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霸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武帝
统治557年11月12日-559年6月26日(1年226天)
出生503年
逝世559年(55—56岁)
安葬
年号
永定:557年十月-559年六月
谥号
武皇帝
庙号
高祖
政权陈朝

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时代陈朝开国皇帝。557年接受梁敬帝萧方智的禅位建立陈朝,557年-559年在位。死后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

生平

[编辑]

早期生涯

[编辑]

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出生,自幼家境贫寒,却好读兵书。初仕乡为里司,后到建康为油库吏,之后又为新渝县侯萧暎传教(传令吏)。当时,萧暎是广州刺史,于是陈霸先随萧暎来到广州,任中直兵参军。因陈霸先平乱有功,被提任为西江督护,很快又因平交州李贲之乱有功,封为交州司马兼领武平太守越南永福省永安市附近),后任振远将军、高要郡太守。梁武帝萧衍授予陈霸先直阁将军一职,封号新安子。

侯景之乱

[编辑]

侯景叛乱,陈霸先于梁大宝元年(550年)正月,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讨侯景,次年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共进。天正二年(552年)三月,领军围石头城(在今南京),大败侯景。因功授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今江苏镇江)。

立帝之争

[编辑]

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南梁发生江陵之战梁元帝被杀。陈霸先与王僧辩请晋安王萧方智太宰承制,又遣长史谢哲奉笺劝进,晋安王入居朝堂,称梁王。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屈事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梁帝,陈霸先苦劝无效,遂诛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后又击退北齐的南下侵略,铲平了王僧辩馀党的反抗,晋封陈公,受九锡

王僧辩的部下王琳得知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并不服气,太平二年五月,进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征讨王琳。侯安都至沌口(今武昌)与王琳对峙多日,侯安都军大败。陈霸先再派遣侯瑱徐度进攻王琳,再派谢哲调解。八月,王琳退军湘州(今湖南长沙),陈霸先以大军进驻大雷(今安徽望江),同年十月,陈霸先因此功晋爵陈王。双方再度对峙,直到陈霸先病逝。

建立陈朝

[编辑]
陈霸先

太平二年(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位,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史称南陈。陈朝疆域从江南到岭南数省。王琳也立永嘉王萧庄,称帝于荆州。陈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十二日,陈霸先生病,同月二十一日病逝。因唯一在世亲子陈昌北周扣留,遗诏追兄子临川王陈蒨入纂,是为陈文帝。八月甲午,群臣上谥号曰武皇帝,庙号高祖。丙申,葬万安陵(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隋灭陈后,王僧辩之子王颁是隋军大将,为报父仇,掘陈霸先之墓,挖出骨骸,焚化成灰水喝进肚里。

评价

[编辑]

在位仅二年,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尤其南朝方面十分难得的英明君主,其个性节俭朴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肴核充事而已;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女乐”。在政治上宽政廉平,爱育为本,恒崇宽政,不行株连,怀柔攻心,诚贯天下。疆域有江表、沅湘、岭南等地区。在经济上,稳定保持了江南的发展。

  • 南陈的吏部尚书姚察在陈亡被俘到隋朝后,为隋文帝撰写陈朝历史,仍认为陈霸先“英略大度,应变无方,”与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一样同属伟人(《陈书》卷一: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
  • 散骑常侍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简之,自幼习史,父亲是南陈的末任吏部尚书姚察。姚思廉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唐朝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武门之变,进任太子洗马。贞观初年,又任著作郎,“十八学士”之一。官至散骑常侍,受命与魏徵同修梁陈二史。贞观十年(636年),成《梁书》(50卷)《陈书》(30卷),为二十四史之一。他评价陈霸先“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
  • 郑国文贞公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朝贞观时谏臣,曾是《隋书》、《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五部史书的总监修官。魏徵认为陈霸先效命旧王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高祖拔起垄亩,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奋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汉鼎祚,宋武之反晋乘舆,懋绩鸿勋,无以尚也。决机百胜,成此三分,方诸鼎峙之雄,足以无惭权、备矣)。[1]
  • 唐朝大史学家李延寿评价:用“雄武英略”、“性甚仁爱”、“恒崇宽简”、“弥厉恭俭” 来称赞陈霸先一生[2]
  • 北宋资治通鉴》编撰者司马光用“临戎制胜,英谋独运”、“为政务崇宽简”、“性俭素”等语言分别概括了陈霸先治军、从政、为人的鲜明个性。
  • 明朝南京太仆寺丞归有光评价:“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赫赫陈祖,大业光灿。寂寞沛乡,吾兹感叹”[3]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说他欣赏的是陈霸先南征北战所使用的战术。毛泽东在晚年时曾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
  • 中华民国作者柏杨在他的一本名为《中国人史纲》的出版品中评道:“陈帝国是南北朝唯一没有出过暴君的政权。”

