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级大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级大国(英语:Superpower),又称特级大国世界霸主全球霸主,普遍认为其国力国际社会体系中处于第一级水准的国家。超级大国在国际事件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能够向全世界投射军事力量,并且在经贸、文化、科研、体育等领域领先其他国家。“超级大国”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并普及于冷战时代。

最早指英国苏联美国三个大国,二战大英帝国随着殖民地纷纷独立使其瓦解而衰弱,此后超级大国即指美国苏联两大国,亦是冷战时期代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

1985年冷战末期,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领导人: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来源

[编辑]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超级大国(superpower)”这个术语最早于1930年见诸文字。英语中的这个术语来源于较早的“powers”(即“列强”)和“great power”(即“大国”)。在欧洲的政治外交领域,从1815年开始各国普遍认同达到“大国”或“列强”地位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较特殊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多边战争和谈判中大国担当主持和调停的责任。在整个十九世纪,大英帝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及第一强国。

二十世纪初,国际政治学者开始意识到大国中有极少数的国家,由于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特别大,而具备了大幅超出其他大国的左右世界事务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清楚的展现了这个形势:同盟国轴心国两大阵营各有极少数的大国担当核心领导的角色。因此,在同盟国胜利在望的1944年,美国外交政策教授威廉·T·R·福克斯(英语:William T.R. Fox)发表了《超级大国:美国、英国、苏联——及其对和平的责任》(英语:The Super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Soviet Union—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Peace)一书,描绘了超级大国的全球投射力。[1]后来,此书被认为确立了现代地缘政治上的“超级大国”概念。

演变

[编辑]
1945年时的三个超级大国领导人合影:英国的丘吉尔、美国的杜鲁门、苏联的斯大林

1945年时的三个超级大国

[编辑]
1945年时的三个超级大国:苏联(红色)、美国(蓝色)、英国(蓝绿色)

如同福克斯所预见的一样,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成了一个三级化的形势:虽然由战胜国主导建立的联合国强调正式废除列强制度、各国平等,但又在安理会设立了等同于大国列强地位的常任理事国。而同时,1945年的世界形势很明显形成三个远比其他国家强大的三个超级大国:

  • 英国:世界历史上统治势力最广、辖区人口最多的帝国演变而来,并能在全球投射其军事力量,还可以通过英联邦影响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大国,具有部分影响力,和美国分享全球的制海权
  • 美国:世界版图第四大国[2]、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并能在全球相当大部分地区投射其军事力量,在全球对其盟友都具有相当影响力,和英国分享全球的制海权。
  • 苏联:世界版图第一大国,军事投射力横跨欧亚大陆,在东欧、西亚和东亚具有相当影响力。

英国在二战后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编辑]
曾经被大英帝国统治过的地区(时间交错)
1921年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下的自治领
1952年的大英帝国(红色及深红色)与英联邦王国(粉红色)

但是这个三个超级大国的形势并未保持很久:大英帝国在战前就已开始转型,加拿大等重要领土在1931年大英帝国给予自治地位后,开始偏向美国。二战初期,英帝国部队在亚洲战场的失利,以及二战英国经济的重创,使得英国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例如一直不愿接受主权独立的澳大利亚已在1942年接受独立自治领地位。对英国影响力的打击加速了从战前就开始的大英帝国的肢解过程。

不久后,随着1947年印度和其他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独立,再加上英国本土经济政策失败,虽然英国力求利用英联邦保持其全球贸易及经济中心的地位,但由于世界贸易重心的转移,此政策失败,英国从50年代开始逐渐失去了经济超级大国地位,最终不得不加入欧洲贸易共同体,虽然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但失去主导世界经济的话语权。军事上,英国在二战结束时被美国取代失去了世界第一大海军的地位,虽然在1952年成功研制出核武器并在之后继续在军事科技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丧失了广阔帝国的英国已没有作为超级大国所需的战略纵深和军事资源。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中,英国虽然拉上法国以色列来一起配合行动,但由于受到苏联和美国的同时反对以及美国对英镑汇率采取的阻击,英国最终只能以耻辱的撤退结束军事行动。受到两次大战及全球贸易格局发展影响的英国财政虚弱,英国政府视维持英镑作为储备货币的自由兑换力为中心政策目标,在维持此政策的前提下英国只能对美国及苏联妥协。这一冲突表明英国已没有能力与苏联和美国在均等地位上谋求独立的外交政策目标。运河事件后,英国决定将其全球军事部署退防至苏伊士运河以西,放弃在全球其他地区单方面出兵干涉的能力。这一政策变化至少在军事上为英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划上了句号。

