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四乙基铅
四乙基铅属于维基百科自然科学主题化学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本人在联合国作能源方面的工作,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发现国内四乙基铅炒得沸沸扬扬,经向世界各国石油经销商和中国同行调查,结合本人的理解,想给国人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希望有所帮助,避免盲目行事。 什么是四乙基铅? 作为普通民众,对它可能比较陌生,但如果提到汽油,现在我们用的是无铅汽油,但上个世纪末之前,我们一直在使用有铅汽油,那么,有铅汽油中的铅,就是指四乙基铅。 四乙基铅,又称汽油精,在汽油中加入极少量,可以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性能,是在上个世纪几十年内全世界普遍使用的最高效的汽油添加剂,就其技术性能而言,至今人类也没有找到比四乙基铅更好的替代产品,尽管人们已经发现了甲基叔丁基醚、环戊二烯三羰基锰、二贸铁等也是很好的汽油辛烷值添加剂,但其性能和四乙基铅远不能相比。 然而,人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四乙基铅在汽车内燃机燃烧后,汽车所排放的尾气(略带甜味),具有相当高的毒性,严重致癌,于是在九十年代末期,世界各国纷纷立法,禁止使用有铅汽油。至2000年,绝大部分国家已停止了四乙基铅的使用。至此,美国乙基公司,英国的OCTAL,壳牌等四乙基铅生产大户,急速刹车,纷纷在97、98年停产。至此,保留下来的只有几个非常小的装置,主要是为了保证本国军事的特殊需要。 到了2002年左右,原大规模生产时期所留下来的四乙基铅库存在全世界消耗殆尽,中东、非洲、东欧部分依然可以使用有铅汽油的国家开始向全世界各国慌忙寻找货源,此时能供货的只有俄罗斯在远东的一家石油化工厂,怎奈杯水车薪。
中国商人此时看准商机,先是在安徽某县,一家化工厂非常奇怪地采用了氯化铅与溴化镁乙基格式试剂反应的方式,这种方式成本非常昂贵,结果是赔个一塌糊涂,草草收场。不久,东北辽宁有一家工厂,正式生产,由于投资不到位和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出了安全事故,在生产了200多吨后,不得不停产搬家,把工厂搬到大庆,但至今没能恢复生产。应该说,辽宁的这一家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家形成了四乙基铅规模生产的企业,算是最成功的。此后,黑龙江北部某小城市又投巨资上了一套装置,由于技术极其不成熟,资金和设备不到位,管理混乱,至今没有出合格产品,已经是疲惫不堪。纵观中国对四乙基铅的生产,上述几家是实际有所动作的厂家,至于沈阳的一家(曾经在兽药厂做实验)、河南的一家,江苏的一家、湖南的一家都只是停留在实验或是想象阶段。而上海、珠海、深圳、北京、大连、杭州等地的商人一直称手中有货,仅仅是在和上述厂商联系后,在进行商业炒作而已。
一个确切的结论是:在短期内中国任何厂家都不可能有成规模的商品量向市场供应。
目前,各个经销商把四乙基铅凭空炒得沸沸扬扬,大有风雨欲来之势。那么国际市场到底可接受的价格是多少钱呢?
就目前国际市场现有供货商报价情况看,巴西的一家小化工厂报价巴西某港口离价格4500-4700美元,俄罗斯在安加尔斯克的一家工厂报价,5100-5300美元,英国在利物浦的一家老石油化工厂报价5200美元,德国巴伐利亚郊区的一家添加剂厂报价5100美元,上述工厂是目前除中国以外世界上仅存的四乙基铅生产厂,总体生产能力不是很大,但都是老牌企业,生产技术纯熟。
国内的经销商目前报价比较混乱,由于大家都是空报,且重复性很大,有些报到了4300美元左右,有些居然超过了11000美元/吨。
那么,四乙基铅在市场上客观的价格到底怎样呢?市场前景到底如何?
首先,四乙基铅是淘汰产品,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可替代产品很多,不能从加入汽油后可以使汽油的价格涨多少来计算。其次,中国商人的过分渲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的“斯德哥尔摩防污染扩散条约”和“鹿特丹公约”对四乙基铅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起因都是中国对四乙基铅的过渡宣传,有点没打着狐狸反弄了一身骚的感觉。联合国有关部门已经敦促有铅汽油使用国尽早立法停用有铅汽油,并已经着手制定计划,帮助这些国家作汽油无铅化处理。还有,随着炼油技术的提高,对四乙基铅的依赖越来越小,实际上,各有铅汽油使用国也不是冠冕堂皇在使用,大部分也是小的石油经销商在偷偷调制而已。 综上所述,四乙基铅实际并不是象人们期待的那样,有多么广泛的市场前景。就其价格而言,从历史情况看,加之石油涨价因素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情况,在4300-5500之间浮动是正常的,超出这一范围是不现实的。就其使用量而言,实际全世界市场每年能接受的量不超过300吨,很多国外商人所宣传的每月需求500吨,800吨等,实际上是在找不到货源的情况下,对生产厂的一种怂恿而已。有哪个外国买方愿意预付2000吨货款的吗?
我的私人劝告:已经上了装置的企业抓紧生产,收回成本,尽早转产。没上装置的企业不要再凑这个热闹,这支杯里实际没那么多羹可分。各个商家不要再过份炒作,炒作的结果是加速这个市场的消亡,是在给生产厂上紧箍咒。
纯属个人意见 仅供参考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四乙基铅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lawrussia.ru/texts/legal_149/doc149a777x242.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ww.webcitation.org/6DR9WXtsJ?url=http://www.lawrussia.ru/texts/legal_149/doc149a777x242.htm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