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普罗富莫
约翰·普罗富莫 | |
---|---|
出生 | 1915年1月30日 英国伦敦 |
逝世 | 2006年3月9日 英国伦敦 | (91岁)
约翰·邓尼斯·普罗富莫,CBE(John Dennis Profumo,1915年1月30日—2006年3月9日),别名为杰克·普罗富莫,是英国政治家,也是1963年普罗富莫事件的中心人物,该事件对当时麦克米伦的保守党政府构成很大打击,更导致了保守党政府在一年后垮台。普罗富莫晚年热心于在伦敦的一所慈善团体,汤恩比服务所(Toynbee Hall)中当义工,并凭他个人的政治技巧和人脉关系,为该慈善团体筹得大笔善款。在1975年,他获由OBE(军事)晋升为CBE,以志其公益贡献。
他的妻子是女演员瓦莱丽·霍布森。
生平
[编辑]早年生涯
[编辑]普罗富莫的父亲名叫阿尔伯特·普罗富莫(Albert Profumo),是一位有名的意大利裔讼务律师,并有第四代普罗富莫男爵的头衔(此贵族爵位由萨丁尼亚王国所设)。当普罗富莫的父亲在1940年去世时,他亦继承了爵位,但却没有使用该头衔。普罗富莫早年就读哈罗公学,后来在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取得农业及政治经济学学士学位。在1939年,他加入了英国陆军(北安普顿郡义勇骑兵队),并曾被派往北非服役,后来又在D日登陆诺曼底,并在法国参与激烈的战事。普罗富莫官至陆军准将,在二战末期又在意大利配至哈罗德·亚历山大元帅麾下,协助他指挥英美第十五集团军,并因此获得了OBE(军事)勋衔。
政治生涯
[编辑]在1940年3月,虽然普罗富莫仍在军中服役,他仍成功透过北安普顿郡克德林(Kettering)选区的补选,以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晋身下议院。不久以后,英国皇家海军在挪威的纳尔维克(Narvik)被纳粹德国击败,普罗富莫随即在下院投票反对张伯伦政府。在当时,他是下议院最年轻的议员,而他在2006年去世前,他也是最后一位在世的1940年下议院议员。
在1945年大选中,普罗富莫被工党候选人狄克·密契森(Dick Mitchison)击败,失去了他在克德林的席位。结果在1945年尾,他以参谋长的身份随外交使节团出访日本。在1950年,普罗富莫从军队退役,并在1950年大选中出选瓦立克郡阿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on-Avon)选区,由于该区一向是保守党的据点,因此普罗富莫亦顺利当选,重回下议院。
普罗富莫是位外表俊朗,善于辞令和人际广的政客,而且战时的贡献卓越,所以受到了保守党的高度重视。当保守党在1951年重新执政后,他先在1952年11月获聘任为民航部议会私人秘书,在1953年11月改任交通部及民航部联合议会私人秘书。后分别在1957年1月和1958年11月出任国会殖民地次官和外务次官。在1959年1月,他又出任了外交事务部长。在1954年,他与女演员瓦莱丽·霍布森结婚。
在1960年7月,普罗富莫以陆军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的身份晋身内阁,并获委任为枢密院顾问官。
普罗富莫事件
[编辑]在1961年1月,阿斯特子爵(Viscount Astor)在其宅第克莱芙顿(Cliveden)举行派对。普罗富莫在派对中认识了一名叫克里斯蒂娜·基勒(Christine Keeler)的应召女郎,他们此后更发展了一段短暂的关系。虽然,两人的关系只维持了数星期,便被普罗富莫所中止,但有关他们绯闻的谣言却开始传开。
而令人惊讶的是,原来基勒更曾同时与伦敦苏联驻英国大使馆高级海军武官叶夫根尼·米哈伊洛维奇·伊万诺夫上校有染。事件后来被传媒查出,遂使“普罗富莫事件”立即一跃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事,事件亦随之在公众曝光。以下就是事件的经过:
