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忠义亭
22°37′04″N 120°31′24″E / 22.617688°N 120.523391°E
六堆忠义亭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中华民国(台湾)屏东县竹田乡龙门路99号[1] |
主神 | 忠勇公 |
建立时间 | 大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
地图 | |
六堆忠义亭,曾名六堆忠义祠,是位于台湾屏东县竹田乡西势村的义民庙。
沿革
[编辑]清治时期
[编辑]《重修凤山县志》:“直三等遂率众来会。制府满保将为首起义诸民,现拔李直三、侯观德、邱永月、刘庚辅、陈展裕、钟沐华、钟沐纯为千总,赏银九百五十两、米三百石、彩缎一百疋;旌其里曰:‘怀忠里’,谕建亭曰:‘忠义亭’,优恩蠲免差(徭立碑县门,永为定例)。奉旨:‘从优议叙;给台地守土义民札付一百一十五张、引兵杀贼义民札付三十六张、擒贼义民札付二十三张。’”
朱一贵事件平定后,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在中堆的西势建立忠义亭,祭祀战死的六堆客家人。之后吴福生事件、林爽文事变等民变,六堆都会在此亭誓师,帮助清廷平定。[2][3]
吴福生事件后,巡台御史觉罗柏修奉旨于1733年(雍正十一年)重修此亭。
林爽文事件后,乾隆帝赐御笔“褒忠”,并赐六堆客庄为“褒忠里”,颁赐玉制圣旨牌,安置于此亭。[3]
在清代共五次整修,分别在1733年(雍正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1869年(同治八年)、1873年(同治十二年)和1894年(光绪二十年),首次整修由官方拨款,其余各次都由民间捐款,较特殊的是第四次整修系由闽南人捐款修缮[3]。此因是清朝政府为牵制六堆势力,纳入闽南人势力[5]。
同治十二年的整修是由祖先建有海丰三山国王庙的海丰郑家所捐,海丰庄贡生郑元奎题银一百二十员、郑赞禄复捐银六十员。碑文之下列出六堆总副理十九人名字,显示出其郑重程度。在此以前,双方的关系并不和睦。透过捐助,海丰郑家得到六堆的保护。[6]
日治时期
[编辑]乙未战争,圣旨牌失踪[3]。在该时期,有三笔土地被涂阿生侵占[8]。
战后时期
[编辑]此庙已倾颓严重,1954年,忠义亭会管理人刘诒堂捐出土地放领所得的债券、股票。六堆科举会管理人萧秀利昆仲捐出该会全部财产变卖所得。麟洛的忠勇公会管理人徐云祥捐出该会所有财产。加上各界捐款,原有的破旧建筑被完全拆除重建。[3]
为了重修,六堆科举会的田产全被变卖,该会早期的六甲多的田产是来自黄骧云退回的捐款、内埔一位妇人的捐款。后来成立六堆文教基金会继续奖助学金的任务。[8]
重建工程由美浓的李阿水设计,于1955年6月动工,1957年10月完工。1958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十四)子时举行先烈牌位陞座大典,蒋中正总统特颁“民族正气”牌匾,以及中央各院及部会首长多人赠匾。并将六堆抗日烈士入祀。“忠义亭”改称“忠义祠”。[3]
1968年,涂阿生孙子涂修德不顾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委锺贵兴的阻止,在侵占的土地上盖住家、晒谷场、仓库、猪舍、鸡舍等,又种农作物[8]。1981年,东西两厅梁角腐朽,省民政厅及屏东县政府共同拨款整修[3]。
忠义祠曾苦无经费,费用都由六堆文化基金会协助。温兴春推荐的张松生当主任后,日日打扫、奉茶、祭拜,西势村的曾兰香、曾鹤林也常来帮忙,住头仑村的李秀云常来此拿鲜花供养。为了追回被涂姓家族侵占的三笔土地,祠方与涂修德儿子涂招兴谈判,后者开价一百万元或在台北市西门町买屋补偿。张松生只好开始打官司,1986年到1987年的一到三审,都获得胜诉。当祠方要拆掉被涂家侵占土地的地上物时,张松生与曾兰香遭到死亡恐吓,时任立法委员的温兴春从台北回到竹田乡西势派出所,要警方保护他们。1987年,涂家地上物被拆时,涂家人到场抗议,祠方为了息事宁人,补助三十万给涂家,事情才告一段落。为增加此祠收入,温兴春曾建议兴建第二殿,供奉文天祥、孙中山等人,但被否决,但建议在旁兴建客家文化馆则被接受。[8]
921大地震导致东西两厅结构毁损,乃向六堆绅民募款重建,于2002年12月重建完成[3]。2015年10月18日,马英九总统亲自主持‘忠义亭300年正名’揭牌仪式,“六堆忠义祠”正名为“忠义亭”,并在2016年重修扩建完成后刻于庙额[10]。
祭祀
[编辑]牌位
[编辑]除最先的朱一贵事件死难的客家人外,吴福生、林爽文事变等捐躯者也都会奉安在忠义亭内[2][3]。
