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方言
现在通常认为维吾尔语有中心、和田和罗布三种主要的方言,每一种方言下又可分出不同的次方言,但各地方言差异较小,彼此可以互通。[1]
方言种类
[编辑]历史上有多种对维吾尔语方言的分类方法,但现今较为公认的是由E. R. Tenishev引入的三种方言的分类法。该体系后被其他语言学者们如M. Osmanov加以修改,但Tenishev引入的原版分类依然是最受公认的。[2]
中心方言 | 吐鲁番话 |
---|---|
龟兹话 | |
阿克苏地区话 | |
喀什话 | |
莎车话 | |
南部方言 | 和田话 |
东部方言 | 罗布话 |
R. F. Hahn 将中心方言进一步分为北中心子类和南中心子类。北中心子类包括伊宁话(旧称Taranchi话)、伊犁话和哈密话,南中心子类包括塔里木、多兰、阿图什和莫卧儿部落话,也包括原来Tenishev所定义的中心地区南部的方言。他又在南部方言中加入了且末县话和固玛镇话,也许还加入了柯坪县话(但下表未列出)。[3]
Hahn在中心方言中加入的若干方言也被Osmanov所选用,而Osmanov又进一步把南部方言分成三个子类:子类一包括固玛镇话,子类二包括Echi话,子类三包括Cheriya话、于田县话(旧称Keriya话)、尼雅话和且末县话。[4]
下面的表格载明了上述分类方法:
中心方言 | 北中心子类 | 乌鲁木齐话 |
---|---|---|
伊犁话 | ||
伊宁话(旧称Taranchi话) | ||
吐鲁番话 | ||
哈密话 | ||
南中心子类 | 喀什话 | |
刀朗人方言 | ||
阿图什话 | ||
塔里木话 | ||
莫卧儿部落话 | ||
龟兹话 | ||
莎车话 | ||
阿克苏地区话 | ||
南部方言 | 子类一 | 固玛镇话 |
子类二 | Echi话 | |
墨玉县话 | ||
子类三 | Cheriya话 | |
于田县话(旧称Keriya话) | ||
尼雅话 | ||
且末县话 | ||
和田话 | ||
东部方言 | 罗布话 |
Tenishev的分类方法基于以下四项参数: 音位/i/的质量、音变(metaphony)、语音同化和将来时中动词的变位。 Osmanov则选用了另两个参数作为分类标准: 现在-将来时中的变位和未完成时态的动词分词。[2]
中心方言涵盖了90%的维吾尔语使用者,而剩下两种方言只涵盖相对较少的使用者。[5]
标准语
[编辑]维吾尔语有两种标准语:
上述第一种用于新疆的标准语基于北中心子类的乌鲁木齐话,而第二种主要用于哈萨克斯坦的方言基于北中心子类的伊犁话。请注意,虽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上述第二种方言名称中的苏维埃(Soviet)一词依旧保留。
上述两种标准语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正写法和词库。新疆标准语基于阿拉伯字母变体,由阿拉伯维吾尔字母作为书写载体;而苏维埃标准语是基于西里尔字母的,其子母集被称为西里尔维吾尔字母。新疆标准语的词汇极大地受到汉语普通话的影响,而苏维埃标准语则极大地受俄语影响。[1][3]
参考资料
[编辑]注脚
[编辑]- ^ 1.0 1.1 Hahn 1991,第6页
- ^ 2.0 2.1 2.2 Yakup 2005,第6页
- ^ 3.0 3.1 3.2 Hahn 1998,第395–396页
- ^ Yakup 2005,第6–7页
- ^ Yakup 2005,第8页
文献
[编辑]- Abdurehim, Esmael (2014), The Lopnor dialect of Uyghur - A descriptive analy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Publications of the Institute for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17,Helsinki: Unigrafia, ISBN 978-951-51-0384-0
- Hahn, Reinhard F., Spoken Uyghur, London an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1, ISBN 978-0-295-98651-7
- Hahn, Reinhard F., Uyghur, Johanson, Lars; Csató, Éva Ágnes (编), The Turkic Languages, Routledge: 379–396, 1998, ISBN 978-0-415-08200-6
- Yakup, Abdurishid, The Turfan Dialect of Uyghur, Turcologica 63,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5, ISBN 3-447-05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