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鹦鹉 (2008年)
台风鹦鹉 Typhoon Nuri(英文)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2008年8月17日 | ||||||||||||||
消散日期 | 2008年8月23日 | ||||||||||||||
最低气压 | 955 hPa | ||||||||||||||
瞬间最大阵风 | 195 km/h | ||||||||||||||
影响 | |||||||||||||||
财产损失 | 菲律宾370万披索 | ||||||||||||||
死伤人数 | 13死115伤1失踪 | ||||||||||||||
影响地区 | 菲律宾、台湾、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广东、广西) | ||||||||||||||
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台风鹦鹉(英语:Typhoon Nuri,国际编号:081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13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Karen[1]),是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2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鹦鹉”是由马来西亚所提供的名称,指的是马来语名称指一种蓝色冠羽的鹦鹉[2]。此名字第一次使用,取代重创南韩导致需要退役的露莎。
鹦鹉在西北太平洋形成后稳定西进并发展为一股成熟的台风,擦过菲律宾吕宋北岸后移入南海并开始采取偏西北路径,直指珠江口一带而行。最终鹦鹉成为继200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布后,首个登陆香港的热带气旋,虽然在登陆一刻确定已失去台风强度,但是鹦鹉在香港上空环流重整,移动迂回曲折,导致香港天文台发出的九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刷新历来最长纪录。
发展过程
[编辑]鹦鹉于2008年8月17日傍晚在香港东南偏东约25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一热带低气压,并向西移动。它在风切变微弱环境下于8月18日早上增强为热带风暴,当日在傍晚再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8月19日进一步增强为台风。副热带高压脊处于鹦鹉之北方,引导它向西北偏西移动。
8月20日,鹦鹉横过巴林坦海峡,当日傍晚进入南海。受吕宋地形影响,鹦鹉当日路径采取偏西路径。同时鹦鹉开始受到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影响,云团切离到南部,但华南及南海北部因为青藏高气压的关系吹东北偏东风,这些风力为鹦鹉带来非常好的辐散,加上南海水温高,因此鹦鹉只是缓慢减弱。8月21日傍晚鹦鹉在东沙群岛附近掠过,由于华南的副热带高压脊东移和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重新接合,令它转向西北移动。
当晚垂直风切变稍为减弱,令鹦鹉大致维持强度。然而日本气象厅、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等机构均先后把鹦鹉降格为一强烈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澳门气象局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则仍把鹦鹉定为台风,但只有台风下限之风力(每小时120公里)。
翌日上午鹦鹉直指香港而行,鹦鹉于8月22日下午4时50分左右在香港东部西贡区香港科技大学附近登陆,并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受到地形影响,鹦鹉的环流重整,原有的中心向西北移动并迅速消散,一个新的中心在将军澳附近形成,并转向西移动,经过维多利亚港东部及九龙半岛南部,并在香港天文台总部以南1公里内掠过。随后鹦鹉的中心经过青衣岛以南,然后向北移动,傍晚时横过大屿山东北部、屯门及元朗。当天晚上鹦鹉横过后海湾,在晚上8时15分在深圳福田第二次登陆,然后再横过珠江口,随后在广州南沙附近第三次登陆[3] ,中国中央气象台则认为于晚上8时10分在广东中山南朗镇第三次登陆[4]。8月23日凌晨鹦鹉减弱为热带风暴,当日早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早上较后时间在广东减弱为一低压区。