1982年3月20日,六堆文教基金会与六堆忠义祠管理委员会招开会员大会暨六堆忠义祠东西厢厅修建筹备会议,决定供奉战后时期的六堆客家人牌位。当年夏,六堆文教基金会总干事锺永发请锺肇文到屏东县政府兵役科抄录六堆籍烈士名单,共得六堆因公殒暨战亡烈士名单有四十八位,六堆忠义祠查得资料共四位。[11]
此祠神龛上神位计分前、中、后三排,有“清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六堆民众卫乡平乱之忠勇义烈诸神位”、“粤东来台开创基创业之义士先烈之诸神位”、“清康熙年间六堆民众卫乡平乱之忠勇义烈诸神位”、“明延平郡王克服台湾粤东官民随参战役之忠勇义烈诸神位”、“清光绪乙未台民救台抗日六堆参战之忠勇义烈诸神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六堆民众卫乡平乱之忠勇义烈诸神位”、“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台民历参抗日之忠勇义烈诸神位”、“台湾光复后六堆籍因公殒暨阵亡烈士”等牌位。前排曾只有一个大牌位的“中华民族列祖列宗神位”,被冯清春在2007年投稿认为喧宾夺主,应该是“清康熙年间六堆民众卫乡平乱之忠勇义烈诸神位”要在前面才对。[12]
祭典
[编辑]二十世纪初,儿玉源太郎总督拜访此亭,由万峦人、台湾县参事李廷光随从、内埔公学校毕业生代表锺干郎迎接。儿玉源太郎见此亭荒废,屋顶已生芒草,就令随从把梯子拿来,亲自去屋顶拔草,又并训令忠义亭管理人应妥善管理。除捐赠祭祀费用外,更令地方官员要按时举办祭典,并派学生参加,以培养忠义精神。故于日治时间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由地方官绅办理隆重祭典佐藤谦太郎亦亲赴此亭祭祀。儿玉源太郎当时曾说:“忠义二字得来诚非容易,今后几百年、此二字为子孙之规训,亦为祭拜先祖灵之慰。”[3][9]
1920年代,香蕉业促进六堆地方经济,富有的地方人士建祠堂、修族谱,但忠义亭则在该地社会礼仪中的地位日渐衰落。1930年代,此亭才再次受到日本政府关注。编写《呜呼忠义亭》一书的松崎仁三郎,将殖民者的主流价值观念纳入,认为义民为武士道相近、与赤穗浪士的忠义相类,也主张重修忠义亭并复祭。但1937年皇民化运动兴起,忠义亭成为地方教化中心殿堂的努力无疾而终。[13]
早期忠义亭并未设神坛、也无乩童、扶鸾,以致一般社会人士无灵验可求。日治中期其信仰在当地逐渐式微,加上当时传染病、水患的影响,需要慰藉的村人转而依靠其鸾堂等信仰,如该村在1933年建立西势觉善堂。[14]
2004年,刘锦鸿担任主委,在曾彩金总干事的擘划下,组织三十多人的工作团,并扩大春秋两祭,转型成为文化与宗教的大型活动,信徒增加。[8]
2006年,为配合六堆嘉年华,举办开祠二百八十四年来第一次忠勇公绕境活动,系由行政院客委会主办,六堆忠义祠承办,预订从10月15日起至20日止,为期六天,绕境六堆各乡镇。由时任行政院长的苏贞昌担任荣誉大总理,荣誉副大总理则由锺荣吉、叶菊兰、杨秋兴、曹启鸿及六堆大老邱连辉、温兴春担任。第一天,竹田乡、万峦乡、新埤乡;第二天,新埤乡、佳冬乡、高树乡;第三天,高树乡、六龟乡、甲仙乡、杉林乡、美浓镇;第四天,美浓镇、旗山镇手巾寮、里港乡武洛、盐埔乡七份子、九如乡圳寮、屏东市田寮、长治乡;第五日,长治乡、麟洛乡;最后一日,麟洛乡、内埔乡、竹田乡,返驾安座。[15]
2014年秋祭,管委会总干事傅民雄表示要将各地的忠勇公要请回来参加,如高树恩公庙,长治火烧庄烈士祠、新埤忠勇祠、佳冬忠英祠等[16]。
2015年10月17日,竹田公所首度邀集乡内十五村、十九间宫庙,以跨族群的概念举竹田乡绕境活动,以纪念与客家人一同为家园奋战的闽南、原住民族群[17]。 2021年1月17日,六堆忠义祠第十六届管理委员会改选后成立。管理委员会全数支持下,选任出前堆邱展新先生为第十六届主任委员。
《呜呼忠义亭》
[编辑]台湾日治时期,内埔公学校校长松崎仁三郎探访六堆忠义亭时,发现残破不堪,有感于六堆客家文化出现断层,又听到州知事野口敏治希望大家多重视乡土教材[18]。
1932年1月,高雄州下小公学校长会议上,松崎仁三郎主张将此亭加入乡土教材,并向高雄州知事申请补助重修。时任高雄州内务部教育课长的金子义村,遂指示松崎仁三郎调查研究忠义亭历史。于是,松崎仁三郎在内埔庄长锺干郎协助下,编写《呜呼忠义亭》一书。[13]
