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
犹太教圣经正典《塔纳赫》 及基督教《旧约圣经》 目录 | |||||||||||||||||||||||||||||||||||||||||||||||||||||||||||||
---|---|---|---|---|---|---|---|---|---|---|---|---|---|---|---|---|---|---|---|---|---|---|---|---|---|---|---|---|---|---|---|---|---|---|---|---|---|---|---|---|---|---|---|---|---|---|---|---|---|---|---|---|---|---|---|---|---|---|---|---|---|
| |||||||||||||||||||||||||||||||||||||||||||||||||||||||||||||
| |||||||||||||||||||||||||||||||||||||||||||||||||||||||||||||
| |||||||||||||||||||||||||||||||||||||||||||||||||||||||||||||
转到《新约圣经》目录 → | |||||||||||||||||||||||||||||||||||||||||||||||||||||||||||||
以斯拉记(希伯来语:סֵפֶר עֶזְרָא,天主教译名:厄斯德拉上)是圣经全书中第15本书,由以斯拉在公元前460年左右完成。以斯拉在波斯帝国摧毁巴比伦帝国后,重建耶路撒冷的工作陆续完成,以斯拉带领一批犹太人返回应许之地,比喻为以色列人从被掳中归回,重建神的殿与经纶。以斯拉记就是记述这名犹太人在这段时期的经历。
写作背景
[编辑]犹太教、基督宗教各宗派都接受为正典的书卷 |
---|
创世记 · 出埃及记 · 利未记 · 民数记 · 申命记 · 约书亚记 · 士师记 · 路得记 · 撒母耳记 · 列王纪 · 历代志 · 以斯拉记 · 尼希米记 · 以斯帖记 · 约伯记 · 诗篇 · 箴言 · 传道书 · 雅歌 · 以赛亚书 · 耶利米书 · 耶利米哀歌 · 以西结书 · 但以理书 · 小先知书(何西阿书 · 约珥书 · 阿摩司书 · 俄巴底亚书 · 约拿书 · 弥迦书 · 那鸿书 · 哈巴谷书 · 西番雅书 · 哈该书 · 撒迦利亚书 · 玛拉基书) |
天主教与东正教都接受的次经 |
多俾亚传 · 犹滴传 · 马加比一书 · 马加比二书 · 所罗门智训 · 便西拉智训 · 巴录书(耶利米书信) · 但以理书补编(即比新教的但以理书多出的3个段落) · 以斯帖记补编 |
此外东正教还接受的次经 |
以斯拉续篇上卷 · 诗篇续编(即第151篇和玛拿西祷词) · 马加比三书 · 马加比四书(附录) |
主题:圣经 |
耶路撒冷按照圣经预言:巴比伦治下经历荒凉的70年期限即将满了。巴比伦一向都以不释放俘虏著称,但耶和华的话语必证明强于巴比伦的势力。耶和华的百姓获得释放乃是指日可待的事。耶和华荒废的圣殿必被重建,耶和华的祭坛也必有人在其上重新献上赎罪祭。耶路撒冷会再次听到耶和华真正敬拜者的欢声和赞美。
耶利米曾预言荒凉时期的长度,以赛亚则预言被掳者会怎样获得释放。以赛亚更指名宣告波斯的居鲁士是“耶和华的牧者”,他会使高傲狂妄的巴比伦从圣经历史中第三个世界霸权的位置上倾倒。[1]
巴比伦亡国的悲剧发生于公元前539年10月5日(格雷果里历)的晚上,当时巴比伦王伯沙撒和群臣正开怀痛饮,向他们的鬼神致敬。为了加添他们的异教荒宴之乐,他们用耶和华的殿的圣洁器皿举杯共醉!居鲁士当晚就在巴比伦的城墙外应验了圣经的预言。
真确性
[编辑]公元前539年是个关键日期,意即世俗历史与圣经历史均完全一致的一个日期。居鲁士在巴比伦作王第一年,便“下诏通告全国”,授权给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的殿。这个命令大约是在公元前538年末或537年初发出的。于是,一群忠心的馀民及时返回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37年“七月”(即提斯利月,相当于阳历9月到10月间),即尼布甲尼撒摧毁犹大和耶路撒冷之后刚好70年届满的月份,在故土重筑祭坛,再次献上祭牲。[2]
“复兴”是以斯拉记一书的写作背景。从第7章第27节至第9章,执笔者在叙述时用第一人身的称谓,从而表明执笔者便是以斯拉本人。以斯拉既是个“敏捷的文士,通达⋯⋯摩西的律法书”,而且满怀信心,“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是故他具备充分资格执笔写成这项历史记载,正如他写下历代志一般。(《以斯拉记》第7章第6节参)既然以斯拉记是历代志的延续,因此一般人均认为它是在同一时期内参看约公元前460年参看写成的。它包含约70年的时期,从犹太人像“死亡之子”一般国破家亡,流离四散,到以斯拉返回耶路撒冷,完成圣殿的重建工程及重新洁净祭司职任的安排为止。[3]