影响
[编辑]菲律宾
[编辑]鹦鹉在菲律宾造成7死3伤1失踪,也导致超过4,000人受灾[5][6][7][8]。另外,鹦鹉带来的破坏造成370万披索的损失[9][10]。
台湾
[编辑]- 当地发布之台风警报:海上台风警报
中央气象局在8月19日上午11时半,对中度台风鹦鹉进入巴士海峡发出海上台风警报[11]。至鹦鹉远离巴士海峡,气象局在8月21日早上8时半解除所有台风警报[12]。
香港
[编辑]-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
- 最接近当地时间:2008年8月22日下午5时20分
-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天文台总部以南不足1公里(掠过香港境内;历来第二接近天文台总部的热带气旋)
直指珠江口
[编辑]在鹦鹉逼近香港前,香港天文台曾多次发出酷热天气警告及雷暴警告。随著鹦鹉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天文台于8月20日下午6时15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鹦鹉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750公里。天文台指,鹦鹉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148公里,为其强度颠峰,直逼香港天文台新热带气旋分级的台风及强台风强度交界。当时天文台对鹦鹉的预测路径已非常接近香港,预料在香港东面150公里或以内登陆,而翌日(21日)天文台的预测路径更进一步向西调整至可能在距离香港100公里内掠过,其中心更可能由东南向西北横扫香港境内,对香港构成重大威胁。
在8月21日早上,一号信号生效期间,多则假冒货柜码头和航空公司的虚假“风暴消息”透过互联网和短讯传遍香港,其中一则更言之凿凿地列明天文台发出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之实际时间,包括于22日上午10时发出九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3],不过与最终实际发出信号之时间,以及八号信号之方向均有落差。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甄荣磊澄清,天文台没有向任何机构发出有关风暴讯息,呼吁市民应留意天文台发放有关台风鹦鹉的资讯。
鹦鹉继续稳定移向珠江口一带,天文台于21日晚上8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当时鹦鹉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310公里。此时鹦鹉减弱,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下降至每小时120公里,约等于天文台热带气旋分级的台风强度下限。当日香港大致吹和缓至清劲偏北风,傍晚时香港东南部海域开始吹偏北强风。天文台指出,鹦鹉会在翌日(22日)下午至晚间相当接近香港,发出八号信号机会不能排除,但预计清晨发出的机会不大。然而随著鹦鹉逼近,香港风力开始稳步上扬,加上鹦鹉仍保持台风强度直逼香港,构成严重威胁,天文台在8月22日凌晨5时50分发出“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宣布将在早上8时前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并在早上7时40分发出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鹦鹉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140公里。当日早上香港多处地区受偏北强风影响,离岸及高地吹烈风,阵风间中达到暴风程度。
横扫香港
[编辑]随着鹦鹉在22日上午11时左右开始正面吹袭香港,境内风力进一步增强,广泛地区受偏北烈风影响,西贡、横澜岛、青洲等更在下午初段录得暴风。天文台在上午10时45分表示下午可能需要发出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4],并在下午12时45分表示短期内发出更高信号[15]。天文台在下午1时40分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16],当时台风鹦鹉集结于香港天文台总部之东南偏东约40公里[17]。是次为2003年台风杜鹃正面吹袭香港后,近5年以来首次发出九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及后天文台表示,若鹦鹉路径及强度不变,预料其中心将会横过香港,届时可能需要发出十号飓风信号[18]。
