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广陵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代《神奇秘谱》中所收录的〈广陵散〉减字谱其中一页

广陵散〉是一首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1],又名〈聂政刺韩王曲〉。传说为嵇康聂政所作,或认为是古代流行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民间乐曲。[2]

版本

[编辑]

琴谱版本

[编辑]

史书记载中最早的版本是唐朝李良辅的《广陵止息谱》,二十三拍(段)。[3]现存琴谱中有十多个版本,[4]最早的版本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在谱中说此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5]

王世襄比较了《风宣玄品》和《西麓堂琴统》本,推测《神奇秘谱》本为北宋或更早的传谱。而在和《幽兰》比较之间,发现《神奇秘谱》本有文字谱的痕迹,且部份句法接近晚唐陈拙《指法》的谱例,认为《神奇秘谱》本成形应该晚于《幽兰》手抄本。也就是说,现存最早的《神奇秘谱》本〈广陵散〉应该是唐末至北宋之间的传谱。[3]

打谱版本

[编辑]

至1956年为止,曾有管平湖吴景略徐立孙吴振平姚丙炎朱惜辰王生香戚长毅等琴家分别根据《神奇秘谱》和《风宣玄品》初步打谱完成。[6]

现今常见版本如下:

  • 管平湖从《神奇秘谱》和《风宣玄品》修订来的全本,王迪记谱,[7]有管平湖本人的录音;
  • 李祥霆龚一等琴家分别自管平湖的版本做成的节本;[8]
  • 吴景略、吴文光父子自《神奇秘谱》修订的全本及其节本,[9][10]二人皆有录音;
  • 姚丙炎、姚公白父子自《神奇秘谱》和《风宣玄品》修订的全本及二十三拍本,[11]二人皆有录音。

典故

[编辑]

聂政

[编辑]

谱中有关于“取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因此古来琴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刺杀的对象是韩相侠累,记载中没有提到琴曲。[12]蔡邕的《琴操》则说是聂政为了报杀父之仇而刺杀韩王,失败之后,入山遇到仙人,向其学习琴艺,后来以演奏琴曲接近韩王,最后成功将其杀死。蔡邕更明确指出〈聂政刺韩王〉琴曲就是聂政本人所作。[13]

嵇康

[编辑]
明代《列仙全传》中嵇康弹琴画像

三国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得罪当时魏国的权臣大将军司马昭的宠臣锺会,而被蒙冤处死,临行刑前曾弹奏此曲,并于曲终感叹说:“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5]古琴记谱方法不记载旋律节奏,琴曲传承多需师者对弟子讲解教授每个乐句,然后对弹,因此即使现存〈广陵散〉的曲谱和嵇康所奏相同,节奏与嵇中散当年所奏〈广陵散〉之异同已未可知。《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中,提及嵇康由鬼神授〈广陵散〉一曲,此传说亦当作“传授〈广陵散〉演奏之法”解。

〈广陵散〉特殊的慢商调中,代表“臣”的商弦与代表“君”的宫弦同音,因此嵇康弹奏此曲被解读为是在暗指司马懿父子意图篡位。[14][15][16]韩皋认为“广陵散”是“败散于广陵”的意思,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等人为了匡复魏室所发动的寿春三叛皆败亡,而这四个人都曾任扬州都督,扬州即是广陵,所以“广陵散”是指曹魏的政权于广陵散失。[14]韩皋是唐朝人。自唐初广陵成为扬州的同义词,韩皋乃有此见。然而从西汉到西晋,广陵属于徐州,与扬州不相干。沈括认为“散”与“操”、“弄”等字一样,很明显只是琴曲的意思,如应璩刘孔才的信中即说“听广陵之清散”,但嵇康有可能用这个曲名来讽刺时事。[17]耶律楚材认为,曲中描述聂政刺韩相侠累之事,亦是讥讽司马懿父子,认为司马氏是如同韩相一样的权臣,才会激发像聂政一样的义士。[15]

结构

[编辑]

