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节俭悖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个用来储蓄的扑满

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又称为储蓄悖论(paradox of saving),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悖论。早于1714年,它已在《蜜蜂的寓言》(The Fable of the Bees[1] 一书中提出,但它成为一条普及的悖论、广为人知的经济学假说,则要等到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0年代高举凯恩斯主义旗帜之时。

节俭悖论指出如果社会上每个人试图在经济衰退时期增加储蓄总需求会下降并会因消费减少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减少社会上的总储蓄。狭义上而言,此悖论指出当个人储蓄试图增加,总储蓄会下降;或广义上来说,储蓄增加对经济可能有损。[2]不论狭义还是广义,节俭悖论都反映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合成谬误”,那就是说“在局部上真实必然在全部上真实”的谬误。

悖论

[编辑]

在一个经济体中,如果每个人增加储蓄盈馀(即其边际储蓄倾向增加,使在任何收入水平下储蓄率皆上升),社会上所有公司的总收益会减少,这个减少导致经济发展放缓,继而影响薪金增幅减少,甚至出现下跌。最后整个经济的总储蓄会因为较低的收入和较弱的经济而不会增加甚至会下降。

均衡时,总收入(即总需求)必然相等于总产出,总投资必相当于总储蓄。假设作为收入的一部份的储蓄上升得比投资快,即是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而在其他因素不变下,总收入相等于总产出的均衡点会移动到较低水平。

节俭悖论表现出一个囚徒困境的状况。因为对个体而言,储蓄或许是有益的,但它却对整体社会有害,所以人们要在两难的困境里取舍。一个不懂得节俭悖论的人或会堕进合成谬误,以为在个体身上成立的,在总体经济上也会成立,因此以为国家储蓄处于高水平便意味国家富裕。凯恩斯及其支持者却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虽然储蓄对个人而言或许有利,可以应未雨绸缪(saving for a rainy day)之需,但节俭悖论说明增加储蓄对总体经济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解释

[编辑]
以基本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表示节俭悖论

这个悖论建基于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总需求决定论。凯恩斯主义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总收入水平由需求面因素决定,因为他们认为(或是说,他们身处的时代背景中),由于物价低无可低及大量资源闲置,总供应曲线是水平的,所以总需求上升可以刺激收入增加而不导致物价上涨。消费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蓄增加意味消费减少,总需求因此而下降,所以国民收入水平下降。这导致了诱发储蓄会减少。

所谓“诱发”即变数而非常数,属内生变数,诱发储蓄指收入上升而诱发增加的储蓄,例如收入上升了100元,当中20元用作储蓄,此20元便是诱发储蓄。同理,诱发消费、诱发投资也是指因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变数。“诱发”一词相对于“自发”而言。自发者,即本身的常数,属外生变数,“自发储蓄”便是即使收入为零也会进行的储蓄,一般而言自发储蓄是负数,因为没有收入也得消费,消费就取自储蓄。“自发”之量可见于Y截距之值。

图解

[编辑]

右图反映了一个简化了的基本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没有政府,没有对外往来,所以只有消费和投资函数)。图中,S代表储蓄函数曲线,而I代表投资函数曲线,Y表示收入(国民收入),JW分别代表注入(Injection)和撤出(Withdrawal)函数(在此简化模型中,注入只有投资,撤出只有储蓄),当注入相等于撤出(I=S),便达到均衡。

根据凯恩斯的学说,储蓄函数(S)由消费函数(C)推导出来,各经济变量均包括自发和诱发两部分,前者属外生变数,后者则属内生变数。诱发储蓄与收入成正比,而诱发储蓄以边际储蓄倾向(mps,s)表示,自发储蓄以表示。投资函数亦如是,诱发投资以边际投资倾向(mpi,i)表示,自发投资以表示。

  • 由此得出两条函数:

图中,I=S达到均衡,在原来均衡点上,收入在Y1。储蓄增加函数曲线由原来的S1上升至S2,收入水平下降到Y2,而储蓄水平由W1下降至W2

这个模型反映了储蓄增加,收入和储蓄水平皆下降的典型节俭悖论情况。

批评

[编辑]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在三个层面批评此理论。

首先,若需求减弱,物价会下降(排除政府干预),而物价下降会刺激需求。(虽然利润或成本,甚至工资,会较低)。然而,这个批评遭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反击,指出因为价格僵性,物价在衰退时不会下降。

其次,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项,储蓄即是可贷出资金。这些资金带来潜在借出和投资的增加。另外,可贷资金增加亦使借贷市场上,贷款供应增加,从而使利率下降,刺激借款。所以消费者减少的支出(增加的储蓄)会被银行制度的借出及随后的开支所抵销。这个批评极有意义,因为极端程度的高储蓄很少有,这是明显与困难时期所挂勾的。上文所述的未雨绸缪行为(saving for a rainy day)从未被视为一个悖论。因此节俭悖论一词只有在害怕衰退而发狂似的储蓄的情况中出现。现实借贷市场中,更多的储蓄使贷款供应增加,压低利率,较低的利率会减少人们储蓄的动机。

