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中華民國政黨歷年最高得票率
直轄市得票計算方式
[编辑]生在民主國家、關心選舉者就知道這是頗有意義的列表,整理了重要資訊。我好奇的是臺中、臺南、高雄等縣市合併前的資料與GIS繪圖是如何處理?Sleepingstar似乎已將2010年前的自動合併了嗎?或者還是該將這三個直轄市項下分成三列(合併後、市、縣)?原先的市與縣在派系、政治文化與選舉紀錄畢竟還是有些不同。
--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17日 (六) 04:57 (UTC)
WildCursive 您好,
非常感謝您近期對此條目的建議,由於在下比較少去頁面存廢討論晃,所以到現在才發現您的建議,這麼晚才向您回復,真的是很抱歉。
我好奇的是臺中、臺南、高雄等縣市合併前的資料與GIS繪圖是如何處理?Sleepingstar似乎已將2010年前的自動合併了嗎?
或者還是該將這三個直轄市項下分成三列(合併後、市、縣)?原先的市與縣在派系、政治文化與選舉紀錄畢竟還是有些不同。
關於資料處理的方式,在下確實是將2010年前的縣市得票數 summate 再進行比較。在下當時也的確對於縣市合併的問題猶豫了很久,不過後來在下決定將2010年前的資料自動合併,而非採取的分類成合併前的縣、市、及合併後的考量,主要的考量是因為這種做法會對這些縣、市產生一種 time bias,由於其他縣、市的 time period 皆是創黨至今,而這些合併前的縣、市的 time period 則是創黨至2010年,而合併後的縣市的 time period 則是2010年至今,無法達成「歷年最高得票率」所須要的 standardisation。分類成合併前的縣、市、及合併後的方式也對於新黨(全盛時期1996年)、親民黨(全盛時期2001年)及無黨團結聯盟(2010年後未在全國各縣市提名候選人,或提名不分區候選人)等三黨的影響較大,似乎也有點 defeats the purpose of 「歷年最高得票率」。
然而,「原先的市與縣在派系、政治文化與選舉紀錄畢竟還是有些不同」這點在下完全同意,只是由於以上的問題,在下仍然認為自動合併的方式可能會比較妥當。
--Sleepingstar(留言) 2012年11月27日 (二) 22:11 (UTC)
Hello, Sleepingstar,
多謝您的回覆確認!
首先,文中隱約提及第二屆國會,似乎就該依此劃線(修憲後也是最合理時點),想確定您已納入1991年國大與1992年立院選舉的資料(我看到參考資料有),因為國民黨的得票似乎應該是越早越高,不是嗎?但現有表格中似乎只出現到1993.
其次,可能之前的留言未說清楚,我的意思是:
臺中市項下分三欄 (1991-2009臺中縣, 1991-2009臺中市, 1991-迄今之大臺中市整體...合併之表格現狀)
臺南市項下分三欄 (1991-2009臺南縣, 1991-2009臺南市, 1991-迄今之大臺南市整體...合併之表格現狀)
高雄市項下分三欄 (1991-2009高雄縣, 1991-2008高雄市, 1991-迄今之大高雄市整體...合併之表格現狀)
所以國民黨在高雄的最高票可能是1994年的市長選舉(白先生,54.46%),而民進黨在臺南的最高票可能是1997年的縣長選舉(陳唐山,65.73%)。但現有表格未能如實反映歷史,保留舊紀錄可更完整呈現各種有用資訊,也能更清楚知道各黨在這三區的縣市勢力強弱。
最後,資料的選取排列方式可在內文中略予提及。再調整可能要花些時間,辛苦您了!
-- 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1月28日 (三) 11:23 (UTC)
WildCursive 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回復。首先關於直轄市及縣市合併的部份,在下了解您的意思了,有空的時候會再重新計算。
關於國民黨的部份,在下在條目的「注解」中的「表格說明」有提到「早期由於戒嚴、同額競選、以及臺灣政黨政治尚未成熟,故中國國民黨在大多縣市歷年最高得票率皆為 100%,因此表格內近年最高得票率從2000年政黨輪替開始起算。其餘政黨歷年最高得票率皆由創黨開始起算。」(E.g. 民主進步黨等其餘政黨皆由創黨開始起算。)
正如您所說的「國民黨的得票似乎應該是越早越高」,也因此在下確實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從創黨開始起算國民黨的歷年最高得票率,否則國民黨除了台北市以外,在大多縣市的歷年最高得票率皆為 100%,由於同額競選、戒嚴等因素。(呵呵,在省轄時期的台北市可不是今天的泛藍鐵票區,甚至在升格直轄市前可能還可稱為一處民主聖地呢。)也因此表格的標題上並非是「中國國民黨歷年最高得票率」而是「中國國民黨近年最高得票率」。
在下當時思考的第二個問題則是考慮「中國國民黨近年最高得票率」的時間分界點,主要的選項包括:
在下發現1989年解嚴、1991年修憲國會全面改選兩個時間分界點,仍然受限於臺灣政黨政治尚未成熟的因素,而存在同額競選得票率 100% 的問題。此外,解嚴至政黨輪替期間選舉的最大特色的確就是「國民黨的得票似乎應該是越早越高」,倒過來講每逢選舉國民黨的得票率就會下滑,其實這一方面便是反應臺灣政黨政治尚未成熟。也因此時間分界點越晚,近年最高得票率就越低,這種 general trend 會使得採用此期間內的任何一個時間分界點變的比較 arbitrary。
在下最後採用2000年政黨輪替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時間點象徵國民黨歷年的最低點。由於其他政黨的計算方式皆由創黨開始起算,形同是一種從無到有,從 0% 的低點開始,所以在下認為從國民黨歷年的最低點起算,可能是一種 fairer comparison。(值得注的是拜2008年馬英九「驚人」的表現所賜,如果將時間分界點從2000年政黨輪替推回至1996年總統開放民選,國民黨(除了在嘉義縣等少數縣市外)在多數縣市的近年最高得票率均不會改變。)
--Sleepingstar(留言) 2012年11月29日 (四) 08:14 (UTC)
直轄市及縣市合併前的部份,現在已於中華民國政黨歷年最高得票率#2010年五都改制前記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