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自由雨日

维基共产主义者
此用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这位用户是浙江维基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巴别
这个用户现在或曾经住在浙江

zh-Hans-CN-5
此使用者​​能以专业普通话交流。
en-3
This user is able to contribute with an advanced level of English.
British English這個用戶說英式英語
ru-0
Этот участник не понимает по-русски.
ja-0
この利用者は日本語分かりませんか、または理解するのがかなり困難です。

這個用戶通曉汉字
lzh-3
此君工於文󠄁言也。
yue-1
呢位用戶可以用簡單粵語同人交流。
???这个用户的问题很多。
此用户有某程度的抑郁症状。
00:00

24:00
此用戶晝夜不分、罔顧時間更替

这个用户是共产主义者
寧缺毋濫此用戶認為條目品質先於數量
原创最高這個用戶认为中文维基百科不是其他语言维基百科的中文版,因此支持原创条目
Vector 2022此用戶使用新版Vector佈景主題。
查阅所有用戶語言

自由雨日Zìyóu YǔrìFree Rainyday)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的维基人,汉族吴越民系,祖居舟山市岱山县,出生并成长于舟山市定海区,现居杭州市。为(地方)普通话-吴语双母语者,其中吴语具体为太湖片甬江小片舟山方言。目前主要活跃于中文维基百科。

条目编辑最近所涉领域:传统百科全书条目中文领域基础条目、地理、语文、精神病学。其他最近关注:WP:互助客栈WP:方针与指引(除三大核心内容方针外,较多关注的是WP:命名常规WP:字词转换WP:消歧义等)WP:页面存废讨论、简单巡查感兴趣内容条目(调整格式、参考工具书简单增加内容、维护清理等)、对监视列表外加典优条目、WP等命名空间简单反破坏,等等。

用户名就是当年随便取的[註 1],没什么特别含义[註 2],纯粹是由于向往自由,以及喜欢雨天,随手生硬组合起来的。我追求的“自由”的含义,大概有二:一、同“必然”相对的哲学范畴,即认识“必然”——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自觉运用于实践即改造客观世界[1][2][3];二、参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如果要和下一词组合构成有意义的用户名,其实纯粹解释成“自由自在(的下雨天)”也许是最恰当的(

常读资料

[编辑]

(此列表为该用户日常常读的文献或数据库内容,并非一定是维百条目的最佳来源。)

主编内容

[编辑]

条目

[编辑]

鲁家峙岛你知道吗?强对流天气(半成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排名(修改扩充中)

草稿

[编辑]

/大猫岛/字母词(闲置)

模板

[编辑]

T:舟山群岛住人岛屿T:舟山市住人岛屿T:ICD-11 06 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T:杭州市气候数据

方针指引

[编辑]

WP:非原创研究#翻译WP:繁简处理#大陆简体模式下的中国古代专有名词

草案

[编辑]

WP:关注度 (列表)

公共转换组

[编辑]

Module:CGroup/Psychiatry

存废日志

[编辑]

/AFD日志/CSD日志/Draftify log

声明

[编辑]
  • 支持0xDeadbeef担任中维管理员
  • 认为银色雪莉在观察、分析用户争议方面极具洞察力、判断力;在存废讨论中也极具分析能力和责任感,应是“保留派”维基人的典范
  • 认同红渡厨的大部分观点和行为。除主要不同的有(以下列出的均为自己的观点):
    • 不认为“主题类”导航模板需要像列表那样必须有明确的收录标准。“主题类”导航模板就和条目一样,完全无关收录标准,只需保证不应将内容组织成不合理的比重从而暗示新结论。至于“项目类”导航模板,则认为最好有收录标准,但我不会像列表那样严格要求
    • 不会提报并不十分严重的单纯人身攻击/战场等行为,更好的做法是直接无视。换句话说,对维基百科没有长期、全面影响而仅有短期、局部影响的不当(或认为不当)行为,没必要提报,对发展百科全书来说成本大于收益
  • 不认同以Ericliu1912为代表的“温和派”管理员作风(不过最近Ericliu1912似乎有些许变化)
  • 强烈反对以薏仁将Patrickov等用户在提报区下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长期干扰对大量不当行为的讨论和处理;不赞成Tisscherry式的“沟通”

