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心脏起搏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约5公分大的心律调节器

心律调节器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又称心脏节律器,简称起搏器(pacemaker),是定时发放一定频率脉冲电流的精密医疗装置,借由起搏电极导线传输脉冲电流到心房或心室肌,替代心脏的起搏点,进而恢复和维持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历史

[编辑]

1932年,美国的生理学者Albert Hyman,开发了一个命名为“artificial pacemaker”的手摇式发电装置,用来持续的在体外电击心脏。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1][2]

1956年,由于矽电晶体发明,使电器小型化成为可能。因此在1958年,美国的工程师Earl Bakken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的心律调节器,用在沃尔顿·李拉海医生的病患身上。

之后随著电池技术的逐渐进步,使得心律调节器的电池平均可用10年以上。在2005年,更有提出利用血液中的血糖做为燃料电池的研究,使得不必更换电池的半永久性的心律调节器成为未来可能的发明。

类型

[编辑]
  • 单腔起搏器
  • 双腔起搏器
  • 三腔起搏器(双心室起搏器、心脏再同步起搏器)

安全性问题

[编辑]

在高电磁波的环境下,下列物品或设施均可能导致心律调节器的故障或误动作:

因此在日本的铁路或巴士内要求在博爱座周围的乘客需关闭手机。但迄2006年止,因手机而导致心律调节器异常而死亡者是一例也没有。更新的报告显示出,手机要离心律调节器3公分才会产生影响,除非患者贴著心脏使用手机,否则并无碍。事实上,很多装置心律调节器者如常人一般使用手机,而且铁路供电的电线所发出的电磁波更是弱到手机电磁波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地步。因此遭到质疑,心律调节器只是被运输业要求乘客勿在车上用手机的手段。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quilina O, "A brief history of cardiac pac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5-17.", Images Paediatr Cardiol 27 (2006), pp.17-81.
  2. ^ Seymour Furman, George Szarka, Dmitriy Layvand. Reconstruction of Hyman's Second Pacemaker. 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2005-05, 28 (5): 446–453 [2022-11-13]. ISSN 0147-8389. doi:10.1111/j.1540-8159.2005.0954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3)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