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學院
主教學院 (中學) Bishop's College School | |
---|---|
Bishop's College School(英語) | |
地址 | 加拿大 魁北克省舍布魯克 |
座標 | 45°22′17″N 71°50′33″W / 45.3715°N 71.8424°W |
郵遞區號 | J1M 1Z8 |
類型 | 非盈利雙語私立寄宿男女中學 |
創辦日期 | 1836年 |
語言 | 英法雙語 |
校園 | 270-英畝(1.1-平方公里) Little Forks》Chemin Moulton Hill |
校訓 | Recti Cultus Pectora Roborant |
校色 | 紫色和白色 |
學校網址 | www |
主教學院或主教學院中學(英語:Bishop's College School,簡稱BCS)位處加拿大法語省份魁北克省舍布魯克市,作為英式文法學校成立於1836年,為魁省最古老主要使用英語教學的學校,及加國第四古老的私立英語中學。於加拿大聯邦前31年成立。七位BCS學生獲選羅德學者。其也是當地極少數英法雙語或擁有12年級的私立寄宿制大學預備中學。[1] 歷年大學升學率約100%,為一所學術一流 ,在當地聲望極高的非營利雙語寄宿學校。1972年起,主教學院BCS與臨近的姐妹學校King's Hall, Compton(KHC)國王大殿學院合併,使其成為加拿大第一所男女混合的私立學校之一。[1][2][3] 為魁北克省註冊文化遺產。
該學校由同主教大學由具有親屬關係的劍橋大學文學碩士Edward Chapman,牛津大學法律博士喬治·蒙頓大主教和美國傳道士盧修斯·杜立特創立,最初稱為倫諾克斯維爾文法學校。 其曾在1842年成為主教學院,現今的主教大學預備學校。1878從法律上獨立。其校友創立了安大略Trinity College School學院和渥太華的前BCS式分校Ashbury College學院(1891年)以及普渡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學校在魁北克省寂靜革命後不再有強制宗教隸屬。 曾被首任加拿大總督蒙克子爵勳爵夫婦稱讚為加拿大的「伊頓公學」。1891年發生大火, 1922年搬到聖弗朗西斯河對岸,但仍和主教大學保持密切關係。[4] [5]
學校青年團自1861年成立並隸屬黑衛士兵團和加拿大皇家陸軍青年團RCAC。該青年團為加拿大最悠久的青年組織並為加拿大唯一擁有戰鬥獎章的青年部隊。二戰期間,共有超過四百名校友參戰,約65位犧牲。校友安德魯·麥肯諾頓Andrew McNaughton為時任加拿大軍隊總司令,號稱加拿大的「麥克阿瑟」。在中國方面,他也曾與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史學家蔣廷黻在聯合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多位BCS校友於香港戰死沙場。校友諾曼·韋伯斯特為西方文革時期唯三駐華記者。[6]
學校與加軍隊、教會、英皇室互動繁多,1901年英國國王喬治五世,1919年愛德華八世,1939年喬治六世, 1962年伊麗莎白王太后,及1989年女王丈夫菲利普親王參加檢閱表彰。並常年受加拿大總督檢閱。BCS是加拿大私立貴族學校Canadian Accredited Independent Schools+自1981年的創始成員, 國際寄宿學校聯盟TABS, QAIS及國際文憑組織IB成員。通過Round Square組織開展交流活動,擁有眾多盟校。傑出校友包括廣播發明者費森登(范信達), 英國病人作者麥可·翁達傑,榮獲37項奧斯卡的製作人傑克·艾伯斯,《人生七年》導演保羅·阿爾蒙德,多位軍、政、商、法人士等等。歷年40%學生受校友資助,平均每位學生受資額為23,800加幣。[7] [8]現校址地處舍布魯克市的Lennoxville,設有直達舍布魯克市中心的巴士二路BCS站,多條公路和鐵路穿行。
學校另已經設立59屆夏令營並從中選取優秀學生。電影意亂情迷曾在BCS取景。
歷史
[編輯]創建歷史
[編輯]主教學院 Bishop's College School(亦稱主教書院,BCS)由劍橋大學文學碩士Edward Chapman和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傳道士Lucius Doolittle創立於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威廉四世末年)。當時稱Lennoxville文法學校(男子中學)。 學校隸屬加拿大聖公會。
舍布魯克為加拿大魁北克省第四大城市。建立之初,該校位於地處舍布魯克Lennoxville鎮聖詹姆斯牧師院,只有盧修斯·杜立特校長、Edward Chapman一位老師和23個學生。 傳統上,學生來自加拿大保皇黨移民和蒙特利爾Golden Square Mile居住區Gault, Price, Molson, McConnell, MacLernon, MacDougall家族的商人家庭 是為主教大學,拉瓦爾大學和麥吉爾大學設計,原採用英國伊頓公學,哈羅公學模式的英式預備中學。 但在此之上十分強調加拿大文化,冰雪運動及英法雙語教學。後來第一個正式建築由最後一任北美英軍總司令, 第一代卡斯的從男爵威廉·威廉斯中將奠基。
