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斯·希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斯·希伯(1896年7月11日—1941年11月30日,Hans Shippe,别名Asiaticus,出生姓名Mojzes Grzyb),出生于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塔尔努夫,是德国(或加利西亚)的记者和经济学家。

希伯除了在德国期刊(如《Die Weltbühne》和《Die Neue Weltbühne》等)上使用的笔名Asiaticus之外,还用其他名字写作,例如Heinz Grzyb、Heinz Möller(在德国)、Hans Shippe(在英文报纸)和Xibo(在中国)等。

希伯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从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内战,再到中国抗日战争。他作为通讯员,主要向西方读者介绍那里的政治局势。

生平

[编辑]

希伯于 1896 年出生在加利西亚塔尔努夫,是一位犹太商人的儿子。他从小就在政治上参与共产主义运动,在奥地利军队服役期间因为反战而被囚禁。从 1918 年起,他以“Heinz Möller”的名义在德国担任记者,并在1918/1919年初的创立大会上成为德国共产党的成员。然而,他为《Nordwestdeutsche Echo》撰写的关于十月革命五周年的社论,导致他被从德国驱逐到苏联。在那里,希伯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聘为德国共产党代表团的秘书。 在几年后,希伯被禁止在德共继续工作,之后他第一次去了中国。

希伯在中国的第一次逗留期间(1925年-1927年)亲身经历了中华民国早期的革命事件,如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并在《人民论坛报》、《中国通讯》和《中国通讯》等各种机关报上进行报道。他作为一名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历史和经济状况问题。回到德国后,他作为中国革命的见证者受到欢迎。1928 年,他的著作《从广州到上海 1926-27》在维也纳和柏林出版。1929年希伯又以笔名“Asiaticus”在日本出版了这本书。

在德国,希伯曾担任德共机关报《Der Kämpfer》的主编。但他在1928年9月29日的社论中对党的领导提出批评,导致他被解雇,同时被开除了党籍。1929年德国共产党分裂后,希伯加入了新成立的人民党反对派,并担任其新闻机关报 "Volksrecht "的编辑。他不仅在那里发表了大量与中国有关的文章,同时还在 "Arbeiterpolitik "和 "Gegen den Strom",也在 "Wirtschaftsdienst "和 "Weltbühne "等左翼刊上发表。

1932年年中,希伯再次前往上海。直到 1941 年去世前他一直留在中国,长期在左翼媒体或革命媒体(例如《新世界报》《太平洋事务报》《中国之声》《今日中国》《消息报》)上为中国撰写报道。同时,希伯与妻子格特鲁德-罗森堡(Gertrud Rosenberg)、奥地利记者魏璐诗、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和德裔美国社会学家、汉学家魏复古等中外志同道合者在上海形成了一个圈子,就中国的政治和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偶尔是激烈的)辩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希伯和他的妻子,与其他在华的德国和奥地利反法西斯人士一同支持中国共产党。他们尽力保持上海与新四军的无线电联系,或尝试通过香港采购药品。同时,希佩作为一名记者,亲自前往抗日根据地,近距离的报道军队战斗情况。1938年春天,他在延安见到了毛泽东,不久之后又见到了周恩来。他还采访了刘少奇和陈毅。

希伯于1941年5月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随军进行采访并劳作,并且跟随新四军参加了50多天的反扫荡。1941年9月,他随八路军前往抵达山东沂蒙。尽管形势严峻,但希伯仍坚持留在沂蒙。11月底,他所在的部队被日军包围,希伯于11月30日的战斗中牺牲。

1989年10月,汉斯·希伯的雕像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揭幕。

201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汉斯·希伯名列其中。

著作

[编辑]

文集

[编辑]
  • 《从广州到上海 1926-27》,1928年。
    • 日语版:别府重夫(译),Ajiachikusu アジアチクス: Canton-kara Shanhai-e。 Shina kakumei ki ‘广东から上海へ―――支那革命记’。东京:上野书店,1929年。
  • 《希伯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

随笔(部分)

[编辑]

文学

[编辑]
  • 谷牧:《深切怀念汉斯希伯同志》。载于:《瞪望》第42期(1989)。
  • 谷牧:《我有一个战友”(原文如此)。纪念我的德国朋友汉斯·希普》。载于《今日中国》,1990年
  • 《战斗在中华大地: 汉斯希伯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年
  • 宫厚英:《汉斯希伯》。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5年。ISBN 780199195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