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马达加斯加
外观
马达加斯加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 ||||||||||||||||||||||||||||
|
马达加斯加属于维基百科地理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典范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本條目有内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页面“Madagascar”(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以下用户曾撰写此条目或熟悉其所涉主题,或可解答内容查证与参考来源方面的問題: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哪个国家拥有非常多的动植物物种,并且近90%,至少上万种都是其独有,狐猴种类更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多?
- 马达加斯加条目由jarodalien(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jarodalien(讨论 | 貢獻),属于“country”类型,提名于2014年5月10日 12:45 (UTC)。
- 译自英文特色条目,国家和地区扩充计划第二弹。今天没有翻译建议,只能给大家讲个又老又不是很好笑的笑话:几人到店里点了个手擀面,一端上来,一人让大家先别吃,然后他朝厨房看了一眼,气愤地拍了下桌子,上当受骗了!不是手擀面。手擀面的工作量很大,要真是手擀,厨房大师傅要出一身大汗。的确,他的判断非常准确,这是机器压的,不是人工擀出来的。一个朋友就劝说,味儿一样,你管他手擀还是机器擀。他说,那不一样!他没流汗!哦!大家都明白了,原来他要吃的不是面,是汗。--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2:45 (UTC)
- (+)支持。条目很好,但笑话毫无笑点。问题逗号有点多。--Kou Dou Talk Contrib 2014年5月10日 (六) 13:39 (UTC)
- (+)支持國家擴充計劃。— lssrn45 | talk 2014年5月10日 (六) 14:17 (UTC)
- 一直都在监视这个条目和您的贡献列表,特别来表示(+)支持。--HYH.124(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4:19 (UTC)
- (+)支持(?)疑問:我想確認,憑問題中最後一句話,就足以讓答案唯一了對吧?--Howard61313(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4:25 (UTC)
- 好像只是最后一句是。--HYH.124(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4:44 (UTC)
- (+)支持,我们朱利安国王(King Julien)的家乡啊,I like to move it move it move it。 --Nndd(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5:15 (UTC)
- Template:噓笑話不好笑,怒噓。--南風先生(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5:29 (UTC)
- (+)支持--Lanwi1(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22:21 (UTC)
- (+)支持--To be №.N 2014年5月10日 (六) 23:45 (UTC)
- (+)支持--Queensroad(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5:35 (UTC)
- (+)支持--SSR2000(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6:17 (UTC)
- (+)支持--A. S 2014年5月11日 (日) 18:08 (UTC)
- (+)支持。--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5月12日 (一) 01:22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14年5月12日 (一) 13:36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马达加斯加(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国家,提名人: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4:37 (UTC)
- 投票期:2014年5月10日 (六) 14:37 (UTC) 至 2014年5月17日 (六) 14:37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根据英文特色条目全文重建,来源充足,可供查证,内容全面,继卢旺达以来的国家和地区扩充计划第二弹。--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4:37 (UTC)
- 就看了一下intro和infobox,“马拉加西”是台译,需要地区词转换。另外国家格言翻错了。--Gilgalad 2014年5月10日 (六) 14:56 (UTC)
- 国家格言这个来源是根据google搜索的结果这样写的,我知道和原文不一样,但来源如此就只能遵守了。--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5:08 (UTC)
- 既然写了参考文献[1]Le Comité Consultatif Constitutionnel. Projet de Constitution de la Quatrième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 (PDF). Madagascar Tribune. 2010-10-01,为什么不按ref却按google结果写?马达加斯加国家格言换了好几次,你确定google到的是最新的?--Gilgalad 2014年5月10日 (六) 15:37 (UTC)
- 一开始的确没想到居然国家格言也改来改去,所以找到来源就直接放上去了,谢谢指正,已经“爱、家园、进步”。--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 那么,国家格言“Fitiavana, Tanindrazana, Fandrosoana”、国歌“Ry Tanindrazanay malala ô!”,同一个“Tanindrazana”,为什么一个翻译成“家园”,一个翻译成“祖先的土地”,两者不一致?--Gilgalad 2014年5月10日 (六) 19:04 (UTC)
- 居然国歌也改很多次?这真是……--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1:56 (UTC)
- 忍不住插一句嘴。按照鄙人微弱的法語知識,Patria怎會是「家園」?另外,(根據在下的用詞模式)一時又是「马拉加西」、一時又是「马拉加什」,令人無所適從。--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4年5月11日 (日) 11:47 (UTC)
- 国家格言的“Tanindrazana”和国歌的“Tanindrazanay”很可能和“motherland/vaterland”等等类似,实际含义就是“祖国”,而且“祖国”和“祖先的土地”在字面上还更接近一些。不过汉译到底用哪一个,需要有可靠来源才能确定。--Gilgalad 2014年5月11日 (日) 12:29 (UTC)
- 这个地方我暂时只能按来源来,从搜索得到的结果,歌名是这样译的,这样的话我无法去“自创”一个更合适的歌名。--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5:31 (UTC)
- 那么我给你一个来源, 钱仁康.《世界国歌博览》.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98:164页:“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国歌——啊,我们亲爱的祖国”。这样一来,国家格言和国歌里Tanindrazana的译法就一致了。
- 你在国家格言和国歌上的误译说明两点:
- 1.有时候找一个能用的来源需要用很多时间做搜索。比如这里马达加斯加国歌的例子。
- 2.相反的情况是,你找到了很多来源,但他们互相冲突。要选择正确合用的来源,需要一定的精力和知识进行辨析。比如你在翻译国家格言的时候就用了错误的来源。
- 刘君在原文之外需要为一个单词另找汉译来源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两个小小的麻烦,而在真正原创的时候,几乎每写一段话都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希望这两个小小的例子能说明,只从隔壁批发现成手擀面下锅,和亲自做手擀面的专家相比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区别的——尽管这不影响运输大师的资格。--Gilgalad 2014年5月11日 (日) 22:39 (UTC)
- 我暂时认为这只是一个知识面的问题。原创者一般来说不会去编写、涉足自己不够熟悉,缺乏了解方面的内容。但我不打算这么做,我宁愿自己这样遇到大量的批评,好像什么评选不能通过一样,没关系,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从中很快进步。以气象、地质等很多方面为例,以前我就是一窃不通。我是因为这样才去提名内容奖。此外,我说的点和阁下说的点并不冲突,我强调的是自己完全不在乎、不考虑任何一个条目是原创还是翻译。--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1:43 (UTC)
- 忍不住插一句嘴。按照鄙人微弱的法語知識,Patria怎會是「家園」?另外,(根據在下的用詞模式)一時又是「马拉加西」、一時又是「马拉加什」,令人無所適從。--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4年5月11日 (日) 11:47 (UTC)
- 居然国歌也改很多次?这真是……--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1:56 (UTC)
- 那么,国家格言“Fitiavana, Tanindrazana, Fandrosoana”、国歌“Ry Tanindrazanay malala ô!”,同一个“Tanindrazana”,为什么一个翻译成“家园”,一个翻译成“祖先的土地”,两者不一致?--Gilgalad 2014年5月10日 (六) 19:04 (UTC)
