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花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门花帔,流传百年的育婴包巾,中心绣有卍字,可以驱邪避凶。
金门花帔,流传百年的育婴包巾,中心绣有卍字,可以驱邪避凶。

花帔也称花帕花佩,是闽南地区金门县承袭八百年的传统育婴包巾,6见方,黑白格纹的棉麻大方巾,主要用途于为婴幼儿遮蔽风沙、遮光遮阳及包覆婴幼儿等功能。在花帔上会用红绵线绣上一个字并缝上一对圆形的铅片,传统文化习俗上认为花帔具有驱邪避凶以及保佑婴孩平安成长作用,于是便沿袭流传下来,成为闽南地区独特的风俗。

历史

[编辑]
  • 朱熹曾在宋高宗绍兴23年(1153)秋,任同安县主簿,而同安县就在金门的厦门湾境内。拜南宋大儒朱熹过化金门之赐,民间的生命礼仪,不论是婚丧喜庆任何一个环节,率接受到家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金门县特别建朱子祠供奉(设于浯江书院中)[2]
  • 南宋朱熹主簿同安及任漳州知县期间,看见妇女在街上露面往来,就发布告示妇女出门需拥蔽其面,而遮蔽的布俗称文公帕[3]。此文公帕,因为是朱文公所传,能够避邪与防风,后来逐渐用在婴幼儿身上,就是现在育婴所使用的花帔。由此段历史可算出,金门花帔的传承,已经超过八百年。

习俗

[编辑]

金门地区的习俗中,无论嫁娶、生育、庆典皆是必备的物品。

礼俗

[编辑]

在嫁娶中,花帔是女方须采办用品,为新娘的陪嫁之物,深具喜气[4];在新生儿满月,产妇要携带新生儿回娘家,前往或返回的途中,产妇须拿一块尿布夹在花帔之中,于前往或返回的途中,丢弃于溪水边 ,已求婴儿日后能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5];在新生儿出生后满四个月,会隆重庆贺,俗称‘做四个月’,花帔会备在娘家的回礼当中[6]

庆典

[编辑]

在金门的庆典中,有一种特别的传统文化,称作傀儡文戏,多是结婚、加冠、天公诞辰演出,祈安、制煞、谢恩之用。

  • 结婚:傀儡戏还会在布幕上则挂一块花帔,上面绣有卍字,并缝上一块圆型的铅块,演完戏后会送到新娘房。
  • 奠安制煞戏,俗称嘉礼。在奠安过程中,操演的傀儡戏以“制煞驱邪”为主,一般会禁止孕妇及孩童观赏。与 谢愿、祈安的傀儡戏演出不同者,除演出剧目以武戏为主,演出前需以公鸡血、化金纸制煞、在演出布幕上会挂两匹花帔。

花纹及特征

[编辑]
金门花帔,流传百年的育婴包巾,黑白格纹。
金门花帔,流传百年的育婴包巾,黑白格纹。
  • 花帔独特的黑白格纹,便于辨识。
  • 花帔上绣有字,有驱邪的功能;以及缝有一对圆形的铅片,期许有‘人缘(台语圆与缘同音)。’
  • 包巾四个角分别缝有小红标,称:‘四角虎’,有吉祥的意思。
金门花帔,流传百年的育婴包巾,四角缝有红标。
金门花帔,流传百年的育婴包巾,四角缝有红标。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林丽宽:生命的历程-金门的节庆与礼俗 页225。
  2. ^ 惊奇100游金门
  3. ^ 史书
  4. ^ 杨天厚 林丽宽:金门婚嫁礼俗
  5. ^ 林丽宽:生命的历程-金门的节庆与礼俗 页204-205。
  6. ^ 林丽宽:生命的历程-金门的节庆与礼俗 页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