自我介绍

[编辑]

兴趣爱好

[编辑]
兴趣爱好
這位用戶喜歡看地圖
這個用戶喜歡研究行政区划
這個用戶對地理學感興趣。
這個用戶喜愛或關注生物学
這個用戶對社會學
感興趣


這個用户研究政治學
這個用户研究或喜好歷史
此用户是文学爱好者。
這個用戶喜歡打羽毛球
这个用户喜欢下象棋
  • 所学专业为物理学。基础教育时代最喜欢的科目在数学科学[註 3]之间(高中则为数学和物理之间)摆动。但目前因为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物理学专业水平基本没有……甚至可能已经不如其他爱好了 囧rz……应适时纠正过来!另外,曾经高中“7选3”的科目为地理、物理、化学。
  • 气象爱好者。最直接的原因是对天气要素的各种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心境、思绪均会不同。最喜欢,其次喜欢台风暴雨高温等等,不过也喜欢晴天,各种天气带来的情绪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 精神病学(以及异常心理学,此两学科相似度应大过差异)颇有兴趣。尤其是相对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等。
  • 语言学有兴趣,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学语法学语源学方言学等等,尤其是听觉语音学(感知语音学)。此外,喜欢学习“标准语”,如:汉语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英语则以努力在感知语音学层面接近RP母语者为主[註 4]
  • 有很强的绝对音感,会弹钢琴,不过相比而言还是最喜欢研究乐理。对各种具体音乐作品,我自然是有很强烈感受的,但不知为何,不常同人分享,总觉得这些是秘密,所以交流音乐也仍是以理性的姿态。说几个有很强烈偏好的领域吧:
    • 最喜欢的Chopin夜曲:《c小调夜曲》(第13首,作品48之1)。特别喜欢第3段(尤其是第48—49小节从C大调过渡到c小调时的感觉),其中最喜欢第65—68小节的主题最后一次出现。
    • 最喜欢的Chopin前奏曲:《c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20)。

(其他琐碎兴趣爱好见右侧用户框)

在读书籍

[编辑]

《西遊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紅樓夢脂評匯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

(近年来,专心阅读的能力明显受到了维基百科等网络平台的干扰⊙﹏⊙∥)

在玩游戏

[编辑]

《黑神话:悟空》《空洞骑士》《刺客信条》Cyberpunk 2077、《空洞骑士:丝之歌》(误)

语言

[编辑]
语言观点
说普通话
这个用户支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写规范字
语言方言这个用户认为官话吴语粤语等都是汉语方言而非独立语言。
推普
这个用户认为推广普通话/国语保护方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并不矛盾。
保方
方言這個用戶喜欢说方言
这个用户支持汉字简化[註 5]
這個用户喜歡繁體字
橫寫這位用戶認為橫寫與直寫
應共存共榮。
直寫
한글전용
조선글전용
chữ Hán bãi bỏ
此用戶反對現行的漢字廢止政策,並支持在這些國家復活漢字韓㐎漢字混用
朝鮮㐎漢字混用
漢喃

我的“地方普通话”母语音系和普通话相同:声母22个、韵母39个、声调4个。无重大语音问题(如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等)。和标准普通话的一些差异如:几乎从不会发儿化音;受方言实际发音影响,韵母ing实际发成[],使得与in的对立不甚明显;eng发成[əŋ],同与en区分不够明显;轻声声调、音长等不到位或不自然;受方言音系影响,声母h发成喉清擦音[h];受吴语清浊对立影响,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零声母音节有(声母)阴阳对立,如“隐”字带喉塞音而“尹”字为半元音;ji、qi、xi音节韵母发成成音节的[ʑ];a开口度较小,甚至接近[ɐ];受吴语轻音浊流影响,阳声调的字气流较重(浅学声乐时发现严重的“漏气”问题发现的这一问题)。经过练习,这些问题已全部“纠正”。目前的普通话音系接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普通话。(但同浙江人日常口语交流仍多操地方普通话。)