Bishop's College School自1845年與主教大學開始緊密聯繫。1857年任命第五任校長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畢業生詹姆斯·威廉姆斯主教。1863年,他被任命為魁北克第四任大主教。 在BCS期間他大力參與魁北克新教公立學校體系的發展,並與加拿大國父亞歷山大·高特和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合作制定了《英屬北美法案》(1867年加拿大憲法)第93條,賦予加拿大議會保護少數群體受教育權的責任。[9]
1860年代主教大學裡的哥特式BCS校舍建成,1864年第一任加拿大總督,時任加拿大總督蒙克子爵夫婦訪問期間給予了較高評價並給予其「加拿大的伊頓公學」的美名。1880年主教學院發布第一期年鑑,至今約140期。
1865年Bishop's College School開始在高年級里選舉級長Prefect (校幹部),幫助學校運營和參加學校如校長招聘等的裁決。
Bishop's College School 「主教,Bishop」 二字來自創建者之一的牛津大學法學博士George Mountain主教,法官。他曾擔任魁北克省大主教,同時也是與主教大學創建者及麥吉爾大學第一任校長。 其為了給主教大學設立預備學校(中、小學)在1845年合併了Lennoxville文法學校並改名為Bishop's College School。並於1853年由他向維多利亞女王申請獲得皇家特許狀。 主教大學曾是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的一部分並以附屬學院身份頒發」ad eundem - 同等「 學位。很長一段時間,BCS等於是這兩所大學附屬文理學院的附屬預備中學。主教學院的前二十位校長也清一色來自牛津及劍橋大學。.[10]
主教學院Bishop's College School由1879年獨立並成立獨立董事會。1922年主教學院搬離主教大學校舍。1947年主教大學正式和聖公會、牛津大學脫離關係改名成為獨立公立大學,BCS則保持了作為非盈利私校/社會慈善組織的狀態。
初期發展
[編輯]1860~1881年起,Bishop's College School周邊開始大幅度發展。1881年六月,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在Lennoxville鎮設立火車站。從BCS坐車前往渥太華時只需要四個小時,多倫多六個小時,波士頓八個小時。學生的組成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美國及英國統治地區多信奉基督新教,然而法裔的魁北克省教育原本被控制在羅馬天主教教會手下。BCS作為一所師資強大的新教英語中學吸引了來自加拿大其他省份和很多其他北美、歐洲學生家庭。[11]
例如,恐怖小說《德古拉伯爵》作者布萊姆·斯托克。1865年,南北戰爭期間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將兩個二子送到BCS接受教育直到畢業,其本身也在主教學院所在的Lennoxville居住過一段時間。
1879年,Bishop's College School成立其合唱團BCS Choir並發布多張專輯,一度被認為是加拿大第一的童聲合唱團。1880年學校因大面積傷寒爆發關閉。1891年,校舍發生大火和財政危機。校友阿爾弗雷德·阿瑟·考克斯(建築師)在主教大學Rivière St.Francis河對岸的新校園內設計了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幾棟建築。18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魯德亞德·吉卜林作為文學老師在BCS任職了一段時間。1901~1922年學校中學部逐步搬遷到主教大學Rivière St.Francis聖弗朗西斯河的對岸。由新校舍捐贈者校友J. K. L. Ross將軍和時任加拿大總督英國德文郡公爵開幕,以尋求更大的教學面積。舊校舍改建為主教大學New Arts及科學實驗樓。當年的新校舍保留部分為學校主教學樓School House和小堂。
1888年,牛津大學文學畢業生George Wollcombe開始在BCS就職,1891年,他受主教學院和主教大學院長Rev. Dr. Thomas Adams推薦和幾個BCS學生在渥太華的家長建議在首都建立一所BCS分校,這個分校成為今天的渥太華Ashbury College。Wollcombe在該學院擔任了校長42年(1891-1933),但時常坐火車回BCS教課,最後他返回到BCS擔任了校長。後受Wollcombe推薦,1936年, Bishop's College School的羅德學者Ogden Glass從牛津大學畢業,並在阿什伯里學院Ashbury擔任第四任校長。
