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音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音读(日语:音読みおんよみ On'yomi),是日语汉字的一种发音方式,是保留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的发音[1]。相对的,若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语汇的读音,则称为训读[2]

同样有使用汉字的各民族语言也有类似的发音方式。例:韩语汉字音越南语汉越音

日语音读

[编辑]

日语的汉字音读(日语:音読み),又称“日本汉字音”,依其传入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分为以下数种:

  • 古音:早于吴音[3]传入日本的汉字音。源于中国上古音
  • 吴音:早在西元5世纪、6世纪辗转而入的字音,多使用于佛教用语与律令用语。通说吴音是从南方六朝或经由朝鲜半岛辗转而入,但缺乏史料证实。“吴”是本来学汉音的留学生叫的蔑称
  • 汉音:于西元7世纪左右,日本始派出遣唐使大唐所习得之字音,多使用于儒学。近代又用于大量创造新辞汇(和制汉语)。对当代日语影响最为深远。
    • 新汉音:汉音的最晚层,约在唐末期传入日本。
  • 唐音:指以后才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以南方口音为基准。

此外,传入日本后发生变异,不合于以上任一种的读音称为惯用音

日语音读多数保留了古汉语入声。特别的是,古汉语的入声塞音韵尾 [-t]、[-k] ,在日语当中已独立自成一个音节,造成这些入声字的音读拥有两个音节。而现代假名遣[-p]则化为长音

汉字 吴音 汉音 唐音

(wa)
くゎ
(kwa)

(wo)
ぐゑ
(gwe)
ぐゎい
(gwai)
うい
(ui)

(shi)

(shi)

(su)
かく
(kaku)
きゃく
(kyaku)
きゃ
(kya)
なん
(nan)
だん
(dan)
のん
(non)
ぎゃう
(gyau)
かう
(kau)
あん
(an)
きゃう
(kyau)
けい
(kei)
きん
(kin)
みゃう
(myau)
めい
(mei)
みん
(min)

同一词中音读与训读同时出现的,前训读后音读者称为汤桶读法,反之称为重箱读法

最早讨论吴音、汉音、唐音传入日本的历史过程的是本居宣长(1730-1801年),著有《汉字三音考》(《本居宣长全集5》,筑摩书房)。

朝鲜汉字音

[编辑]

现代朝鲜汉字音原则上一字一音,没有时代区别,也保留了中古汉语的诸多特征,如齐全的入声韵尾(但[-t]转为[-l])等。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音讀》,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2). 
  2.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訓讀》,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2). 
  3. ^ 吳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3-02-1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