1966年,联合国区域集团进行了重新划分,英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组解散,英国及英联邦中的大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入“西欧及其他”组,其他英联邦国家则加入了相应的地区组。这一改变也象征性的表示了英国在国际外交上的超级大国地位已经结束。[3]虽然英国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均有超出其人口、国土、经济比重的影响力,但一般对于各国国力的排名中都把英国列为“大国”之一,而不是超级大国。

1980年、冷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世界基本分为两个全球性阵营:
  北约成员国
  美国及北约的其他盟友
×反共游击武装
  与华沙条约国结盟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其他盟友
×共产党游击武装
  既非苏联盟国亦非华沙条约国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立国家
×其他冲突

1960至80年代:两个超级大国

[编辑]
苏联
美国

与此同时,由于二战中,绝大部分的战斗都没有在美国本土上进行,因此,十分幸运地,美国的工业没有遭受到像深深烙在欧洲亚洲国家身上的那样毁灭性的打击,它也没有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在战争期间,美国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和技术体系,这为它的军事力量迅速登上全球舞台上最显眼的位置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成功将其经济优势变成军事优势,美国海军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海军。美国在战争末期率先研制成功核武器。1945年后美国更利用经济优势成功说服各大国将联合国主要总部设在美国。

同时,二战迫使斯大林放弃了战前的孤立主义和内部斗争政策,同时也暂时巩固了斯大林派的权威,因此苏联在战后经历了短期的经济发展时期,并在欧洲东部和其他地区培植亲苏联的政权。苏联通过掠夺德国技术,在战后不久也成功获得核武器。

战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与美国或苏联之中的一者结盟。尽管国际上存在着建立起一套多国的联合司法体制(如联合国)的尝试,但是事态越来越明晰:美国和苏联就是在初露头角的冷战中占全球统治地位的两个政治和经济力量。不过人们对战后的世界应该是如何却有很大的分歧。这在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的签订所形成的两大军事联盟上有所体现。这种种现象都表明美苏将在即将出现的两极世界,而不是战前的多极世界里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不知道是否对这种世界格局的反应,除了英、美、苏以外的法国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纷纷做起包括研制核武器在内的各种努力,来保证自己独立的“强权”地位,以及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世界性的角色”。

多数人认为,冷战时期,全世界都在围着美苏两个国家,或者说,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两大集团而转动。这甚至成为一条“公理”。不过在冷战过后的日子里,这个“公理”被一些学者提出挑战。他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两极世界的存在只能建立于忽略掉所有在这一时间爆发的各种各样的不受任一所谓的超级大国影响的运动和冲突(此句可简化为:他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两极世界的存在只能建立于忽略掉所有不受超级大国影响的运动和冲突)。加之,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很多情况下都是间接发生的。这些冲突,往往都是远比单纯的冷战对手之间的问题来的棘手。

1990年代至今

[编辑]

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超级强国”(Hyperpower)(又译超级强权)这一术语被用来形容美国所处的冷战后仅存的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个词汇,是由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的于贝尔·韦德里纳提出的。“超级强国”这美国进行界定的词汇的正确性目前尚存在争议。其中一个著名的反对者是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他因为赞同世界向多极化的力量均衡而排斥这种理论。

