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淪陷 (電影)
外观
香港淪陷 1941 Hong Kong on Fire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錢文錡 |
监制 | 劉偉強 |
制片 | 江玉儀 楊登魁出品人 王晶出品人 |
编剧 | 陳慶嘉 |
统筹 | 李兆基策劃 |
主演 | 邱淑貞 葉玉卿 羅家英 庹宗華 |
配乐 | 溫浩傑 李漢金 |
摄影 | 曹萬強 |
剪辑 | 林安兒 |
制片商 | 電影少年有限公司 王晶創作室有限公司出品 新峰影業有限公司出品 |
产地 | 英屬香港 |
语言 | 粵語、日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票房 | HK$ 4,986,443.00[2] |
各地片名 | |
臺灣 | 魔鬼女集中營 |
《香港淪陷》(英語:1941 Hong Kong on Fire)[1][3][4][2],是一部1994年上映、以香港日佔時期為背景的香港電影,由錢文錡執導[3],邱淑貞、葉玉卿、羅家英、庹宗華等主演。[1][4][2]
故事大綱
[编辑]1941年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為富不仁的當舖老闆羅開(羅家英飾)有三名女兒,大女望弟(葉玉卿飾)、次女信弟(邱淑貞飾)、幼女愛弟(陳少霞飾)。日軍攻佔九龍時,愛弟遭日軍施暴而致精神失常[2]。熱心的信弟跟從戀人沈放(庹宗華飾)在臨時醫院救助傷員。羅開為巴結日軍,不惜獻上大女望弟[2],但他當上漢奸不久,次女信弟又被日軍軍官看上,羅開終不忍心與望弟奮起阻止,混亂間日軍軍官被信弟所殺,遺體被裝扮成抗日分子卻被高級軍官岡田大佐識破,導致一家被捕[2]。僥倖逃脫的信弟聯同沈放潛入集中營救出家人[2]。
演員表
[编辑]演員 | 角色 | 備註 |
---|---|---|
羅家英[4][2] | 羅開 | 當舖老闆,性格刻薄[4][2]。日軍佔領香港後為保持生活質素,一度為日軍效命,但不忍日軍一再凌辱女兒終奮起反抗,後被送進集中營。最後只有他與長女望弟、沈放成功逃走。 |
李華月 | 細姐 | 羅開的繼室,與繼女望弟、信弟不睦,疼愛親生女愛弟。與藤井少佐通姦,後告發羅開等人殺死藤井,更成為慰安所鴇母。 |
葉玉卿[4][2] | 羅望弟 | 羅開的長女,與次妹信弟感情深厚[4][2]。為救家人屢次犧牲自己身體,後又被捉到慰安所。最後只有她與父親、沈放成功逃走。 |
邱淑貞[4][2] | 羅信弟 | 羅開的次女,與姐姐望弟感情深厚[4][2]。殺死了欲施暴自己的藤井少佐,連累家人被捕。後色誘日軍岡田大佐,以日本刀將其刺死。但與眾人逃亡時她被日軍擒獲,淪為慰安婦。香港重光後與家人重逢。 |
陳少霞 | 羅愛弟 | 羅開與細姐所生的幼女,任性刁蠻[4][2],與同父異母姐姐望弟、信弟不睦。欲成為電影明星,在片場被日軍強暴後變得瘋癲。片中後半重遇失散的家人時,淪為舞女,成為了一名日軍華籍翻譯的相好。後協助家人逃出集中營期間身亡。 |
庹宗華[4][2] | 沈放 | 信弟的戀人,大學醫科生,參與救國活動。最後逃亡時想把愛弟拉上貨車,但手掌中槍斷開,信弟手拿著其斷掌,望著眾人乘車遠去,終被趕至的日軍擒獲。 |
陳國邦 | 日軍翻譯 | 岡田大佐的翻譯,愛弟的戀人。被逼與眾人一起逃亡時因膽怯而出賣眾人,被愛弟痛下殺手,愛弟亦隨即被日軍槍殺倒臥其屍身上。 |
陳捷民 | 藤井少佐 | 日軍長官,先後看中望弟、細姐、信弟,終被信弟所殺。 |
吳志雄 | 岡田大佐 | 日軍長官,被信弟所殺。 |
徐錦江 | 徐大哥 | 正義的車佚,對望弟有感情。與羅開一同被關押,逃亡時捨身掩護眾人離開,被日軍包圍刺死。 |
雷達 | 順伯 | 羅開當舖的老伙記。 |
許思敏 | 寶媽 | 剛喪夫,到當舖典當的寡婦。 |
發行
[编辑]本片於1994年12月29日至1995年1月15日在金聲院線上映共十八天,票房近港幣五百萬元。[2]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資料室. 1994年度首輪華語片片目. 電影雙周刊. 1995, (411).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吳詠恩 (编). 香港電影九四.九五. 香港: 香港影業協會. 1996: 37. ISBN 9627883034.
- ^ 3.0 3.1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 1979-2013 錢文錡 CHIN Man Kei Cash. www.hkfilmdirectors.com. 香港電影導演會.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資料室. New Release - 香港淪陷. 電影雙周刊. 1994, (4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