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墓
于成龍墓(于清端公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峪口鎮橫泉村,是清朝廉吏、兩江總督于成龍的墓。[1][2]
簡史
[編輯]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明朝萬曆四十五年(後金天命二年)丁巳(1617年)生,山西省汾州府永寧州人。歷任廣西羅城縣縣令、四川合州知州、湖北黃岡同知、權(代理的意思)湖北武昌府知府、湖北黃州府知府、福建省按察使、福建省布政使、直隸省巡撫、兩江總督等職,以廉能著稱,康熙二十年(1681年)曾入覲召對,清聖祖褒獎以「清官第一」。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于成龍逝世,清聖祖破例為之親自撰寫碑文。諡號「清端」。
原貌
[編輯]《清史稿·卷二七七·列傳第六十四·于成龍傳》記載:「卒時,將軍、都統及僚吏入視,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于成龍逝世第二年,在家鄉永寧州北(即今方山縣峪口鎮橫泉村南)被康熙帝賜葬並親撰碑文。朝廷追授于成龍太子太保。後來,康熙帝還兩次為于成龍追撰祭文,又題寫「高行清粹」匾額。國庫撥出專款興建于成龍墓。于成龍墓內,碗扣白灰松香,這種墓葬形式十分獨特。後人研究後認為,白灰意為「一世清白」將永留,松香意為「流芳萬古」,瓷碗意為「挽留」。[1]
前後兩任方山縣政協主席薛懷蘭、林祥對于成龍墓的原狀進行過調查,寫有文稿,其中記載:于成龍墓的墓園坐東朝西,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積大約2200平方米。周圍有高2.5米的青磚花欄圍牆,正西面有一座花崗岩質地的牌坊。墳塋在墓園東部正中央,占地面積大約50平方米。墳前正中立有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康熙帝御書「御製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饟操江諡清端于成龍碑文」的螭首御碑,左右兩側立有12通青石碑。墓園四周有100餘株古松、古榆。[1]
破壞
[編輯]1947年,于成龍墓地遭到了有組織地發掘破壞。當時該墓處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綏邊區三分區管轄範圍內,橫泉村農會和村民提出發掘被視為封建官僚及封建迷信象徵的于成龍墓以籌集資金發展生產。同年農曆三月,橫泉村村長劉金長、村農會主席郝東清率領全村壯勞力有組織發掘破壞了于成龍墓。據參與的村民回憶,此次發掘中,可見于成龍墓墓室長3.5米、寬1.5米、高2米,為長方形拱式建築,自內向外全用盛放着白灰、松香的瓷碗砌築。墓室口有一座石門,墓室內兩側有多通刻着於清端公墓志銘的石碑。棺木是一棺一槨,木質堅硬而且光滑,表面塗着紅色的桐油護漆。棺木內,于成龍衣冠清楚,髮辮完好,頂戴花翎佩綴有一枚一寸多長的葫蘆形金頂,傳說是用純金製作,重約二兩多。墓內文物出土以後,村民們將于成龍遺骨重新安葬在墓中。玉器及金頂被出售給峪口區貿易局大眾商店,換回棉花800餘斤,以每戶5斤、每口人1斤的分配方式,全部分給該村村民。每家還分得瓷碗5個,珍珠7顆。于成龍衣冠出土後風化損壞,被上交到方山縣政府保存。[1][2]
文化大革命期間,于成龍墓再次遭到嚴重破壞,不少地面文物被盜賣或挪用,古松和古榆也被砍伐。[1]
重建
[編輯]曲折
[編輯]民間的努力與地方政府的態度
[編輯]2009年,民營企業家高林清開始興建于成龍廉政文化園。不少地方領導都口頭支持該工程,但無實際幫助。于成龍的家鄉來堡村的原村主任說:「當時領導支持,是想從高那裡撈一些好處,後來發現沒錢,就都不關注了。」2009年至2014年,高林清已向于成龍廉政文化園項目投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2012年資金開始緊張,高林清出售了自己的房屋、石料場和苗圃,抵押了汽車,資金全部投入于成龍廉政文化園建設。高林清還曾經提出要出資修復于成龍墓地,作為于成龍廉政文化園的配套設施,但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實施。2014年2月,陷入困境的高林清希望無償轉讓于成龍廉政文化園。[2]
同一時間:地方政府的公開工作報告
[編輯]2011年方山縣政府工作報告中稱:按照「大旅遊、大產業」的發展思路,「成立于成龍文化研究會、北武當山道教文化研究會,組織專人挖掘、研究、宣傳,唱紅于成龍,打響北武當,真正使于成龍、北武當成為給養後人的寶貴資源和資本。」2013年方山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于成龍廉政教育基地建設,儘早開館迎賓。」方山縣同年的生產總值不到30億元人民幣,但該報告確定了2013年方山縣總投資達到300億元人民幣的70個重點項目,其中預計投資1.6億元人民幣的于成龍廉政文化園是方山縣15年旅遊規劃中的項目之一。[2]
201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共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來到呂梁市五個縣區,在呂梁市來堡村,清朝「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故鄉。王儒林了解于成龍生平事蹟,登門看望于氏後人。當得知于成龍墓冢曾兩次被嚴重破壞、目前一片荒蕪時,他深感痛心。王儒林要求,修復于成龍墓地和故居。他說:「我們不能讓『天下廉吏第一』的墓地總是處於被嚴重破壞和一片荒蕪的狀態中,這件事我們不做,我們將愧對『天下廉吏第一』故里的榮稱,將愧對吏者之師于公的在天之靈!」[3]
王儒林離開後的次日,方山縣縣長田寶平及峪口鎮領導來到橫泉村,要求該村儘快修復于成龍墓地。方山縣希望先簡單修復一下。當天,橫泉村召集村民,開始動工修復。他們先找到了于成龍的骸骨埋放位置,挖出埋在土中的半米多高的一摞一摞倒扣的瓷碗,碗內盛滿白灰和松香,最底層的一摞碗下面,壓有一個塑料袋,內有肋骨、頭骨、上下肢等骨頭,估計應為于成龍骸骨。挖掘人員當即通知方山縣文物局,但方山縣文物局無法鑑定,橫泉村乃先將骸骨原封不動埋入地下,等待山西省文物部門鑑定後,再決定保護方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