- 一开始的确没想到居然国家格言也改来改去,所以找到来源就直接放上去了,谢谢指正,已经“爱、家园、进步”。--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 既然写了参考文献[1]Le Comité Consultatif Constitutionnel. Projet de Constitution de la Quatrième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 (PDF). Madagascar Tribune. 2010-10-01,为什么不按ref却按google结果写?马达加斯加国家格言换了好几次,你确定google到的是最新的?--Gilgalad 2014年5月10日 (六) 15:37 (UTC)
- As a result of the island's long isolation from neighboring continents, Madagascar is home to an abundance of plants and animals found nowhere else on Earth(由于岛上长期与邻近大陆隔离,马达加斯加拥有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并且其中许多都是该国所独有)——中文比原文多了“其中许多”,导致逻辑不通。--Gilgalad 2014年5月11日 (日) 12:49 (UTC)
- 其中许多是我加的,这是因为从下文可以看出,全岛上的生物物种,只是许多都是独有,所以加上这个,以免语句有“全部都独有”的误解。--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5:31 (UTC)
- 请刘君再仔细体会一下阁下的汉译在什么地方失真了。--Gilgalad 2014年5月11日 (日) 22:54 (UTC)
- 其中许多是我加的,这是因为从下文可以看出,全岛上的生物物种,只是许多都是独有,所以加上这个,以免语句有“全部都独有”的误解。--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5:31 (UTC)
- (!)意見如果是在下根据英文先直译的话,这句话就是“由于该岛长期孤立于邻近大陆,马达加斯加成为大量动植物的家,这些动植物在别地无处可寻。” 囧rz……
- 国家格言这个来源是根据google搜索的结果这样写的,我知道和原文不一样,但来源如此就只能遵守了。--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5:08 (UTC)
- 弱弱地问“主要产品均通过全国各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作社进行栽培和分售”是什么意思?--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5:42 (UTC)
-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cooperatives”,如有更好建议请明言。--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6:09 (UTC)
- 我觉得“Key products”应该特指农产品。感觉刘君似乎是职业的英文翻译。另外,“参见”里为什么有卢旺达?--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4:48 (UTC)
- 在没有明确语句确定这只是农产品时,我倾向于不定死其范围。卢旺达这个主要是为了保留参见栏(因为排版会好看些,最上面的信息框太长了),现在去掉了。--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7:34 (UTC)
- 我觉得“Key products”应该特指农产品。感觉刘君似乎是职业的英文翻译。另外,“参见”里为什么有卢旺达?--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4:48 (UTC)
-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cooperatives”,如有更好建议请明言。--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6:09 (UTC)
(-)反对:這片陡崖的山脊,到底是陡崖還是山脊?高地以西氣候逐漸乾燥,還是高地以西的氣候逐漸乾燥;不過原文是arid terrain,何來氣候?傾斜,向上還是下,slopes down 。馬達加斯加最高的山峰分別從三大高地地塊上崛起?該國西海岸有很多受到保護的海港,這句錯譯吧,沒有理解原文意思。高含量的沉積物,high levels指高地(或大量?不清楚)吧。源於印度洋上空的雨雲產生的降水大部分都落在島上東部的沿海地區,明顯錯譯。local economies,地方經濟?--Dragoon17cc(留言) 2014年5月10日 (六) 17:13 (UTC)- (:)回應:我不明白何以“高地以西气候”会断句成“高地以”+“西气候”?我起初的理解觉得用干燥来形容地形不大好,并且理解这里的干湿是由气候引起,因为下文的气候章节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是这样写,不过还是直接按原文吧。地势这里我持保留意见,因为后来倾斜的目标明确写明是海峡和沼泽,前面的主体是高地,这不会导致有“向上倾斜”的判断。再加向下反倒有点重复。高含量沉积物是因为有看、听过“沉积物含量(很、较)高”之类语句形容河流。不过用大量沉积物吧,这样可以少一个“的”字。雨云这句我起初的理解是东部一直都在说降雨很多,释放水分也就意味着降水等。地方经济这里不明白阁下有何高见。--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1:56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已经关注这个条目很长时间了,我只看了历史部分,发现错误不少,模棱两可、不通顺的语句比比皆是。举几个例子:早期第一段中的“这一年代正是考古学上公认人类最早在马达加斯加出现的时期”,缩句为“年代是时期”,不通;还是第一段中的“其基因上的起始人口规模约在60至200人之间”,不懂什么意思;仍然是第一段中的“不过其中的具体时间线仍有待澄清”,“时间线”是什么?第三段中的“这也是欧洲人对马达加斯加的首次接触”,应该是“与……的首次接触”吧?马达加斯加王国第二段中的“继承母亲的王位后试图对女王的严格政策加以缓和”,政策用“严格”形容合适吗?“加以缓和”不觉得啰嗦吗?直接用“缓和”不得了吗?还是第二段中的“之后又将其罢免后嫁给了他的弟弟”,出现两个“后”……其他我就不再一一举例了,短短的几段就出现这么多问题,其他的也不用看下去了。不得不说,主编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可能翻译得差强人意。翻译不是有过硬的外文水平就行了,还要有相关的历史文化底蕴。这让我想到管理员达师的担忧,“如今GA把关尺度已经远不如2010年,更何况也已经很少有人能在审核期内仔细评审所有的GA候选条目了”,主编者之前贡献良多,可能让有些评审人看都不看直接支持了,但不要以为大家都真的不会看了。由于本条目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强烈质疑之前主编者的那些条目的质量,可能与主编者的“翻译大师”称号并不相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1日 (日) 07:04 (UTC)
- (:)回應:去掉了“一年代”、“线”、“的人口”几个字,调整了语序,“年代是时期”、“对……的接触”、“严格政策”、这个有保留意见,或者学的汉语不一样,但没必要争,改掉省事。欢迎继续挑错。--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7:34 (UTC)
- 既然要我挑错,我就再挑一个,法国殖民时期第二段中的“法国在二战期间的占领玷污了马达加斯加殖民政府的威信”,法国在二战期间占领什么了?建议主编者把全文看了再来评审,这里举出的仅仅是历史那一段的部分错误,其他错误还没看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1日 (日) 07:42 (UTC)
- 加在“对岛上”三字,感觉前前后后都是在说这个岛,这一句似乎不至于说就指代不明吧。--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7:50 (UTC)
- 这个就搞笑了,马达加斯加在二战前就是法国的殖民地,为什么之前的占领没有玷污殖民政府的威信,单单二战期间的会玷污威信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1日 (日) 08:10 (UTC)
- 我是这样理解:殖民地和占领并不是一回事,成为殖民地,建立殖民政府,这里就成了其保护国(像上文说的那样,“1890年,大英帝国接受了法国对岛上的殖民统治……”),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再占领,原来的殖民政府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威信受损。英文是“The occupation of Franc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arnished the prestige of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n Madagascar and galvanized the growing independence movement, leading to the Malagasy Uprising of 1947.”,这里只是说明我这样译的原因,如有改善建议还请明言。--2014年5月11日 (日) 08:18 (UTC)现在出门,有女人在等,麻烦,所以一会没法立即回复,请见谅。--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8:22 (UTC)
- 还没发觉错误?好吧,我来揭晓谜底。“翻译大师”阁下,任何一本词典都会告诉你occupation of France是对法国的占领的意思,而放在二战中就是指纳粹德国对法国的占领(参见en:Occupation of France);法国占领他国领土会用by而非of。翻译不是你想当然理解了就能够翻译正确了,其实不仅是在考验你的语言基本功,还有对所翻译事物的整体把握。在我看来,这两点阁下都未能做得很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2日 (一) 04:00 (UTC)
- 感谢明言。--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4:08 (UTC)
- 还没发觉错误?好吧,我来揭晓谜底。“翻译大师”阁下,任何一本词典都会告诉你occupation of France是对法国的占领的意思,而放在二战中就是指纳粹德国对法国的占领(参见en:Occupation of France);法国占领他国领土会用by而非of。翻译不是你想当然理解了就能够翻译正确了,其实不仅是在考验你的语言基本功,还有对所翻译事物的整体把握。在我看来,这两点阁下都未能做得很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2日 (一) 04:00 (UTC)
