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无心跳器官捐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1960年代之前,死亡判定主要根据的是心脏衰竭呼吸衰竭,因此在1970年代中期脑死亡的法律被制定之前,所有的大体器官移植都来自于无心跳器官捐赠。 脑死判定的法律制定让可用的器官数量增加,一方面脑死的病人循环相较于心脏衰竭病人来的好,器官于移植时的状态较佳,所以许多国家渐渐不再使用无心跳器官捐赠,除了日本之外,因为在日本对脑死的接受及法律还未齐备。 近年来因为器官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有研究开始思考如何预防或保护无心跳器官捐赠者的器官,希望能让更多器官保有他们的功能。组织移植(像是眼角膜心脏瓣膜皮肤骨头血管)在无心跳捐赠已有多年,近来研究朝向肾脏移植,甚至对于血液循环要求较高的肝脏移植以及肺脏移植前进。

Maastricht classification(玛斯垂克分类)

[编辑]

1980年代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院英语Maastrich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开始致力于无心跳器官捐赠的研究[1],从这些经验中衍生出了无心跳捐赠者的马斯特里赫特分类(Maastricht Classification)[2],将无心跳捐赠者分为五大类:

  1. Brought in dead(于院外即已无心跳)
  2. Unsuccessful resuscitation(于院内心跳停止)
  3. Awaiting cardiac arrest
  4. Cardiac arrest after brain-stem death
  5. Cardiac arrest in a hospital inpatient

其中第I、II、I V类称为“未控管的无心跳器官捐赠者”(Uncontrolled NHBDs 或是UCNHBDs),为疾病末期,没有复原与存活的可能性。第III、V类为“经控管的无心跳器官捐赠者”(Controlled NHBDs或是CHNBDs),即须借由维生系统来维持身体循环。相较之下,经控管的NHBD较未控管的NHBD,其器官通常在移植使用上效果较佳。

参考资料

[编辑]
  1. ^ Daemen, J W; Kootstra, G; Wijnen, R M; Yin, M; Heineman, E. Nonheart-beating donors: the Maastricht experience. Clinical transplants. 1994-01-01. ISSN 0890-9016. PMID 7547551. 
  2. ^ Kootstra, G.; Daemen, J. H.; Oomen, A. P. Categories of non-heart-beating donors.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1995-10, 27 (5) [2022-05-22]. ISSN 0041-1345. PMID 74829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