搬遷與近代歷史
[編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百名Bishop's College School應屆的學生自願參加了加拿大等同盟國的軍隊並有約130人犧牲。每年,在學校的國喪日紀念中都會讀出這些學生的名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65名男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62名男生)。在學校的小教堂內豎立了敘事花窗玻璃和戰爭紀念匾,以示對這些學生的表彰。[12]
校友安德魯·麥肯諾頓將軍為時任加拿大軍隊統帥,並率領了維米嶺戰役,與丘吉爾、戴高樂等共事。在中國方面其曾與中國外交部長蔣廷黻在聯合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被譽為加拿大的「麥克阿瑟」將軍。 校友費森登(范信達)發明的廣播技術為戰地通訊提供了可能。學校青年團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隸屬黑衛士兵團和加拿大皇家軍隊青年團。[13] BCS亦與英國皇室保持密切關係。該青年團於1919年獲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檢閱。1901喬治五世,1919年與1939年喬治六世訪問加拿大期間BCS Cadet負責了其在舍布魯克市內的安保。1962年與黑衛士兵團在蒙特利爾受獲得伊麗莎白王太后檢閱。主教學院另有多位校友獲得皇家維多利亞勳章,大英帝國勳章,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等榮譽。[14]
BCS自1941年其實施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科教學方式並開始要求學生完成一項畢業設計/論文。
宗教相關:1958年學校體育館/舞蹈室改造為聖馬丁小堂St. Martin『s Chapel。由魁北克省大主教宣布開放。自此,學生不再使用主教大學教堂。1960年代中飽受爭議的英語老師Harold Forster牧師離開BCS並加入了伊頓公學並在1967於哈羅公學教學期間去世。自2000年代起BCS開始世俗化運動並脫離宗派限制,招收各宗教背景學生。但仍然保留日常宗教傳統和活動。 學校曾培養加拿大第五任聖公會大主教Clarendon Worell,第三任魁北克主教牛津大學法學博士George Mountain,第五任魁北克主教/牛津大學畢業生James Williams,第六任魁北克省主教Lennox WIlliams,第九任任魁北克省主教Tim Matthews , 安大略省主教/牛津大學沃德姆學院畢業生Edward Bidwell, 美洲東正教作家特魯別茨科伊家族Alexis S. Troubetzkoy王子等宗教領袖。
女性師生及與King’s Hall, Compton國王大殿學院合併
[編輯]在1972-73學年,Bishop's College School與臨近的姐妹學校King's Hall,Compton 國王大殿學院/康普頓國王殿堂學院宣布合併。這也是該女子學院自成立的第100周年。BCS因此成為加拿大私立貴族學校中第一個男女混校之一。學校原名Compton Ladies College康普頓女子教區學校,由主教學院院長詹姆斯·威廉姆斯主教創立為BCS姐妹女校。因學校模仿英式學校模式,於1902年八月由校長Dr. Gillard自行改名來紀念愛德華八世登基。 [15]
King's Hall 創立者及董事會會長同時也是上文中BCS第五任校長詹姆斯·威廉姆斯大主教。BCS校長Lennox Williams 主教亦曾幫助KHC買下43英畝的土地。KHC校長在合併之前已經是主教學院副校長,兩校學生共同開展活動,組成男女混隊參加競技比賽。1972年KHC學生,教職工,校友會和各類傳統全部融入BCS,女生開始成為學校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學校菲利普親王御賜的大小校徽中的白玫瑰正是象徵King『s Hall國王大殿學院。BCS的女生宿舍和玻璃走廊亦分別以KHC校長校友命名。Compton原校舍被出售給一家酒店集團,後多次轉手,現與1836年成立的BCS和1874年成立的KHC無任何關係。
自此,學校不再招收所附屬的Bishop『s Preparatory School 之小學學生,並改建原小學教學樓Prep為女生宿舍Glass。 1995年,南希·萊頓(Nancy Layton)被任命為校長,成為加拿大寄宿制學校男女混校中的首位女校長。學校自與KHC合併後招生數量大幅提升至約300人,大中華區學生最早於60年代加入BCS/KHC社區。
當代歷史
[編輯]學校自1961年第一次舉辦夏校、夏令營。1980年特里·福克斯Terry Fox開始其希望馬拉松時BCS便支持該項目。現在已經是BCS學生每年常規籌款活動。 英國女王丈夫愛丁堡公爵於1989年五月18日訪問加拿大期間檢閱,頒發愛丁堡公爵獎並賜予了新學校勳章。由於主教學院Bishop's College School獲得該加拿大勳章的人數眾多,主教學院勳章授予之憲章亦包含加拿大勳章圖案,為該國家唯一一例。[16]
