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亚美尼亚战争
土耳其-亚美尼亚战争 | |||||||||
---|---|---|---|---|---|---|---|---|---|
土耳其独立战争的一部分 | |||||||||
土耳其-亚美尼亚战争地图(1920年),土耳其进军并控制亚美尼亚的领土 | |||||||||
| |||||||||
参战方 | |||||||||
大国民议会政府 | 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卡兹姆·卡拉贝克 哈利特·卡尔西兰 鲁什图帕夏 奥斯曼·努里·科帕塔格尔 凯维特·埃尔德 卡兹姆·奥尔拜 |
德拉斯塔马特·卡纳延 哈莫·奥汉贾扬 鲁宾·特·米纳西亚斯 克里斯托弗·阿拉拉托夫 | ||||||||
兵力 | |||||||||
50,000[5][6] ~60,000人[7][8] | 20,000人[9] | ||||||||
伤亡与损失 | |||||||||
不明 | |||||||||
60,000~98,000[10] 或者198,000~250,000人[10][11][12] 被杀害(亚美尼亚市民) |
土耳其-亚美尼亚战争(亚美尼亚语:Թուրք-հայկական պատերազմ),土耳其称为东线战争(土耳其语:Doğu Cephesi),是1920年末,土耳其国民运动与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因色佛尔条约破局,而发生的军事冲突。在艾哈迈德·陶菲克帕夏临时政府未能赢得批准该该条约的支持后,卡兹姆·卡拉贝克尔( Kâzım Karabekir)所指挥的鄂图曼陆军第十五军之残馀部队,袭击了控制卡尔斯周边地区的亚美尼亚军队,最终,他们夺回了以前由苏俄割让给鄂图曼帝国的所有领土,也就是先前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内容的一部分。
在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宣告胜利后没多久,苏联便占领了亚美尼亚并将其赤化。苏联和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于1921年3月签订的莫斯科条约与其相关的卡尔斯条约(签订于后来的1921年10月)皆包括了卡拉贝克尔的要求,并确立了现今土耳其与亚美尼亚间的边境。
背景
[编辑]在俄罗斯帝国陷入内战后并爆发二月革命后,南高加索便立刻宣布他们的独立,并正式建立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13]在其存在的两年中,首都位于埃里温的小共和国被许多削弱国力的问题所困扰,包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和骇人听闻的难民危机。[14]
亚美尼亚最严重的问题是它与西部邻国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争端。在亚美尼亚种族灭绝期间,大约有150万亚美尼亚人丧生。虽然鄂图曼帝国军队最终占领南高加索到1918年夏,并且准备要粉碎共和国,亚美尼亚立刻展开抵抗直到十月底,当鄂图曼帝国与其馀同盟国先后投降。尽管鄂图曼帝国被盟军部分瓜分,并且在奇里乞亚战役中被法亚美尼亚军队入侵,但土耳其人直到1919年2月才将军队撤回战前的俄土边界,并维持在其边境沿线调动许多军队。[15]
布尔什维克与土耳其国民运动
[编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随后在巴黎举行的和平谈判中,盟军发誓要惩罚土耳其人(并非全部人都是如此),并奖励在帝国东部省份建立新生的亚美尼亚共和国。[16]但盟军更关心的是与德国和其他同盟国的欧洲成员缔结和平条约。在与近东有关的问题上,英国、法国、义大利和美国等主要大国在他们将要承担的势力范围上存在利益冲突。虽然盟国之间存在严重的内部争端,美国不愿承认亚美尼亚。而鄂图曼帝国的不满分子也在1920年开始否认鄂图曼政府在君士坦丁堡作出的决定,凝聚并形成了以穆斯塔法·凯末尔帕夏所主导的土耳其国民运动。[17]土耳其民族主义者认为对于前鄂图曼帝国土地的任何分割(以及随后分配给非土耳其国家)都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公开的目标是“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统一”。[18]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对此表示同情,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19]
