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别为吉萨大金字塔空中花园阿耳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王陵墓罗得岛太阳神铜像亚历山大灯塔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常称七大奇迹,为最早被提出的七大奇迹观念。公元前2世纪拜占廷人斐罗Philo of Byzantium)写下《世界七大奇迹(希腊语Επτά θαύματα του αρχαίου κόσμου)》一书,描述当时在地中海附近7个伟大建筑,分别是“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奥林帕斯的宙斯神像”、“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哈利卡纳苏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罗得岛的太阳神铜像”以及“亚历山大灯塔”,为现存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凭据。

来源考据

[编辑]
前550年古希腊领域分布

地中海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处于3个大洲之间,以直布罗陀海峡接连大西洋,风浪较小,海水不冰封,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港口。沿著地中海东岸,从尼罗河三角洲黎凡特新月沃土两河流域安那托利亚,孕育了许多重要的人类文明,从前40世纪至前2世纪,先后有人类最早的信史两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埃及西方文明的源祖古希腊、以及洲际大帝国古罗马,被称为“文明的摇篮”(Cradle of civilization[1]

前11世纪开始,古希腊文明伊始,至前8世纪其特有的城邦式社会架构逐渐成型,透过繁盛的海上贸易,沿著地中海殖民发展,古希腊船员将他们出海所见所闻,带到各城邦。

前5世纪,古希腊人希罗多德为了研究希波战争,游历地中海沿岸诸国,并将收集的资料编写成《历史希腊语Ἱστορίαι)》一书,内容包含了描写巴比伦的城市规划,以及古埃及的金字塔,此为有关古代七大奇迹最早的文字记载[2]

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带领古希腊大军越过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穿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后折返。至此古希腊达到鼎盛时期,兴建许多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建筑与纪念碑[2]。于此时期,出生在古希腊殖民地利比亚,著名诗人、学者以及目录学家,卡利马科斯希腊语Καλλίμαχος)于当时古埃及亚历山卓的图书馆任职时,编写了一份名为《世界各地奇迹》(A collection of wonders in lands throughout the world)的文献,现已失传[2]

前2世纪,古希腊经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后,被罗马共和国征服,罗马文化被深厚的古希腊文化影响。相传于前224年,力学先驱拜占廷人斐罗写下《世界七大奇迹》,所列的伟大建筑便成为现存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现已失传。直至公元七八世纪,中古英格兰诺森布里亚王国历史学家毕德(又称毕德尊者(Venerable Bede)或圣毕德(Saint Bede)),在其著作中有一份论文名为《关于世界七大奇迹(拉丁语de Septem Mundi Miraculis)》,记述斐罗所列的世界七大奇迹[3],为现存最早的完整记载。

除此以外,前140年前后,住在赛达的希腊诗人安提帕特Antipater of Sidon)写下了一首赞美世人成就的诗,其中也列出了七个奇迹,除了并未纳入亚历山大灯塔外,其馀皆与流传至今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相同[2]

中译:
我沿著巍峨的巴比伦城墙注视,那里有一条战车使用的道路、阿尔餥斯的宙斯雕像、空中花园、太阳神的巨像、高大金字塔的浩大劳力、摩索拉斯王广大的墓园;但当我看见阿耳忒弥斯挂在云端的房子,其他的奇迹都黯然失色,我说“除了奥林匹斯,太阳从未显得如此尊贵!”

英译:
I have set eyes on the wall of lofty Babylon on which is a road for chariots, and the statue of Zeus by the Alpheus, and the hanging gardens, and the Colossus of the Sun, and the huge labour of the high pyramids, and the vast tomb of Mausolus; but when I saw the house of Artemis that mounted to the clouds, those other marvels lost their brilliancy, and I said, 'Lo, apart from Olympus, the Sun never looked on aught so grand.'
— Antipater, Greek Anthology IX.58