圣井铭并叙碑

[编辑]

隆庆元年(1567年),长兴县令归有光撰写《圣井铭并叙碑》,由县丞吴承恩亲笔书写,刻石立碑,原置于陈霸先出生地圣井旁,现藏于长兴博物馆。

庙庭

[编辑]

《陈书》记载高祖庙以下配享臣子:

家族

[编辑]

父母

[编辑]

皇后

[编辑]

亲生子女

[编辑]

嗣子

[编辑]

影视形象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陈书·卷1》,出自姚思廉陈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陈书·卷2》,出自姚思廉陈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09》,出自李延寿南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链接至维基文库 陳書/卷6. 维基文库. 
  2. ^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南史/卷09. 维基文库. 
  3. ^ 链接至维基文库 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九. 维基文库. 
  4. ^ 《陈书》卷三:〔天嘉二年〕九月甲寅,诏曰:“姬业方阐,望载渭滨,汉历既融,道通圮上。若乃摛精辰宿,降灵惟岳,风云有感,梦寐是求,斯固舟楫盐梅,递相表里,长世建国,罔或不然。至于铭德太常,从祀清庙,以贻厥后来,垂诸不朽者也。前皇经济区宇,裁成品物,灵贶式甄,光膺宝命,虽謩明濬发,幽显协从,亦文武贤能,翼宣王业。故大司马、骠骑大将军瑱,故司空文育,故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僧明,故中护军颖,故领军将军拟,或缔构艰难,经纶夷险;或摧锋冒刃,殉义遗生;或宣哲协规,绸缪帷幄;或披荆汗马,终始勤劬;莫不罄诚悉力,屯泰以之。朕以寡昧,嗣膺丕绪,永言勋烈,思弘典训,便可式遵故实,载扬盛轨,可并配食高祖庙庭,俾兹大猷,永传宗祏。”……〔五年三月〕壬午,诏以故护军将军周铁虎配食高祖庙庭。
  5. ^ 《陈书》卷五:景寅,以故太尉徐度、仪同杜棱、仪同程灵洗配食高祖庙庭,故车骑将军章昭达配食世祖庙庭。
  6. ^ 《陈书·蔡景历传》:祯明元年,配享高祖庙庭。
  7. ^ 《陈书·卷二·本纪第二》:辛巳,追尊皇考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后。追谥前夫人钱氏号为昭皇后,世子克为孝怀太子。
  8. ^ 《陈书·卷二·本纪第二》:壬午,追封皇子立为豫章王,谥曰献;权为长沙王,谥曰思;长女为永世公主,谥曰懿。
  9. ^ 《陈书·卷二·本纪第二》:遗诏追临川王蒨入纂。
  10. ^ 《陈书·卷三·本纪第三》:皇后令曰:“昊天不吊,上玄降祸。大行皇帝奄捐万国,率土哀号,普天如丧,穷酷烦冤,无所迨及。诸孤藐尔,反国无期,须立长主,以宁宇县。侍中、安东将军、临川王蒨,体自景皇,属惟犹子,建殊功于牧野,敷盛业于戡黎,纳麓时叙之辰,负衣乘机之日,并佐时雍,是同草创,祧祏所系,遐迩宅心,宜奉大宗,嗣膺宝录,使七庙有奉,兆民宁晏。未亡人假延馀息,婴此百罹,寻绎缠绵,兴言感绝。”
  11. ^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第九》:遗诏追临川王蒨入缵大业。
  12. ^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第九》:永定三年六月丙午,武帝崩,皇后称遗诏征帝入纂皇统。甲寅,至自南皖,入居中书省。皇后令帝嗣膺宝箓,帝辞让至于再三,公卿固请,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诏州郡悉停奔赴。
  13.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七·陈纪一》:甲寅,王至建康,入居中书省,安都与群臣定议,奉王嗣位,王谦让不敢当。皇后以昌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大功于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即按剑上殿,白皇后出玺,又手解蒨发,推就丧次,迁殡大行于太极西阶。皇后乃下令,以茜纂承大统。

参见

[编辑]
中国东南地区君主
新头衔
陈朝建立
南朝·陈朝皇帝
557年11月-559年6月
继任:
陈文帝
陈蒨
前任:
梁敬帝
萧方智
中国东南部君主
557年-559年
政府职务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萧恪
南梁司空
554年-556年
继任:
侯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