- 我是这样理解:殖民地和占领并不是一回事,成为殖民地,建立殖民政府,这里就成了其保护国(像上文说的那样,“1890年,大英帝国接受了法国对岛上的殖民统治……”),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再占领,原来的殖民政府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威信受损。英文是“The occupation of Franc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arnished the prestige of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n Madagascar and galvanized the growing independence movement, leading to the Malagasy Uprising of 1947.”,这里只是说明我这样译的原因,如有改善建议还请明言。--2014年5月11日 (日) 08:18 (UTC)现在出门,有女人在等,麻烦,所以一会没法立即回复,请见谅。--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8:22 (UTC)
- 这个就搞笑了,马达加斯加在二战前就是法国的殖民地,为什么之前的占领没有玷污殖民政府的威信,单单二战期间的会玷污威信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1日 (日) 08:10 (UTC)
- 加在“对岛上”三字,感觉前前后后都是在说这个岛,这一句似乎不至于说就指代不明吧。--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7:50 (UTC)
- 既然要我挑错,我就再挑一个,法国殖民时期第二段中的“法国在二战期间的占领玷污了马达加斯加殖民政府的威信”,法国在二战期间占领什么了?建议主编者把全文看了再来评审,这里举出的仅仅是历史那一段的部分错误,其他错误还没看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1日 (日) 07:42 (UTC)
- “their founding population size is genetically estimated to have been around 60 to 200 individuals”译为原来的“其基因上的起始人口规模约在60至200人之间”或现在的“其最初人口规模约在60至200人之间”,都应算是误译。苏州说的有道理。如果只有英文水平,而无相关的知识储备,翻译时就只能照英文逐字翻译,无法变通,意译不得。刘君译国家地理条目还是有些着急。如果多花一点时间,先把英文条目彻底看懂再来翻译,结果肯定会比现在好得多。--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3:00 (UTC)
- 还请明言此句应如何翻译。--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5:31 (UTC)
- 用遗传学方法估计,其最初人口规模……。不是见到一个"gene..."就是"基因"。18.111.82.58(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21:40 (UTC)
- 非常感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用遗传学方法估计,其最初人口规模……。不是见到一个"gene..."就是"基因"。18.111.82.58(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21:40 (UTC)
- 还请明言此句应如何翻译。--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15:31 (UTC)
- (:)回應:去掉了“一年代”、“线”、“的人口”几个字,调整了语序,“年代是时期”、“对……的接触”、“严格政策”、这个有保留意见,或者学的汉语不一样,但没必要争,改掉省事。欢迎继续挑错。--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7:34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iogeographic是生理地理?真可谓翻译加原创大师。1万4883种?参见WP:MOSNUM。和马达加斯加航空公司的商标一起出现在该国国徽上,错。—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0:54、00:59和01:05 (UTC)加入。↑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须在本討論發起時已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
- 谢谢指正,“生理”这个是词语联想导致打错字。不过1万4883种这个是可以的,就像说1亿2345万6789美元可以一样。最后一个是错译,是蕉出现在商标上,这里看得太快了,再次感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1:43 (UTC)
- 多位数字的写法参见WP:MOSNUM#多位數字的分節。—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05 (UTC)加入。
- 看到,里面也举了例子,说意为X亿XXXX万XXXX,并且:没有明确说不可以这样写。--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08 (UTC)
- 抱歉,是我误读。—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13 (UTC)加入。
- 看到,里面也举了例子,说意为X亿XXXX万XXXX,并且:没有明确说不可以这样写。--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08 (UTC)
- 多位数字的写法参见WP:MOSNUM#多位數字的分節。—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05 (UTC)加入。
- 还有一些持更谨慎态度的考古学家则认为,这些定居者是在公元420年以前(或是公元250至590年)来到此地,错。—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12 (UTC)加入。
- 仍未修复,"持更谨慎态度"重复。—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05 (UTC)加入。
- 笔误,谢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3:29 (UTC)
- 仍未修复,"持更谨慎态度"重复。—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05 (UTC)加入。
- 马达加斯加都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有人类定居的主要陆地。难道人类从此以后灭绝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18加入。
- 谢谢指正,“生理”这个是词语联想导致打错字。不过1万4883种这个是可以的,就像说1亿2345万6789美元可以一样。最后一个是错译,是蕉出现在商标上,这里看得太快了,再次感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1:43 (UTC)
- (:)回應做了些调整,烦请复查,再次感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回應严格来说还是错。这里last应是“最晚”之意。“定居时间最晚”并不一定意味着“定居时间最短”。—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08 (UTC)加入。
- (:)回應做了些调整,烦请复查,再次感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谢谢指正。--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3:29 (UTC)
- 现代马拉加什人的DNA中表现出与非洲黑人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占到马拉加什男性和女性宗族的大约一半),不过其中的具体时间仍有待澄清。什么占到?什么的具体时间?宗族可能译错,因为遗传学里也有lineage这个术语。—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27 (UTC)加入。
- 这里还请进一步指教,作了一点调查,timing这个实在无法确定,所以暂时隐藏(觉得黑人到岛上时间的话有些过去牵强)--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来到岛上后,早期居民通过砍伐和焚烧清除沿海雨林,以便从事农业种植。缺谓语。—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29 (UTC)加入。
- 这里不明白,“居民清除雨林”啊。--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漏看了“清除”二字,抱歉。—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05 (UTC)加入。
- 这里不明白,“居民清除雨林”啊。--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班图语移民,不知所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33 (UTC)加入。
- 人均GDP 949什么?RMB?—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2:39 (UTC加入。
- 这两处已经修正,谢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2:49 (UTC)
- 主要产品均通过全国各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作社进行栽培和分售。产品还能栽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23 (UTC)加入。
- 谢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3:29 (UTC)
- 随着出口量同比下降,哪来的“同比”?—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31 (UTC)加入。
- 约69%的人口生活水平低于每天一美元的国家贫困线门槛。"线"和"门槛"重复。—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37 (UTC)加入。
2011年,农业部门贡献了全国GDP的29%,哪来的部门?—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37 (UTC)加入。- subsistence level是难以生存的程度?—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41、03:42和03:45 (UTC)加入。