七大奇迹

[编辑]
名称 所在位置 兴建年代 兴建者 毁坏年代 毁坏原因
吉萨大金字塔 埃及吉萨 前2584至前2561年 胡夫 现存至今 不适用
巴比伦空中花园 伊拉克巴比伦省希拉(争议) 前605至前562年 尼布甲尼撒二世 前2世纪 连串地震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希腊奥林匹亚 庙:前470至456年
神像:前435年
菲迪亚斯 5至6世纪 火灾
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 土耳其以弗所 前550年至前430年 伽雨瑟夫农英语Chersiphron梅塔杰那斯英语Metagenes 前356年 纵火
前323年重建 以弗所人 262年 哥德人抢劫摧毁
401年 圣济利禄指出被圣约翰一世拆毁
哈利卡纳苏斯摩索拉斯王陵墓 土耳其博德鲁姆 前353至前350年 阿尔特米西亚二世 14至15世纪 连串地震上方倾倒、医院骑士团拆毁底座
罗得岛太阳神铜像 希腊罗得岛罗得市 前292至前280年 林多斯的萨累斯英语Chares of Lindos 前226年 地震
亚历山大灯塔 埃及亚历山卓 前285至前247年 托勒密一世 956年、1303年、1323年 地震

吉萨大金字塔

[编辑]
摄于2010年的古夫金字塔

吉萨大金字塔是指吉萨金字塔群中的古夫金字塔,位于今埃及开罗近郊吉萨高地上,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第一顺位、兴建年代最古老、同时为唯一保存良好的奇迹。是古埃及第四王朝古夫法老的陵墓,由石灰岩块堆砌成的正方型锥体金字塔,约在前2560年完成,现存部份高138.8米(455英尺),每边宽230.5米(756英尺),截至英国伦敦林肯座堂于1300年落成以前,吉萨大金字塔一直维持为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达3800年之久。

巴比伦空中花园

[编辑]
16世纪海姆斯克尔克英语Maarten van Heemskerck所绘《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临近于今伊拉克巴比伦省希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第二顺位,约在公元前600年,由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所兴建,据记载是为了取悦他王后阿米蒂斯(英语:Amytis of Media)而建,安美依迪丝为伊朗高原米底王国的公主,终日思念故乡,尼布甲尼撒二世便在幼发拉底河河岸旁,建造了一个高于平地许多的大型花园,从幼发拉底河引水至花园内,种植来自伊朗高原的植物,让安美依迪丝解思乡病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狄奥多罗斯对空中花园有完整记载。前2世纪,空中花园毁于连串地震,未留下任何遗迹。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编辑]
菲利甫·加勒英语Philip Galle于1572年发行《奥林匹亚宙斯神像》版画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放置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中,位于今希腊奥林匹克,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第三顺位,宙斯神像为一座坐像,是由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于前432年完成的作品,高12米(39英尺),为由镀金象牙镶嵌而成,古希腊旅行家保萨尼亚斯曾为宙斯神像写下完整记述。

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

[编辑]
阿耳忒弥斯神庙遗址

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于今土耳其伊兹密尔以南50千米(31英里)以弗所废墟处,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第四顺位,于前550年由居住在以弗所的希腊人,请建筑师克里特人伽雨瑟夫农英语Chersiphron希腊语Χερσίφρων)、梅塔杰那斯英语Metagenes希腊语Μεταγένης)父子设计兴建,作为祭拜阿耳忒弥斯的圣殿。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所记述,神庙几乎是用大理石建成,长115米(377英尺)、宽55米(180英尺),用127根高19米(62英尺)的爱奥尼柱支撑起屋顶。

前356年当地年轻人黑若斯达特斯,为能成名而纵火烧毁神庙,33年后(前323年)重建修复。262年哥德人攻击以弗所,抢劫并破坏神庙,随后神庙被修复,至4世纪因日渐没有人祭拜而遭荒弃。直至401年,约翰一世带领民众,拆毁神庙,并将石材用作兴建其他的建筑。1869年大英博物馆出资的调查队发现了神庙遗址,并将部份挖掘文物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以弗所厅。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harles Keith Maisels. The Near East: Archaeology in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Routledge. 1999: 256 [2009-08-04]. ISBN 04151860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9). 
  2. ^ 2.0 2.1 2.2 2.3 Martin Price; Peter A. Clayton.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 重印. Routledge. 1990: 5~9, 12 [2009-08-26]. ISBN 0415050367. 
  3. ^ Saint Bede (the Venerable); John Allen Giles. The complete works of Venerable Bede: in the original Latin, Volumn 4. Whittaker. 1843: 10~15 [200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