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鹏
没有或很少条目链入本条目。 (2015年3月4日) |
李超鹏(英语:Joseph Lee,1940年—),香港画家。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后,专心绘画。作品以西画技法表现东方精神,描绘大自然为主,清新澹远,探索大自然与人之关系,处处表现人之渺小。近年尝试借助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推动简朴生活、回归自然、修养心性三个理念。
生平
[编辑]李超鹏生于香港,抗战时随母避居澳门,大学时修读数学与中国文学,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八七年移居温哥华,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于涉猎水彩、塑胶彩、版画、雕刻等媒介后,专注油画。九二年回港,仍旧寄情绘事,同时继续思考人生,体验到人若能秉持简朴生活、回归自然、修养心性这三个理念[1] ,并时而习之,便可以得到持久快乐、内心和平。而绘画则成为他 ‘ 此心安处 ’ 的家乡。“绘画提供了李超鹏另一个空间。李超鹏的画不是停留于作为自己宣泄不满的声音,而是一个凭借他的幻想再拼贴出的理想国、一个恬静的空间。就在这样的空间,画家寻回所失去的点点。”[2]
画风
[编辑]作品以描绘大自然为主,清新澹远[3],探索大自然与人之关系,处处表现人之渺小,惟有与大自然融合,才可得到内心平衡: “大自然到处都是未经污染的纯真、毫不设防的深情。走近大自然,释放自己,撇掉屏障,渐渐与万化冥合,明白人在众生中的如实位置,便可消除恐惧和不安,心无罣碍。”[4] 这是东方“人法地”的思维,“用的是油彩,却在山水风景里看见国画的笔触与精神。”[5] 是“以西方艺术媒体,去表现中国人对大自然 ‘ 天人合一 ’ 的传统思想。他从充满诗意的大自然得到启发,找到了对生活的态度。透过绘画,他表达了从大自然所领悟到的人生价值观。”[6] 绘画是他默默耕耘的田地,“每当看到他那瘦而有力的身躯,就好像见到乡里那勤奋纯朴的农夫,耕种那一块土地,年复年,日复日。”[7]
表现于画布上,可看到“李超鹏的色彩变化多端,而且充满对比,十分引人入胜。… 细心观看,则感受到李超鹏对大自然的情感跟西方画家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莫奈钟情于大自然光线的变幻莫测,梵高乐于变现大自然的生命力,他们都以变现大自然的形态去歌颂自然。然而,李超鹏笔下的大自然却别有一种神圣意境,他著重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没有权力去支配或改变大自然。”[8] “李超鹏的画,画法是西方的,但意境是东方的,很有一点无奈、失落的味道。”[9]
画的背后,有深邃的思想支撑著。“许多大名鼎鼎的画家,我就看不出有什么令人惊叹的思想或创意 — 是的,在思想上,他们不及李超鹏。”[10] “他擅于将自己对含有禅意的哲学逻辑理念的追求几乎同时地体现在对绘画这一平面造型艺术的美的探索过程中,有机地令到两者融合,相辅相成,互相辉映,以致彼此唱和的奇妙韵律在在散播,甚至满盈于他的许多作品。”[11]
他自成一格地表现山形树色,“常以绿为主,辅以紫或黄,细致笔法呈现高耸参天的林木,在微风中枝叶摇动的韵律;或夏天满目翠叶,遍地嫩草当中,横亘一道自然界的草叶 ‘ 缝眼 ’ …”[12]
绘画之外,亦喜好文学,特别喜欢诗词, “对诗词的爱好一直不减。尤喜词的意境幽美,句子长短交错,读来韵味无穷。‘ 诗庄词媚 ’,诗宜言志,词宜写情,而情自是人生当中最微妙,最宝贵,最精彩的东西。”[13] 念中学时,国文老师“一踏进教室便来回踱步,高声吟诵古诗文。… 但觉时急时缓,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韵铿锵。”[14] 至今仍不时以此法吟诵古诗词,听者不知不觉竟也摇头晃脑起来。有时亦写新诗,也是清新可读。
近年尝试借助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15],推动简朴生活、回归自然、修养心性这三个理念,期望在纷乱的世界中,寻求内心一片安身立命的乐土。
个展录
[编辑]- 1989 香港吉之岛百货画廊
- 1991 “中国印象” 奥地利格拉兹市省邮电局画廊
- 1991 “远方呓语” 加拿大温哥华市枫岭区立美术馆
- 1992 “踪迹” 香港艺术中心
- 1994 “雪舞春渐”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 1994 台北逸仙坊
- 1994 “关西个展” 日本大阪府池田屋
- 1995 “大地之歌” 日本横滨市那由他画廊
- 1995 “枫丹夏染”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 1996 香港添福画廊
- 1998 “流水有意”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 2002 “此中有诗意”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 2002 “此中有诗意” 德国巴特洪堡 Gotisches Haus