1989年世界人權宣言作者加拿大法學家約翰·彼得斯·漢弗萊受BCS邀請第一次對魁北克問題及加拿大憲法進行表態,並以一種幾乎亢奮的態度完成了整個演講。他請求BCS和所有的學生以批判性思維考慮周圍的人與事並延續他的傳奇。使得不少在座學生驚訝不已,自此主教學院開始了以着重多方位觀點展開的社會科學教學模式。
Bishop's College School, BCS據2016年統計共為約250名學生和40多名教育工作者和約200名校工提供服務。 學校的教學目標為「創造一個學習知識與發展才能,而且關懷備至,重視文化交流和個人的社區」,自我定義為:「Where learning lives and leaders grow.」, 倡議為:「創建英法雙語及多元文化社區。」 學校共設置45種不同社團。 BCS位於魁北克省112、216、220、143和108高速公路上,交通發達。距離魁北克城,蒙特利爾兩個小時車程,距離多倫多,紐約 6個小時車程。學校於假期為學生提供包車服務。舍布魯克機場於2005年建立。2001年電影《意亂情迷》在主教學院拍攝。
Bishop's College School自1981年與加拿大其他幾所著名私立學校結盟,成為Canadian Accredited Independent Schools寄宿學校組織創始成員校,共有來自約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 學校採取小班教學,設有中央網上教學系統。魁北克省自1967年其廢除高三年級,11年級學生需要參加兩年CÉGEP預科/大專以接受大學教育。BCS是魁北克省唯七保留12年級,學生有權直升大學的的學校。於2018年正式成為IB國際學校,中學教育受魁北克省和新不倫瑞克省雙重監督。另外設有AP,SAT考點。
主教學院與中國
[編輯]BCS自與KHC合併後招生數量大幅提升至約300人,大中華區學生最早於1920年代加入BCS社區。校友安德魯·麥肯諾頓曾與中國外交部長蔣廷黻在聯合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被譽為加拿大的「麥克阿瑟」將軍。 多位BCS畢業生曾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奮戰、犧牲於中國如校友John H. C. McGreevy空軍中尉, 指揮官John Herbert Price空軍准將曾在香港被日軍俘虜。
校友建築師Hazen Sise是白求恩大夫在西班牙馬德里並肩作戰的好友,也是其最開始將白求恩事跡引入西方視野的人。其曾向加拿大國會提議將白求恩故居劃為加拿大國家歷史遺址。亦曾任加拿大白求恩基金會第一任主席。
校友羅德學者諾曼·韋伯斯特Norman Webster曾在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作為常駐中國大陸的唯三西方記者。 其曾撰寫多篇關於中國的文章。例:1970年2月4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登了他的一篇文章,講述北京全城正在挖掘防空洞的歷史事件。
BCS 第二軍事青年團
[編輯]學校自1861年設有軍訓化青年團BCS No.2 Cadet Corps,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該青年團為加拿大現存歷史最悠久之Cadet軍事化服務團。學校步槍隊於1861年創立,名為Bishop's College School No.2 Cadet Corps。其隸屬並受加拿大皇家軍隊青年團和Black Watch黑衛士兵團(加拿大皇家高地團部)全額資助。 BCS校服中的蘇格蘭短裙便是黑兵士衛團的黑綠相間樣式。校服領帶約30餘種,通過學生參與之活動、所屬社團和House學院制宿舍獲得。
參加Cadet是學生畢業的要求,學校一年一度在魁北克城設立開學軍訓、期中軍訓和六月閱兵儀式。學校許多教師同時擁有加拿大軍銜,現任副校長為現役加拿大陸軍上尉,青年團管理人員均為現役少校以上。 每年Cadet樂隊會在加拿大國喪日和黑衛士兵團一起在蒙特利爾聖凱瑟琳街列隊表演。 學校一年一度的開學軍訓位於校友William Price騎士創立的加拿大第二師、第五機械化旅團,魁北克省部隊常駐之魁北克城CFB Valcartier軍事基地。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Thomson, Ashley; Lafortune, Sylvie (1999). Handbook of Canadian Boarding Schools. Toronto: Dundurn Press Ltd. p. 488. ISBN 1-55002-323-3.