关于作者和其地位
[编辑]以斯拉这个希伯来名字的意思是“帮助”。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原本同属一卷。后来犹太人把这卷经书一分为二,称为以斯拉记上、下,最后再将以斯拉记下称为尼希米记。以斯拉记的结束和尼希米记的开始在时间上相隔了12年,尼希米记所包含的时期是从公元前456年末至前443年之后。现代的希伯来文圣经均把这两本经书分别称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其它的现代圣经译本亦然。以斯拉记有若干部分(《以斯拉记》第4章第8节参至《以斯拉记》第6章第18节参,及《以斯拉记》第7章第12节至第26节参)是用亚兰文写成,其馀的部分则全以希伯来文写成。这两种文字以斯拉都同样精通。
论到以斯拉记的正典地位,奥尔布赖特(W. F. Albright)在他的论文《经过二十年考古研究的圣经》[4]中写道:“考古学的资料证据显示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是圣经原本的正典,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些资料证实了传统所载的各历史事件及其先后次序。”
虽然以斯拉记的资料没有被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执笔者直接引用,但它是圣经正典的一部分是毫无疑问的。它叙述耶和华与犹太人交往的事迹,一直到希伯来文圣经的各书被编集成册为止。根据犹太人的传统见解,编集圣经各书的工作主要是由以斯拉负责完成。此外,以斯拉记也证实了与复兴以色列有关的许多预言的真确性,从而证明此书与圣经其馀部分完全协调一致,确是圣经里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此外它倡导纯真的崇拜,并且不遗馀力地使耶和华上帝的伟大名字成圣。
主题特色
[编辑]以斯拉记与尼希米记二书内容取材甚广,包括波斯官方文件(如诏书)、家谱、圣殿供职人士家族名单、以斯拉及尼希米亲身的记录。语文方面,以斯拉记除用希伯来文外,部分是用亚兰文记载。
被掳后归回犹大的以色列人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领导下,在信仰上醒悟过来:他们是被放逐后剩馀的少数,能够重归故土,足见是神的恩待;神的手满有能力,使他们在危险和万难下得以重建圣城和圣殿。他们觉悟到过去信仰上的失败导致他们受罚被逐。现在他们矢志向神尽忠,顺从摩西律法,并分别为圣,不沾染外邦异教,使犹太信仰的精粹得以保存。
本书大纲
[编辑]- 所罗巴伯率众第一次回归(《以斯拉记》第1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2章第70节参)
- 恢复崇拜,重建殿基(《以斯拉记》第3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3章第13节参)
- 大流士时圣殿重建(《以斯拉记》第4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6章第22节参)
- 以斯拉率众第二次回归(《以斯拉记》第7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8章第36节参)
- 离婚问题(《以斯拉记》第9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10章第44节参)
主要内容
[编辑]馀民返国
[编辑](覆盖《以斯拉记》第1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3章第6节参)。耶和华的灵激动波斯王居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嘱咐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他也促请那些留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甘心乐意地捐献资助建殿工程,并安排重返故土的犹太人把原属圣殿所有的器皿带回去。波斯王派犹大支派的首领兼大卫王的后裔──所罗巴伯(设巴萨)──作省长,带领被释放的百姓,此外也立耶书亚(约书亚)作大祭司。[5])耶和华手下一群忠心的仆人──可能为数约20万,包括男、女、孩童参看浩浩荡荡地踏上遥远的归途。到犹太历七月,他们已抵达家乡,散住在各城里,然后他们齐集在耶路撒冷城中,在殿的坛上献燔祭,并于公元前537年的秋季守住棚节。至此,70年的荒凉果然如期结束!
