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石黑一雄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黑一雄爵士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CH OBE FRSA FRSL ORS
石黑一雄于2017年12月6日出席瑞典学院的发布会
日文假名いしぐろ かずお
罗马拼音Ishiguro Kazuo
出生 (1954-11-08) 1954年11月8日70岁)
 日本长崎县长崎市
职业小说家剧作家
专栏作家
国籍 日本(1954—1983年)
 英国(1983年—)
教育程度硕士
母校
创作时期1981年迄今
体裁
代表作
奖项
配偶洛娜·麦克杜格尔1986年结婚)
父母石黑镇雄(父)
石黑静子(母)
子女娜奥米·石黑英语Naomi Ishiguro(女)
亲属石黑昌明(祖父)

石黑一雄爵士 CH OBE FRSA FRSL ORS(英语:Sir Kazuo Ishiguro,日语:石黒 一雄いしぐろ かずお?,1954年11月8日)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出生于日本长崎县长崎市,1960年五岁时随父母移居英国,1983年正式入籍英国。旭日重光章表彰。

石黑一雄是当今英语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四次入围布克奖,并在1989年凭藉作品《长日将尽》获得此奖。他在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莫失莫忘》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05年度十佳小说”和“1923年至2005年间百部优秀英语小说”。他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出版于2021年。

2008年,《泰晤士报》将石黑一雄列为“自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50位英国作家”第32名。[1] 2017年,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他“在具有强大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露我们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2][3][注 1]第二年,时任英国君主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生日,他被封为下级勋位爵士[5]

早年生活

[编辑]

1954年11月8日,出生于日本长崎县长崎市新中川町。父亲是海洋学家石黑镇雄,母亲名叫静子。[6] 当石黑一雄五岁的时候,[7] 因父亲受雇于南安普顿国家海洋研究所英语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 Southampton而随同家人迁居至英国萨里郡吉尔福德[6][8][9] 近30年后的1989年,石黑一雄才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一个短期访问项目的邀请下重返日本。在接受大江健三郎的采访时,石黑一雄也坦诚他前两部小说中的日本是虚构的:“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脑海里的这个‘他国’形象一直强烈地伴随著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他国’,与我有著非常强力的感情维系……在英国,我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构建这样一个想象,一个虚构中的日本。”(I grew up with a very strong image in my head of this other country, a very important other country to which I had a strong emotional tie ... In England I was all the time building up this picture in my head, an imaginary Japan.[7]

石黑一雄就读于斯托顿小学(Stoughton Primary School),随后就读于萨里郡的沃辛县文法学校(Woking County Grammar School)。[6] 从中学毕业后,他在空档年间到北美旅行,同时在期间制作出一张样本唱片,并把其发送到唱片公司。[6] 1974年,石黑一雄进入肯特大学学习;并于1978年毕业且同时获得英国文学和哲学文学士学位[6] 在经历了一年的写作生涯之后,石黑一雄进入东英吉利亚大学就读,并跟随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英语Malcolm Bradbury安吉拉·卡特一同学习。1980年获得创意写作课程英语UEA Creative Writing Course硕士学位[6][8] 他的毕业论文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群山淡景》,于1982年出版。[10]

写作生涯

[编辑]

虽然石黑一雄的头两部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日本,但是根据他的几次采访,他澄清他对日本文字的了解程度不高,而且他不认为他的小说与日本小说有什么相似之处。[11] 在1989年的一次采访中,石黑一雄在谈及日本文化对其影响时谈到,“我不完全像一个英国人,毕竟我是在一个父母是日本人且说日本语的环境里长大的。我的父母没有意识到我们会留在英国这么久,他们觉得有必要保持我与日本价值观的联系。这让我拥有了一个独特的成长背景。我觉得这让我变得不一样,我的观点会略有不同。”[12] 当被问及他的身分认同时,他说道:

在1990年的采访中,石黑一雄说道,“如果我用笔名写作、书封的作者照片用别人顶替的话,我想没有人会说‘这个人让我想起日本的作家’。”[11] 但是还是有些日本作家对石黑一雄影响颇大,例如谷崎润一郎就是他常提及的一位日本作者;同时他还表示日本电影,特别是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的作品对他已经是重要的影响力。[13]

石黑一雄(前)与电影《别让我走英语Never Let Me Go (2010 film)》演员(摄于2010年)

