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纲目
《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59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全书以“纲目”为体,纲仿《春秋》,目仿《左传》,朱熹完成“纲”的部份,赵师渊续成“目”的部份。[1]
内容
[编辑]《资治通鉴纲目》创造了一种新的“纲目体”史书体裁,实为编年体的变种,明代南轩、商辂又各别为《资治通鉴纲目》撰写了“前编”和“续编”。但是《通鉴纲目》并没有做原始材料的收集与裁定,所以连一般历史家所作的初步工作也没有,史学价值不高。[1]南宋人王应麟即表示:“《纲目》删‘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二句,则围棋为张玄乎?谢玄乎?”[2]章太炎亦曰:“《纲目》本之《资治通鉴》,非晦庵亲著,乃其弟子赵师渊所作。“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晦庵则付之弟子,而自居其名。唐乔补阙知之有婢曰碧玉,善歌,知之为之不婚。不婚者,不娶妇也。《纲目》去一不字,曰:‘知之为之婚。’纰谬之处,可见一斑。”[3]宋、明以来,有许多人为《资治通鉴纲目》附加价值,如尹起莘写了《发明》,刘友益写了《纲目书法》,汪克宽写了《纲目凡例考异》,明人瞿佑为其书考订正误,永乐八年刻行瞿佑的《资治通鉴纲目集览镌误》,把《资治通鉴纲目》更加神秘化。
崇祯三年陈仁锡将三书合印出版时,已有朱熹、王柏、文天祐、李方子、尹起莘、刘有益、揭傒斯、贺善榘、倪士毅、汪克宽、王幼学、徐昭文、陈济、杨文贞、冯智舒、黄仲昭、余以能等多人旧序。另外,陈济撰《纲目集览正误》,冯智舒撰《纲目质实》,元人王幼学编有《资治通鉴纲目集览》五十九卷。还有陈桱修成《通鉴续编》二十四卷,陈均的《皇朝编年纲目被要》三十卷和《中兴两朝纲目备要》十八卷,不著撰人的《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圣祖为《资治通鉴纲目》加上御批,由宋荦等重新汇编,校刻出版,命名《御批通鉴纲目全书》,凡一百九十卷,加强了这本书的政治性,乾隆十一年闰三月修成《御撰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共二十卷[4],此书乃赓续明嘉靖翰林院庶吉士南轩编写的“前编”,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正编”与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而作。邵廷采就说:“《尚书》、《春秋》经而史矣”,《通鉴》、《纲目》“史而经矣”。[5]
目录
[编辑]- 卷1 起戊寅(前40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尽乙巳(前256)周赧王五十九年凡百四十八年
- 卷2 起丙午(前255)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尽戊戌(前203)汉王四年凡五十三年
- 卷3 起己亥(前202)汉高祖五年尽甲申(前157)汉文帝后七年凡四十六年
- 卷4 起乙酉(前156)汉景帝元年尽庚午(前111)汉武帝元鼎六年凡四十六年
- 卷5 起辛未(前110)汉武帝元封元年尽己未(前62)汉宣帝元康四年凡四十九年
- 卷6 起庚申(前61)汉宣帝神爵元年尽庚子(前21)汉成帝阳朔四年凡四十一年
- 卷7 起辛丑(前20)汉成帝鸿嘉元年尽壬戌(2)汉平帝元始二年凡二十二年
- 卷8 起癸亥(3)汉平帝元始三年尽丙戌(26)汉光武皇帝建武二年凡二十四年
- 卷9 起丁亥(27)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尽乙亥(75)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凡四十九年
- 卷10 起丙子(76)汉章帝建初元年尽乙丑(125)汉安帝延光四年凡四十九年
- 卷11 起丙寅(126)汉顺帝永建元年尽丙午(158)汉桓帝延熹元年凡四十一年
- 卷12 起丁未(167)汉桓帝永康元年尽癸酉(193)汉献帝初平四年凡二十一年
- 卷13 起甲戌(194)汉献帝兴平元年尽戊子(208)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凡十五年
- 卷14 起己丑(209)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尽丁未(227)汉后主建兴五年凡一十九年
- 卷15 起戊申(228)汉后主建兴六年尽壬申(252)汉后主延熙十五年凡二十五年
- 卷16 起癸酉(253)汉后主延熙十六年尽己亥(279)晋武帝咸宁五年凡二十七年
- 卷17 起庚子(280)晋武帝太康元年尽甲子(304)晋惠帝永兴元年凡二十五年
- 卷18 起乙丑(305)晋惠帝永兴二年尽戊寅(318)晋元帝大兴元年凡一十四年
- 卷19 起己卯(319)晋元帝大兴二年尽丁酉(337)晋成帝咸康三年凡一十九年
- 卷20 起戊戌(338)晋成帝咸康四年尽己未(359)晋穆帝升平三年凡二十二年
- 卷21 起庚申(360)晋穆帝升平四年尽甲申(384)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凡二十五年
- 卷22 起乙酉(385)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尽戊戌(398)晋安帝隆安二年凡十四年
- 卷23 起己亥(399)晋安帝隆安三年尽庚戌(410)晋安帝义熙六年凡十二年
- 卷24 起辛亥(411)晋安帝义熙七年尽丁卯(427)宋文帝元嘉四年魏太武帝始光四年凡十七年
