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宇盜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Tianyuraptor ostromi

天宇盗龙属
化石时期:122 Ma
下白堊紀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驰龙科 Dromaeosauridae
演化支 小盗龙类 Microraptoria
属: 天宇盗龙属 Tianyuraptor
Zheng et al., 2010
模式種
奧氏天宇盜龍
Tianyuraptor ostromi

Zheng et al., 2010

天宇盜龍屬名:Tianyuraptor)是馳龍科下的一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約1億2200萬年前。牠們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西部發現。相較於遼寧的其他馳龍科恐龍,天宇盜龍明顯較為原始。模式標本擁有一些北半球馳龍科所沒有的特徵,之前僅發現於南半球馳龍科及原始鳥翼類。故此,專家認為牠們就是過渡性物種,填補了北半球及南半球馳龍科之間的空隙。相較於其他馳龍科,天宇盜龍的叉骨較為小型,而前肢也較為短[1]

命名

[编辑]

天宇盜龍的學名是來自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這是其正模標本所存放的地方。種小名是為紀念已故古生物學家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他在馳龍科(例如恐爪龍)及有羽毛恐龍的研究,有特別貢獻[1][2][3]

特徵

[编辑]
天宇盜龍的正模標本

天宇盜龍是中等身型的馳龍科,根据其正模标本STM 1-3,体长约有1.6米-1.8米。位于辽宁沈阳师范大学的一具天宇盗龙标本尚未得到正式描述,是一具完全成年的标本,其体长在2.1-2.3米左右,是小盗龙亚科最大的成员。这个物种具有幾種獨有的衍生特徵。這些特徵包括:中段尾椎的長度,是背椎長度的2倍、叉骨小型且極為細長、後肢很長,約是背椎總長度的3倍。如同其他的遼寧馳龍科恐龍[4],天宇盜龍的尾巴相當長,長約96公分,幾乎是股骨長度的4.8倍[1]

正模標本(編號STM1–3)是一個幾乎完整、關節仍全連接的骨骼,只缺欠了尾巴末端。共有25節尾椎被保存了下來,被認為最多只缺欠了3節末端尾椎。化石是在中國遼寧西部凌源發現,發現於在義縣組大王杖子層[1]。義縣組是下白堊紀的地層,年代為巴列姆階阿普第階之間,約1億2970萬到1億2210萬年前[5]。大王杖子層的年代可以追溯至1億220萬年前[6]。這個標本的骨骼發現一些未完全癒合的特徵,因此被推測是一個亞成年個體,因為。天宇盜龍的軟組織並沒有被保存下來,與該地熱河群的其他獸腳類化石不同[1]

四肢

[编辑]

與後肢比較之下,天宇盜龍的前肢相當短,只有後肢的53%。大部分其他馳龍科的前肢/後肢比例,可以多於70%[1]

雖然天宇盜龍的體型較小盜龍亞科的大,但後下肢也相對較長,這點與小盜龍亞科相同。但是,大部分其他馳龍科的後下肢卻相當短[7]。天宇盜龍的脛跗骨/股骨比例,大於1.30;而蒙古伶盜龍的脛跗骨/股骨比例,卻少於1.10[8]。除了較長的後肢外,天宇盜龍的前肢也較其他馳龍科的短。例如體型相當的伶盜龍,其手臂與腿的長度比例約為0.75,而天宇盜龍的卻只有0.53[1]

古生物學

[编辑]

與其他馳龍科恐龍相比,天宇盜龍的手臂比例較短,顯示了牠們手臂的用途與其他馳龍科有所不同。小盜龍亞科(如小盜龍)的前肢長而粗壯、具有飛羽,因此被認為具有滑翔能力[9][10]。不過,天宇盜龍的前肢較短、小型叉骨,及橫向較寬的喙突,都顯示牠們不適合滑翔或飛行。

分類

[编辑]

根據徐星等人的種系發生學分析,天宇盜龍是勞亞大陸的基底馳龍科恐龍。牠們似乎擁有一些勞亞大陸馳龍科所沒有的特徵,但這些特徵卻可以在鳥翼類岡瓦那大陸馳龍科(如南方盜龍鷲龍內烏肯盜龍脅空鳥龍半鳥)中發現。研究人員亦發現,天宇盜龍擁有一些小盜龍亞科單系群的特徵。由於天宇盜龍混合了這兩種特徵,故研究人員認為天宇盜龍是種原始小盜龍亞科恐龍。若是如此,其他長臂的小盜龍亞科,應該是後來獨自演化出飛行的能力。

不過,研究人員提出另一可能性,天宇盜龍也有可能是勞亞大陸的馳龍科恐龍中,非小盜龍亞科的的原始物種。無論如何,天宇盜龍的發現,提供了更多有關馳龍科早期演化的資料,亦展示了牠們初期的多樣性發展[1]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Zheng, Xiaoting; Xu, Xing; You, Hailu; Zhao, Qi; Dong, Zhiming. A short-armed dromaeosaurid from the Jehol Group of China with implications for early dromaeosaurid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10, 277 (1679): 211–217 [2012-03-31]. PMC 2842677可免费查阅. PMID 19692406. doi:10.1098/rspb.2009.11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2. ^ Ostrom, John H. Osteology of Deinonychus antirrhopus, an unusual theropo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Montana.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69, 30: 1–165. 
  3. ^ "At Last, His Theory Flies". May 5, 2000. Olivia F. Gentile. Hartford Courant.
  4. ^ Senter, P., Barsbold, R., Britt, B. B. & Burnham, D. A.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Dromaeosauridae (Dinosauria, Theropoda). Bull. Gunma Mus. Nat. Hist. 2004, 8: 1–20. 
  5. ^ Chang, S.–C.; Zhang, H.; Renne, P.R.; and Fang, Y. High–precision 40Ar/39Ar age for the Jehol Biot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9, 280 (1–2): 94–104. doi:10.1016/j.palaeo.2009.06.021. 
  6. ^ Zhou, Z.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the Jehol Biota: chro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Geological Journal. 2006, 41: 377–93. 
  7. ^ Currie, P. J. Dromaeosauridae. Currie, P.J. and Padian, K. (eds.) (编).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Pp. 194–195. 
  8. ^ Norell, M. A. and Makovicky, P.J.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dromaeosaurid skeleton. Information from newly collected specimens of 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999, 3282: 1–45. 
  9. ^ Xu, X.; Zhou, Z.-H.; Wang, X.-L.; Kuang, X.-W.; Zhang, F.-C.; Du, X.-K. Four-winged dinosaurs from China. Nature. 2003, 421 (6921): 335–340. PMID 12540892. doi:10.1038/nature01342. 
  10. ^ Chatterjee, S.; Templin, R. J. Biplane wing planform and flight performance of the feathered dinosaur Microraptor gui.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USA. 2007, 104 (5): 1576–1580. PMC 1780066可免费查阅. PMID 17242354. doi:10.1073/pnas.060997510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