- ^ Le Bishop's College School attire des élèves de partout au Canada et à l'international. (2019, September 27). Retrieved June 06, 2020, from https://www.latribune.ca/la-vitrine/formation-enseignement-2019/le-bishops-college-school-attire-des-eleves-de-partout-au-canada-et-a-linternational-f162061d23b914437460fa4ee6322f9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ishop's College School continues to attract qualified students from both Canada and around the world. (2019, September 07). Retrieved June 06, 2020, from https://montrealgazette.com/sponsored/life-sponsored/bishops-college-school-continues-to-attract-qualified-students-from-both-canada-and-around-the-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he Mitre (1921-1922 issue). (1922). Lennoxville: Bishop's University.
- ^ Journals of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the Province of Canada (2nd ed., Vol. 8, Ser. 28). (1849). Ottawa, Canada: Canada. Parliament. Legislative Assembly.
- ^ The Black Watch (Royal Highland Regiment) of Canada - Cadets - Bishop's College School. www.blackwatchcanada.com.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 ^ Heritage, Canadian. Past Royal Tours. aem. August 23, 2017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 ^ General, Th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to the Governor. Bishop's College School [Civil Institution]. reg.gg.ca.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 ^ Chronology of Bishop's University Buildings | Bishop's University. November 9, 2018 [202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Historical timeline | Bishop's University. June 30, 2015 [202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3).
- ^ Full text of "The Ashburian 1962". [December 22, 2018].
- ^ From Little Forks to Moulton Hill Vol 1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http://www.cmp-cpm.forces.gc.ca/dhh-dhp/nic-inm/sm-rm/mdsr-rdr-eng.asp?PID=7728[永久失效連結] War Memorials
- ^ Generals – A.G.L McNaughton. Canada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202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Bishop's College School | Our History & Traditions. www.bishopscollegeschool.com. [202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 ^ Bishop's College School | Cadets. www.bishopscollegeschool.com. [202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