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魏廷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魏廷鶴近照

魏廷鶴(1901年—?年),字寅軒,四川省大邑縣上安鎮人,後遷居大邑縣城東街,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 幼時家貧,家裡以打布殼子為生。
  • 民國10年(1921年),畢業于邛州聯合中學,繼入上海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
  • 民國15年(1926年),入陸軍軍官學校第四期政治科。
  • 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宣傳大隊長、團政治訓導員,師政治部副主任。
  • 民國16年(1927年)秋,廣州政府選送100人去日本學習時,魏廷鶴入選,入日本東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
  • 中國國民黨駐日本總支部暨辦事處執行委員。
  • 明治大學畢業回國後,任中國國民黨浙江省黨務特派員、政治監察員兼嘉興縣縣長。
  • 民國16年(1927年)5月,中國國民黨浙江省嘉屬黨務特派員。[4]
  •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訓育幹事
  • 中國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政訓處主任秘書處長
  • 中國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西安分會供職
  • 民國17年(1928年)11月,黃埔同學會日本直屬第七分會改組委員[5]
  • 民國20年(1931年)初,中國國民黨東京直屬支部成立,為執行委員及常務委員[6]
  • 1931年,國民會議僑民代表(日本),外交審查委員會委員[7]
  • 中國國民黨四川省黨部特派員[8]、執行委員。
  • 民國24年(1935年)11月,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 1937年7月22日,大邑縣選舉國民大會代表,魏廷鶴、牟允文當選,後因抗戰,會延開。[9]
  • 中國國民黨四川省黨政軍聯合特別黨部辦公室少將主任。
  •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川康綏靖公署少將政治特派員,國民政府成都行轅政治部中將主任兼特別黨部書記長、中央訓練團政訓班訓育幹事,四川省戰時服務團團長,省訓團指導員。
  • 中國國民黨川康綏靖公署特別黨部書記長兼指導委員、政治部主任。
  • 1940年,任四川省黨政軍幹部聯席會(特別委員會)審訊組長[10]
  • 1945年,四川省參議會參議員[11]
  • 1946年7月退役,11月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 1947年9月30日,聘任國民大會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研究委員會委員。
  • 1948年,當選四川省第二選區立法委員。競選中,倡導修建玉璽河水利工程,
  • 民國38年(1949年)10月,魏廷鶴的襟兄王安懋被扣捕,關在邛崍縣監獄。他在成都為營救王安懋奔走,事情未果。
  • 成都解放前夕,魏廷鶴和友人馮家邦,各準備一件和尚衣,說要出家當和尚。他倆先到彭縣,後又向茂汶方向出走。
  • 1952年,在雅江縣被捕。[12][13]
  •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四川省分會籌備委員會委員[14]

出席立法院會期委員會

[编辑]

第一屆第一會期

  • 農林及水利委員會
  • 經濟及資源委員會
  • 國防委員會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廷鶴傳」,四川省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大邑縣誌續編』.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第597頁
  2. ^ 陳予歡編著.『黃埔軍校將帥錄』.廣州出版社,1998.第1709頁
  3. ^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下).團結出版社,2005.12.第2460頁
  4. ^ 吳洪生主編;中共嘉興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編. 『中共嘉興黨史紀事』 1919-1949.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1.02.第44頁
  5. ^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 第四章 人事
  6. ^ 楊穎奇,張萬棟著. 『二號嫡系-一個中統大特務的自述』.青島出版社,1999.第77頁
  7. ^ 朱匯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中華民國二十年四至六月.1986.06.第684頁
  8. ^ 張梓生 孫懷仁 章倬漢主編.『申報年鑒』 1933.美華書館,1933.04.第167頁
  9. ^ 四川省大邑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大邑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02.第249頁
  10. ^ 張金峰編著.『金陵殘夢』上.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10.第92頁
  11. ^ 『四川文史資料選輯』 第27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0.第59頁
  12. ^ 「西康軍區司令部一九五二年清匪工作總結」,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 『剿匪鬥爭·西南地區』. 解放軍出版社, 2002.第578頁
  13. ^ 在雅江縣幾位上層人士和基本群眾共同協助公安機關將潛逃兩年之久的國民黨中央立法委員魏廷鶴等7人追捕歸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員會.『甘孜州文史資料』 第17輯 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專輯.1999.09.第29頁
  14. ^ 宋小慶,梁麗萍著.『關於中國本位文化問題的討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第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