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姓
姓氏 | |
粘 | |
《百家姓》中无此姓 | |
堂号 | 桓忠堂 |
粘姓在华人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罕见姓氏,为女真人后裔姓氏之一。[1][2]
粘姓起源
[编辑]金景祖完颜乌古迺 | |||||||||||||||||||||
韩国公完颜劾者 | 金世祖完颜劾里钵 | ||||||||||||||||||||
金源忠毅郡王完颜撒改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秦桓忠王完颜宗翰 | |||||||||||||||||||||
粘氏原本是女真族,而其原姓为完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与粘氏有亲属关系。金景祖完颜乌古迺有五个孩子,长子“劾者”,后封韩国公,二子金世祖劾里钵,“劾者”生下完颜撒改(曾经是国相),完颜撒改的长子完颜宗翰即为粘氏的祖先,而“劾里钵”长子即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所以粘氏祖先之父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堂兄弟的关系。
粘姓演变由来
[编辑]粘氏的一世祖完颜宗翰,女真名为“粘没喝”,汉语讹传为“粘罕”,为其国家重臣、女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完颜宗翰善于用兵,曾伐辽国(契丹)、讨伐宋朝,并立第三代金熙宗完颜亶。金熙宗在位晚期时残暴不仁、喜怒无常、侮辱大臣、屡杀宗室,宗翰之长子“真珠”与次子“割韩奴”为了躲避灾祸,以二人之父“粘没喝”之名冠为姓,以避祸端。
粘姓历史
[编辑]完颜宗翰之长子割韩奴由其原姓“完颜”改为“粘”至今已经八百多年,期间流传超过三十个世代,中国大陆泉州地区与台湾彰化地区均有粘姓之居民与宗庙,完颜宗翰后代演变迁移可以作为族群迁徙研究资料。
粘姓分布
[编辑]- 中国大陆:中国的粘氏族人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晋江市龙湖永和、南安市和石狮市以及福州市晋安区等地一带[3]。
- 台湾:目前台湾的粘氏族人以彰化县福兴乡厦粘村、顶粘村二村地区一带最多,第二多的是彰化市与彰化县鹿港镇。北部及各县市皆有,分布世界。粘氏宗亲会于每年农历正月四日均有举办春秋二祭来祭祀先祖并举办宗亲联谊会。
- 台湾,花莲县有显著分布,以凤林镇、瑞穗乡居多
- 新马: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一带也有民国初年赴海外打拼的粘氏后裔。
粘氏族人目前全球人数目前资料人口未及三万人。根据台湾户政司民国107年(2018年)6月的数据,台湾粘姓人口共有9,916人,为全国姓氏人数排名第120名。其中在彰化县福兴乡粘姓人口为3,040人,为福兴乡第五大姓;而在福兴乡顶粘村中,粘姓更是第一大姓。在总人口2,804人中,占过半数的1,496人(53.35%)。[4]
乾隆年间,二十世泉城粘嘉乐因憾于粘氏世代行次不明,故从十九世起编订世代字行:
“ | 敦承祖德,奕世传芳,忠孝为本,诗礼克家。 | ” |
一九三三年,二十六世泉城粘友文有感于这十六字字经一百八十多年已将用满,乃续编:
“ | 谨遵遗训,以裕后昆,文章华国,希绍前贤。 | ” |
其他传说
[编辑]曾有一说在台湾的粘姓、丁姓及买姓等两族罕见姓氏族人为阿拉伯人后裔,在明朝末年时期郑成功来台时有许多穆斯林族人随军队迁至台湾,但此说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编辑]- ^ 粘子瑛. 《女真後裔在臺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 台湾: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4-06. ISBN 978-986-774-372-5.
- ^ 粘子瑛. 《女真後裔在臺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 台湾: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5-11. ISBN 978-986-733-244-8.
- ^ 闽台姓氏惊人相似 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网
- ^ 内政部户政司编,《全国姓名统计分析》,台北:内政部出版。2018年10月初版一刷
- ^ 金源衍派 浔海传芳泉州市粘氏姓源及概况[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 粘厝庄女真社区发展促进会(繁体中文)
- 泉州市粘氏姓源及概况(简体中文)
- 灭契丹的女真人又哪去了?(繁体中文)
- Facebook-粘氏宗亲 家族(繁体中文)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