我的吴语(舟山方言)母语音系为:声母28个、韵母36个、声调8个。声母主要发生了ʑ/ɦ合并(同约五十年前的“老派”比较,下同),经学习增至29个。韵母主要发生了ɛ/e合并、ø̃/ũ合并、i/ĩ合并、a/ã合并、o/ɔ̃合并(鼻化元音已经完全和相应的不鼻化元音合并),经学习可增至44个但较声母困难。声调则保持鲜明对立的8调。具体单字调值为:阴平52、阳平242、阴上35、阳上24、阴去44、阳去13、阴入5、阳入12。连读变调复杂,仅二字连读就有通用、述宾、偏正三种不同语法调型,每种调型至少十几种具体调值组合,暂未完全统计。

【和语言学习有关的题外话】一、由于吴语(大部)有清浊对立,尤其是舟山方言有两个调值极为接近而几乎只依靠声母清浊区分的阴上(35)和阳上(24)调(在宁波大部阳上已经并入了阳去13调,也就是“买”“卖”两个字同音),所以我分辨俄语、法语等语言的(不送气)清浊辅音没有任何难度,听好多中国大陆北方人说分不清,还是觉得挺奇妙的;二、齿龈颤音怎么发?(感觉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会 囧rz……

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N/OL].光明日报, 2024-10-24 (7).(“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语言调查,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

大陆字形 港台字形
併並
文字
[编辑]

从汉语言文字本身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繁体字。不过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并没有“大陆繁体”模式,繁简转换、地区词转换都可能受影响,也因为简体字已经具有某种“(大陆)身份”的涵义,故在撰写条目和交流讨论中我一般使用简体字。大陆的繁体字标准和港台等地不同,右表列出一些常见的陆台(港)不同的字形(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暂不考虑另一指导性标准《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GB/Z40637—2021)》。“港台字形”为泛指,香港与台湾的字形同可能不同,也并非唯一,且有時也可能使用表里的“大陸字形”,这里不再作细分;另外這些字可能存在“一對多”的情况,同不作詳細说明)。(...) 吐槽:市面上的输入法全都是“港台中心”[開玩笑的],繁体模式的字形默认几乎都是港台字形,包括Rime输入法也是。目前还没找到方便输入大陆规范的繁体字的方式 囧rz……

其他

[编辑]
其他观点
这个用户支持中国共产党
一中這个用戶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臺獨該用戶反對臺灣獨立
这个用户支持国共合作
一国
两制
此用戶支持全国人大修订香港国安法长治
久安
這個用戶反对法輪功
该用户希望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复兴


计算机

[编辑]
Shuāng
Pīn
该用户使用小鹤双拼输入方案为中文维基百科作出贡献
這個用戶使用笔记本电脑
该用户使用2560×1600显示分辨率

食物

[编辑]
這個用戶喜歡吃辣椒,無辣不歡!
這個用戶喜歡吃豆腐
這個用戶喜歡吃柠檬
這個用戶喜歡吃鳳梨
這位用戶喜歡吃羊肉
这个用户喜欢吃螃蟹
這個用戶喜歡吃汤圆
這位用戶喜歡吃巧克力

说明

[编辑]

参考文献格式

[编辑]

有时,我在自己主编的条目中使用<ref>...</ref>引用时会不使用{{引证}}(即{{citation}})系列模板(修改其他条目时则同该条目的其他参考文献格式保持一致),而是直接输入内容,这并非我不知道或不会用{{引证}},而是出于一系列考量——如中维参考文献格式所参考的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2005)》)太旧,我认为《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格式要清晰得多[註 6];如一些“标点”[註 7]移植自英文,不非常契合中文习惯;如有些场景在模板的限制下添加多个url时有些不自由;如我认为有些时候“获取和访问路径”(即网址)的信息应该展示而非“隐藏”于超链接之下(有时这样也可便于通过链接来搜索文献);等等——总之就是想要比模板“更自由”一些,有时权衡之下,我就会直接“手工”输入,并使用-{}-等代码来取消参考文献标题的繁简转换以符合格式手册的要求

