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白沙屯隧道群

坐标24°35′50″N 120°43′26″E / 24.597278°N 120.723851°E / 24.597278; 120.72385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沙屯隧道群
(后龙过港隧道)
第一白沙屯隧道(北口)
概览
正式名称第一白沙屯隧道、第二白沙屯隧道、第三白沙屯隧道(1922–1973)[1]
别称白沙屯一号隧道、白沙屯二号隧道、白沙屯三号隧道、好望角隧道群、过港一号隧道、过港二号隧道、过港三号隧道
地点 台湾苗栗县后龙镇
坐标24°35′50″N 120°43′26″E / 24.597278°N 120.723851°E / 24.597278; 120.723851
系统台湾铁路管理局
铁路线海线铁路
起点龙港车站
终点白沙屯车站
运营数据
动工于1902年4月15日
贯通于1921年(第一、第二隧道)[2]
1920年(第三隧道)[3]
启用于1922年10月11日
关闭于1973年
业主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22–1945)
台湾铁路管理局
(1945–2023)
施工单位鹿岛组[3]
运营单位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22–1945)
台湾铁路管理局
(1945–1973)
通行类别铁路(1922–1973)
自行车(2011–)
技术数据
轨道数目单线铁路
轨距1,067毫米(3英尺6英寸)
电气化方式非电气化
坡度3.3‰及9.1‰[1]
后龙过港隧道
第一白沙屯隧道、第二白沙屯隧道、第三白沙屯隧道[1]
好望角隧道群
隧道内部
位置 台湾苗栗县后龙镇
材料上部红砖拱、下部混凝土侧壁[2][3]
建成时间1920年、1921年
官方名称后龙过港隧道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产业
详细登录资料
白沙屯隧道群(后龙过港隧道)
(往龙港、基隆)
第一白沙屯隧道[1][4] 295m
第二白沙屯隧道[1][4] 162m
第三白沙屯隧道[1][4] 56m
(往白沙屯、高雄)

白沙屯隧道群是位于台湾苗栗县后龙镇的3座单线铁路连续隧道,属于海线铁路龙港车站白沙屯车站区间,分别于1920年及1921年完工[2]、1922年通车营运,并于1973年配合台湾铁路局改良行车效益另辟新路线后停用废弃[5],2009年起由苗栗县政府将隧道整理成自行车道,并于2015年公告指定为苗栗县历史建筑,命名后龙过港隧道[6]

历史

[编辑]

日本时代

[编辑]

1919年8月1日起,海线铁路开工,由南北两端的王田(今成功车站西侧)及中港(今竹南车站)向中间推进兴建[7][注 1],其中公司藔(今龙港站)至白沙屯站间行经过港地区的路段,东为丘陵、西邻海岸沙丘,如果铁路沿海岸兴建,容易受冬季东北季风刮起的海沙侵袭,掩盖路基,有行车安全疑虑,所以将铁路定线于丘陵侧,并开挖隧道通过[2]

此处丘陵段原本只打算开凿1座100.4公尺的短隧道,后来又重新定线,决定挖掘3座隧道,分别命名为第一白沙屯隧道(295m)、第二白沙屯隧道(162m)、第三白沙屯隧道(56m)[1][2][3],其中第三白沙屯隧道先于1920年完工,另2座山洞随后于隔(1921)年竣工。在隧道施工期间,发现土壤满是贝壳化石,因此,日本政府将其命名为“过港贝化石层”,并依《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设立过港贝化石层石碑,明令不得滥垦滥伐。

1922年10月11日,白沙屯隧道群随著海线铁路全线通车而启用[9]

民国时期

[编辑]
  • 1971年8月14日,由于龙港站白沙屯站间路线坡陡、弯急、隧道多、净空小、运转时间长等因素,为改善行车效能,台湾铁路局于此日完成基隆起点148.8km至149.6km间(即隧道前后路段)改线的路基工程,预定将铁路西迁,藉以缓和坡度、加大弯道半径[10]
  • 1973年12月,新线铺轨竣工,同时将白沙屯北号志站由原基隆起点151km附近往北延伸到新线(基隆起点149km附近)[5]。自此,白沙屯隧道群停用废弃,钢轨枕木陆续拆除,之后渐渐成为当地农民休憩与仓储处所[2]
  • 2009年~2011年,苗栗县政府补助后龙镇公所,将废弃的旧隧道整建为铁路怀旧步道与自行车道[11]
  • 2015年11月20日,苗栗县政府公告旧隧道群登录为历史建筑,取名“后龙过港隧道”[6][12]
  • 2017年,苗栗县后龙镇公所向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争取经费,于旧隧道内增设LED灯光及音乐演出[13],目前3座旧隧道已成为苗栗县旅游景点之一。

构造设计

[编辑]

白沙屯3座隧道(后龙过港隧道)为单线铁路隧道,洞口与内部下半部衬砌为混凝土结构,上半部圆拱则使用红砖砌筑,各个隧道口的造型都不相同,以顺应此处不稳的地层,其中第一白沙屯隧道南口更因怕海风夹带砂土造成行车困扰,由洞口下半部往外延伸约20公尺,像是伸出双臂一般。

本隧道因地形因素,第一隧道由北而南为3.3‰上坡,第二及第三隧道为9.1‰下坡[1];第一及第二隧道内为半径402公尺弯道,因此行车效率不佳,且1970年代隧道外侧(西侧)的海岸已衍生出海埔地,所以台铁局为增进行车效能,于1971年~1973年著手改线工程,将铁路西移,因此旧隧道于1973年底停用废弃。

周边

[编辑]
  • 半天寮休闲文化园区-好望角
  • 后龙清海宫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中央研究院有《台湾日日新报》数位典藏资料。不过,但不可能得到个别且固定URL。因此,请在网站内直接查看[8]

引用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台湾铁路管理局,《台湾铁路路线图(西线)》,1965年5月(繁体中文)
  2. ^ 2.0 2.1 2.2 2.3 2.4 2.5 邓志忠,〈海线隧道走透透〉,《铁道情报》105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1998年11-12月号,页20~28(繁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22年報(大正九年度)》. 台北: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21年12月30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59、60 [2021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1月21日) (日语). 
  4. ^ 4.0 4.1 4.2 文化资产名称为“后龙过港隧道”。
  5. ^ 5.0 5.1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63年《交通年鉴》,页152~153、照片,台北市,1975年7月(繁体中文)
  6. ^ 6.0 6.1 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后龙过港隧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 ^ 〈海岸线の概况〉,《台湾日日新报》,1922年10月10日海岸线开通纪念号4版(日语)
  8. ^ 臺灣日日新報 「關鍵詞查詢」. 中央研究院 (中文(台湾)). [失效链接]
  9. ^ 〈龍港車站〉,《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20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2). (繁体中文)
  10. ^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62年《交通年鉴》,页162,台北市,1974年10月(繁体中文)
  11. ^ 苏木春,〈后龙过港贝化石层石碑 恐遭土埋〉,《联合报》,2013年10月14日B1版(繁体中文)
  12. ^ 彭健礼. 〈半天寮舊海線隧道 可望登錄歷史建築〉. 《自由时报》.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中文(台湾)). 
  13. ^ 范荣达,〈500亲子拿网提桶 后龙石沪捕鱼〉,《联合报》,2017年9月18日B2版(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