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山公园 (屯门)

坐标22°22′40″N 113°57′35″E / 22.37767°N 113.95970°E / 22.37767; 113.9597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22′40″N 113°57′35″E / 22.37767°N 113.95970°E / 22.37767; 113.95970

屯门中山公园的入口
中山公园内铜像与纪念碑

中山公园(英语:Hung Lau),又称屯门中山公园龙门路中山公园,位于香港屯门区蝴蝶湾以北石角咀,面对龙门路,毗邻为赛马会公众骑术学校,邻近蝴蝶邨兆山苑。相传此地是孙中山当年与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公园内的青山红楼属于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建筑物风格,为一级历史建筑。公园尚有孙中山的铜像纪念碑,还曾经有6株桄榔树,由黄兴及孙中山所种植,目前均已经枯萎,只是余下纪念碑文。亲中华民国派每年都会在这里庆祝元旦日双十国庆,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且高唱中华民国国歌

自2010年代起,红楼及周围地带屡遭破坏。2018年中华民国国庆起,因红楼被中国大陆商人收购,加上2020年《港区国安法》生效后,亲中华民国派原定在红楼内举办中华民国相关活动无法举办。红楼亦因而日渐失修、面目全非。[1][2]

与兴中会的关连

[编辑]

香港商人李陞的儿子李纪堂在1901年拥有及经营的“青山农场”(新生农场)。李纪堂在往日本的轮船上认识孙中山,其后李纪堂在1895年加入兴中会,随后将青山农场提供给兴中会使用。当时农场的面积广阔,种植瓜类水果蔬菜、饲养,能够自给自足。青山农场地点隐蔽,是兴中会的秘密基地,用作军事训练及储存武器,后部分藏有军械和炸药密库,左边山坡则有练习射击的靶场[3]。著名的惠州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事件,皆在青山农场策划。今天的中山公园就是昔日青山农场的所在地。昔日青山农场占地250余亩[3],积极支持革命的李纪堂曾将父亲留给他的一半遗产捐出以资助广州起义。红楼一带树木繁密,容易避人耳目。兴中会广东各县成员云集于此,策划1911年黄花岗之役。其后农场租予海丰人洪德全,设为新生农场,红楼则为农场办事处[3]

公园内建筑

[编辑]

青山红楼

[编辑]
2007年的红楼
2017年2月,红楼的围墙已被拆毁及一些树木被破坏
2017年2月19日,保育红楼中山公园联席会议发起“万众同心护红楼”行动,约300人参与

青山红楼,又称新生农场红楼,或简称红楼,由于位于中山公园内,故又常称作中山公园红楼。建筑物是一栋两层的混合中西建筑方式之红砖房屋,属1920年代至1930年代建筑风格。位置上,红楼属坐西北向东南的乾宅,背靠青山(亦为屯门旧名),邻近白角。红楼内藏有一革命理论牌匾,相传为孙中山手笔;孙中山曾在红楼内的一张桌子上策划革命行动。红楼于2009年12月18日,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但未升级为法定古迹。

不过到2016年11月,原由李兆堃持有的地皮转手至一间新成立的睿丽有限公司(董事为大陆人肖俊峯)。新买家在2017年1月25日发出律师函,要求住户在一周内搬离。到2月12日,住户发现红楼的围墙及一些树木被破坏,大为不满。20名居民感到徬徨无助,希望获安排上楼。现场亦有数名保安在红楼外驻守,阻止其他人进入[4]

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尹兆坚和屯门区议员朱顺雅、元朗区议员麦业成黄伟贤均认为红楼应尽快宣布为暂定法定古迹,觉得整件事不寻常[5]

2月19日下午,保育红楼中山公园联席会议发起“万众同心护红楼”行动,逾300人到场声援。大会向前来声援的人士派发象征民主、自由及博爱的红白蓝丝带。朱凯迪指红楼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及代表政治的自由空间。不过目前一级历史建筑不包括中山公园,要求政府的保育方案不限红楼,亦应包括中山公园。[6]

不过古咨会主席林筱鲁则指,红楼的历史价值可能只是“以讹传讹”,认为业主没计划拆卸,暂不建议屯门红楼成为暂定古迹。[7]

2017年3月8日,两名工人进入红楼以铁锤强行拆毁两扇窗,居民担心有塌楼危险报警,屋宇署人员到场调查后张贴劝喻信,指有人涉未经许可作违法清拆工程。[8]。至3月9日,古咨会因应3月8日事件而优先讨论“红楼列为暂定古迹”,主席林筱鲁认为业主行动已触及屋宇条例,建议通过将红楼列为暂定古迹,最终在未有委员反对下获通过。[8]

铜像及纪念碑

[编辑]
孙逸仙博士纪念碑

孙逸仙博士半身铜像:1969年(民国五十八年)设立,附有孙中山(孙逸仙)的遗嘱

孙逸仙博士纪念碑:在1969年元旦竖立,矗立于红楼右面憩息小园中,碑高约20余英尺,其顶部为红圈内嵌中华民国国徽。碑正下方有香港周埈年所撰370余字的碑文。纪念碑两旁展示了多幅中华民国国旗,是香港少数长期公开展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地方之一。