1920年4月26日,凯末尔答应与当时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佛拉迪米尔·列宁,协调他与布尔什维克“反对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对其之打击”的军事行动,并要求5万土耳其里拉黄金以及军备,来“急救”对他的部队。[20] 1920年,列宁政府向凯末尔派提供了6000支步枪、500万多发步枪子弹和17600发子弹,以及200.6公斤金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援助金额持续地有所增加。[21]在莫斯科条约的谈判中,布尔什维克要求土耳其人割让巴统和纳希切万; 他们还要求在海峡的未来地位上获得更多的权利。[22]尽管土耳其人做出了让步,但财政和军事供应却迟迟没有到来。[22]直到在决定性的萨卡里亚战役(1921年8月至9月)之后,援助才开始更快速地流入。[22]经过长时间的拖延,亚美尼亚人于1920年7月从盟军那里收到了大约40,000件制服和25,000支带有大量弹药的步枪。[23]
直到1920年8月,盟军才以《色佛尔条约》的形式起草了近东和平解决方案。当年5月,美国拒绝承担亚美尼亚的任务,但盟国委托美国划定共和国的西部边界。美国将东部六个省份中的四个分配给鄂图曼帝国,其中包括一个通往黑海的出口。[24] 色佛尔条约证实了凯末尔对盟军瓜分帝国的计划的怀疑。根据历史学家理查·盖柏·霍万尼斯 的说法,他下令入侵亚美尼亚的决定旨在向盟国表明“该条约不会被接受,除非西方准备好提供符合土耳其国家条约原则的新条款,否则和平将不会存在。” [25]
军事行动
[编辑]早期阶段
[编辑]根据土耳其和苏联的消息表示,早在1920年6月,土耳其就已经制定了收回东部鄂图曼帝国土地的计划。[26]而依据土耳其消息来源,Bilâl Şimşir便确定了安卡拉政府将在6月中旬开始准备东征。[27]敌对行动首先是由凯末尔派军队开始的。[28]卡兹姆·卡拉贝克于1920年6月9日被指派指挥新成立的东线战场[29],并于6月13日或14日被授予对东线所有文职和军事官员的权力。[30]那个夏天,土耳其和亚美尼亚军队在卡尔斯周边地区频繁地发生小规模冲突,但直到9月才爆发全面性战争。在凯末尔确信盟军不会来保卫亚美尼亚,并且意识到亚美尼亚领导人未能获得苏联之承认的状况下,他下令指挥官卡兹姆·卡拉贝克尔将军进入亚美尼亚控制的领土。[31] 9月13日凌晨2时30分,土耳其第十五军的5个营袭击了亚美尼亚阵地,令奥尔图和佩内克的分布稀少且准备不足的亚美尼亚军队大吃一惊。. 拂晓,卡拉贝克的部队占领了佩内克,亚美尼亚人遭受至少200伤亡后,被迫向东撤退至萨勒卡默什。[32]由于盟军和苏俄都没有对土耳其的行动做出反应,9月20日,凯末尔授权卡拉贝克继续推进并夺取卡尔斯和卡厄兹曼。
此时卡拉贝克的第十五军已经发展到四个师的规模。9月28日凌晨3:00,第十五军的四个师向萨勒卡默什推进,造成当地亚美尼亚居民的恐慌,以至于第二天土耳其人进入该镇时,居民便已经离开了。[33]武装部队开始向卡尔斯进发,但被亚美尼亚人的抵抗所拖延。10月初,亚美尼亚政府恳求盟军进行干预并阻止土耳其前进,但无济于事。英国在近东的大部分可用部队都集中在镇压伊拉克的部落起义上,而法国和义大利也在叙利亚附近与土耳其革命者作战。义大利控制的安塔利亚亦然。[34]邻国乔治亚在冲突期间则宣布中立。
10 月 11 日,苏联全权代表鲍里斯·勒格兰带著一份文本抵达埃里温,谈判新的苏亚协议。[35] 10月24日签署的协议获得了苏联的支持。[35]该协议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卡尔斯的,亚美尼亚同意承诺它。[35]土耳其民族运动对苏联和亚美尼亚之间可能达成的协议感到不满。卡拉贝克被大国民议会政府告知有关鲍里斯·莱格兰协议的信息,并下令解决卡尔斯问题。亚美尼亚和苏维埃俄罗斯签署协议的同一天,卡拉贝克将他的部队向卡尔斯转移。
占领卡尔斯及亚历山德罗波尔
[编辑]10月24日,卡拉贝克的军队对卡尔斯发起了一场新的大规模战役。[34]亚美尼亚人因而被迫放弃了这座城市,该城市在10月30日完全被土耳其占领。[36]土耳其部队继续前进,在卡尔斯被占领一个星期后,他们占领了亚历山德罗波尔(今久姆里,亚美尼亚。)[1] 11月12日,土耳其还抓获的战略燿村阿欣,亚美尼亚前首都阿尼东北的一处废墟,并且计划向埃里温移动。11月13日,乔治亚打破中立。它已与亚美尼亚达成协议,入侵1919年初作为两国之间的中立区且具有争议(Shulavera Condominium)的洛里地区。[37]
亚历山德罗波尔条约
[编辑]位于亚历山德罗波尔总部的土耳其军队向亚美尼亚当局发出最后通牒,而他们被迫接受。他们随后提出了更激进的要求,并威胁到亚美尼亚作为一个可行实体的存在。亚美尼亚当局起初拒绝了这一要求,但当卡拉贝克的军队继续往首都推进时,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投降。[34] 1920年11月18日,他们达成了停火协议。[1]在入侵期间,土耳其军队在卡尔斯和亚历山德罗波尔对亚美尼亚平民实施了大规模暴行。其中包括强奸和屠杀,数以万计的平民被处决。[10][11][12]
由于卡拉贝克和亚美尼亚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哈蒂西扬正在谈判一场失败的条款,约瑟夫·史达林在弗拉基米尔·列宁的指挥下,命令格里戈里·奥尔忠尼启则从亚塞拜然进入亚美尼亚,以便在该国建立一个新的亲布尔什维克政府。11月29日,苏联第11集团军在卡拉万萨莱(今伊杰万)入侵亚美尼亚。[34]
