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复旦黄山门事件
外观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复旦黄山门事件曾於2012年6月2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希望修改一下风格
[编辑]事后处理部分目前直接引自报刊新闻,建议修改以使其符合百科风格。Shenyqwilliam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02:27 (UTC)shenyqwilliam
请增补内容
[编辑]行程表的确不符合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建议重写为事件叙述,但请尽可能确保叙述之真实、中立。Shenyqwilliam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02:35 (UTC)shenyqwilliam
为什么完全不提复旦学生事后的“危机公关论”?
[编辑]此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复旦个别学生事后冷血的“危机公关论”,复旦校长事后的评论也是针对于此,为什么全文只字不提“危机公关论”? 我以为,维基百科应该全面地记录事件前后所有的关键节点,自然不应无视“危机公关论”!
补充
[编辑]事件的后续影响才是事件核心,已经进行补充。-- 豆腐daveduv写上海留言 2012年5月28日 (一) 11:30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在2010年的哪次营救事件中,部分复旦大学学生的事后表现被指责为“冷血”?
- (~)補充,因为对原条目的避重就轻非常不满,几乎完全重写,尽量客观呈现全貌。另外对于这个提问觉得不是非常满意,但想不出更好的,拜托帮忙修改。-- 豆腐daveduv写上海留言 2012年5月28日 (一) 19:31 (UTC)
- (+)支持,很好的条目,大学生是应该反思自己寻找刺激给别人带来的困扰。--Fyd09(留言) 2012年5月29日 (二) 02:23 (UTC)
- (+)支持--Whhalbert(留言) 2012年5月29日 (二) 02:32 (UTC)
- (+)支持+(!)意見:条目很好,然而条目名字很奇怪,初看不知所云,还以为是一景点。我觉得若改为“复旦大学黄山门事件”或“2010年复旦大学学生黄山迷路事件”会更好理解。另外问题另拟了一个:在2010年的哪次营救事件中,部分复旦大学学生的事后表现被指责为“冷血”?以上仅供参考--Hans Li(Li|Sn|ΔH) 2012年5月29日 (二) 04:24 (UTC)
- ,问题我觉得很好,接纳。另外已经加了事件两字。-- 豆腐daveduv写上海留言 2012年5月29日 (二) 10:00 (UTC)
- (!)意見:条目名称是否应该修改,媒体是否普遍使用“黄山门”一词来指称此事件?引文中“复旦18驴”明显有贬义暂且不提,“18驴”是否也是媒体对此事件的一个称谓?建议修改条目名至2010年复旦大学学生黄山迷路事件。--SyaNHs 2012年5月29日 (二) 04:50 (UTC)
- (:)回應:黄山门、复旦黄山门是最常见的称呼,比如(条目下方链接)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有专题节目,里面介绍说“这件事情简称复旦黄山门”,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专题节目的标题就是”黄山门事件:谁制造了复旦学生的冷漠“,深圳广电集团下属中国时刻网专题将事件称作”黄山门“,平面媒体和BBS更是广泛如此称呼,搜索”黄山门“便就可知晓。2010黄山迷路之类的说法适用于没有常见名称的情况,是最后的选择。-- 豆腐daveduv写上海留言 2012年5月29日 (二) 09:39 (UTC)
- (+)支持--CHEM.is.TRY 2012年5月29日 (二) 18:55 (UTC)
- (+)支持—achanhk留言板 2012年5月30日 (三) 02:14 (UTC)
- (+)支持,另外我可以问一下条目里的“登山队计划于2012年12月10日至12日游览……”“2012年12月15日,复旦大学的学生们为牺牲的警察张宁海举行了悼念活动……”和“2012年12月14日,安徽的一名记者在采访结束后……”是什么意思么。--铁铁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6月1日 (五) 13:50 (UTC)
中立
[编辑]两年前,该条目是很偏向复旦,丝毫没提复旦学生的过失,这次修改很中立,赞。--Fxqf·留言簿 2012年6月2日 (六) 09:37 (UTC)
- 看了下两年前的版本,的确是很多重点没提到。不过两年前的版本也有说在18名队员「无人受伤,无重大危险,已安全宿营,受困坐标明确的前提下打破“夜不上黄山”的惯例,在雨夜“不计代价,不计条件,不计后果”地强行展开救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民警之死,责任可真的有部分在上头决策部门,也应该在条目中提到。条目的描述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2年6月2日 (六) 13:45 (UTC)
- (:)回應见复旦黄山门事件#营救决策的质疑,包括了说法的来源(《成都商报》的报道),其他媒体的求证,以及上海市公安局与中宣部的回应。-- 豆腐daveduv写上海留言 2012年6月2日 (六) 15:17 (UTC)
- 瀏覽得過快,沒注意到這一段,對不起。文章的中立性已經很不錯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2年6月3日 (日) 10:49 (UTC)
- (:)回應见复旦黄山门事件#营救决策的质疑,包括了说法的来源(《成都商报》的报道),其他媒体的求证,以及上海市公安局与中宣部的回应。-- 豆腐daveduv写上海留言 2012年6月2日 (六) 15: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