重建圣殿
[编辑](覆盖《以斯拉记》第3章第7节参-《以斯拉记》第6章第22节参)。所有建殿材料均预备好了。在他们重返故土的第二年,匠人奠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众人都大声欢呼,那些见过旧殿的老年人更禁不住放声大哭。有些邻近的居民和仇敌表示愿意协助兴建圣殿的工程,声称他们自己也寻求同一位上帝,但犹太馀民却坚决拒绝与他们结盟。敌人继续试图使犹太人灰心及阻挠他们的工作,这样的骚扰从居鲁士在位的日子一直延续到大流士作王为止。后来,到了“亚达薛西”(伯狄亚,或可能是个名叫吉马太的古波斯祆教徒,在公元前522年)作王时,敌人取得王的谕旨,强行终止了一切建殿工程。这项禁令一直执行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公元前520年)。这样,工程在奠基后中断了逾15年之久。[6]
然后,耶和华差遣预言者哈该和撒迦利亚去勉励所罗巴伯和耶书亚,使他们恢复热心,继续执行建殿的工作。敌人再次向王申诉;虽然如此,工程仍加紧进行。大流士一世(希斯塔斯普)在查究了先王居鲁士的诏书后,下令各人不得阻挠此项工程;他甚至吩咐反对者提供物资去协助工程进行。在耶和华的预言者不断鼓励和强化之下,整座圣殿在不及五年内便建造完毕。当时是大流士王在位第六年的亚达月,亦即接近公元前515年的春季;整项建造工程约费时20年。(《以斯拉记》第6章第14节至第15节参)上帝的殿终于在一片欢呼声中,在献上适当祭牲之后,正式落成启用。众民一同守逾越节,然后又“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七日”。(《以斯拉记》第6章第22节参)众人都一同欢喜快乐地把这第二间圣殿献给耶和华,同声赞美他。
以斯拉返回耶路撒冷
[编辑](覆盖《以斯拉记》第7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8章第36节参)差不多过了50年,到公元前468年,即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拉丁语:Longimanus;英语:long-handed,因他的右手较左手为长)作王的第七年。以斯拉是个熟练的文士,“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他于是返回耶路撒冷给予当地所亟需的帮助。(以斯拉记7:6)王在谕旨中也鼓励犹太人可随意跟以斯拉回去,并把许多金、银器皿赐下供圣殿使用,并送给他们大量麦子、酒、油和盐。王又下令祭司及在圣殿里供职的人均不用纳税。此外,王也委派以斯拉负责统筹一切教导百姓的工作,并宣布凡不遵行上帝律法和国王命令的人都要被治死。以斯拉对耶和华通过波斯王的手所显的慈爱满怀感激。他不敢怠慢,立即着手执行任务。
至此,以斯拉开始以第一人称写下他亲身经历的记载。他把所有打算重返故土的犹太人招聚在亚哈瓦河边,向他们提出最后的训示。当时以斯拉齐集起来的人除了为数约1500名的成年男子外也额外邀请了一些利未人出席。以斯拉深知路途险阻甚多,但他并没有求王派兵护送他们,因为此举可能招致别人误会,以为他们对耶和华缺乏信心。反之他宣告禁食,并带领所有人在上帝面前恳切祈求。这个祷告得蒙垂听,耶和华在整个旅途上都伸手保佑他们。他们终于能够平安地把各样财物(以现代的价值计算超过4300万美元[来源请求])带返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中。
洁净祭司