- 由...谢里特国际在穆拉曼加附近萃取,并在图阿马西纳附近加工的镍,镍能萃取?用什么萃取?—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214(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3:51 (UTC)加入。
- 提取。--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4:08 (UTC)
- 镍是金属,用“提炼”更好。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5月15日 (四) 13:21 (UTC)
- 提取。--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4:08 (UTC)
- 对之对应的是,不知所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199(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4:21 (UTC)加入。
- 则是都是,不知所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199(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4:28 (UTC)加入。
- 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得到大幅增长,多余—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51.3.199(對話)於2014年5月12日 (一) 04:33 (UTC)加入。
- 谢谢指正。--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6:22 (UTC)
- 丝稠,错字,另请处理一下红链过多的问题。—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111.20.109(對話)於2014年5月13日 (二) 02:29 (UTC)加入。
- 谢谢。红链这个阁下的意思是改成绿链?这个因为会有麻烦,所以暂时用红链。--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3日 (二) 03:29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颇为全面;(!)意見:宗教信仰章节:“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也有在岛上传播。”的“有”是否多余?;(被上面的IP用户气得我得一一为这位在美国大学编辑的用户补上签名,后才看一下条目。话说都是因为我手痒。)--已永久离开维基百科,特来提醒用户签名的HYH.124(留言) 2014年5月13日 (二) 16:57 (UTC)
- (:)回應:谢谢阁下细心,欲去还留啊,呵呵。--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4日 (三) 06:1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全面,来源充实。 --北风其凉(留言) 2014年5月14日 (三) 16:22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这个王国起初与各个沿海王国相比都很弱小”,细读这个“都”字用错了,另外已经“弱小”也就无必再提规模。“之后再迁至塔那那利佛”,“再”是多余的。“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父亲统一全岛的志向”,“很大程度上”翻译痕迹过重。“大英帝国政府承认他是马达加斯加国王”前面缺连接词,可考虑连这一分句重写。“缔造条约”(这是投反对票的唯一理由,不准备划票)。“以此换取英国的军事和财政援助”,“此”字可以不要。“转录”原文错,=>“转写”,按照文意及en:Malagasy_language#Writing_system。“面对英国不断增长的政治和文化侵占作出了强烈的反应”,首先“增长”应改用更加体现侵略性的词语(比如“变本加厉”,供参考),其次“反应”这个词也太过中性了。“皇家法令”=>“旨令”(不过这个词用的也不算多)。“并迫使大部分外国人离境”,更主动的“强迫”可能意思上更顺(没有看原文仅供参考)。“其目的是给君主的绝对权力划上句点”,严格来说“其”指代不明,也不建议这么写,从句结构没有顺过来。“后者之后”请务必改成只有一个“后”字的形式(所以说前者后者慎用)。“与传统信仰一起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众”,理解为传统信仰原来信众也很少。“同时身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赖尼莱亚里沃尼还成功击退了法国的多次殖民入侵”,“同时”=>“此外”,“身为……的”删掉,或者改成“武装部队还在……的带领下”。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5月14日 (三) 19:15 (UTC)
- 这还真没想到:不是就是要力图中性么。“与传统信仰一起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众”这个我们理解不同,我认为这句说明基督教像传统信仰一样,信众都有增加,这并不说明之前传统信仰人数的多少,“强迫”这里不方便,因为女王是施压,不是你不走我就砍你丫的。别的都已调整,谢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5日 (四) 01:45 (UTC)
- 条目的撰写不应有偏见,但是当对某一方的立场进行描述时,完全没必要在措辞上死守中性,何况你已经在用“侵占”。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5月15日 (四) 13:25 (UTC)
- 这还真没想到:不是就是要力图中性么。“与传统信仰一起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众”这个我们理解不同,我认为这句说明基督教像传统信仰一样,信众都有增加,这并不说明之前传统信仰人数的多少,“强迫”这里不方便,因为女王是施压,不是你不走我就砍你丫的。别的都已调整,谢谢。--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5日 (四) 01:4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內容豐富充實。Queensroad(留言) 2014年5月15日 (四) 06:2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改善好了~ --Misaka Mikoto粉絲信箱久經沙場的戰績 2014年5月15日 (三) 12:04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符合要求。Gz deleted(留言) 2014年5月15日 (四) 14:45 (UTC)
- (!)意見,看了历史一段,很多翻译不通顺之处,例如:马达加斯加已随着对宪法的相应修订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共和国时期、上校仅6天后将遭刺杀。可以改为马达加斯加通过修改宪法,将共和国划分为四个时期。其实很多语言英式中文的痕迹过于严重,整个内容读起来很不符合中文语言环境,建议修改后再申请优良不迟。周子仪※浪漫谎言 2014年5月16日 (五) 10:30 (UTC)
- 已经调整。--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6日 (五) 11:4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yesGA票作獎勵。—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 2014年5月16日 (五) 12:1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与以上诸位同理。亲,继续加油哦~--萌動の心(^_^)∠※π≈3.141592653589793238亲留言哦於共和国64年 2014年5月16日 (五) 19:07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评审中提到的问题仍有很多没有改正:
- 国家格言和国歌歌名中的Tanindrazana(y)分别翻译成家园、祖国,译名不一致。
- 英语Malagasy/法语Malagache时而译成马拉加斯,时而写成马拉加什,还有时写成马拉加西,译名不一致。
- “由于岛上长期与邻近大陆隔离,马达加斯加拥有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逻辑不通。
- “二战期间德国对岛上的占领”——德国没有占领过马达加斯加,原文the occupation of France指(德国)对法国的占领。
- “占领……玷污……威信”——用词不当。--Gilgalad 2014年5月17日 (六) 01:27 (UTC)
- (:)回應:国歌歌名乃是阁下亲自找来源所改,不知现在是又如何个错法,还是不管怎么样反正是不会对的?如果说国家格言中的家园要译成祖国,那只能算原创研究,或是睁眼说瞎话。马拉加西是因为该国刚独立时名字就叫马拉加西共和国,马拉加什是马拉加什人,马拉加斯是马拉加斯语。另外三处已经调整,谢谢建议
及在最后时间投票,确保条目不能通过此处言语失当,抱歉。--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1:41 (UTC)
- (:)回應:国歌歌名乃是阁下亲自找来源所改,不知现在是又如何个错法,还是不管怎么样反正是不会对的?如果说国家格言中的家园要译成祖国,那只能算原创研究,或是睁眼说瞎话。马拉加西是因为该国刚独立时名字就叫马拉加西共和国,马拉加什是马拉加什人,马拉加斯是马拉加斯语。另外三处已经调整,谢谢建议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马拉加什人/马拉加斯语因为是不同人建的所以才会不同,在同一条目中应当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称“马达加斯加人”/“马达加斯加语”,国家最初的名称作“马尔加什共和国”。--陶瓷电锯(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3:22 (UTC)
- @Aeyzjinh:请复查(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样的统一会造成冲突)。--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3:52 (UTC)
- (:)回應从一开始我就只提意见没投票,即使仍然有这么多问题没解决,我还是特意提前了大半天给你有足够时间整改。但对你现在这种态度,我就只能呵呵了。如果我晚一点反对呢,你肯定有比“确保条目不能通过”更难听的话要说。要是我第一天扔一张反对票然后不闻不问呢,你恐怕又要说我“专门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吧?