- 2002 “古诗今读” 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
- 2005 “古词今话” 香港大学图书馆
- 2007 “复得返自然”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 2009 "A Searching Soul" 澳门澳感廊
- 2009— 香港葵里画廊
画作选
[编辑]-
village sunset 2000
-
the lighted lagoon 2003
-
rain in lake 2004
-
forest with yellow leaves 2007
-
leaves on the ground 2008
-
Rhine forest 2009
-
landscape 2011
-
leaves and water 2012
-
leaves 2012
-
lotus 2012
著作
[编辑]- 《一觉十年》 132页,选 1987-1997 年 一百二十幅画作,附六十首新诗及林舜玲英译 葵里画廊 1997 (ISBN 9628413015)
- 《此中有诗意》 96页,画作选自同名画展;梁秉钧序 葵里画廊 2002 (ISBN 9628413023)
- 《古诗今读》 96页,44首动人古诗,连解说、英译 及 附画 葵里画廊 2003 (ISBN 9628413031) 〈网上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古词今话》 96页,44首最美古词,连注解、语译、解说、英译 及 附画 葵里画廊 2005 (ISBN 962841304X) 〈网上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复得返自然》 132页,选 1997-2007 年 六十一 幅画作,附六十一首新诗及林舜玲英译 葵里画廊 2007 (ISBN 9789628413058)
- 《山中杂诗》 126页,60首新诗,谈人生,说自然,连 英译 及 附图 2008 〈网上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 ^ 三个理念,见 〈雨施舍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吴朗欣:《从李超鹏的画看画家对身处的社会及身份的感觉》,香港科技大学硕士课程论文,1999年十二月十五日
- ^ 绘画风格,见《灼见名家》网页:〈从《一觉十年》看李超鹏的画风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5-04-02.〉 及 〈李超鹏画里编织荒唐梦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5-04-02.〉
- ^ 李超鹏:《复得返自然》序;《复得返自然》 p2,葵里画廊 2007, 132pp, 28x29cm, ISBN 9789628413058
- ^ 也斯:《色彩的诗》,明报,2002年一月十四日, p D6
- ^ 香港大学 展览介绍: 《复得返自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雨点:《李超鹏 — 我的艺术家朋友系列》,游花园,创刊号,1999年四月
- ^ 梁之之:《复得返自然》展览导引
- ^ 邵伟意:《李超鹏异地追求绘画梦》,明报,1994年三月十九日,p E8
- ^ 张五常:《从李超鹏的画说起》,一周刊 204期,1994年二月, p 148-149
- ^ 李又白:《我看李超鹏的新作》,明报月刊,1994年三月, p71
- ^ 何鸾:《好福气的画家:李超鹏》,信报,1998年四月十四日,p 28
- ^ 李超鹏:《古词今话》序,《古词今话》 p2,葵里画廊 2005, 96pp, 17x19cm, ISBN 962841304X
- ^ 李超鹏:《古词今话》序,ibid, ISBN 962841304X
- ^ 活动种种,见 〈葵里画廊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章
[编辑]- 蔓草:《曲径通幽处》,明报月刊,1990年十二月
- 李超鹏:《旅德奥参展偶拾》,明报月刊,1992年一月
- 张文中:《西画中的唐诗宋词》,星岛日报,1992年二月二十七日
- 张五常:《从李超鹏的画说起》,一周刊 204期,1994年二月
- 李又白:《我看李超鹏的新作 》,明报月刊,1994年三月
- 邵伟意:《李超鹏异地追求绘画梦》,明报,1994年三月十九日
- 《陶渊明诗意入画中 李超鹏绘田园生趣》,大公报,1995年十一月十三日
- 何鸾:《好福气的画家:李超鹏》,信报,1998年四月十四日
- 雨点:《李超鹏 — 我的艺术家朋友系列》,游花园,创刊号,1999年四月
- 吴朗欣:《从李超鹏的画看画家对身处的社会及身份的感觉》,香港科技大学硕士课程论文,1999年十二月十五日
- 绿骑士:《数学家的画笔 -- 李超鹏》,明报周刊1633期,2000年二月二十六日
- 也斯:《色彩的诗》,明报,2002年一月十四日
- 也斯:《肌理与空灵》,明报,2002年一月二十日
- 洪捷:《李超鹏 -- 画中有诗意》,大公报,2002年 三月十四日
- 赵来发:《书该是什么》,明报,2002年四月六日
- 《诗与画的对话 — 从一本书说起》,公教报,2003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