桄榔树

[编辑]

六株桄榔树:红楼前原有六株,其中3株是孙逸仙博士(孙中山先生)所种植,1960年遭受电殛,现已枯死,另外3株是黄兴先生所种,可惜其中两株分别在2000年夏季及秋季枯死。

纪念碑文 :

——此三株桄榔树,乃国父孙中山先生于中华民国建立前,与同志黄兴、李纪堂等,在此红楼策划革命时手植, 爰以桄榔树只有一条心,象征同志贯彻国民革命,绝无二心焉。 中华民国七十三年十二月廿二日,中山纪念会谨志。

新闻事件

[编辑]

无法入内庆祝元旦及双十

[编辑]

自2018年双十节起,所有活动均不能在园内举行,大会随之移师到门口举办。

大门前空地种满有刺植物

[编辑]

2020年7月,有网友经过中山公园前地时发现近期被种满有刺植物,以前并没有。

保安和警方阻挠纪念双十节

[编辑]

2020年10月10日,约20名市民屯门中山公园到场观礼,但发现不能内进。其后虽然有保安员解开封条,但巿民打算前往孙中山纪念碑时却被多名黑人保安阻挠。两名自称业主的代表指该处属私人地方,要求巿民离开,而巿民坚称该处部分范围属于官地。当一名60多岁男子尝试突破保安防线时,被保安一度拉扯,并发生肢体冲突。他慨叹政府容不下巿民表达心声,加上有多达6辆警车,至少30多名机动部队成员及20名便衣警戒备,认为警方是威吓市民,打压市民庆祝辛亥革命[9]参加者其后唱《中华民国颂》、《梅花》等歌曲,便衣警一字排开进行录影。当市民离开时,警员要求登记身份证。[10]

2021年10月10日,公园外围有大批警员及警方传媒联络队戒备,而青山红楼周边亦拉起封锁线及设置围栏,有多名外籍保安戒备。有市民试图闯入红楼,被预先部署于该处的保安人员和警察以私人土地为由禁止进入。[11]

拆除国旗及纪念碑被涂漆事件

[编辑]

有网友在2020年12月期间经过屯门红楼时,发现中山公园内的中华民国国旗和纪念碑前广场的四块纪念碑分别被移除以及涂上与墙壁一样的蓝色油漆。[12]

大公报指控双十活动违反国安法

[编辑]

2021年2月15日,《大公报》指控屯门红楼内的双十活动为“台独活动”,以及相关活动“违反国安法”。[13]

全面围封

[编辑]

2023年3月,有网民经过屯门红楼时发现围封范围已经扩大。[14]

公共交通

[编辑]
接驳交通列表
港铁
巴士
专线小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孙中山香港遗址红楼被陆商收购双十升旗礼恐成绝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甄树基,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18-01-20
  2. ^ 香港孙中山革命遗址“红楼” 遭中国商收购强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17-02-17
  3. ^ 3.0 3.1 3.2 國父革命遺址屯門紅樓將拆 半世紀前住客回舊地:今日得返個殼. 01社区. 2017-02-20. [永久失效链接]
  4. ^ 屯門青山紅樓瀕清拆 居民遭新業主逼遷. 明报. 2017-02-17 [2017-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5. ^ 紅樓新業主突收地逼遷 20居民恐無家可歸. 香港01. 2017-02-16. 
  6. ^ 團體發起「萬眾同心護紅樓大行動」300人參與. SYMediaLab 新传网. 2017-03-01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9). 
  7. ^ 古諮會暫不建議屯門紅樓成為暫定古蹟 稱業主沒計劃拆卸. 明报. 2017-02-28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0). 
  8. ^ 8.0 8.1 孫中山革命基地紅樓受清拆威脅 終列為暫定古蹟. 苹果日报. 2017-03-09 [2017-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9. ^ 市民赴屯門紅樓紀念雙十 業主聘外籍保安阻攔爆衝突 警車駐守戒備 六旬翁:紀念歷史有錯咩?. 立场新闻. 2020-10-10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10. ^ 雙十節20人屯門紅樓慶祝 警設路障查身分證. 明报. 2020-10-10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11. ^ 【雙十節】警方屯門紅樓戒備 外籍保安設封鎖線. 立场新闻. 2021-10-11 [202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1). 
  12. ^ 屯門紅樓多塊紀念碑被塗漆、旗桿被拆除 麥業成:等同消滅民國歷史. 立场新闻.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13. ^ 監察議會 | 泛暴區議會呻無地方慶「雙十」 團體指或違國安法. 大公文汇. [2021-04-08]. 
  14. ^ 青山散步. 紅樓圍封 ( 其實私人地方, 封係正常的 ). Facebook. [2023-07-12].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