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菜
外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6月23日) |
中国菜系列 |
---|
四大菜系 |
鲁菜 - 川菜 粤菜 - 苏菜 |
八大菜系 |
闽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
十大菜系 |
京菜 - 沪菜 |
十二大菜系 |
秦菜 - 豫菜 |
十四大菜系 |
辽菜 - 楚菜 |
十六大菜系 |
津菜 - 滇菜 |
新八大菜系 |
陇菜 - 杭菜 吉林菜 - 辽菜 浙菜 - 秦菜 晋菜 - 沪菜 |
闽系 |
福州菜 - 莆田菜 闽南菜 - 闽西菜 闽北菜 |
粤系 |
广州菜 - 顺德菜 客家菜 - 潮州菜 |
苏系 |
淮扬菜 - 金陵菜 苏南菜 - 徐海菜 |
东北系 |
辽菜 - 吉林菜 - 龙江菜 |
其他菜系 |
新疆菜 - 西藏菜 青海菜 - 内蒙菜 冀菜 - 赣菜 黔菜 - 桂菜 琼菜 - 台湾菜 香港菜 - 澳门菜 |
特种私房菜 |
宫廷菜 - 官府菜 谭家菜 - 红楼菜 |
宗教饮食 |
清真菜 - 斋菜 - 道教饮食 |
海外中国菜 |
日式中餐 - 韩式中餐 娘惹菜 - 马来西亚中国菜 印尼中国菜 - 菲律宾中国菜 印式中餐 - 巴式中餐 毛里裘斯中国菜 - 澳洲中国菜 英式中国菜 - 加拿大中国菜 美式中国菜 - 加勒比中国菜 拉美式中国菜 (波多黎各式中国菜 - 秘鲁中餐) |
山西菜简称晋菜,为发源于山西的地方菜。山西菜的特点是口味偏酸咸香,以甜为辅。烹饪方法以蒸、煨、烩、烧、熘、扒、炒、爆等。[1]
山西菜一般分为南、北、中三个流派,传统上分别称为南路、北路、和中路。[2]
- 南路:又称晋南菜,其特点是口味清淡,善制汤菜。可进一步细分为西南路(晋西南菜)和东南路(晋东南菜)。西南路以运城、临汾为代表,其特点是善制河鲜海味,烹饪方法多用炒、熘、汆、烩,而口味则微酸偏辣,甜。东南路以上党、长治、晋城为代表,其特点是烹饪方法多用蒸、烧、焖、卤、熏。
- 北路:又称晋北菜,以大同、忻州、五台山为代表。特点是口味咸香,重油色。
- 中路:又称晋中菜或阳曲菜,兼收南路和北路之长。特点是香嫩酥烂,重油色,口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以太原、寿阳、榆次、祁县、太谷为代表。[3]
山西菜代表菜品及地区分布
[编辑]晋中菜:
- 头脑
- 过油肉
- 糖醋佛手卷
- 山西烧鸭
晋北菜:
- 焖柏籽羊肉
- 锅烧羊肉
- 烤白菜卷
- 鹌鹑茄子
晋东南菜:
- 烧大葱
- 芙蓉鸡
- 酱汁鸭子
晋西南菜:
- 拔丝葫芦
- 油纳肝
- 糖醋鸡卷
- 醋熘肉片
山西菜代表菜品及图例展示
[编辑]菜名 | 图片 | 注释 | |
---|---|---|---|
猫耳朵 | 形状似猫的耳朵的面食猫耳朵。 | ||
莜面栲栳栳 | 莜面栲栳栳,也叫做攸面栲栳栳、莜面窝窝,是山西的特色食品,是一种用莜面为主体的面食形式。面团由双手揉搓成小卷或者小酒盅的形状,排列在蒸笼中蒸熟后蘸特殊的酱料食用。 | ||
傅山头脑 | 一种汤状食品,常作早点,相传由明末清初傅山发明。
其成分主要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面[1]、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等八种,因而亦称“八珍汤”。吃时须佐以腌韭,类似药引。 | ||
大同刀削面 | 大同刀削面的制作,即用削面刀削面团,煮熟后浇上臊子。臊子以猪肉臊子为主,亦有牛肉、羊肉等多种口味。大同人吃刀削面时往往还要加一些小菜,如咸菜、肉丸子、豆腐干、猪手、烧肉等等,再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醋、香菜、辣椒。 | ||
抿八股 | 由莜面和土豆制作而成的粗粮 | ||
平遥牛肉 | 平遥古城的特制卤牛肉 | ||
糖醋丸子 | 将炸好的丸子倒入糖醋酱煸炒而成 | ||
太谷饼 | 太谷饼,最早叫甘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朝,以香、酥、绵、软闻名。 | ||
花馍 | 又叫面塑、面花、礼馍、花糕等。是一种装饰精美的馒头。 | ||
焖面 | 焖面是传统面食(汤面)的革新性产品,其加工工艺就是——焖 | ||
炒面(炒揪片) |
揪片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劲道。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 | ||
油茶 | 主要是将面粉炒熟,然后加入牛油或者放入五仁等配料,熬成糊糊状,作为早餐食用。入口软糯咸香,回味悠长,是西北当地不可多得的美味特产。 | ||
柳林碗团 | 以柳林县沟门前为代表的“柳林碗团制作技艺”2009年成为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荞面为主料,形状似烧饼,而中间稍厚,四周略薄。 |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这是一篇与中国菜相关的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