- 卷25 起戊辰(428)宋文帝元嘉五年魏太武神䴥元年尽庚寅(450)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太平真君十一年凡二十三年
- 卷26 起辛卯(451)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正平元年尽乙巳(465)宋明帝泰始元年魏高宗和平六年凡一十五年
- 卷27 起丙午(466)宋明帝泰始二年魏显祖天安元年尽癸亥(483)齐武帝永明元年魏高祖太和七年凡十八年
- 卷28 起甲子(484)齐武帝永明二年魏高祖太和八年尽丙子(496)齐高宗建武三年魏高祖太和二十年凡十三年
- 卷29 起丁丑(497)齐高宗建武四年魏高祖太和二十一年尽甲申(504)梁高祖天监三年魏世宗正始元年凡八年
- 卷30 起乙酉(505)梁高祖天监四年魏世宗正始二年尽乙巳(525)梁高祖普通六年魏肃宗孝昌元年凡二十一年
- 卷31 起丙午(526)梁高祖普通七年魏肃宗孝昌二年尽壬子(532)梁高祖大中通四年魏武帝永熙元年凡七年
- 卷32 起癸丑(533)梁高祖中大通五年魏孝武永熙二年尽丁卯(547)梁高祖太清元年魏文帝大统十三年东魏孝静武定五年凡十五年
- 卷33 起戊辰(548)梁高祖太清二年魏文帝大统十四年东魏孝静武定六年尽甲戌(554)梁世祖承圣三年魏恭帝廓元年齐显祖洋天保五年凡七年
- 卷34 起乙亥(555)梁敬帝方智绍泰元年魏恭帝二年齐显祖天保六年尽辛卯(571)陈高宗太建三年齐后主武平二年周高祖天和五年凡十七年
- 卷35 起壬辰(572)陈高宗宣皇帝太建四年齐后主武平三年周高祖建德元年尽癸卯(583)陈后主叔宝至德元年隋文帝坚开皇三年凡十二年
- 卷36 起甲辰(584)陈后主至德二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尽丁卯(607)隋炀帝大业三年凡二十四年
- 卷37 起戊辰(608)隋炀帝大业四年尽丁丑(617)隋恭帝义宁元年凡十年
- 卷38 起戊寅(618)隋恭帝侗皇泰元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尽甲申(624)唐高祖武德七年凡七年
- 卷39 起乙酉(625)唐高祖武德八年尽庚子(640)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凡十六年
- 卷40 起辛丑(641)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尽辛酉(661)唐高宗龙朔元年凡二十一年
- 卷41 起壬戌(662)唐高宗龙朔二年尽丙申(696)唐中宗嗣圣十三年凡三十五年
- 卷42 起丁酉(697)唐中宗嗣圣十四年尽癸丑(713)唐⽞宗开元元年凡十七年
- 卷43 起甲寅(714)唐⽞宗开元二年尽丁亥(747)唐⽞宗天宝六载凡三十四年
- 卷44 起戊子(748)唐⽞宗天宝七载尽戊戌(758)唐肃宗乾元元年凡十一年
- 卷45 起己亥(759)唐肃宗乾元二年尽戊午(778)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凡二十年
- 卷46 起己未(779)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尽甲子(784)唐德宗兴元元年四月凡五年有奇
- 卷47 起甲子(784)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尽庚辰(800)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凡十六年有奇
- 卷48 起辛巳(801)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尽戊戌(818)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凡十八年
- 卷49 起己亥(819)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尽丁巳(837)唐文宗开成二年凡十九年
- 卷50 起戊午(838)唐文宗开成三年尽丁亥(867)唐懿宗咸通八年凡三十年
- 卷51 起戊子(868)唐懿宗咸通九年尽甲辰(884)唐僖宗中和四年五月凡十六年有奇
- 卷52 起甲辰(884)六月唐僖宗中和四年尽丙辰(896)唐昭宗乾宁三年凡十三年
- 卷53 起丁巳(897)唐昭宗乾宁四年尽丙寅(906)唐昭宣帝天祐三年凡十年
- 卷54 起丁卯(907)唐哀帝天祐四年尽己卯(919)晋王李存勖唐天祐十六年梁主瑱贞明五年凡十三年
- 卷55 起庚辰(920)晋王存勖唐天祐十七年梁主瑱贞明六年尽丙戌(926)后唐庄宗存勖同光六年后唐明宗嗣源天成元年凡七年
- 卷56 起丁亥(927)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尽丙申(936)后唐主从珂清泰三年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凡十年
- 卷57 起丁酉(937)晋高祖天福二年尽丙午(946)晋主重贵开运三年凡十年
- 卷58 起丁未(947)汉高祖刘知远晋天福十二年尽辛亥(951)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凡五年
- 卷59 起壬子(952)周太祖郭威广顺二年尽己未(959)后周恭帝显德六年凡八年
参见
[编辑]- 《资治通鉴》
[在维基数据编辑]
-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 (四库全书本)》(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分类)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纲目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