鹦鹉于下午4时50分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并在西贡香港科技大学登陆[19],因此十号信号没有发出。受香港山多平地少的地形影响,鹦鹉登陆后立即出现环流重整,原有的中心继续向西北移动并迅速消散,一个新的中心在将军澳附近形成,并转向西移动横过市区,未有如天文台预测般经过新界东部。该中心经过观塘、维多利亚港东部海域及尖沙咀天星码头上空,并于下午5时20分最接近天文台总部,在天文台总部以南1公里内掠过。这标志著鹦鹉是战后有纪录以来第二接近天文台总部的热带气旋,仅次于直接掠过天文台总部上空的1961年台风爱丽斯及1968年台风雪丽。随后鹦鹉的中心经过青衣以南水域,然后转向北移动,傍晚时横过迪士尼乐园上空、大榄及元朗。当晚鹦鹉横过后海湾,离开香港,进入深圳西部及珠江口,随后在南沙附近再作登陆[20]。鹦鹉掠过香港期间,全港吹旋风,但受风眼影响,风力一度急降至强风程度以下;随后鹦鹉离开香港境内,香港转吹偏南风,风势极速回升至暴风程度。风力极速回升的趋势由香港东南部地区开始,并逐渐扩展至香港南部,再于在鹦鹉移至深圳及珠江口一带时遍及全港。当鹦鹉的风眼开始离开香港时,横澜岛在其东南眼壁影响期间曾录得每小时129公里之飓风程度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21]。
当晚9时45分,天文台表示在翌日(8月23日)清晨才会改发较低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但在晚上11时45分却改指“短时间内改发八号信号”[22]。8月23日午夜后,鹦鹉逐步远离香港,境内偏南暴风普遍减弱,天文台在8月23日凌晨12时40分改发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鹦鹉位于天文台总部之西北约100公里。其后香港风力因鹦鹉加速远离而迅速减弱,天文台再于凌晨2时4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当时鹦鹉集结在香港之西北偏西约130公里,并减弱为热带风暴。鹦鹉于大约上午9时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香港天文台于上午9时4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随著鹦鹉减弱为低压区,天文台在上午11时15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当日凌晨1时至5时,港铁机场快线提供特别的通宵列车服务;同日上午,屯门公路、香港国际机场和大榄隧道往港岛和葵涌道交通因大量中重型货柜车赶到葵青货柜码头进行交收导致严重瘫痪。
由于鹦鹉风眼较大,加上登陆后在境内移动迂回曲折,九号信号历时11小时,打破台风维克托在1997年创下之6小时50分钟的纪录,是1931年香港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改制后,生效时间最长的九号信号;但同时亦创下最短的八号西南信号纪录,历时只有2小时。鹦鹉袭港期间,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全部录得强风,当中4个达烈风程度,其中2个更录得暴风[23],代表三号及八号信号均达标,为2007年风季改变三号及八号信号准则,并采用此测风网络以来第1次,亦是首次录得全面强风以及有2站录得暴风。青衣录得每小时62.6公里(每秒17.4米)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由于只是小数位四舍五入后达到烈风下限,因此事后在天文台台风鹦鹉报告中,青衣录得烈风之时间没有纪录[24]。西贡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为每小时96公里,为继1999年台风约克掠过香港以来最猛烈,沙田亦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为每小时55公里,亦为天文台自2007年采用此测风网络后最高纪录,上述两者的纪录直至2018年才被超强台风山竹超越。风暴期间,长洲、西贡、机场、青衣、沙田、启德、湿地公园及打鼓岭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99、96、83、63、55、54、48及45公里。
在九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生效期间,所有学校停课[25],交通接近全面瘫痪[26][27][28][29]。东铁线一列车在大围站附近被一棵遭强风吹断的大树压中,幸无人受伤[30]。该路段一度要实施单轨双程行车,但由于风暴下列车班次较疏落,对服务并无大影响[31]。民政事务总署则在风暴期间开放27间临时庇护站供有需要市民使用[32]。一名东亚银行投资部经理因在港岛大浪湾滑浪而失踪,数日后尸体在小西湾蓝湾半岛对出海面捞出[33],风暴共造成2死、112伤[34][35][36]。