文献类型标识

[编辑]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是中国大陆特有的符号,如用“M”表示普通图书、用“J”表示期刊、用“N”标识报纸等等。在提供其他同等信息量的情况下,我认为在参考文献中增加文献类型标识并非地域中心,因为并没有用某地的符号取代另一地的符号,而是单纯增加了额外的信息,以便于中国大陆读者和部分其他地方的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出文献类型——毕竟究竟使用了哪个{{引证}}模板(如{{引用书籍}}、{{引用新闻}}、{{引用网页}}等等)是只能在源代码看到,不会显示在页面上的。(一些编者会用给参考文献分组的方式直接在注脚上表示参考文献类型,这某种意义上比文献中的类型标识更加清晰,但副作用——显著占用注脚的空间——我觉得又有些得不偿失。)增加文献类型标识的“副作用”是,对不了解文献类型标识的读者来说,多了几个字母冗余信息;但毕竟不太不占空间,我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

网址链接

[编辑]

对于意义较为明确的网址——即网址本身为拼音、英文、有意义数字等文本,易于记忆,不含有复杂字符串代码或无意义数字的,我会依照《GB/T 7714—2015》的格式,放在参考文献的末尾(并使用{{URL}}模板去掉“http(s)://”前缀),而非“隐藏”于标题超链接——但若网址本身指向一个PDF文档时例外,因为PDF文档会在中维自动显示一个图标,这个图标若不直接附在书/篇名后面就显得奇怪。若网址为难以记忆的字符串,那么我会用文字描述该网页的信息来“隐藏”这个链接,仍然放在末尾。若网址信息已经在参考文献其他文本中给出,那么就将直接隐藏在适当的超链接之下(若隐藏于标题,那就是像{{cite}}模板做的那样)。

{{讨论引用}}模板

[编辑]

讨论引用模板有两种格式:{{TQ}}({{讨论引用}})与{{TQI}},前一种将字体显示为仿宋后一种显示为楷体。由于仿宋体对我而言有正式之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文使用仿宋体),故在(合理)引用参考来源原文、引用维基百科方针指引论述等时,我会倾向用{{tq}}即仿宋体;楷体则显然为手写字体,故自然而然我会在用来引述他人留言时使用。在引用维基百科条目文本时,则有两种情况:若是视作有可靠来源佐证的稳定内文用于说明论述其他问题,则用仿宋;若是用来对语句本身发表意见,则视作是条目编者书写的非稳定内文而用楷体。

小论述

[编辑]

首句外语名称

[编辑]

建议在两种情况下在首句注明外语名称:一、外文专有名词,二、学科术语。且第一种情况建议标注语种(非标题词——如信息框标题,如序言非首次出现、且根据上下文可明确语种时可省略);第二种情况建议省略语种(因为学科术语几乎一定是英语)。一切非现代标准汉语的汉语方言(尤其是汉语方言注音系统)均非外文。某专有名词所指事物若在该文化中主要出现方式为中文(比如某地名在当地虽存在官方外文写法,但主要仍以中文形式出现),即使有外文名称也无需标注外文。

外文非拉丁字母时,在信息框等处还应标出罗马化转写;若条目没有信息框,则可用注脚的方式紧跟在外文名称后。

外文重定向

[编辑]

建议外文重定向的创建规则与首句标注#外语名称的规则保持一致。

首句注音

[编辑]

“语文”性质的无需注音,而“百科”性质的则建议注音。

什么样的发音属于“语文”性质的?可以定义为“和日常通用的现代汉语标准语语汇直接相关,或可从这些语汇规律中简单推导出的读音”。比如“强迫症”的“强(qiǎng/ㄑㄧㄤˇ)”字的发音,可以直接从“强迫”一词的读音看出;“冠状病毒”的“冠(guān/ㄍㄨㄢ)”字,可以从“冠”的词性相关的读音规律简单推出。故而,它们应属于“语文性内容”,无需在百科全书中注音。它们可能被很多人读“错”,但这反映的不过是现代汉语自身的语音演变问题。假设有可靠来源专门讨论了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冠状病毒”),那么可在条目正文中简单介绍相关的话题(就像介绍一些词的词源那样),仍不建议在首句直接注出。