- 国歌歌名的问题,我专门花了半个小时查数据库帮你加上来源了。国家格言patrie的译法,前面user:春卷柯南第一天就指出“家园”有误。你作为主编宁愿原创一个错误的译法,就是不肯用十几分钟给国家格言找个正经来源吗?
- 关于马拉加什/马拉加西/马拉加斯,我已经告诉你,这些译法对应的是同一个英文词“Malagasy”。这个错误也是user:春卷柯南首先指出的。听一听其他用户的意见,统一一下译法就这么难吗?
- 对“专门投票不让你过”的诛心之论,我还要再呵呵一下。以你在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到处拉票就是不改正错误的表现,我早就知道只做机器面的“手擀面大师”是无选不过,无往而不利的。--Gilgalad 2014年5月17日 (六) 03:56 (UTC)
- (:)回應:e……这样吧:我实在是找不到要译成“爱、祖国、进步”的来源。但就阁下所说,我在条目中的译法是“原创”这一点,不知又何以如此自信,
还是当众说谎:“事實上,有些人似乎樂於使用「愛」一字,在馬達加斯加,前過渡政府總統安德里‧拉喬立納(Andry Rajoelina)修改該國的口號,把愛字納入其中:「愛、家園、進步」(Fitiavana, Tanindrazana, Fandrosoana﹞。”另外对于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这个条目,我以前已经回复过,或者您没有看见或是视而不见,或是认为回复和没回复一样,再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我一开始是发现阁下亲自改了国歌的项,满以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但看起来并没有。如果阁下能找到,还烦请指教。我从不认为自己做了手擀面,上面也已回复过有关什么难易的质问。或者阁下还是没有看见,或视而不见,或是认为根本不成立。不知道原创某一类型条目写到出神入化者,突然来写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类型又会是什么情况。再退一步讲,看看中文维基“原创”条目的“待遇”,我虽不肖,却也不会与其为伍,就是真的原创,也还是只说翻译的好。看起来阁下自始至终从未有任何地方不当,所以言语中有冲撞之处,在此道歉。另外你说的马拉加什/马拉加西/马拉加斯其实你回复时早已修改,心里有保留意见,但还是保留吧。--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4:32 (UTC)- 虽然第一句话中的马拉加斯未统一,不过我觉得这不是主要问题。这个条目的英文版是不是比较旧?已是2014年,怎么2012年的人口仍是“预计”超过2200万?结构上,马达加斯加的自然地理是具有较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条目中这个部分的比重就低了点,相反“历史”一段的比重就有点高。如果真要FA,里面的图片汉化/红字消掉可能会比较好--陶瓷电锯(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9:25 (UTC)
- 谢谢陶瓷电锯的意见。这个如果通过GA,短时间内应该还不会提名FA,先看看同行评审的反应吧。自然地理这个个人认为考虑到条目的已有篇幅,放在专门的马达加斯加地理中会比较好。如果注意对照,可以发现我已经对内容做了一点更新。英文维基中有关马达加斯加的许多条目品质都非常高,在下有意逐步一个一个译过来,就像之前对待理查德·尼克松系列那9个特色条目一样,这样应该可以消除几个红链。不过个人另一方面也觉得,如果一个条目中有一些红链,那么将来填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一般倾向于还是标出红链,而不是自欺欺人地故意不标出来。--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9:40 (UTC)刚刚根据来源更新了人口及人口密度的数据。--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9:53 (UTC)
- 虽然第一句话中的马拉加斯未统一,不过我觉得这不是主要问题。这个条目的英文版是不是比较旧?已是2014年,怎么2012年的人口仍是“预计”超过2200万?结构上,马达加斯加的自然地理是具有较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条目中这个部分的比重就低了点,相反“历史”一段的比重就有点高。如果真要FA,里面的图片汉化/红字消掉可能会比较好--陶瓷电锯(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9:25 (UTC)
- (:)回應从一开始我就只提意见没投票,即使仍然有这么多问题没解决,我还是特意提前了大半天给你有足够时间整改。但对你现在这种态度,我就只能呵呵了。如果我晚一点反对呢,你肯定有比“确保条目不能通过”更难听的话要说。要是我第一天扔一张反对票然后不闻不问呢,你恐怕又要说我“专门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吧?