“清晨”争议
[编辑]香港天文台8月21日晚预料22日清晨发出八号信号机会不大[37],其后于22日凌晨5时50分宣布早上8时或之前发出八号信号,并于当天早上7时40分发出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部分需要上早班的离岛市民已乘船往市区,抵达市区后才发现快将发出八号信号,又要匆匆赶乘尾班船折返离岛家中,有人觉得此举对他们引起不便[38]。另外,香港天文台于22日晚九号信号生效期间,曾预计23日清晨才会改发较低信号,引致部份周六(23日)需要上班的市民误以为将会继续停工,而未有及早入睡准备上班,不过于8月23日凌晨12时40分,便已改发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而天文台于凌晨1时45分发出之最新天气报告指:“鹦鹉正逐渐远离香港及继续减弱,但预计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会在清晨时份继续生效”,未有表示“短时间内改发三号信号”,岂料55分钟后的2时40分便改发三号信号。有网民不能接受要上班现实,因此电邮向天文台投诉[39][40]。而事实上改发三号信号后的1小时内,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之中,长洲和机场仍受烈风影响[24]。
时任台长林超英事后辩称,指他理解的“清晨”是指午夜后1时到4时,并解释“清晨”、“黎明”及“上午”的定义,且拒绝认错。但据专家解释,“清晨”是指日出以后的时间。由此,台长接下来数天翻查众辞典,希望证明天文台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并于台长网志刊出。事后有人认为,天文台的新闻稿是先发出英文版本,再翻译成中文版本,在翻译过程中误把“early morning”译作“清晨”(以大众理解,early morning是包括凌晨与清晨,而清晨则被了解为日出时份)[来源请求];然而林超英任职助理台长时已把天气预报改革为先公布中文版本,再译为英文,因此这论点不能成立。虽则林超英最后证明“清晨”和“凌晨”两者相同不是完全错误,但也决定尊重市民认为“清晨”意义模糊的意见,把“清晨”从天文台工作词汇剔除,以后午夜后至日出前的时间一律以“凌晨”表示。自此之后,在天文台的“热带气旋警告”再没有“清晨”一词的出现[41]。不过亦有人觉得天文台无论如何处理,也总会有人受到影响,这些人只是为骂而骂[42]。
此外亦有网民质疑22日鹦鹉登陆香港西贡前,香港天文台为何在大老山及横澜岛2个自动气象站录得飓风风力的情况下,匆匆把鹦鹉降级为强烈热带风暴,质疑此举是否为不发出十号飓风信号的借口[43]。经事后查证,这属无理的指控,因为那位网民并没有把大老山的高度影响计算在内,把其当作成海平面风速,是一大谬误[44];另外海平面录得飓风时间太短暂亦不足以令天文台发出十号信号,例如2003年台风杜鹃正面吹袭香港时,流浮山录得每小时120公里飓风,但仅持续数分钟,天文台因而只维持九号信号。
澳门
[编辑]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8月20日晚上8时悬挂一号风球,当时鹦鹉集结于澳门东南偏东约790公里。气象局于8月22日凌晨12时30分悬挂三号风球;同日早上6时,鹦鹉集结于澳门东南偏东230公里,正以时速14公里向西北方向移动,在过去一段时间,鹦鹉的风力稍为减弱,移动速度亦有所减慢,气象局预料,本澳于早上改挂八号风球的机会不大,但随著鹦鹉进一步接近本澳,预料中午左右改挂八号风球的机会较大。[45]随后在早上10时多宣布在下午12时半将改挂八号西北风球 [46][47],在中午12时,鹦鹉集结于澳门东南偏东约140公里,在过去一小时,气象局在大潭山录得高平均风力时速51.6公里,最高阵风时速95.8公里。气象局表示,澳门风势将逐渐增强,雨势会转为频密,预料鹦鹉将于今日下午至晚上最接近本澳,本澳今日大部份时间均会悬挂八号风球。此时澳门多处地方发生塌棚架或铝窗堕下事故。其中新口岸凯旋门地盘棚架在大风中倒下;氹仔近花城、龙嵩街有铝窗飞脱;黑沙环斜路近无比油站有铁片摇摇欲坠;劳动街广福祥第一座及炮兵马路都有招牌松脱[48]。在下午3时,台风鹦鹉位于澳门以东100公里,预测以时速15公里向西北方面移动,趋向香港,气象局预计鹦鹉在下午至晚间最接近澳门,但由于并非直接趋向本澳,预计暂时改挂更高风球的机会不大,在过去1小时,气象局在大潭山录得最高平均风力时速57公里,最高阵风时速110公里[49]。下午5时,气象局表示,台风鹦鹉已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当时距离澳门以东90公里,以时速约15公里向西北移动,趋向香港。