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强台风艾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强台风艾云
Typhoon Ivan(英文)
超强台风艾云接近巅峰强度时的卫星云图
超强台风艾云接近巅峰强度时的卫星云图
路径图
超强台风艾云的路径图
超强台风艾云的路径图
概况
形成日期1997年10月13日
转化日期1997年10月25日
消散日期1997年10月26日
最低气压905 hPa
瞬间最大阵风295 km/h
影响
财产损失960万(1997年美元
死伤人数14人死亡, 2人失踪
影响地区 马绍尔群岛
 关岛
 菲律宾
台湾
199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超强台风艾云(英语:Typhoon Ivan,国际编号:972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7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Narsing)是一个强劲的热带气旋,它与另一个强度相当热带气旋:超强台风钟茵并存。艾云的前身是一个于10月13日形成的热带扰动。艾云逐渐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加强为一台风。10月15日,艾云迅速增强,并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分类下的5级台风。10月17日,艾云达到其巅峰强度295 km/h (185 mph),其最低气压降至905百帕。不久,艾云逐渐靠近菲律宾群岛并开始减弱。10月20日,艾云以220 km/h的风速登陆吕宋岛北部。随后艾云转向东北,并于10月25日转化为温带气旋,再于第二天消散。

气象历史

[编辑]

超强台风艾云的前身是一个靠近赤道的热带扰动。当时有两道赤道槽,一道在北半球,一道在南半球,并由此发展出三个低压区。10月8日,位于南半球的低压区发展为热带气旋露西。两个位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稳定地向西移动,位置靠东的低压区发展为超强台风钟茵,位置靠西的低压区发展为超强台风艾云。系统一开始位于缺乏对流的位置,所以组织缓慢。随后,系统逐渐发展。10月1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现了它的低层环流中心,并于第二天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系统首先以33千米/小时的速度快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0月13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第一报,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27W。不久,日本气象厅也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10月13日晚,系统发展出了螺旋雨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该热带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艾云。第二天,日本气象厅也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10月14日,艾云在关岛以南约100千米处略过,并持续增强。几小时后,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在24小时内,艾云的风速由120千米/小时陡增至270千米/小时,成为当年第8个五级台风。10月17日,艾云达到其巅峰强度,风速达到295千米/小时,气压降至905百帕。但是,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它的气压为872百帕,令它与台风盖伊、台风安琪拉、超强台风钟茵、台风祈辅并列为全球第二强热带气旋。

随着超强台风钟茵的逐渐接近,数值预报预测艾云会在靠近菲律宾群岛前再度转向。但是,艾云维持西进路线,直到登陆后才开始转向。艾云开始减弱并放慢移速。10月20日,艾云以220km/hr的风速登陆吕宋岛最北端。进入吕宋海峡后,艾云转向东偏北方向移动并减弱为一热带风暴。10月22日,艾云在向东北方向加速之前再次短暂地加强为台风。随后艾云持续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10月24日发出最后警报。日本气象厅则继续观测该系统,并于第二天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残余云系于10月26日消散。

防灾措施与影响

[编辑]
10月18日的超强台风艾云(左)和超强台风钟茵(右)

数千名菲律宾群众在超强台风艾云到来前从北部地方撤离。电力供应被提前切断以降低触电的风险。在台湾,香港,菲律宾,有4架航班因台风而取消。台湾政府建议居民采取预防措施,虽然秋天鲜有台风侵台。船舶被强制要求回港避风。灾害署发布最高等级警报,援助机构随后开始储备物资,海军和军方的搜救队伍进入待命状态。 10月20日,艾云在菲律宾北部登陆,带来猛烈的暴雨,并在局部地区造成齐腰深的积水。艾云在吕宋岛北部对粮食大量损失。在卡加延省,1人在洪水中溺毙。在其他地区,2人在洪水中溺毙。在该地区,大量电线和树木被吹倒,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阻断了数条道路。全国共14人死亡,2人失踪。家禽业和渔业也遭到重创。在两天内,股票市值缩水近360万美元(1997年,1310万美元,2009年)。总计有1779间房屋在风暴中损毁,另有13771间受到破坏。共4600公顷的土地在洪水中淹没。但风暴带来的降水也有利于缓解因数月降水量偏少而引起的干旱。此外,马绍尔群岛也遭到了轻微破坏。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编辑]

台湾

[编辑]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上一热带气旋 海上台风警报
    1997-10-19 20:25-1997-10-21 17:10
下一热带气旋
轻度台风卡丝 轻度台风妮蔻儿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