埃里温和埃奇米阿津于1920年12月2日被布尔什维克军队占领后,亚美尼亚政府于1920年12月3日签署了亚历山德罗波尔条约,尽管它不再是一个法律实体。[1]该条约要求亚美尼亚解除其大部分军队的武装,并割让《色佛尔条约》授予亚美尼亚的所有鄂图曼领土。亚美尼亚议会从未批准该条约,因为苏联入侵同时发生,共产党接管了该国。
后续
[编辑]1920年11月下旬,亚美尼亚发生了由苏联支持的共产主义起义。1920年11月28日,他们从沙鲁尔(11月20日)和卡拉巴赫(11月21日)入侵亚美尼亚,由阿纳托利·格克尔指挥的第11红军越过亚美尼亚和苏联亚塞拜然之间的分界线。第二次苏亚战争持续了一周。六年的战争和冲突使亚美尼亚军队和人民筋疲力尽,因而无法积极的抵抗。
当红军于1920年12月4日进入埃里温时,亚美尼亚共和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投降了。12月5日,亚美尼亚革命委员会(主要由来自亚塞拜然的亚美尼亚人组成)也进入了该市。最终在12月6日,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的秘密警察契卡进入了埃里温。苏联控制了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不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34]此后不久,布尔什维克宣布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清算
[编辑]外高加索的战争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GNAT)(1923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和苏维埃俄罗斯(RSFSR)之间的友好条约中得到解决。1921年3月16日签署了名为“莫斯科条约”的“友谊和兄弟情谊共存的条约” 。随后的卡尔斯条约由亚塞拜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乔治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GNAT的代表签署,将阿扎尔割让给苏维埃乔治亚换取卡尔斯的领土(今天土耳其的卡尔斯、厄德尔省和阿尔达汉省)。后来的纳希切万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根据该条约,在亚塞拜然的保护下建立。
外部链接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Andrew Andersen. www.conflicts.rem33.com.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1).
- ^ Andrew Andersen, Turkish-Armenian war: Sep.24 – Dec.2, 1920
- ^ Robert H. Hewsen. Armenia: A Historical Atlas, p. 237. ISBN 0-226-33228-4
- ^ (In Russian) Turso Armenian Confli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adishev, A.B., Интервенция и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Закавказье [Intervention and civil war in the South Caucasus], Moscow: 324, 1960
- ^ Andersen, Andrew. TURKEY AFTER WORLD WAR I: LOSSES AND GAINS. Centre for Military and Strategic Studies.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 ^ Guaita, Giovanni, 1700 Years of Faithfulness: History of Armenia and its Churches, Moscow: FAM, 2001, ISBN 5-89831-013-4
- ^ Asenbauer, Haig E. On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 Armenian people of Nagorno-Karabakh. Armenian Prelacy. 1996-12-19 [2019-12-19] –通过Google Books.
- ^ (法语) Ter Minassian, Anahide (1989). La république d'Arménie. 1918–1920 La mémoire du siècle. Brussels: éditions complexe, p. 220. ISBN 2-87027-280-4.