松崎仁三郎花近四年的时间调查、记录,于1935年出书,为第一部以日本人观点,记载跨越近八十年历史的客家历史书。他返日之后依然从事教育。台湾战后时期,六堆文化研究学会理事长刘锦鸿请屏东县客家事务处协助,邀请锺孝上等以三年的时间完成《呜呼忠义亭》一书的翻译与注解,于2011年3月6日在此祠举办新书发表会。当日包括多位六堆客家文化工作者、学者出席盛会。松崎仁三郎之孙松崎俊弘夫妇,特地从日本茨城县与会。松崎俊弘表示对于此次能够代表祖父来到六堆忠义祠,向六堆客家乡亲述说祖父生平与编写《呼呜忠义亭》的经过,乃一大荣幸。[18]
参考
[编辑]- ^ 六堆忠義亭秋祭大典. 文化部全国艺文活动资讯系统网. 2016-01-10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冯清春. 由六堆忠義祠史略談起.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2006-12, (120) (中文(台湾)).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王荣信. 屏東六堆忠義祠 入圍建築園冶獎. 台湾时报. 2014-04-28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中文(台湾)).
- ^ 【六堆狂想曲?】大團結!大團結!六堆真能大團結嗎?.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1989-03, (2) (中文(台湾)).
- ^ 曾令毅. 義祠亭碑記」論清廷對屏東客家六堆態度的轉變 (PDF). 台湾风物 (台湾: 台湾风物杂志社). 1997-06, 47 (2) (中文(台湾)).
- ^ 陈丽华. 「消失」的族群?臺灣屏東地區廣東福佬人的身份與認同. 台湾史研究 (台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3-03, 20 (1) (中文(台湾)).
- ^ 锺壬寿. 江昶榮那裡偉大?.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1990-03, (13) (中文(台湾)).
- ^ 8.0 8.1 8.2 8.3 8.4 温兴春. 參與六堆公共事務. 溫興春校長口述歷史訪談紀錄. 台湾: 社团法人屏东县六堆文化研究学会. 2006-12. ISBN 9789867979308 (中文(台湾)).
- ^ 9.0 9.1 9.2 陈俊安. 日治時期日人對臺灣客家的社會印象之研究.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2-09, 63 (2) (中文(台湾)).
- ^ 陈致恺. 總統將親臨屏東六堆忠義亭 為忠義亭300年正名揭牌. 数位屏东地方新闻. 2015-10-16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中文(台湾)).
- ^ 锺肇文. 台灣光復後六堆籍因公殞暨陣亡烈士神位牌說明與回應.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2008-03, (127) (中文(台湾)).
- ^ 冯清春. 惡紫之奪朱.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2007-05, (122) (中文(台湾)).
- ^ 13.0 13.1 陈丽华. 忠義祠與聖火:從運動會看日治後期到戰後初期的六堆. 客家的形成與變遷. 台湾: 国立交通大学. 2011-02-01. ISBN 9789866301155 (中文(台湾)).
- ^ 曾令毅. 屏東竹田西勢覺善堂與六堆地方社會(1933-1945). 台湾文献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9-06-31, 60 (2) (中文(台湾)).
- ^ 六堆有史以來首次舉辦 忠勇公十月十五起駕遶境. 六堆风云 (台湾: 六堆风云杂志社). 2006-09, (119) (中文(台湾)).
- ^ 潘成旺. 六堆忠義祠秋祭大典 邀忠勇公「回家」. 客家电视台. 2014-10-068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中文(台湾)).
- ^ 邱芷柔. 〈南部〉六堆忠義祠 首度「跨族群」遶境竹田. 自由时报. 2015-10-08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中文(台湾)).
- ^ 18.0 18.1 六堆客家史 日人記錄嗚呼忠義亭 中文版問世. 人间福报. 2011-03-07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