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莺部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莺部落
2020年三莺部落自力造屋于三峡原住民生活园区
族裔阿美族
位置新北市三峡区
语言阿美语汉语

三莺部落是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阿美族部落,形成于1980年代。[1]旧部落位于新北市三峡区三莺大桥大汉溪河滩高地,全盛时期有140户,以阿美族人为主。[2]2018年迁入三峡区国立台北大学西侧附近的三峡原住民文化部落,建立新的三莺部落社区,旧三莺部落则于2018年年中拆除。[3]

历史

[编辑]

三莺部落是台北都会区都市边缘的原住民部落之一,位于横跨大汉溪三莺大桥下,处于三峡区莺歌区交界处。居民多为阿美族人,通行阿美语汉语。原址曾有平房为汉人所居,1984年海山煤矿灾变,许多族人辗转迁徙至大汉溪河滩高地,自力造屋维生,遂形成一个都市边缘的原住民部落。成年人口多以打零工、种菜维生,老迈的族人大部分原为海山矿坑的原住民劳动者。马跃·比吼的记录片《我家门前有大河》揭开三莺部落的感受,在那里居民的成长过程中被学校、工作乃至于社会,所受到来自汉族各式各样种族歧视及差别待遇,但三莺部落的小屋,总能给予她们族人最有力的支持。[4]

拆除•抗争•安置

因被划入大汉溪行水区内,而屡被台北县政府(现已升格为新北市)强力取缔。1994年9月,政府依台北第三期防洪整治为由,通知大汉溪沿岸的违建户搬迁,三莺部落成为拆迁对象之一。[5]自1994到1996年间,台北县政府进行强制拆除,多达4次以上。[6]之前的台北县政府历年来多次拆除房舍迫使族人迁移,但高压迫迁政策无法解决族人的居住、营生问题,三莺部落履遭拆除,因住民关系以亲戚为主,在多次拆除后,即又协力分工原地重建。

2000年台北县政府原住民行政局成立后,夷将·拔路儿出任首任局长;要求溪洲部落原住民搬迁到三莺部落。[7]北县政府遂于2002年12月规划兴建“三峡隆恩埔段原住民短期安置所”(又称三峡原住民文化部落)案,兴建原住民国宅。2005年起造,2007年10月完工,共150间,除了安置三莺部落之外,也包含小碧潭溪洲部落青潭部落等。由于2007年夷将·拔路儿担任行政院原民会主委,改口要北县府重新检讨河川线,不该让溪洲部落迁移;因而新店溪旁的溪洲部落只有2户入住隆恩埔国宅,40户拒绝入住,并积极争取就地安家。完工之三莺桥下有23户迁入,9户拒绝。而隆恩埔国宅迁入资格必须符合中低收入户资格,若具低收入户资格取得租金补助需搬离,此类社会住宅的思维,忽略住宅衍生的心理与社会需求,忽视部落居民经由“归属”与“认同”而发展的社区意识。

2008年在县长周钖玮主政下密集强迫迁移,因此外围社运人士的积极协助与加入抗争,三莺部落跳脱以往模式,成立自救会与政府协商,并积极呼吁社会团体声援弱势,扩大动员网络。抗争使得政府从无任何安置措施转变为有争议的国宅安置,随著三莺部落议题能见度的提升,政府不再坚持隆恩埔国宅为唯一方案,进而有“易地安置、重建部落”等方案。[1]

2008年12月19日,导演侯孝贤在台北宾馆前落发声援三莺部落,呼吁马英九政府不要经济挂帅,“要有一颗柔软的心,尊重原住民自有的生存方式”,并与原住民族人高喊:“马总统请把我们当人看。”[8][9]

2008年,夷将·拔路儿依过去台湾的汉民族支持原运的经验,对声援三莺部落提出二点基本原则:

  1. 支持者应排除汉人的价值观来支持原运,确保原住民的主体诠释权。
  2. 支持者在经济支援方面应该是毫无条件的,避免因财务依赖,导致自主性的丧失。

因应异地重建之需求,非营利组织“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后续与部落共同向新北市政府提出“333模式”之方案,即部落建设经费之三分之一由族人自筹、三分之一由族人跟银行贷款、三分之一由政府出资。兴建完成后,地上物家屋的产权属于部落的协会法人所有,族人再由个人名义向部落承租。[1]之后,部落与国产署签约,承租三峡台北大学校区旁一块面积3.4公顷的土地,作为新部落“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1]2016年6月,举行动工典礼,时任市长朱立伦也前往参与。[1]

特色与其他

[编辑]
  • 三莺部落的领导人被称为“头目”,为投票民选,选拔的时间并非固定,自从自救会成立就一直由头目林光福(原住民名为卡造)带领,任期为终身制,除非头目辞职或其他要事不会重选。[10]
  • 三莺部落分工主要按著阿美族在原乡的习惯而来, 头目的工作为裁示部落大小事,其下设有活动组、工务组、炊事组、秘书处来协助工作,定期举办“自救会会员大会”(部落大会)来讨论事情或分配工作。传统阿美族的“部落会议”仅限男性参加,但三莺部落中强调男女平等,只要成年者皆可参与“自救会会员大会”。
  • 和硕科技董事长童子贤曾在2015年捐款新台币30,000,000元予三莺部落、溪洲部落,减轻其财务负担。[1]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1.0 1.1 1.2 1.3 1.4 1.5 林雨佑. 台灣第一個都市型部落誕生:三鶯部落「333模式」的異地重建想像. 余志伟. 报导者 The Reporter. 2016-10-20 [202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2. ^ 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三莺部落》
  3. ^ 邱书昱. 原民入住文化園區 三鶯部落拆遷恢復河岸原貌. 自由时报 (新北). 201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4. ^ 公共電視紀錄觀點《我的家庭,不只可愛》. [2015-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江雯,纪舜杰《都市边缘化下原住民族部落认同与重建-以新北市新三莺部落为例》[永久失效链接]
  6. ^ 賴兩陽《都市原住民社會住宅問題探析:以新北市三峽區隆恩埔國宅為例》 (PDF). [2015-08-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7. ^ 林金池. 夷將‧拔路兒 換了位置換腦袋?. 中国时报.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8. ^ 林思宇. 聲援三鶯部落 侯孝賢台北賓館前落髮抗議. 台北: 中央社 CNA. 2008-12-19 [201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通过epochtimes.com. 
  9. ^ 戴之圣; 林媛玲; 杨景婷. 侯孝賢剃髮聲援三鶯部落 率原住民高喊:馬總統請把我們當人看. 苹果日报 (台北). 2008-12-20 [2015-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10. ^ 《三鶯部落-部落組織》. [201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其他
  • 方歆婷, 《打造现代都市猎场-三莺部落争取居住权的漫漫长路》。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2012)。
  • 杨士范,《阿美族都市新家园:近五十年的台北县原住民都市社区打造史研究》,唐山出版社, 2006年
  • 赖两阳,《都市原住民社会住宅问题探析:以新北市三峡区隆恩埔国宅为例》,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 江雯,纪舜杰《都市边缘化下原住民族部落认同与重建-以新北市新三莺部落为例》,2011年全国原住民族研究论文发表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
  • 台湾都市原住民的住宅问题
  • 何怡君,公共电视公民新闻《30年来的抗争 三莺部落—给我家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刘翠溶,《尘肺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发生的情况及其意》,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2010年
  • 林冠宏,《都市边陲的抵抗:三莺部落违建运动个案》。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2010年。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