- @Aeyzjinh:请复查(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样的统一会造成冲突)。--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3:52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相比之提名之初,条目已有很大改善,已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剩下的问题可在特色条目评选时慢慢解决。--向端粒,向酶解,投上冷冷的一眼,骑士呵,向前! 2014年5月17日 (六) 06:51 (UTC)
- 谢谢肯定,这个条目暂不打算提名特色条目,同行评审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先吧。--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09:15 (UTC)
- (=)中立:本來想投支持票,但我認為飲食文化是文化重要的一環,這裡卻只有簡短一句「馬達加斯加美食中體現出東南亞的文化影響,人們幾乎每一頓都會進食大米,通常還會伴隨着各種風味的蔬菜或肉類菜肴一起食用。」帶過,稍嫌草率。。。英語維基的特色條目en:Malagasy cuisine可以提供大量資料,個人覺得這至少要佔一段(吧?)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會投票,但即使沒有仍期待下次再提評選。— lssrn45 | talk 2014年5月17日 (六) 12:56 (UTC)
- (:)回應User:Lssrn45,个人对此的打算是在之后翻译en:Malagasy cuisine,然后以“主条目”项放入这个条目中。(特别是考虑到条目的已有篇幅)--刘嘉(留言) 2014年5月17日 (六) 13:00 (UTC)
- 複查維基百科:優良與特色標準對比,GA似乎只要求「覆蓋面廣」,既然如此的話條目整體上仍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雖然你說短期內不會提名FA,還是希望之後能夠在文化方面再作補充。— lssrn45 | talk 2014年5月17日 (六) 13:14 (UTC)
↑該用戶投票因與先前重複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投票者如要改票請在先前的投票加刪除線。
- (!)意見:根据投票程序,若要改票,则需要在投票期限内划掉之前的投票,否则后面的投票属于无效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7日 (六) 14:42 (UTC)
- 感謝提醒。。。— lssrn45 | talk 2014年5月17日 (六) 15:54 (UTC)
- (!)意見:根据投票程序,若要改票,则需要在投票期限内划掉之前的投票,否则后面的投票属于无效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7日 (六) 14:42 (UTC)
- :9支持,4反對,落選。--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4年5月17日 (六) 14:44 (UTC)
优良条目评选(第二次)
[编辑]马达加斯加(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國家,提名人:—6+(留言) 2014年6月18日 (三) 07:19 (UTC)
- 投票期:2014年6月18日 (三) 07:19 (UTC) 至 2014年6月25日 (三) 07:19 (UTC)
- 此条目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故提交候选,理据:译自英文特色条目,来源充足,可供查证,人口等各项数据已经更新。—6+(留言) 2014年6月18日 (三) 07:19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內容與來源都豐富,大致達標。不過,部分的翻譯仍嫌拗口:「到19世紀末時,馬達加斯加已經擁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成為殖民地前最發達、最現代的學校系統。」,不如改成:「到19世紀末成為殖民地前,馬達加斯加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中,已發展出最發達、最現代的學校系統」;簡轉繁也應注意:「給學生髮放包含基本學習用品的包裹」-->「髮放」?「划上句點」?正體字應是「畫上句點」--Age317(留言) 2014年6月20日 (五) 02:28 (UTC)
- 我换了别的说法,谢谢意见,发放这里大陆是这样说,不知道这个转换到底是什么意思,划上句点这里用了地域词转换。--6+(留言) 2014年6月20日 (五) 12:44 (UTC)
- 因為我是台灣用戶,用正體字(繁體字)閱讀條目時,「发放」會被轉換成「髮放」,這其實是簡體和繁體字的轉換問題,嚴格來說是小問題,我幫忙修正即可--Age317(留言) 2014年6月20日 (五) 12:5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大致符合標準,但是在寫好馬達加斯加菜(或馬達加斯加飲食文化)前還是不要提名FA了。— lssrn45 | talk 2014年6月21日 (六) 07:53 (UTC)
- (&)建議:建议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民族词典》修改部分民族的译名。--#young[talk] 2014年6月22日 (日) 06:3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来源充足,内容覆盖面广。--#young[talk] 2014年6月22日 (日) 07:43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并通过受压”、“弹药和其他行业”(弹药不是行业,一个人开发某行业也说不通),另外兰伯特约章加书名号。上次看过的部分。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6月23日 (一) 01:43 (UTC)
- (:)回應:已改善,谢谢意见。--6+(留言) 2014年6月23日 (一) 01:57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符合要求。Gz deleted(留言) 2014年6月24日 (二) 15:2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完整,来源充足--Fayhoo(留言) 2014年6月24日 (二) 15:47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符合。--chaus(留言) 2014年6月24日 (二) 15:5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已符合優良條目標準--SSR2000(留言) 2014年6月24日 (二) 16:3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符合要求。--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4年6月24日 (二) 16:31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yesGA票作獎勵。—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 2014年6月25日 (三) 01:41 (UTC)
- :10支持,1反对,入选。--183.57.101.151(留言) 2014年6月25日 (三) 07:34 (UTC)
特色条目评选
[编辑]马达加斯加(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地理-国家,提名人:7(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4:26 (UTC)
- 投票期:2015年1月16日 (五) 14:26 (UTC) 至 2015年1月30日 (五) 14:26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译自英文特色条目,来源充足,可供查证,内容全面且无多余细节。--7(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4:26 (UTC)
- (?)疑問:“考古学上已经公认人类最早在马达加斯加出现的时期为公元420年(或是公元250至590年),但一些考古学家估计,马达加斯加的最早定居者是在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分多批来到岛上,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对公元420年以前的情况持谨慎态度”,到底什么是“公认”?--如沐西风(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5:16 (UTC)
- 我对此的理解是:考古学上有压倒性多数的人认为该岛开始有人类定居的最早时间是420年(或是XXXX……),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意见。具体见脚注51的quote:"'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Madagascar comes from Andavakoera near Diego Suarez and is dated to AD420 (AD250-590, 2SDs) (Dewar & Wright 1996). There is some indirect evidence for earlier human presence, but it is ambiguous. The oldest such potential evidence to our knowledge is cutmarked subfossil lemur bone from a palaeontological site, Taolambiby, in the southwest. One date was obtained, calibrated as 530BC to 300BC (Godfrey & Jungers 2003). The cutmarking looks plausible, but there is a potential problem of old carbon from the limestone landscape compromising the date, and there are no associated artefacts or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vicinity. Nearly contemporaneous potential evidence comes from Cannabis/Humulus pollen which occurs in a pollen column from the central highlands at an interpolated date of c. 2200BP (Burney 1987). There is some suspicion however that cannabis may have reached Africa 3000 years ago, and in any case, there is no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human occupation in the highlands until c. AD1200. Finally, a cutmarked pygmy hippo bone from Ambolisatra has been dated and calibrated to between 60BC and AD130 (2 SDs), but it is from a coastal swamp without indications of settlement, in a heavily karstic region. Moreover, a similar bone from the same collection from a nearby site gave two widely divergent dates of 2020BP and 3495BP (MacPhee & Burney 1991). Transient visits to Madagascar that did not result in enduring settlement cannot be ruled out, and may have left some traces.'--7(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5:28 (UTC)