在过去1小时,友谊大桥气象站录得最高平均风力每小时50公里,最高阵风时速98公里。气象局称,鹦鹉会在下午至晚间最接近本澳,由于鹦鹉并非直接趋向澳门,本澳改挂更高风球机会不大[50]。晚上7时,强烈热带风暴鹦鹉集结在澳门东北约80公里处,气象局称,鹦鹉在未来数小时最接近本澳,预料午夜前仍会维持8号风球[51]。同日晚上8时改挂八号西南风球。此后鹦鹉进一步减弱为热带风暴并远离澳门,于翌日凌晨12时半改挂三号风球,至上午11时除下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8月22日晚上10至11时,澳门风力降至强风水平。但改挂三号风球后,各区风力重新增强,三条澳氹大桥均再次录得烈风程度之风力,至23日凌晨3时方消退,显示气象局过早除下八号风球。
雨量
[编辑]气象站 | 信号悬挂期间总雨量(毫米) |
---|---|
大潭山 | 88.6 |
嘉乐庇总督大桥 | |
友谊大穚(北) | |
友谊大穚(南) | |
大炮台山 | 82.2 |
孙逸仙纪念公园 | 91.6 |
路环分站 | 86.8 |
九澳 | 84.4 |
污水处理厂 | 84.6 |
西湾大桥 |
中国大陆
[编辑]由于鹦鹉会正面吹袭珠江口,广东首次启动海浪红色警报并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一级,广西壮族自治区亦启动防御台风三级应急响应[52]。沿岸地区出现七至八级大风,更出现五米多大浪,数以千计的渔船回港避风[53]。鹦鹉在离开香港之后,横渡后海湾,并横过深圳的蛇口,再经珠江口北上,于中山市南朗镇再度登陆[54],逼近广州市,进入广东省西部并消散[55]。
从广东省风力监测资料显示,鹦鹉登录时录得的最大风力出现在深圳市。茂名、阳江、江门、珠海、惠东、汕尾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甚至达到特大暴雨[56],部分县市过去一日累积降雨量达250毫米。
鹦鹉在广东导致最少4人死亡,9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8亿元,其中茂名的灾情最严重。在茂名环城高速公路,一个10多吨重的指示牌被吹塌,打中1部汽车,3人死亡。另外,全省百多个地点,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江门台山市更超过400毫米[57]。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编辑]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 ||
---|---|---|
上一热带气旋 | 海上台风警报
|
下一热带气旋 |
中度颱風鳳凰 | 強烈颱風辛樂克 |
香港
[编辑]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戒备信号
2008.08.23 09:40-11:15 |
下一热带气旋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强台风黑格比 |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三号强风信号
2008.08.23 02:40-09:40 |
强台风黑格比 |
强台风风神 | 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
台风莫拉菲 |
强台风风神 | 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
台风莫拉菲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 强台风黑格比 |
强台风杜鹃 | 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
|
台风莫拉菲 |
澳门
[编辑]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热带气旋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风球
|
下一热带气旋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台风黑格比 |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三号风球
2008.08.23 00:30-11:00 |
台风黑格比 |
台风杜鹃 | 八号西北风球
|
台风海马 |
台风杜鹃 | 八号西南风球
|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八号风球 | 台风黑格比 |
参考资料
[编辑]-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7).