相反地,如“耶路撒冷”的“撒(sā/ㄙㄚ)”字、“周处”的“处(Chǔ/ㄔㄨˇ)”[註 8]字、“(ào/ㄠˋ)”(第118位化学元素)字,它们或是人为规定的音译词发音,或是需经历史学家等考证含义的专有名词(如人名),或是根本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语汇的生僻字、新造字,等等。这些字的读音背后蕴含了超过日常语言所有的信息量,故应视作“百科”性质的内容,可在首句直接将读音注出(目前个人偏好使用{{ZY}}模板)。

信息框外语名称、注音

[编辑]

信息框外语名称、注音标注应远远比“首句”更为宽松。比如上面“首句外语名称”中不建议标注的中文地名外文,就可以标注在信息框。《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传统工具书会为所有条目给出英语名称,《中国气象百科全书》《音乐百科全书》等会为几乎所有条目给出汉语拼音以及英语名称。

此外,由于序言章节尽量减少篇幅,故仅标一个外文单词即可。但若非拉丁字母,就应在信息框给出罗马化转写;以及一些只给出了原语种名称的专有名词,若其英文名在学术研究等中也常见,则也应在信息框给出英文名称。

序言章节的别名

[编辑]

“全称”和“简称”应是可以在任何语境下完全互换的用语,应紧跟在第一个粗体词之后(若有)。(序言章节)若还要列出其他别名,“又称”应列大部分语境下可以和粗体词互换使用的别名;“曾称”应是重要的、仍有一定使用(即未完全淘汰)的别名。它们最好都有来源直接佐证(即不是由编者观察文献的用例而“推出”的),尤其是不应滥用“通称”“俗称”等词。一些工具书的惯例是会将别名写在定义句之后,个人暂无定论(除了“全称/简称”倾向紧跟在粗体词之后),但在已有强大的重定向功能辅助搜索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又称”的个数降到最低,尤其是在定义句之前(应尽快给出定义句)。

不重要的、使用频率低的(如<5%)别名不应写在序言章节。可写在信息框或正文。

标题书名号

[编辑]

一切书籍、报刊等作品名均应带书名号命名。这也是大部分中国大陆百科全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惯例。因为不带书名号的词只是该书的标题,带上书名号才指代该书。百科全书条目介绍的是该书本身,而非展示该书内容,因此需带书名号。

台风条目命名

[编辑]

大陆简体模式下,目前想到两种命名台风条目标题的合理方式(选用哪一种还得继续阅读更多学术文献,同时观察使用趋势),以2019年登陆浙江的台风“利奇马”为例:

为什么这么命名,考虑了很多因素,暂时不写。此外,根据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的规范[5]、气象专著论文的惯例,台风名应总是带有引号。

注释

[编辑]
  1. ^ (我猜应该也没很多人注册时会想着精心取个名字吧
  2. ^ Y. Sean君甚至认为是某种“字谜” 囧rz……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对“六三”学制七~九年级课程有“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科学”两套科目设置方式。大部分省份实行分科,而浙江省长期开设一门“科学”。
  4. ^ 题外话:中国大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所编教材中英语语音均以英式发音为主。
  5. ^ 唯对极个别合并字(如“干”“斗”)等有保留意见
  6. ^ 不过2015年标准也有诸多问题,还有新标准正在制订中,或就将于这两年发布了。
  7. ^ 严格来说,按照《GB/T 7714—2015》,它们不是“标点”,而是一种名为“前置符”的“标识符号”。
  8. ^ 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T 16159—2012》第6.2.2.1条,(人)名的首字母需大写。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自由】. 现代汉语词典. 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740. 2016. 
  2. ^ 陈至立; 巢峰. 必然. 辞海. 7版网络版.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4-08-13].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 [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2021): 307-312. 978-7-04-054042-0.
  4. ^ 赵晓妮.气象局规范台风用语 热带风暴等统称为台风 [EB/OL] (2013-11-07)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工作动态.
  5. ^ 新华社总编室.新闻报道中有关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范 [J/OL].中国记者, 2007 (9): 69. CNKI ZGJZ20070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