在实践上,也将超级大国这个概念延伸回溯到更早之前的历史。例如,一些人认为埃及帝国[4]阿卡德帝国商朝新亚述帝国[5][6]阿契美尼德帝国[7]马其顿帝国[8]孔雀王朝[9][10]秦朝汉朝罗马帝国[11]萨珊王朝隋朝唐朝[12]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元朝奥斯曼帝国[13]明朝帖木儿帝国葡萄牙帝国[14]西班牙帝国[15][16]莫卧儿帝国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17][18]清朝大英帝国[19]法兰西第一帝国[20]德意志帝国等国也是超级大国。

标准

[编辑]
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厅。经济实力(包括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储备货币)是投射“硬实力”的重要因素。

关于超级大国的标准,没有一个清晰确切的定义,不同的资料来源会有不同的说法。因此下列的这些评判标准可能并不能认为是与成为超级大国有联系的所有因素:

文化因素

[编辑]

它必须有很强的文化融合性,适合各个文明的生存与发展。美国在过去曾被认为是文化熔炉(melting pot),但近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其描述成沙拉盘(salad bowl),其中各种“原料”皆维持原样,因沙拉酱的不同而改变些许味道。

地理因素

[编辑]

这个国家要控制有广阔的陆地或海域。广袤的土地令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矿和种植粮食等,实现自给自足。一个具有辽阔战略纵深的国家,军队能够在地面核战或传统意义上的陆地战争中从容的撤退、重组从而反击,同时辽阔的疆域可以让一个国家方便的部署长程雷达导弹发射井。一个国家国土小而缺乏战略纵深,即使再富有,在军事层面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经济金融因素

[编辑]

出众的经济实力是超级大国的必备实力,首先这个国家要享有原料优势。此外,国内市场的大小和生产力也是一个指标。在世界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该国还应该具有改革的活力,以及具有积累资本的能力。

人口因素

[编辑]

超级大国应该有大量已受教育的公民、高度发展的基础设施、高度的文化和经济能力,使附近地区在其直接控制之下。

军事因素

[编辑]

超凡的军事能力,相对无懈可击、有能力阻止或有能力造成巨大破坏,并且拥有镇压及影响全球的统一军事力量。

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

[编辑]

拥有一个强大的政治制度,能够动用大量资源去实现全球政治目标,或带来强大意识形态之影响。

今日的超级大国

[编辑]

美国

[编辑]

美国是当今唯一被公认拥有作为超级大国的条件的国家。因此,美国也被称为超级强国hyperpower)。[21][22]

地理因素
人口因素
政治因素
财经因素
军事因素
1945至2025年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核武储备
  • 美国军费为全球第一,是第二至第十五名国家军费的总和。美国拥有世上最先进的军事科技与军备之一,并在世界多国设有常驻军,随时可以到任何地方执行任务。
太空科技
  • 美国一直在研究与发展太空科技,是少数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也是建立国际太空站的主要国家之一。
文化因素

其他潜在超级大国

[编辑]

昔日的超级大国

[编辑]

蒙古帝国

[编辑]

蒙古帝国为人类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军国主义国家,其战争范围遍布四分之三的欧亚大陆,鼎盛时期,蒙古拥有35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陆军,不过在后来蒙古帝国侵略日本、越南、印尼失败后,蒙古帝国的神话就此破灭,加上蒙古帝国长年的争战以及贪污腐败让蒙古帝国迅速衰败,导致蒙古帝国开始崩解,进而在1368年起大幅衰弱,遭当时初建国的明朝以军事力量赶出中原地区,进入北元时期。

西班牙帝国

[编辑]

西班牙帝国被称之为既英国之前的日不落帝国,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帝国,16世纪时,其殖民地遍布非洲、美洲和菲律宾,1643年,随着西班牙在罗克鲁瓦战役被法军击败,后更在1635至1659年的法西战争以失败告终,导致欧洲霸主地位被法国取代,西班牙开始衰落,加上没有跟上工业化成为工业帝国,因而一蹶不振,直到1898年,在美国对西班牙海外领土的侵略下,西班牙帝国彻底覆灭。

法兰西帝国

[编辑]