根据《神奇秘谱》,全曲分为六个部份:

  1. 开指
  2. 小序
  3. 大序,分为五段:井里、申诚、顺物、因时、干时
  4. 正声,分为十八段:取韩、呼幽、亡身、作气、含志、沉思、返魂、侚物、冲冠、长虹、寒风、发怒、烈妇、收义、扬名、含光、沉名、投剑
  5. 乱声,分为十段:峻迹、守质、归政、誓毕、终思、同志、用事、辞乡、气冲、微行
  6. 后序,分为八段:会止息意、意绝、悲志、叹息、长吁、伤感、恨愤、亡计

评价与影响

[编辑]

〈广陵散〉一曲采用了慢商调弦式,即第二弦降低大二度,与第一弦同音。因为第二弦象征“臣”,与象征“君”的第一弦相同,臣僭越成了君,所以被认为不宜于君王前演奏。[18]此外,此曲充满了慷慨激烈的情绪,与古琴音乐平和的特点大相异趣,因而被朱熹予以贬低和排斥。[16]

但毫无疑问,〈广陵散〉早已是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宋代的陈旸曾评为“曲之师长”。[19]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曾作〈弹广陵散终日而成因赋诗五十韵序〉描述〈广陵散〉如何激荡人心,并形容其为“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20]