如果现金被贮藏,(例如埋在地下的金箱)而不放在有回报的投资(例如储入银行),一个由“储蓄”引致的衰退可能出现。显然,这个情况十分罕见。但对“贮藏”这个概念的理解过份简化会忽略另一个出现“贮藏”可能性——它可以发生在存款机构(如银行)本身。当利率太过低甚至接近零的水平,银行将不愿意借出存款(参见流动性陷阱),这时储蓄还是会超于投资。

其三,此悖论假设一个封闭经济。如果经济体系的生产大于其消费,引致储蓄上升,这可以被贸易伙伴的消费所抵销。所以贸易自由的情况下此悖论不存在。但是,若把整个地球视为一个封闭经济,这个批评仍不成立。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批评

[编辑]

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海耶克在其1929年的文章《The 'Paradox' of Savings》(《储蓄“悖论”》)中攻击节俭悖论。[3]

奥地利经济学者同意如果社会成员增加储蓄,公司的总收益会减少,但他们反对较少的收益引致较低的经济增长的说法。他们相信,经济体系的生产力是由“消费-投资比”所决定,而对货币的需求只反映人们偏好货币功用(厌恶风险)的程度,相对于对物品的功用。他们认为货币需求增加不一定引致社会成员的消费-投资比。[4]换句话说,假设货币需求增加至使经济体系的支出水平下降一半的一点。如果剩下来的开支仍可分柝成原本的消费-投资比,所有价格会下降一半,而生产力却会维持不变。

历史

[编辑]

其实,与节俭悖论类似的想法早已在凯恩斯之前被其他人提出。[5]例如: 《圣经箴言》:

蜜蜂的寓言》(The Fable of the Bees,1714):凯恩斯本人引用到下文

在这审慎的经济,储蓄是家庭最确定能够增加财产的方式。所以有些人会想像,如果实行同一个方法(他们认为能实行),无论一个国家是贫瘠抑或肥沃,会在国家层面上有同样的效果。例如,如果英国人像她某些邻国一样节俭,这个国家将会比现在更富裕。这个,我认为是一个错误。

关于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的问题,早于十九世纪已被“消费不足学派”的经济学者发崛出来。而类似于节俭悖论的陈述(集体企图增加储蓄导致更少的整体储蓄-"collective attempts to save yield lower overall savings")已被约翰·罗拔臣在其1892年的著作《储蓄的谬论》(The Fallacy of Saving[6][5]写到:

若全部社会成员变得倾向储蓄更多,鉴于(其他倾向维持原状)工业会更接近或更常停滞不前,利润会更少,利息会更低,所赚取的会更少和更不稳定总储蓄会明显地变得更少。这不是无根据的吊诡,而是最严格的经济真相。

凯恩斯在其著作《货币论》(A Treatise on Money|Treatise on Money1930)区别商业投资活动及储蓄:

……仅仅节制并不足以建立城市或枯竭沼泽。……如果企业进行中,不论节俭发生甚么财富也会累积;如果企业停滞不前,不论节俭做了甚么财富也会消耗。因此,节俭可以是企业的婢女。但同样地她可以不是。甚或乎,她经常不是。

又在其著作《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1936)中陈述节俭悖论:

虽然他个人的储蓄量对其收入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其消费量的变化影响其他人的收入,令到每个人同时增加储蓄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企图以减少消费来增加储蓄的人都会影响他人收入,而最终使自己的目的失败。当然,正如社会储蓄少于现时投资时不可能,因为这样做的意图一定会把收入提高到一个达到私人储蓄的总和完全相等于投资额的水平。

这个理论被森穆逊在其极富影响力的著作《经济学》(Economics1948)定名为节俭悖论,并把此名词发扬光大。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Keynes, 《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Chapter 23. Notes on Merchantilism, the Usury Laws, Stamped Money and Theories of Under-consump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These two formulations are given in Campbell R. McConnell (1960: 261–62), emphasis added: "By attempting to increase its rate of saving, society may creat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amount it can actually save is reduced.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the paradox of thrift....[T]hrift, which has always been held in high esteem in our economy, now becomes something of a social vice."
  3. ^ Hayek on the Paradox of Saving. [2011-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1). 
  4. ^ Pages 37-39 of http://www.mises.org/rothbard/agd.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Nash, Robert T.; Gramm, William P. A Neglected Early Statement the Paradox of Thrift.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9, 1 (2): 395–400 [2011-03-01]. doi:10.1215/00182702-1-2-3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6. ^ Robertson, John M. The Fallacy of Saving. 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