- 不建议译为“公认”。刘兄给的引文里貌似没有提到“压倒多数”。而且,公认还公认出两种可能?(公元420年 或是公元250至590年)。英文维基的原文是“Most archaeologists estimate that the earliest settlers arrived in successive waves throughout the period between 350 BC and 550 AD, while others are cautious about dates earlier than 250 AD. ”“大多数”,而且是“估计”,就算是压倒多数,他们也不确定这个结果。依我的理解,这应该不算是公认。
- 顺带问一句,这个大段的引文真的出自原书吗?难道en:History_of_Madagascar抄袭了?“A common Austronesian origin: The Vahoaka Ntaolo”一章之下,“The earliest unambiguous evidence of human presence in Madagascar was found at Andavakoera and dates to 490 AD.[3] There is some indirect evidence for earlier human presence, but it is ambiguous. The oldest such potential evidence is cutmarked subfossil lemur bone from a palaeontological site, Taolambiby, in the southwest. One date was obtained, calibrated as 530BC to 300BC (Godfrey & Jungers 2003). The cutmarking looks plausible, but there is a potential problem of old carbon from the limestone landscape compromising the date, and there are no associated artifacts or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vicinity. Nearly contemporaneous potential evidence comes from Cannabis/Humulus pollen which occurs in a pollen column from the central highlands at an interpolated date of c. 2200BP (Burney 1987). There is some suspicion that cannabis may have reached Africa 3000 years ago. There is no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human occupation in the highlands until around 1200 AD. Finally, a cutmarked pygmy hippo bone from Ambolisatra has been dated and calibrated to between 60BC and AD130 (2 SDs), but it is from a coastal swamp without indications of settlement, in a heavily karstic region. Moreover, a similar bone from the same collection from a nearby site gave two widely divergent dates of 2020BP and 3495BP (MacPhee & Burney 1991). Transient visits to Madagascar that did not result in enduring settlement cannot be ruled out, and may have left some traces.”这个雷同度,至少按中文维基的标准应该算是抄袭。--如沐西风(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6:11 (UTC)
- “时代”久远,我已经不记得起初翻译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词,肯定有一个原因,只是记忆力减退想不起来了,所以先删掉这些词吧,之后如果想到补上,再在talk页说明。另一点没明白意思,来源中明确采用了quote参数,同时写有“MacPhee & Burney 1991”、“Dewar & Wright 1996”、“Burney 1987”、“Godfrey & Jungers 2003”之类,这表明了相应判断的书目来源,有可能不是原文。--7(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6:35 (UTC)
- 我对此的理解是:考古学上有压倒性多数的人认为该岛开始有人类定居的最早时间是420年(或是XXXX……),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意见。具体见脚注51的quote:"'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Madagascar comes from Andavakoera near Diego Suarez and is dated to AD420 (AD250-590, 2SDs) (Dewar & Wright 1996). There is some indirect evidence for earlier human presence, but it is ambiguous. The oldest such potential evidence to our knowledge is cutmarked subfossil lemur bone from a palaeontological site, Taolambiby, in the southwest. One date was obtained, calibrated as 530BC to 300BC (Godfrey & Jungers 2003). The cutmarking looks plausible, but there is a potential problem of old carbon from the limestone landscape compromising the date, and there are no associated artefacts or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vicinity. Nearly contemporaneous potential evidence comes from Cannabis/Humulus pollen which occurs in a pollen column from the central highlands at an interpolated date of c. 2200BP (Burney 1987). There is some suspicion however that cannabis may have reached Africa 3000 years ago, and in any case, there is no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human occupation in the highlands until c. AD1200. Finally, a cutmarked pygmy hippo bone from Ambolisatra has been dated and calibrated to between 60BC and AD130 (2 SDs), but it is from a coastal swamp without indications of settlement, in a heavily karstic region. Moreover, a similar bone from the same collection from a nearby site gave two widely divergent dates of 2020BP and 3495BP (MacPhee & Burney 1991). Transient visits to Madagascar that did not result in enduring settlement cannot be ruled out, and may have left some traces.'--7(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5:2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全面,来源充实。 --北风其凉(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6:1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同上。话说看了上上次这条目的GAN,阁下也是不容易,翻译个国家条目到处有人找茬。--Whaterss(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01:10 (UTC)
- 题外话:上一次提名人在DYK说的笑话很冷,我只是想插一句,翻译的条目并非机器压的“手擀面”,翻译的工作量其实和手擀的一样大,只不过您的工作量让人以为是机器擀的。--175.156.214.74(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08:39 (UTC)
- (!)意見:
- “简称马达加斯加”:“通称”更合适,因为“Madagascar,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Madagascar”意思就是后者是官名,而前者是通称,而维基百科按常理说是使用通称的。
- 在马达加斯加语,其居民真的叫“马达加斯加人”,而非马尔加什人吗?不是已经说“岛名‘马达加斯加’并非源于本地”吗?
