin Wider Willen),首次向人們完整展示了和過往影視演繹截然不同的,伊麗莎白真實的一生。
1992年9月3日,取材於這部傳記,一部由麥可孔策編劇,席維斯·李維作曲的音樂劇《伊麗莎白》,首演於維也納大劇院並創下了當地票房的歷史紀錄,「重振維也納戲劇藝術的輝煌」,自此成為迄今最成功的德語音樂劇。儘管維也納原版停演於1998年4月25日(正巧是伊麗莎白逝世一百周年),它依然極受歡迎,各個不同版本在其他歐洲國家紛紛上演:匈牙利、荷蘭、瑞典、德國、意大利、芬蘭。日本寶塚歌劇團從1996年開始上演日本版,並在劇中添加了幾首新的歌曲。2003年,《伊麗莎白》再次回到了維也納大劇院,並在2005年12月4日落幕。從2003年開始,已有30萬人觀看了這部音樂劇的維也納版現場,2012年、2013年及2015年6月13日,南韓音樂劇《Das Musical ELISABETH 伊莉莎白》,由金俊秀、玉珠鉉等人在南韓演出。
她的故事也有推出電視劇茜茜皇后 (電視劇)和動畫茜茜公主 (動畫劇集)的。
在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有展示她私生活的伊麗莎白博物館。
子女
[編輯]名字 | 出生 | 去世 | 備註 |
---|---|---|---|
索菲女大公 | 1855年3月5日 | 1857年5月29日 | 夭折 |
吉賽拉女大公 | 1856年7月12日 | 1932年7月27日 | 1873年與巴伐利亞的利奧波德結婚,有子嗣 |
魯道夫皇太子 | 1858年8月21日 | 1889年1月30日 死於梅耶林慘案 |
1881年與比利時的史蒂芬妮結婚,有子嗣 |
瑪麗·瓦萊麗女大公 | 1868年4月22日 | 1924年9月6日 | 1890年與奧地利-托斯卡納的法蘭茲·薩爾瓦多結婚,有子嗣 |
祖先
[編輯]先祖 | ||||||||||||||||||||||||||||||||||||||||||||||||||||||||||||||||||||||||||||||||||||||||||||||||||||||||||||||||||||||||||||||||||||||||||||||||||||||||||||||||||||||||||||||||||||||||||||||||||||||||||||||||||||||||||||||||||||||||||||||||||||||||||||||||||||||||||||||||||||||||||||||||||||||||||||||||||||||||||||||||||||||||||||||||||||||||||||||||||||||||||||||||||||||||||||||||||||||||||||||||||||||||||||||||||||||||||||||||||||||||||||||||||||||||||||||||||||||||||||||||||||||||||||||||||||||||||||||||||
---|---|---|---|---|---|---|---|---|---|---|---|---|---|---|---|---|---|---|---|---|---|---|---|---|---|---|---|---|---|---|---|---|---|---|---|---|---|---|---|---|---|---|---|---|---|---|---|---|---|---|---|---|---|---|---|---|---|---|---|---|---|---|---|---|---|---|---|---|---|---|---|---|---|---|---|---|---|---|---|---|---|---|---|---|---|---|---|---|---|---|---|---|---|---|---|---|---|---|---|---|---|---|---|---|---|---|---|---|---|---|---|---|---|---|---|---|---|---|---|---|---|---|---|---|---|---|---|---|---|---|---|---|---|---|---|---|---|---|---|---|---|---|---|---|---|---|---|---|---|---|---|---|---|---|---|---|---|---|---|---|---|---|---|---|---|---|---|---|---|---|---|---|---|---|---|---|---|---|---|---|---|---|---|---|---|---|---|---|---|---|---|---|---|---|---|---|---|---|---|---|---|---|---|---|---|---|---|---|---|---|---|---|---|---|---|---|---|---|---|---|---|---|---|---|---|---|---|---|---|---|---|---|---|---|---|---|---|---|---|---|---|---|---|---|---|---|---|---|---|---|---|---|---|---|---|---|---|---|---|---|---|---|---|---|---|---|---|---|---|---|---|---|---|---|---|---|---|---|---|---|---|---|---|---|---|---|---|---|---|---|---|---|---|---|---|---|---|---|---|---|---|---|---|---|---|---|---|---|---|---|---|---|---|---|---|---|---|---|---|---|---|---|---|---|---|---|---|---|---|---|---|---|---|---|---|---|---|---|---|---|---|---|---|---|---|---|---|---|---|---|---|---|---|---|---|---|---|---|---|---|---|---|---|---|---|---|---|---|---|---|---|---|---|---|---|---|---|---|---|---|---|---|---|---|---|---|---|---|---|---|---|---|---|---|---|---|---|---|---|---|---|---|---|---|---|---|---|---|---|---|---|---|---|---|---|---|---|---|---|---|---|---|---|---|---|---|---|---|---|---|---|---|---|---|---|---|---|---|---|---|---|---|---|---|---|---|---|---|---|---|---|---|---|---|---|---|---|---|---|---|---|---|---|---|---|---|---|---|---|---|---|---|---|---|---|---|---|---|---|---|---|---|---|---|---|---|---|---|---|---|---|---|---|---|---|---|---|---|---|---|---|---|---|---|---|---|---|---|---|---|---|---|---|---|
|
參考文獻
[編輯]- ^ 奥地利伊丽莎白皇后. [201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4).
- ^ 茜茜這個德語名字經常在小說、電影和動畫系列裡寫為法語:Sissi。
- ^ The Most Miserable Princess Ever: Sisi, 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 Jezebel. 2014-12-18 [2022-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美國英語).
- ^ Le Comte, Edward S. Dictionary of Last Word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5, p75.
- ^ De Burgh, Edward Morgan Alborough, Elizabeth, empress of Austria: a memoir, J.B. Lippencott Co., 1899, p.317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格德勒宮於2007年對伊麗莎白皇后的紀念(匈牙利文)
- 伊麗莎白皇后的愛好者網站(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