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長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長新
大清貴州銅仁府儒學教授
籍貫貴州黎平府
族裔漢族
出生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
逝世光緒十年(1884年)
親屬(父)胡秉鈞
出身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舉人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同進士出身

胡長新(1818年—1884年),字銘三,又字子何,貴州省黎平府(今黎平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學者。同進士出身。[1]

生平

[编辑]

胡長新為嘉慶十年(1805年)進士胡秉鈞之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舉人[2],次年聯捷丁未科三甲進士,以知縣即用,分發江蘇。因母老不能遠離,請授教職,任貴陽府教授。不久,因母喪丁憂去職。守喪結束,改銅仁府教授。擢升翰林院典簿,不受。[3]辭職还鄉,主講黎陽書院。光緒十年(1884年)八月十一日卒,年六十七。[1]友人私諡“端介”。[4]

著作

[编辑]

工詩文,通小學。著有《籀经堂诗钞》四卷、《籀经堂文钞》四卷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清代贵州名贤像传》第1集,第3卷 頁41~42
  2. ^ 《黎平府志·卷七上·人物志·科目》頁71:“(二十六年丙午科鄉試鍾憲章榜遵義人)胡長新,黎平府人,進士。秉鈞子。中式第十八名。”
  3. ^ 《黎平府志·卷七上·人物志·科目》頁71~72:“(二十七年丁未科會試許彭壽榜浙江人)胡長新,見舉人,中式第一百二十七名,官貴陽府、同仁府教授,陞翰林院典簿。”
  4. ^ 黎庶昌《翰林院典簿胡君墓表》曰,光绪十年八月十一日,翰林院典簿黎平胡君卒,年六十七。明年五月十六日葬某里某山。君諱長新,字銘三,獨山莫友之別字曰子何,而爲之說,遂以子何行。道光丙午舉人,丁未進士即用江蘇知縣。賓客有賀者,君曰,勿爾,吾未自信,未□出而仕也。且母老不宜遠行,又□爲於江蘇,立請改教職。得貴陽府教授,旋丁母憂,服除選銅仁府教授,未行,郡守留襄軍務。苗匪圍黎平,如楚乞師。事定乃之任。以功保國子監學正,加五品銜。提督學政韋業祥又以端介可風薦,升翰林院典簿,不樂赴,病免歸,掌黎陽書院。在銅仁十年,而黎平尤久,先後凡十五年。君之學蓋自知恥始。其程己以宋五子爲侯的,以經史爲衡繩,以小學爲羽翼。於並世人師鄭珍、莫友芝,友黎兆□、莫庭芝,獨其徒未嘗有聞。然而銅仁之人曰,胡先生教人能使愚者明,惰者起,頑者□,今之胡湖州也。黎平之人曰,胡先生律嚴而道尊,言勳而躬隨,今之石徂徠、孫泰山也。其於忠孝節義禮讓廉恥若出天性,皇皇靦□,無日時不然,無事不然,不可一節名也。曾祖世範歲貢生,銅仁訓導。祖榮增廣生。□秉鈞,嘉慶乙丑進士,河南扶溝縣知縣,因事降改教職,授遵義訓導。娶劉氏。子一生同。所著書曰籀經堂集。君□四□而□未有表,黎庶昌曰,古者賢士有易名,今諡不下行,道何由光。君執德秉貞,碻然自守,始終不渝。若用昌黎韓愈銘□貞曜故事,取學政語,諡曰端介先生,具列諸石,則君之生平行誼不待戶說,皆明白且行遠矣。以書□告士林,咸曰宜。光緒十四年正月表。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俞渭、陳瑜.《黎平府志》.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 刻本.
  • 凌惕安编.《清代贵州名贤像传》第1集,第3卷. 1946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