- ^ 熱帶氣旋名字的意義. [200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天文台. 3.4 颱風鸚鵡 (0812): 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 (PDF). [2021-1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台风“鹦鹉”登陆香港_新闻中心_新浪网. news.sina.com.cn.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DCC Sitrep 3 (PDF). NDCC. [2008-08-21].[永久失效链接]
- ^ 7 dead, 4,000 affected as Karen triggers landslides, floods. inquier.net. [200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7-dead-4196-displaced-in-typhoon-‘Karen’---NDCC
- ^ Old-woman-buried-in-Baguio-landslide.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alacañang-suspends-classes-in-Metro-Manila.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alacañang-suspends-classes-in-Metro-Manila.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颱如麗 1130海上警報. [2008-08-19].[永久失效链接]
- ^ 如麗海上警報解除 直撲香港. [2008-08-21].[永久失效链接]
- ^ 全城事先張揚等放假. 香港《苹果日报》.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7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7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17號-熱帶氣旋警報.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39號-熱帶氣旋警報.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6號-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1號-熱帶氣旋警報.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天文台可能改發十號風球.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82號-熱帶氣旋警報.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颱風鸚鵡報告:鸚鵡橫過香港時之路徑圖. [201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天文台:拍攝時間與颱風路線脗合,鸚鵡風眼照成教材. 香港《苹果日报》. 2008年8月30日 [2017年3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68號-熱帶氣旋警報. 2008年8月22日 [2018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9號-熱帶氣旋情況下本港風速資料(8月22日下午12時31分至1時半). 2008-08-22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青衣 63公里/小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4.0 24.1 香港天文台. 颱風鸚鵡報告:8個參考測風站達到強風及烈風程度的時段. 2008年10月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所有學校今日停課.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港鐵10分鐘一班車.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風暴下485航班受阻.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青馬大橋上層封閉. [2008-08-22].[失效链接]
- ^ 天星小轮航线陆续停航[失效链接],新渡轮多条航线陆续停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東鐵列車被大樹壓到.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塌樹打中電纜 東鐵受阻. [2008-08-23].[失效链接]
- ^ 廿七臨時庇護站風暴期間開放. [2008-08-22].[失效链接]
- ^ 銀行經理浮小西灣 妻穿病人服認屍. 星岛日报. 2009-07-19 [200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小輪船員颱風下墮海亡. [2008-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發現被大浪捲走男子屍體. [2008-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鸚鵡襲港期間112人受傷. [2008-08-23].[永久失效链接]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號-熱帶氣旋警告. 2008年8月22日 [2008年9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預報鸚鵡行蹤 竟不及神秘SMS 早班族狂轟天文台靠害. 香港《苹果日报》. 2008年8月23日 [201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投诉天文台2时40分便改发3号风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气资讯中心讨论区,2008年8月23日15:33分网民hopingu的发言
- ^ 天文台預測屢出錯被炮轟 網民:預計和實行改信號時間誤差大. 香港《苹果日报》. 2008年8月23日 [201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林超英. 《台長網誌》:擺事實,講道理,互相尊重,用心聆聽——談「清晨」. 2008年9月1日 [2017年1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2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有什麼好埋怨?. 2008年8月27日 [2008年9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3w (鸚鵡). 香港天气资讯中心讨论区.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如何才算烈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氣象局:本澳早上改掛8號風球機會不大. www.tdm.com.mo.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氣象局12時半改懸8號風球. www.tdm.com.mo.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澳門改發八號西北烈風信號.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8號風球下本澳多處現險情. www.tdm.com.mo.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本澳暫無需改掛更高風球. www.tdm.com.mo. [202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本澳仍懸掛8號風球. www.tdm.com.mo.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氣象局料午夜前維持8號風球. www.tdm.com.mo.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严阵以待防御鹦鹉. 汕头日报.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颱風「鸚鵡」或正面吹襲珠江三角洲. [2008-08-22].[失效链接]
- ^ 香港电台新闻报道,2008年8月22日23:30
- ^ “鹦鹉”在广东中山二次登陆 强度继续减弱[永久失效链接]
- ^ “鹦鹉”穿过深圳西行远去 风渐消雨渐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深圳新闻网
- ^ 鸚鵡導致廣東逾九十萬人受災. 商台. 2008年8月24日 (中文(香港)).[永久失效链接]
- ^ 中央氣象局TDB防災颱風資料庫網頁系統.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