在1962年12月,伦敦发生了一宗枪击案,由于基勒牵涉其中,以致开始有传媒调查她的底蕴,并查出基勒与普罗富莫和伊万诺夫都曾有过不寻常的关系。不过,英国传统以来,社会大众对政治家的私生活都会表示专重,予以保密,因此传媒最初都不作报导。但到了1963年3月,事件最终曝光,当时工党下院议员乔治·威格(George Wigg)在下院声称,基于国家安全的立场,普罗富莫有必要向下院交代他与基勒的关系,以澄清谣闻。普罗富莫后来则发表私人声明,指出虽然他认识基勒,但却否认与基勒有任何“不合适”的关系。
尽管普罗富莫以私人声明辟谣,但报章有关基勒的故事和报导却仍不绝于耳,而时任首相的麦克米伦也开始感觉到自己责无旁贷。所以在1963年6月5日,普罗富莫被迫承认他曾向下议院说谎,而这对英国政治来讲,是件不可赦免的“死罪”。结果,普罗富莫被迫辞去陆军大臣、下议院议员和枢密院顾问官的所有职务。另外,在向公众透露事件前,普罗富莫先向妻子承认自己曾有婚外情,并得到了妻子的原谅和支持。
虽然没有迹象显示,普罗富莫与基勒的关系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丑闻仍然对保守党政府造成很大的打击,更促使保守党在1964年大选中败于工党。
普罗富莫在“普罗富莫事件”后完全保持低调,甚少出席任何公众场合。即使有关事件在1989年改编成电影《丑闻》,基勒又发行了自己的回忆录,并一度重新引起公众的注意,但他仍没有作任何回应。
晚年
[编辑]辞职后不久,普罗富莫最初在伦敦东区的慈善机构汤恩比服务所义务清洁厕所,不久以后,他“被劝服放下拖把,腾出双手经营服务所”[1]。结果他便花了毕生的精力在那里当义工,并凭自己的政治技巧和人脉关系,成功为该慈善团体筹得大笔善款,成为最主要筹款人。由于他可从继承的遗产维持生活,所以他一直对服务所不收分毫。至于普罗富莫的妻子一直至1998年去世以前,也和丈夫一同投身慈善工作。普罗富莫的贡献,成功挽回了自己的声誉,而不少评论员亦对他改观,朗福德勋爵就评论到,他感觉“对普罗富莫敬仰的程度,比一生中认识的所有人都要高”。
在1975年,普罗富莫获邀到白金汉宫,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赠CBE勋衔,标志着王室对他的重新认同。后来在1995年,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邀请了普罗富莫出席她的70大寿晚宴,并安排他坐在女王旁边。普罗富莫在辞职后甚少出席公开场合,而晚年亦要依靠轮椅行动。他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05年11月8日,出席了希思爵士的悼念仪式。
逝世
[编辑]在2006年3月7日,普罗富莫因严重中风而被送到切尔西及威斯敏斯特医院(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并于两日后在家人陪伴下离世。他死后,主要的时事评论员都赞扬普罗富莫对公益事务的贡献,而鲜有人重新抨击在1963年发生的丑闻。
外部链接
[编辑]- 《每日电讯报》悼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泰晤士报》悼文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2-13
- 《卫报》:普罗富莫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斯巴达克斯网的资料
- BBC有关普罗富莫逝世的报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每日电讯报》:摘自《Bringing the House Down》一文,该文章由普罗富莫的儿子大卫所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衔 | ||
---|---|---|
前任者: 马尔科姆·麦克米伦 |
下院之婴 1940年–1941年 |
继任者: 乔治·查尔斯·格雷 |
前任者: 乔治·查尔斯·格雷 |
下院之婴 1944年–1945年 |
继任者: 欧尼斯特·米林顿 |
前任者: 克里斯托弗·索梅斯 |
陆军大臣 1960年–1963年 |
继任者: 约瑟·戈德伯 |
前任者: 阿尔伯特·普罗富莫 |
普罗富莫男爵 1940年–2006年 |
继任者: 大卫·普罗富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