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两个不同时期的超级霸权,1680年代的法兰西王国,拥有当时世界最强大与庞大的常备军,海军吨位为当时世界第二与第三海军的总和,后在18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衰落,不再握有一挑多强的实力。法兰西第一帝国在经过大革命时期和数年的征战后,于1807年后的成为当时欧洲的掌控者,但在俄法战争失利后,帝国迅速崩解。

大英帝国

[编辑]

大英帝国也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可以说是殖民帝国当仁不让的第一,是史上面积最大的殖民帝国,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将其权力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国家,能在全球投射其军事力量,拥有全球政治、经济的话语权,还可以通过英联邦影响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大国。但在二战之后,由于本土产业被德国破坏、经济损失严重,加上殖民地相继独立,失去广阔的疆域及海外市场,而淡出了超级大国的行列。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编辑]

苏联凭借土地、人口等资源的庞大体量以及雄厚的军事实力,跻身为美国之后的世界上又一个超级大国。公元1991年因各种政治及经济事件而解体灭亡,其残余实力和国际地位主要由俄罗斯联邦继承。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hina Superpower (PDF). [2010-08-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13). 
  2. ^ 包括海洋面积
  3. ^ Adam Klug and Gregor W. Smith, 'Suez and Sterling',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ol. 36, No. 3 (July 1999), pp. 181–203.
  4. ^ Christensen, Wendy. Empire of Ancient Egypt. United States: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ISBN 978-1604131604. 
  5. ^ Ashish Sinha; Gayatri Kathayat. Climate change fueled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Neo-Assyrian Empire, superpower of the ancient world. The Conversation. 13 November 2019 [21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6. ^ Siege ramps and breached walls: Ancient warfare and the Assyrian conquest of Lachish. HeritageDaily. 9 November 2021 [21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7. ^ Holland, Tom. Persian Fire: The First World Empire, Battle for the West. United Kingdom: Hachette. 2011. ISBN 978-0748131037. 
  8. ^ Skelton, Debra. Empire of Alexander the Great.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ISBN 978-1604131628. 
  9. ^ Kulke, Hermann; Rothermund, Dietmar. A History of India. 4th edition. Routledge, Pp. xii, 448. 2004. ISBN 0-415-32920-5. 
  10. ^ Thapar, Romila. A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1. New Delhi and London: Penguin Books. Pp. 384. 1990. ISBN 0-14-013835-8. 
  11. ^ Goldsworthy, Adrian. How Rome Fell: Death of a Superpower. United Stat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 September 2010. ISBN 978-0300164268. 
  12. ^ Lockard, Craig. Professor. Tang Civilization and the Chinese Centuries (PDF). ccnmtl.columbia.edu.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4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1-23). 
  13. ^ Stone, Norman. Turkey: a short history.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10. ISBN 978-0500251751. 
  14. ^ BBC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 About: Transcripts - Episode 64 - The David Vases. BBC. [22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0). 
  15. ^ Kamen, H., Spain's Road To Empire: The Making Of A World Power, 1492–1763, 2003, Penguin, 640p.
  16. ^ The history of the Spanish Armada. Royal Museums Greenwich. [23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17. ^ Robert Aldrich, Greater France: A History of French Overseas Expansion (1996) p 304
  18. ^ Melvin E. Page (编). Colonialism: An International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3: 218. ISBN 9781576073353. 
  19. ^ Neumann, Iver B. Russia as a great power, 1815–2007.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2008, 11 (2): 128–151. ISSN 1408-6980. S2CID 143792013. doi:10.1057/jird.2008.7可免费查阅. 
  20. ^ Steven Englund, Napoleon: A Political Life, 200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ge 254
  21. ^ STRATFOR.COM,Asia Times: Japan, France to join forces against US 'hyperp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9年12月17日
  22. ^ Gautam Adhikari,The End of Unipolarit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5-13.,YaleGlobal,2004年9月17日
  23. ^ Growth of U.S. Population Is at Slowest Pace Since 1937. [2018-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英语). 
  24. ^ Comparative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G8 Countries: 200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