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有袋类
外观
美洲有袋总目 | |
---|---|
北美负鼠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演化支: | 有袋类 Marsupialia |
总目: | 美洲有袋总目 Ameridelphia Szalay, 1982 |
目 | |
美洲有袋类,即美洲有袋超目(学名:Ameridelphia),几乎所有生活在美洲的有袋类都属于这总目,只有微兽目除外。
现时仍未确定美洲有袋类究竟是否单系群,即它们是否都有同一个祖先。其下的鼩负鼠目与澳洲有袋类较负鼠目更为接近。
美洲有袋类与其他有袋类的分野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数据,而它们的长吻亦是其特征。另外,由于只有美洲有袋类的精子会组合成一对,故此亦有争议它们是否属于有袋类。
美洲有袋类的齿列是门齿5/5、犬齿1/1、前臼齿3/3及臼齿4/4,可见它们的上下颚有相同的齿列。
分布及栖息地
[编辑]美洲有袋类只分布在美洲中,差不多所有都是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当中只有北美负鼠在北美洲定居。它们的栖息地很多样化,由潮湿草原的热带森林至干旱地区也有它们的踪影。有些物种生活在高达海拔3000米,也有些物种生活在海平面。
趋同演化
[编辑]美洲有袋类下的鼩负鼠目发展出与老鼠相似的生态位。除了哺乳动物中的食虫目外,它们的一些物种与劳亚兽总目都有相似的形态。另外其下已灭绝的袋剑虎属亦是肉食性动物的趋同演化例子。
历史
[编辑]美洲有袋类与其近亲的澳洲有袋类于1亿2800万年前至6170万年前之间被分隔,相信它们约在7500万年前的下白垩纪开始分成两个分支。
南美洲约于3500万年前与南极洲分离,所有生活在南极洲的有袋类因寒冷的天气而消失。而在南美洲的有袋类亦因巴拿马地峡的形成而进入北美洲,与来自北美且拥有相同生态位的胎盘类发生竞争,大多数有袋类在竞争中不及现今的胎盘类而消失,当中只有北美负鼠生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