- 另外,“本地”是违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针的,应该使用“当地”等称谓。
- “摩加迪沙(Mogadishu)”到底是要加外语注明,还是不用呢?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其居民叫做”什么什么也就需要了。
- 题外话:哈哈哈,“岛”的定义很模糊,我可以理解,地球上的最大岛是亚洲。
- --175.156.214.74(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09:11 (UTC)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简称马达加斯加这没什么问题吧;马尔加什、马达加斯加这只是译名差异;“本地”……算了改了;这里注明英语是为了和“Madageiscar”区别,让读者看出来这两个词的接近之处,理解当然此人为什么会搞混。--7(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0:12 (UTC)
- 一个国家可以有很多简称,比如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就可以简称“巴国”或“巴”,通称就不同了,这里是指最常用的名称,您觉得没问题就没问题吧。另外我明白为什么您会写“本地”,因为“本”并不一定是指自己。--175.156.214.74(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5:47 (UTC)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简称马达加斯加这没什么问题吧;马尔加什、马达加斯加这只是译名差异;“本地”……算了改了;这里注明英语是为了和“Madageiscar”区别,让读者看出来这两个词的接近之处,理解当然此人为什么会搞混。--7(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0:12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足,符合要求。--Qazwsaedx(留言) 2015年1月19日 (一) 13:44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yesFA票作獎勵。—ArikamaI 堕落者的復仇(謝絕廢話|全面戰爭) 2015年1月20日 (二) 07:42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足,来源充实。不过有个小问题,地理段落第一个组图,能不能重新排版为从左到右介绍啊。--Fxqf(留言) 2015年1月21日 (三) 14:47 (UTC)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 “给这些海港造成严重的问题”,我的感觉是用“问题”就要说明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想说明或者单纯是想翻译problem可能“麻烦”会在语感上好一点。这句话原文也写了silting。(这个是FAC所以提出来)
- “东南方向的信风和西北方向的季风相结合”:因为是风向,所以加上“方向的”反而让人难以理解,成了累赘。且地理专业是直接说东南信风或者西北季风的。此外“结合”是否换一个词会更好一些,原文combination应该是指“组合”这个方面的意思,应该是两种风交替出现导致气候分为干湿季的吧。
- “大量的降雨为该地区的雨林生态系统提供支撑”,把“支撑”放到“雨林生态系统”前面就自然多了。“该地区”我倾向于用“当地”。
- “包括五种植物科”,至少先把“种”改成“个”,避免与生物分类法的“种”(物种,简称种,且在相关文献中基本都使用简称)相冲突,但语言上仍然不好。
- “例如龙树科包含有4个属和11个种,只在该国西南部的多刺灌木林中存在[14]。”:这个科应该是当地独有的科,但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怪怪的,没有强调整科都是独有的。逗号后面加“都”是解决这句话问题最省力的方法,但未必好。另外两个“在”,是否改成“存在于……”好一些。
- “相当于整个非洲大陆种类总数的三倍”,“种类总数”改成“种数”或“物种数”。
- 这一段各整句之间衔接不好。
- “由于没有包括猴在内在竞争对手”→“由于没有猴等竞争对手”
- “103个狐猴物种或亚种”,去掉“物”
- “这些种类都比幸存的种类体型要大”,去掉“类”
- “马岛长尾狸猫就是其中之一”,改成“如马岛长尾狸猫”。出于衔接考虑,如果下一句讲的是这种狸猫,那么这样写是合适的,如果不是,那么就有一种“话锋一转”的感觉了。
- “并且其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农业上的实际利益,而且也与文化上对繁荣、健康的向往以及对祖先的尊崇息息相关[39]。”缩短为“目的与A和B息息相关”,但实际上与A和B息息相关的应该是行为而不是目的吧?……
- [41]前面的整句话,有的是一个分句,有的是两个,但没用分号;实际上如果用分号的话,每个分号之间逗号随便加,这句话会非常好写。
- “除传统农业耕种外,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还因受保护森林被非法采伐,以及得到国家批准对国家公园内珍贵木材进行采收而受到威胁。”,这句话很难,我一时也想不出怎么翻,但至少现状我不满意。
-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原文是一个专有词,应该按专有词来翻,但我不知道具体会管这个叫什么。
- 先看到这儿。挑战区域条目会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达师 - 318 - 527 2015年1月24日 (六) 15:53 (UTC)
- 感谢达师抽宝贵时间指教。我把你这里提的做的些调整,有些是按你说的调的,有些不是,具体看编辑纪录吧。请继续。--7(留言) 2015年1月24日 (六) 16:19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內容豐富 支持國家類特優條目--B2322858(留言) 2015年1月24日 (六) 23:35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同上。--门可罗雀的霧島診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1月26日 (一) 09:25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不错,很详细。--Qa003qa003(留言) 2015年1月30日 (五) 12:09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详尽,很不错。——ZYF.lclc 2015年1月30日 (五) 13:03 (UTC)
- 结果:10支持,1反对 => 入选 核对者:--183.50.253.27(留言) 2015年1月30日 (五) 15:40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马达加斯加中的2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state.gov/r/pa/ei/bgn/5460.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www.webcitation.org/61Be3ZCkK?url=http://www.state.gov/r/pa/ei/bgn/5460.htm
- 向 http://www.mvences.de/p/p1/Vences_A163.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3185745/http://www.mvences.de/p/p1/Vences_A163.pdf
- 修正 http://global.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55562/Madagascar 的格式与用法
- 向 http://countrystudies.us/madagascar/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826103623/http://countrystudies.us/madagascar/
- 向 http://www.lambahoany.org/madagascar/nature-of-madagascar/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3183832/http://www.lambahoany.org/madagascar/nature-of-madagascar/
- 向 http://www.parcs-madagascar.com/madagascar-national-parks_en.php?Navigation=26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3174004/http://www.parcs-madagascar.com/madagascar-national-parks_en.php?Navigation=26
- 向 http://whc.unesco.org/en/list/1257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26100412/http://whc.unesco.org/en/list/1257
- 向 http://www.crisisgroup.org/~/media/Files/africa/southern-africa/madagascar/166%20Madagascar%20a%20un%20tournant%20critique.ashx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809165940/http://www.crisisgroup.org/~/media/Files/africa/southern-africa/madagascar/166%20Madagascar%20a%20un%20tournant%20critique.ashx
- 向 http://www.instat.mg/pdf/carto_poly.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6100007/http://www.instat.mg/pdf/carto_poly.pdf
- 向 http://documents.wfp.org/stellent/groups/public/documents/ena/wfp086538.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4091027/http://documents.wfp.org/stellent/groups/public/documents/ena/wfp086538.pdf
- 向 http://moorishwanderer.files.wordpress.com/2010/09/2010_report.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19021028/http://moorishwanderer.files.wordpress.com/2010/09/2010_report.pdf
- 向 http://devdata.worldbank.org/AAG/mdg_aag.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02012459/http://devdata.worldbank.org/AAG/mdg_aag.pdf
- 向 http://www.africaneconomicoutlook.org/fileadmin/uploads/aeo/Country_Notes/2011/Full/Madagascar.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09020440/http://www.africaneconomicoutlook.org/fileadmin/uploads/aeo/Country_Notes/2011/Full/Madagascar.pdf
- 向 http://faostat.fao.org/site/339/default.aspx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1041945/http://faostat.fao.org/site/339/default.aspx
- 向 http://www.sherritt.com/Operations/Metals/Ambatovy-Joint-Venture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5203805/http://sherritt.com/Operations/Metals/Ambatovy-Joint-Venture
- 修正 http://www.ogj.com/articles/print/vol-110/issue-2/exploration-developmet/madagascar-s-oil.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unfpa.org/sowmy/report/home.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povertyactionlab.org/publication/managing-results-primary-education-madagascar-evaluating-impact-selected-workflow-interventions 的格式与用法
- 向 http://indiandiaspora.nic.in/diasporapdf/chapter8.pd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08040029/http://indiandiaspora.nic.in/diasporapdf/chapter8.pdf
- 向 http://www.madatana.com/article-origine-confuse-des-vazimba-du-betsiriry.php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28105706/http://madatana.com/article-origine-confuse-des-vazimba-du-betsiriry.php
- 向 http://xroads.virginia.edu/~Public/Ibonia/text.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09031407/http://xroads.virginia.edu/~Public/Ibonia/text.html
- 向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en/RL/00080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31104630/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en/RL/00080
- 修正 http://www.irb.com/newsmedia/regional/newsid%3D53025.html 的格式与用法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