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
外观
计算机文化(英语:Computer literacy)指一个人对于计算机运作方式的概念和使用计算机的纯熟度,并非仅指个人计算机(PC)而包括广义的数字控制机器。计算机文化高的人对于数字化机器的运作逻辑有一种灵感性掌握,很容易学会新的软件或接口,了解新的硬件功能。
这个术语源于1972年阿特·鲁赫曼(Art Luehrmann)发表的一篇会议论文“Should the computer teach the student, or vice-versa?”,该文介绍并定义了“computing literacy”。其后,人们开始使用“computer literacy”而不是“computing literacy”。直到1981年,他帮助创建的出版公司正式命名为“Computer Literacy Press”。30年后的2002年,他再次发表文章“Should the computer teach the student... — 30 years later”,感慨世界的教育系统在计算机文化教育方面没有获取多大进展。
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定义为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的技能,要具备这种技能就需要学习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它们的使用方法。计算机文化涵盖的内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变化,也各持己见。例如,美国有些高校要求的最低技能包括文件管理(File Manipulation)以及字处理(word processing)、Excel、PPT (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技能。[1]
参考文献
[编辑]- ^ Computerized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the Workplace, Washington, US Congress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OTA CIT-235 April 1984, page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