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菜园
25°01′38″N 121°31′13″E / 25.027219°N 121.520190°E
南菜园是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的别墅,位于日治时期的台北市儿玉町四丁目,于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6月落成,型式为俭朴的木造房屋,由儿玉总督亲自命名为“南菜园”。当局因考量南菜园的重要意义,为此变更都市计画道路,并在1941年(昭和十六年)将其指定为史迹[1]。南菜园在二战后由谢东闵使用,建筑约在1970年代拆除,原址现为台北市中正区的南昌公园[2]。南菜园附近的日式宿舍于2006年被指定为台北市市定古迹与历史建筑前南菜园日式宿舍。
历史
[编辑]南菜园设立
[编辑]南菜园位在台北市南门外的古亭庄,此处一带原为居住在三板桥庄的周可安的土地,儿玉源太郎在1898年2月担任第四任台湾总督后向其借入土地以兴建自宅“南菜园”,南菜园为日本内地农家型式的木造茅草屋顶建筑,在1898年6月竣工。南菜园里种有儿玉源太郎自日本带来的藤树,据说此为儿玉源太郎雅号“藤园”的由来[3]。南菜园落成时,儿玉源太郎时作《已亥六月结庐于城南古亭庄名曰南菜园偶作一诗》:“古亭庄外结茅庐,毕竟情疏景亦疏。雨读晴畊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书。”,并邀集内台诗人开联吟大会。南菜园落成不久的同年8月,其凉亭被台风催毁,在修复凉亭的同时,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主任籾山衣洲负责管理南菜园并居住在此,直到1903年3月改由尾崎秀真一家人管理居住。籾山衣洲居住在此的五年间,编成了收录了60多首诗的《南菜园唱和集》。然而,儿玉源太郎自1903年(明治36年)7月接任日本内务大臣,改兼任台湾总督,因此不常待在南菜园。儿玉源太郎在1907年10月去世后,其长子儿玉秀雄将南菜园捐给台湾妇人慈善会[1]。
儿玉町命名及南菜园保存
[编辑]在台北市于1922年实施町名改正时,南菜园附近因与儿玉源太郎之渊源,而被改为“儿玉町”,南菜园的地址为儿玉町四丁目13番地[1]。另外,台北市在1901年规划了市区南方的改正计画,原计画将道路直接穿越南菜园,并在此设自一丁字路口,但此道路开辟后因台北市的财政因素而一直未实施,直到石冢英藏在1929年担任台湾总督时,在同年9月10日造访了南菜园,因有感于儿玉总督对台湾的贡献,以及其过去曾在儿玉总督时期担任敕任参事官长,故于后向台北市市区计画委员会提出“南菜园附近市区计画一部变更案”,其中一个变更案是将南菜园周边以环状道路围绕,但后来在1930年1月由委员会修改为三角形的道路,并在1938年10月1日正式通过此都市计画道路变更。其中重要的推手为总督府营缮课长井手薰,井手薰同时身为市区改正委员会、都市计画委员会、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调查委员会的委员,常在各种场合强调保存南菜园的必要性[1]。1941年6月14日,被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调查会指定为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3]。
南菜园室内展示了儿玉源太郎的相片,并设有小型神殿,以及在满州国首都新京儿玉公园内的儿玉源太郎铜像的缩小版铜像。儿玉家在1932年7月15日向南菜园寄赠了儿玉源太郎使用过的军服、军帽、茶碗、砚台、墨床、文镇等物品,而此军服及军帽为儿玉源太郎在日俄战争中所使用[1]。
战后
[编辑]二战后,南菜园由台湾省妇女会接收,分配给台湾省政府任职的谢东闵和谢敏初两家人居住。1956年,南菜园发生火灾,灾后将茅草屋顶换成瓦片。1970年代,南菜园被拆除,改建为南昌公园[2]。
园内设施
[编辑]北白川宫大妃殿下御歌碑
[编辑]1901年10月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遗孀能久亲王妃富子来台参加台湾神社的镇座式,富子妃在29日上午参访南菜园,30日在方形的色纸上写下了“国の为たてし、いさをはもりそにの、山より高く、おもほゆるかな”赠与儿玉总督,意思是“儿玉总督为国之功绩比摩里逊山(玉山)还高,令我不自觉地思念及景仰”[1]。
后来将北白川宫的御歌刻成石碑,石材使用大屯山溪谷的士林石,石匠为稻富松市,石碑座和周围的树石布置则是由井手薰设计。1941年3月17日,南菜园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大妃殿下御咏吟记念碑举行除幕式落成,并请来了前台湾军司令官儿玉友雄、台湾总督小林跻造、台湾军司令官本间雅晴等人列席参加[1]。二战后,此碑被移至附近的南福宫内[2]。
普泉
[编辑]南菜园外有儿玉总督所掘之井,作为路人皆可饮用的泉源,因此名为“普泉”,并在一旁设置藤棚与座椅,做为行人的休憩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