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Infomark12/TaipeiPost
台北邮局
简介
[编辑]台北邮局(正式局名为台北北门邮局)所在的四层楼建筑,座落于台北市北门附近,是中华民国的三级古迹,亦为今台湾邮政(即旧“中华邮政”)的总局。该两大一小开面建物,连同排面后方空地达8000平方公尺,部分空间为国立交通大学台北校区。已拆分的电信业务(由中华电信公司管理)也曾在此设有营业处,目前移交给国立交通大学使用。
台北邮局位置靠近台北车站,除了负责该车站附近的邮储业务外,也统筹全台北市143间分局的业务管理,各局的邮件传递即使是寄回同局的信箱也要经过这里。
历史背景与兴建沿革
[编辑]1895年3月甲午战争末期,日本从广岛出兵攻占台湾澎湖,同月于占领全澎湖后,日本就在该地设立军邮局,这也是日本于台湾设立的第一个邮局。20世纪初,经过短暂的乙未战争后,台湾开始进入“始政”后的日治时期。而1895年至1900年止,日本共于台湾各地设置邮局共23处。其中台北,台中,高雄各设一处较大的总局。而这些邮局,主要是以军邮业务为主,并归属电信业务辖下管理。
日治时期台湾三大邮政总局之一的台北邮局,即是设于靠近台北北门邮局的现址。该局于1889年兴建,1892年间落成,为一木造平房。1913年,木造邮局连同周遭台湾总督府的下辖电信官署,因火灾焚毁。同年,该局于火灾处重建邮局厅舍,不过仍为木造的临时建物。1920年末,因临时邮局不敷使用,台湾总督府决定于原址改建台北邮局,除了结构上改为钢筋水泥结构,也预定将该邮局兴建成当年全台湾面积及规模最大的邮政服务机关。1928年4月,委由台北总督府营缮课的栗山俊一设计的台北邮局厅舍动工,并于1930年4月完工。
建筑特色
[编辑]30年代落成的台北邮局为平面呈梯形的三层楼两大一小的类似“四合院”配置。台北邮局该局主入口坐东南朝西北,此排面达80公尺左右。入口门廊突出呈圆拱状,建物正面则配置四组双圆形古典式门柱及山头装饰。外观上使用窗洞间内立双柱分隔窗扇且分化成两大一小的三开间正面。
邮局的外墙除了使用洗石子技术之外,也符合当时现实环境,而采用北投窑厂所产的浅咖啡“防空色”的小磁砖。这种将一小片一小片磁砖贴上墙面的工法,在台湾亦称为“一丁挂”或“二丁挂”。
在建物内部方面,台北邮局共是三层楼建筑。面积占该建物约四分之一的大厅挑高二层,收头有线脚装饰的大柱子顶住三楼地板。因为采近代折衷主义,内部构造采取简化设计取向;虽然如此,柱子与大厅天花板的古典雕刻,仍呈现出古典主义的细致与优雅。
改建问题
[编辑]战后的1960年代,台北邮局以邮务增加为理由,将其拱型门廊拆除,此外亦于三楼顶楼加盖第四层。虽于配色上与圆柱调配上依循旧有建筑风格,但仍稍加破坏原有风味。
因厅舍老旧,邮政单位自1970年代以来就想拆除该栋建物。不过台北邮局颇具历史价值,拆除计划始终遭到学者与部分民众极力反对。为此,1992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特地指定此邮局为国家三级古迹,废存争议才平息。2000年后,邮政单位转为积极整修与维持该古迹以维护台北邮局厅舍的原貌。不过现今由于建物老旧,北投产制的磁砖也已停产,外墙剥落情形仍未获得改善,行人经过时需特别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