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
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原名元崇,后名元之,其后为了避唐玄宗的“开元”年号之讳,改名为姚崇,陕州硖石县人,唐朝宰相。
生平
[编辑]武后时期
[编辑]姚崇以门荫入仕,被授与濮州司仓的职务。他于武周时期,升为兵部郎中。当时正值契丹侵扰河北,战事频仍,姚崇向武则天剖析形势,分辨利害,受到武则天赏识,擢升为侍郎。圣历元年(698年)再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加衔)。
中宗、睿宗时期
[编辑]后来张柬之助唐中宗复位,这时姚崇外调为亳州及常州刺史。其后在唐睿宗时,再任宰相,但因为与太平公主发生冲突,结果被贬至申州任刺史,其后又不断调迁,但即使为地方官员,其为政仍甚得民心,可见他并没有因被外调而灰心。
长安四年(704年)九月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出镇灵州。
玄宗开元时期
[编辑]唐玄宗即位之初,诏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其后再加封为梁国公。姚崇在再度任相后即向玄宗提出十项建议,即“姚崇十策”:
- 废除武周时所定的严刑峻法;
- 息兵休战,不求边功;
- 公平执法,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皆一视同仁;
- 宦官不得干政;
- 精简税目,废除苛捐杂税;
- 皇族或外戚不得担任台省官;
- 皇上应礼贤下士;
- 皇上应虚怀纳谏;
- 不再增建道寺、佛寺及宫殿;
- 限制外戚参政。
玄宗甚为赞赏这十项提议,予以接纳。
姚崇亦取缔僧徒12000馀人,逼其还俗,以防僧侣伪滥的情况加剧。开元三年(715年)六月,山东发生蝗祸,百官均以为蝗祸乃是天灾,不能捕杀那些蝗虫。而姚崇则坚持对其进行捕杀,并推行于晚夜起火、在火堆边掘坑、一边焚烧一边埋堆的方法,卓见成效,全国捕蝗900万担,成功杜绝蝗祸。
逝世
[编辑]开元四年(716年),姚崇因为其幕僚收受贿赂的事而请求避位,并推荐宋璟接任。罢相后常居洛阳慈惠坊私邸[1]。虽然如此,他仍然受到玄宗优礼相对,玄宗亦经常向他谘询国事。开元九年(721年)九月丁未(三日),姚崇去世,享寿71岁[2],谥文贞。其遗嘱吩咐要薄葬,并再次阐明信佛的害处,不让子孙为其抄经造像和办法事[3]。今河南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有姚崇墓。
家庭
[编辑]祖父
[编辑]- 姚祥,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
父母
[编辑]兄弟姐妹
[编辑]妻妾
[编辑]- 王氏,陕州刺史王当之女[4]
- 沛国夫人刘氏(652年~685年),父刘君颍,生姚彝、姚异;有墓志铭。[5]
- 郑嬿,出自荥阳郑氏,隋朝晋陵县县令、丹徒公郑善政曾孙女,唐朝朝散大夫、沔州汉阳县县令、丹徒公郑守元孙女,唐朝邛州司户参军郑嘉会之女
子孙
[编辑]- 长子:姚彝,邓海二州刺史,封虢县开国子。开元四年八月廿六日(716年9月16日)卒于东都慈惠里,年四十。
- 次子:姚异,大理卿
- 三子:姚弈,永阳郡太守,封夏县开国公
- 姚氏,嫁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上柱国陶禹
有一玄孙名姚栖云。
评价
[编辑]姚崇生处在唐初宫庭斗争剧烈的环境,竟能辅佐三帝,于三朝为相,实在不可多得。而且他为相时政局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可说是十分贤明。紫微舍人齐浣称姚崇为“救时之相”。《资治通鉴》说:“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说尚文,张九龄尚直。”他与宋璟,并称为开创开元盛世的两位贤相,世人合称“姚宋”。毛泽东在点评《新唐书·姚崇传》时称:“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
姚崇虽为一代良相,但他的儿子姚彝、姚异“广通宾客,颇受馈遗,以至于为时所讥”,以致于赵翼称“名父之子多败德”[6]。魏知古、钟绍京、刘幽求等人都曾因与姚崇不合而遭到贬官[7]。
文化
[编辑]张岱《陶庵梦忆》曾有:“燕客看小说:‘姚崇梦游地狱’”之语。
台湾云林县虎尾镇三块厝姚正宫尊其为姚府千岁,相传明郑时期千岁指示该村庄有龙穴而进驻,该庙的楹联也是由千岁降乩撰写,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为神明圣诞,全村大拜拜谢平安;[8]基隆八斗子财神庙尊其为文财神,亦以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为其圣诞。[9]
姚崇碑
[编辑]姚崇碑全称《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张说撰文。
注释
[编辑]- ^ 姚崇四代孙《姚侑墓志铭》载:“初文贞公置第慈惠坊里,名诸孙皆以门字加之,良有以也,意百年之后,俾长戟不迁,繁枝附本。”《两京城防考补》云:慈惠坊在洛水南“长夏门之东第二街”从南至北之第六坊。
- ^ 两《唐书》本传说姚崇开元“九年薨,享年七十二岁”,张说《姚崇神道碑》说“享年七十有一”
- ^ 姚崇曾自撰《遗令戒子孙文》说:“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至令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
- ^ 《太平广记·卷二二一》:又陕州刺史王当有女,集州县文武官,令天纲拣婿。天纲曰:“此无贵婿,唯识果毅姚某者,有贵子可嫁之。中必得力,当从其言嫁之。”时人咸笑焉,乃元崇也。时年二十三,好猎,都未知书。常诣一亲表饮,遇相者谓之曰:“公后富贵。”言讫而去。姚追而问之,相者曰:“公甚贵,为宰相。”归以告其母,母劝令读书。崇遂割放鹰鹞,折节勤学,以挽郎入仕,竟位至宰相。
- ^ 许景先撰《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
- ^ 《廿二史札记》卷二十
- ^ 《旧唐书》卷九八《魏知古传》记“姚崇深忌惮之,阴加谗毁,乃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旧唐书》卷九七《钟绍京传》所说“玄宗即位,复召拜户部尚书,迁太子詹事,时姚崇素恶绍京之为人,因奏绍京发言怨望,左迁绵州刺史”。《旧唐书》卷九七《刘幽求传》所说“开元初……幽求……罢知政事,姚崇素嫉忌之,乃奏言幽求郁怏于散职,兼有怨言,贬授睦州刺史”。
- ^ 丁万复. 虎尾姚正宮 主祀姚府千歲. 2002-11-08 [202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9) (中文(台湾)).
- ^ 江宜桦. 《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 (硕士论文). 国立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 31. 201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