金庸的《笑傲江湖》里,衡山派的刘正风和日月教的曲洋创作了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之曲〉,小说中写到该乐曲部分是从〈广陵散〉改编而来。[2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戴明扬《广陵散考》中认为《广陵》与《止息》原为两首曲子。
  2. ^ 李善. 《文選注》. 卷十八 音乐下. 广陵等曲今并犹存,未详所起。应璩与刘孔才书曰:听广陵之清散。傅玄琴赋曰:马融谭思于止息。魏武帝乐府有东武吟。曹植有太山梁甫吟。左思齐都赋注曰:东武、太山,皆齐之土风谣歌,讴吟之曲名也。然引应及傅者,明古有此曲,转以相证耳,非嵇康之言出于此也。 
  3. ^ 3.0 3.1 王世襄,〈古琴曲《广陵散》说明〉,《锦灰堆》贰卷,三联书店,513页,ISBN 978-7-108-00901-2
  4. ^ 查阜西 (编). 《存見古琴曲譜輯覽》.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2. 
  5. ^ 5.0 5.1 朱权 (编). 慢商調·廣陵散. 《神奇秘譜太古神品上卷. 臞仙按《琴史》曰:“晋书载:‘〈广陵散〉者,嵇康,字叔夜,谯国之人也。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淸辨,因索琴弾之,为〈广陵散〉曲,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时司马懿为大将军,康与锺会为长史。会每与康交,而康不为之礼,会以此憾之,因谮康欲助毌丘俭。司马懿既昵信会,遂害之。康将刑东市,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己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悔焉。’又《琴书》曰:‘嵇康广陵散本四十一拍,不传于世。惟康之甥袁孝尼能琴,每从康学靳惜不舆,后康静夜鼓琴弹广陵散,孝己窃从户外听之。至乱声小息,康疑其有人,推琴而止,出户果见孝己。止得三十三拍。后孝已会止息意,绩成八拍,共四十一拍,序引在外。世亦罕知焉。’然〈广陵散〉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予以此谱为正。故取之。” 
  6. ^ 顾梅羹. 《琴學備要》.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517. ISBN 9787806674536. 
  7. ^ 王迪; 许健 (编). 《古琴曲集》.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 ISBN 9787103011706. 
  8. ^ 龚一; 李祥霆. 《古琴考級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 ISBN 9787103037768. 
  9. ^ 吴文光. 《神奇秘譜樂詮》. 中国: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512516. 
  10. ^ 钟欣. 〈情深意遠 絢麗多姿——北京古琴研究會演出散記〉. 《人民音乐》. 1981, (6): 28. 《广陵散》是一首气势磅礴、结构宏伟的大型乐曲。这首琴曲,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力,对乐曲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是很难弹得令人神往的。吴文光的演奏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赞许, 正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其哀婉沉思处,犹如满腹冤仇无处倾诉;而激昂慷慨处,又似雷霆万钧,怒不可遏。演奏技巧上,灵巧快速的泛音,强力度的连续拨刺与丰富的节奏、音色、音量变化,不能不使人有一种惊心夺目之感。 
  11. ^ 姚丙炎. 姚公白 , 编. 《琴曲鉤沉》. 中国: 中华书局. 2018. ISBN 9787101125634. 
  12. ^ 司马迁. 〈刺客列傳〉. 《史記》. 
  13. ^ 蔡邕. 〈聶政刺韓王〉. 《琴操》.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故曰聂政刺韩王。 
  14. ^ 14.0 14.1 韩皋, 〈廣陵散解〉,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7), 慢其商弦,而与宫同音,是臣夺君之义也,此所以知司马氏将篡也。司马懿受魏明帝顾托后嗣,反有篡夺之心,自诛曹爽,逆节弥露。王陵都督扬州,谋立荆王彪,毋邱俭、文钦、诸葛诞前后相继为扬州都督,咸有匡复魏室之谋,皆为懿父子所杀。叔夜以扬州故广陵之地,彼四人者,皆魏室文武大臣,咸败散于广陵,故名其曲为广陵散,言魏氏散,自广陵始也。 
  15. ^ 15.0 15.1 耶律楚材. 〈彈廣陵散終日而成因賦詩五十韻并序〉. 《湛然居士文集》 卷十一.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7). 余以为叔夜作此曲也,晋尚未受禅,慢商与宫同声,臣行君道,指司马懿父子权侔人主,以悟时君也。又序聂政之事以讥权臣之罪,不啻侠累,安得仗义之士以诛君侧之恶,有所激也。不然,则远引聂政之事,甚无谓也。 
  16. ^ 16.0 16.1 蒋克谦 (编). 〈廣陵散·紫陽琴書〉. 《琴書大全》. 第十二卷·曲调下. 如人嵇康作广陵散操,当魏末晋初,其怒晋欲夺魏,慢了商弦,令与宫弦相似,是臣凌君之象。其声愤怒躁急,如人闹相似,便可见音节也。以某观之,其声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17. ^ 沈括. 《夢溪筆談卷五·乐律一. 《卢氏杂说》:“韩皋谓嵇康琴曲有《广陵散》者,以王凌、毌丘俭辈皆自广陵败散,言魏散亡自广陵始,故名其曲曰《广陵散》。”以余考之,“散”自是曲名,如操、弄、掺、淡、序、引之类。故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又应琚《与刘孔才书》云:“听广陵之清散。”知“散”为曲名明矣。或者康借此名以谏讽时事,“散”取曲名,“广陵”乃其所命,相附为义耳。 
  18. ^ 蒋克谦 (编). 慢商. 《琴書大全》. 第十一卷·曲调上. 旧谓‘君前不弹广慢’(按:应为‘君前不弹广陵’),以宫为君,商为臣,慢二与一同,则是臣僭上为君之声矣。 
  19. ^ 陈旸. 《樂書卷143. 
  20. ^ 耶律楚材. 〈彈廣陵散終日而成因賦詩五十韻并序〉. 《湛然居士文集》 卷十一.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7). 琼珠落玉器,雹坠渔人笠。别鹤唳苍松,哀猿啼怪柏。数声如怨诉,寒泉古涧涩。几折变轩昂,奔流禹门急。大弦忽一捻,应弦如破的。云烟速变灭,风雷恣呼吸。数作拨剌声,指边轰霹雳。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 
  21. ^ 金庸. 〈第七章 授譜〉. 《笑傲江湖》. 刘正风道:“令狐贤侄,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毕生心血之所寄,还关联到一位古人。这‘笑傲江湖曲’中间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据晋人嵇康的‘广陵散’而改编的。” 
  •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广陵散》,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