[编辑](覆盖《以斯拉记》第9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10章第44节参)。犹太人重返故土居住的69年间,并非事事如意。以斯拉听到一些令他忧虑不安的事,原来百姓、祭司和利未人当中有许多均娶了外邦的迦南女子为妻。忠心耿耿的以斯拉大为震怒。他在耶和华面前祷告求助。众民均承认自己的罪,并嘱咐以斯拉“当奋勉而行”。(《以斯拉记》第10章第4节参)他作出安排,要所有违背上帝律法擅娶外邦女子为妻的犹太人把此等女子休了。大约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这一切不洁的恶行终于从民中除去。[7]
基督新教观点
[编辑]预言的应验
[编辑]以斯拉记之所以有益首先是由于这本书表明耶和华的预言在应验方面是百无一误的。耶利米早已预告耶路撒冷会沦为荒凉,并且会在70年后复兴过来。(《耶利米书》第29章第10节参)耶和华准时把他的百姓,一群忠心的馀民,带回应许之地从事纯真的崇拜,由此将他的慈爱表露无遗。
支持正确的崇拜
[编辑]重建的圣殿不单再次高举耶和华的崇拜,同时证实他以奇妙、仁爱的方式祝福那些渴望从事纯真崇拜而归向他的人。虽然这间圣殿
- 不及所罗门的圣殿那么华美,但它仍然按照上帝的旨意达成其目的。
- 在物质方面它不像旧殿那么富丽堂皇。
- 在属灵的财宝方面这间圣殿也不及以前,例如不再有约柜在其中。
- 所罗巴伯的圣殿的启用礼亦无法与所罗门当年的盛况媲美。
- 献上的牛羊祭牲甚至不及所罗门所献的百分之一。
- 没有云彩般的荣光充满殿内,更没有发自耶和华的火焰降下烧去燔祭。
但无论如何,这两座圣殿都达成了高举真神耶和华的崇拜的重要目的。
所罗巴伯建造的圣殿、摩西所造的帐幕和所罗门与希律建造的圣殿的各项特色均含有代表性或象征性。这些事物代表那“真帐幕⋯⋯是主耶和华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希伯来书》第8章第2节参)这间属灵圣殿便是基于基督的赎罪祭物使人得以在崇拜中亲近上帝的安排。(《希伯来书》第9章第2节参-《希伯来书》第10章第23节参)耶和华的伟大属灵圣殿具有无与伦比的荣耀和华美;它的光辉永不消逝,远胜过任何实际的建筑物。
对今日基督徒
[编辑]以斯拉记所含的教训对今日的基督徒具有极大的价值。在这本书里,
- 耶和华的百姓为他的工作甘心奉献。[8]
- 耶和华始终如一地供应他百姓的需要,并且大大祝福为了赞美他而举行的聚会而深受鼓励。(《以斯拉记》第6章第16节参,《以斯拉记》第6章第22节参)
- 尼提宁人和其他归信的外邦人的好榜样;他们跟随馀民返回耶路撒冷,尽心竭力支持耶和华的崇拜。(《以斯拉记》第2章第43节参,《以斯拉记》第2章第55节参)
- 此外,犹太百姓因与信奉异教的邻族通婚而受到告诫时,他们立即就谦卑地悔改。(《以斯拉记》第10章第2节至第4节参)
- 不良的交往令上帝不悦。(《以斯拉记》第9章第14节至第15节参)欢乐地热心从事上帝的工作则带来他的嘉许和祝福。[9]
参考文献
[编辑]- ^ 参看《以赛亚书》第44章第28节参;《以赛亚书》第45章第1节至第2节参;《耶利米书》第25章第12节参。
- ^ 参看《以斯拉记》第1章第1节至第3节参;《以斯拉记》第3章第1节至第6节参。
- ^ 参看《以斯拉记》第1章第1节参;《以斯拉记》第7章第7节参;《以斯拉记》第10章第17节参;《诗篇》第102篇至第20篇参。
- ^ 参考W. F. Albright,The Bible After Twenty Years of Archaeology,英文
- ^ 参看《以斯拉记》第1章第8节参;《以斯拉记》第5章第2节参;《撒迦利亚书》第3章第1节参
- ^ 参看《以斯拉记》第4章第4节至第7节参,《以斯拉记》第4章第24节参的记载。
- ^ 参看《以斯拉记》第10章第10节至第12节参,《以斯拉记》第10章第16节至第17节参。
- ^ 参看《以斯拉记》第2章第68节参;《哥林多后书》第9章第7节参
- ^ 参看《以斯拉记》第6章第14节参,《以斯拉记》第21章第22节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