石黑一雄的一些作品是讲述过去的。《别让我走》虽然有科幻小说的感觉和描述未来的语气,但是它的背景却是设定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因此这个故事被看作发生在一个极其相似的平行世界。他的第四部小说,《无可慰藉》则是发生在一个无名的中欧城市。《长日将尽》的故事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英国爵爷的乡村大别墅里。[14]

浮世画家》故事的背景设置在1945年战后日本重建时期的一个无名城市。故事的主角被迫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认为自己被以自己孙子为代表的日本新世代指责的原因是日本错误的外交政策和新世代现实理想之间的冲突。石黑一雄说自己特意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我倾向于被战前和战后的背景所吸引,因为我对这个背景下的价值观和理想被测试的结果感兴趣。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他们的理想在他们印象中和之前并非没有区别。”[12]

歌词创作

[编辑]

石黑一雄与萨克斯风乐手吉姆·汤姆林森英语Jim Tomlinson爵士乐歌手史黛西·肯特英语Stacey Kent一些歌曲的联合作词人,同时后者也是史黛西的丈夫。石黑一雄为史黛西的如下专辑提供了歌词:获格莱美奖提名的2007年专辑《早安·幸福英语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15] 2011年专辑《演唱会上的梦想家》(Dreamer in Concert)、2013年专辑《五光十色英语The Changing Lights[16] 和2017年专辑《我知我梦》(I Know I Dream)。同时,石黑一雄还为史黛西的2003年专辑《再度相爱》(In Love Again)撰写了封套推荐语。[17]

石黑一雄第一次遇见史黛西·肯特的时候,她正在录制“荒岛唱片英语Desert Island Discs”中的歌曲《无法夺去的记忆英语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Me》,肯特请求石黑一雄为她创作歌词。石黑一雄曾经评价过自己的歌词创作,“用一种亲密且坦率的第一人称的方式创作歌词时,你不能将你的情感直接述之于文字。你必须隐晦地表达,让读者去发现那些弦外之音。”并且他还承认这对自己的小说创作“有巨大的影响”。[18]

个人生活

[编辑]

1986年,石黑一雄与洛娜·麦克杜格尔(Lorna MacDougall)完婚。洛娜·麦克杜格尔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他们在诺丁山的西伦敦萨仁尼安无家可归者慈善团体的会议上相遇。当时石黑一雄是作为住宅安置工作者而出席的。婚后,他们带著女儿娜欧蜜(Naomi)居住在伦敦[19]

石黑一雄曾就英国去留欧盟公投引发的仇恨罪行为的兴起而发表了一份公开谴责书。[20]

荣誉

[编辑]

英国勋章奖章

[编辑]

外国勋章奖章

[编辑]

奖项

[编辑]

作品获奖

[编辑]

除《群山淡景》和《被埋葬的记忆》之外,石黑一雄的其他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都曾入围各大主要文学奖项。[8] 最重要的是,《浮世画家》、《我辈孤雏》和《别让我走》都曾入围布克奖最终入围名单。根据一份遭泄露的布克奖评委会会议记录显示,当时评委们在《别让我走》或约翰·班维尔的《大海》中陷入选择困难,但最终还是《大海》获得2005年的布克奖。[25] [26]

作品列表

[编辑]

长篇小说

[编辑]

短篇小说

[编辑]
  • 《吊诡与偶尔悲伤》(A Strange and Sometimes Sadness)、《等待J》(Waiting for J)和《中毒》(Getting Poisoned)——刊登于1981年发行的《简介第7期:新作家的故事》(Introduction 7: Stories by New Writers[27]
  • 《一次家庭晚餐》(A Family Supper)——刊登于1983年发行的《火鸟第2期:当代写作》(Firebird 2: Writing Today[27]
  • 《战后夏日》(The Summer After the War)——刊登于1983年发行的《格兰塔第7期》(Granta 7[27]
  • 《1948年10月》(October 1948)——刊登于1985年发行的《格兰塔第17期》(Granta 17[27]
  • 《暗夜后的村庄》(A Village After Dark)——刊登于2001年发行的《纽约客[27]
  • 《浅吟低唱》(Crooner)、《东边日出西边雨》(Come Rain or Come Shine)、《莫尔文山》(Malvern Hills)、《夜曲》(Nocturne)和《大提琴手》(Cellists)——收录于2010年出版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英语Nocturn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27][31]

剧本

[编辑]

歌词

[编辑]

评论

[编辑]