- ^ 10.0 10.1 10.2 These are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provided by Alexander Miasnikyan, the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f People's Commissars of Soviet Armenia, in a telegram he sent to the Soviet Foreign Minister Georgy Chicherin in 1921. Miasnikyan's figures were broken down as follows: of the approximately 60,000 Armenians who were killed by the Turkish armies, 30,000 were men, 15,000 women, 5,000 children, and 10,000 young girls. Of the 38,000 who were wounded, 20,000 were men, 10,000 women, 5,000 young girls, and 3,000 children. Instances of mass rape, murder and violence were also reported against the Armenian populace of Kars and Alexandropol: see Vahakn N. Dadrian. (2003). Th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 Ethnic Conflict from the Balkans to Anatolia to the Caucasus.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pp. 360–36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BN 1-57181-666-6.
- ^ 11.0 11.1 Armenia: The Survival of a Nation, Christopher Walker, 1980.
- ^ 12.0 12.1 Akçam, Taner. A Shameful Act: The Armenian Genocide and the Question of Turkish Responsibility. 2007: 327. - Profile 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ogle Books
- ^ For the period leading up to independence see Richard G. Hovannisian (1967). Armenia on the Road to Independence, 191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00574-0.
- ^ The full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republic is covered by Richard G.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4 Vo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1996.
- ^ Hovannisian, Richard G.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The First Year, 1918–1919, Vol. 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416ff. ISBN 0-520-01984-9.
- ^ Hovannisian, Richard G. "The Allies and Armenia, 191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3, No. 1 (Jan., 1968), pp. 145–168.
- ^ Hovannisian, Richard G.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I: From Versailles to London, 1919–192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20–39, 316–364, 404–530. ISBN 0-520-04186-0.
- ^ Turkish War of Independence - All About Turkey. www.allaboutturkey.com.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8).
- ^ Hovannisian, Richard G. "Armenia and the Caucasus in the Genesis of the Soviet-Turkish Enten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Vol. 4, No. 2 (April, 1973), pp. 129–147.
- ^ (俄语) Mezhdunarodnaya Zhizn, 1963, № 11, pp. 147–148.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Kemal's letter to Lenin, in excerpts, in Russian.
- ^ (俄语) Mezhdunarodnaya Zhizn, 1963, № 11, p. 148.
- ^ 22.0 22.1 22.2 Erik J. Zürcher: Turkey: A Modern History, I.B.Tauris, 2004, ISBN 1860649580, p. 15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French) Ter Minassian, Anahide (1989). La république d'Arménie. 1918–1920 La mémoire du siècle, Brussels: Éditions complexe, ISBN 2-87027-280-4, p. 196.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p. 40–44.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 180.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 194, note 27.
- ^ (土耳其语) Şimşir, Bilâl N. Ermeni Meselesi, 1774–2005 (The Armenian Question, 1774–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lgi Yayınevi, 2005, p. 182.
- ^ Sarkisi︠a︡n, Ervand Kazarovich; Sargsyan, Ervand Ghazari; Sahakian, Ruben G. Vital issues in modern Armenian history: a documented exposé of misrepresentations in Turkish historiography. Armenian Studies. 1965-12-19 [2019-12-19] –通过Google Books.
- ^ (土耳其语) T.C. Genelkurmay Harp Tarihi Başkanlığı Yayınları, Türk İstiklâl Harbine Katılan Tümen ve Daha Üst Kademelerdeki Komutanların Biyografileri, Genkurmay Başkanlığı Basımevi, Ankara, 1972.
- ^ "Kâzım Karabekir Paşa, Doğu Cephesi'nde bulunan bütün sivil ve askeri makamlar üzerinde seferdeki ordu komutanlığı yetkisine haizdir": (土耳其语) Kemal Atatürk, Atatürk'ün bütün Eserleri: 23 Nisan-7/8 Temmuz 1920 (The Complete Works of Atatürk: 23 April-7/8 Ju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aynak Yayınları, 2002, p. 314. ISBN 978-975-343-349-5.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p. 182–184.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p. 184–190.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p. 191–197.
- ^ 34.0 34.1 34.2 34.3 34.4 Hewsen, Robert H. Armenia: A Historical Atla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237. ISBN 0-226-33228-4
- ^ 35.0 35.1 35.2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 259.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p. 253–261.
- ^ Hovannisian. Republic of Armenia, Vol. IV, pp. 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