著名香港作家及评论人陶杰曾于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评述“石黑一雄是地球一体化一个优秀的案例:西方遇上东方,一个长崎出生的孩子,五岁来到英国,没有读牛津剑桥,而是在伦敦东南的肯特大学修读哲学和写作。凭敏感的触觉,他跨越了国界,由一个岛国移居到另一个,进入了英国文化深层结构的触觉细胞。”[34]

注脚

[编辑]
  1. ^ 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 [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he 50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since 1945. 泰晤士报 (伦敦). 2008-01-05 [2010-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5). 
  2. ^ 约翰•默里-布朗.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 FT中文网. 金融时报.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3. ^ 谢树宽. 【2017諾貝爾獎】石黑一雄:新科文學桂冠. 镜周刊.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5) (中文(台湾)). 
  4. ^ 4.0 4.1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7 - Press Release. nobelprize.org.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5. ^ 5.0 5.1 CENTRAL CHANCERY OF THE ORDERS OF KNIGHTHOOD, 09 June 2018. The London Gazette. 2018-06-09, 62310: B2 [202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Lewis, Barry. Kazuo Ishiguro.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7. ^ 7.0 7.1 Oe, Kenzaburo. The Novelist in Today's World: A Conversation. boundary 2. 1991, 18 (3): 110.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Kazuo Ishiguro. British Council. [2012-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0). 
  9. ^ Modelling the oceans. Science Museum Group.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10. ^ Kazuo Ishiguro: Nobel Literature Prize is 'a magnificent honour'.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11. ^ 11.0 11.1 Vorda, Allan; Herzinger, Kim. Stuck on the Margins: An Interview with Kazuo Ishiguro. Face to Face: 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Novelists. Ric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5. ISBN 0-8926-3323-9. 
  12. ^ 12.0 12.1 12.2 Swift, Graham. Kazuo Ishiguro. BOMB. Fall 1989 [201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13. ^ Mason, Gregory. An Interview with Kazuo Ishigur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989, 30 (3): 336. 
  14. ^ Beech, Peter. The Remains of the Day by Kazuo Ishiguro – a subtle masterpiece of quiet desperation. 卫报. 2016-01-07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15. ^ 15.0 15.1 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Allmusic上的页面
  16. ^ 16.0 16.1 The Changing LightsAllmusic上的页面
  17. ^ Why '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 StaceyKent.com. [2012-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18. ^ Kellaway, Kate. Kazuo Ishiguro: I used to see myself as a musician. But really, I'm one of those people with corduroy jackets and elbow patches. 卫报. 2015-03-15 [2015-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19. ^ 19.0 19.1 Wroe, Nicholas. Living Memories: Kazuo Ishiguro. 卫报. 2005-02-19 [2017-10-06].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英国英语). 
  20. ^ 石黑, 一雄. Kazuo Ishiguro on his fears for Britain after Brexit. 金融时报. 2016-07-01 [2016-07-04]. 
  21. ^ (日语)平成30年春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 (PDF). 内阁府. 2018-04-29 [2021-1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1). 
  22. ^ Granta 7: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200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8). 
  23. ^ Granta 4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2. [200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1). 
  24. ^ 24.0 24.1 Time magazine's greatest English novels. 时代杂志. 2008-01-05 [201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25. ^ Gekoski, Rick. At last, the best Booker book won. 时代杂志. 2005-10-12 [2010-06-28]. [失效链接]
  26. ^ Gekoski, Rick. It's the critics at Sea. 世纪报. 2005-10-16 [201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In the end, it came down to a debate between The Sea and Never Let Me Go.  参数|newspaper=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website=) (帮助)
  27.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Biobibliographical notes (PDF). 诺贝尔奖官网. Svenska Akademien.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07).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長篇小說僅7部 本本獲國際大獎. MSN. 风传媒. [2017-10-06]. [永久失效链接]
  29. ^ Hannah Furness. Kazuo Ishiguro: My wife thought first draft of The Buried Giant was rubbish. 每日电讯报.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30. ^ Kazuo Ishiguro: 'AI, gene-editing, big data ... I worry we are not in control of these things any more'. the Guardian. 2021-02-20 [202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5) (英语). 
  31. ^ 他是作家、编剧,也是摇滚青年. 搜狐. 2017-10-06 [2017-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Stacey Kent《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 腾讯网.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33. ^ 33.0 33.1 33.2 33.3 华纳音乐集团. THE CHANGING LIGHTS 五光十色. 华纳音乐 (台湾). 华纳音乐集团.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34. ^ 陶傑:由歲月陰影裡走出來. *CUP. 2017-10-08 [202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美国英语). 

外部连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