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耿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耿舒
復胡將軍
時代东汉
主君光武帝劉秀
職官復胡將軍
封爵牟平侯
籍貫扶風茂陵
親屬
父親隃麋烈侯耿況
兄弟好畤愍侯耿弇
耿國
耿广
耿举
隃麋侯耿霸
牟平侯耿襲

耿舒(?—?),扶風茂陵人。東漢初年軍事人物。耿氏一門舉家為囯,襄助劉秀,其父上谷太守、隃麋侯耿況,兄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均在東漢統一戰爭中立下功勞,被封爲列侯,而耿舒協助父親駐守上谷,曾擊破過匈奴部隊,也被封爲牟平侯。天下平定后,耿舒又隨伏波將軍馬援征伐武陵蠻夷,途中反對馬援的進軍路綫,但未被采納,結果大軍受暑氣困擾,馬援也病死軍中。

生平

[编辑]

率從劉秀

[编辑]

更始帝派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平定河北,恰逢王郎作亂,耿弇在往長安進貢的半路歸附劉秀,并寫信給耿況,稱贊劉秀的度量和計謀,勸其早點與劉秀相會[1]耿況於是前往昌平,并派耿舒獻馬給劉秀[2]。后耿弇、景丹寇恂等人率兵南下,援助劉秀,耿舒仍然留在父親身邊。

當時,更始帝征召代郡太守趙永,而耿況劝趙永不要应召,劝他拜见劉秀。劉秀让趙永仍然擔任代郡太守。趙永北還,但代令張曄據城反叛,并且招納匈奴、烏桓爲援助。光武帝便任命耿舒爲復胡將軍,讓他攻擊張曄,張曄被擊破,趙永才得以重回代郡。當時又有五校賊二十餘萬向北侵略上谷,耿舒與耿況連續擊破敵軍,賊人全部退走。

討伐彭寵

[编辑]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彭寵叛漢,率兵攻打幽州牧朱浮的駐地薊。耿舒受父親派遣率領突騎前往救援,彭寵才退兵而去[3]

建武四年(公元28年)彭寵派弟彭純率領二千餘匈奴騎兵,彭寵自己率領數萬士兵,分爲兩路來攻擊祭遵劉喜。當匈奴騎兵經過軍都時,耿舒襲擊擊破其部隊,斬殺兩位匈奴的王,彭寵於是退去。耿況又與耿舒攻彭寵,攻取了軍都。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彭寵敗死,其父耿况被迎入京,受赐头等住所,奉朝请[4]。耿舒也因攻取軍都的戰功,被封为牟平侯[5]

遠征五溪

[编辑]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耿舒和中郎將馬武、劉匡、孫永等在伏波將軍馬援率領下統領從十二郡的招募的兵士與四萬餘人弛刑徒遠征五溪蠻夷[6]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春,軍隊抵達臨鄉,恰逢敵軍攻打縣城,馬援迎擊,大破敵軍,斬獲二千餘人,全部散走進入竹林之中。当初,軍隊駐扎在下雋,進軍的路綫有兩條:一條從壺頭進兵,路程短但是水路崎嶇;另一條從充進軍,路程長但是易行。光武帝也爲此猶豫不決。軍隊抵達后,耿舒想從充進軍,但馬援認爲這條路綫耗費時日浪費糧草,不如從壺頭進兵,扼住敵軍咽喉部位,充的敵軍自然戰敗。將這件事上奏皇帝,皇帝同意了馬援的策略[7]。三月,進兵扎營於壺頭。敵軍憑藉高昂的地勢守住隘口,水流又急,船不能夠上行。恰逢天氣十分炎熱,士兵多生病死亡的,馬援亦患病,大軍陷入困境,於是在河岸挖洞凿成窟室,以避炎熱的暑氣[8]。耿舒寫信給兄長好畤侯耿弇抱怨:“之前,我上書說當先攻擊充,糧食雖難以轉運但兵馬卻能夠發揮功效,數萬士兵爭先振作。現在壺頭竟然不能夠進入,衆人忧憤將死,實在令人痛惜。之前到臨鄉,敵軍沒有緣故自己趕來,如果能在晚上攻擊,就能殲滅。伏波將軍和西域胡人商賈相像,到一處總是停下,因此才會失利。現在果然爆發疾病,都和我所説一致。”耿弇即將此事上奏天子[9]。光武帝劉秀十分生氣,派虎賁中郎將梁松前來責問,馬援病死於軍中,梁松與其有隙,於是趁機加以構陷,馬援的新息侯印綬也被收回[10]

此時,監軍宋均擔心大軍無法返回,便對諸位將領說:“現在道路遠而士兵多生病,不如權矯詔招降如何?”,諸位將領伏地不敢回答[11]。宋均於是矯詔伏波司馬呂種為守沅陵長,奉詔書前往招降各蠻夷部落,自己率兵在其後。蠻夷感到震驚,於是斬殺其大帥投降,大軍也得以返還[12]

家族

[编辑]
隃麋烈侯
耿况
好畤愍侯
耿弇
牟平侯
耿舒
耿国耿广耿举隃麋侯
耿霸
好畤侯
耿忠
牟平侯
耿袭
美阳桓侯
耿秉
耿夔耿恭隃麋侯
耿文金
好畤侯
耿冯
牟平亭侯
耿宝
耿姬美阳侯
耿冲
耿溥隃麋侯
耿喜
好畤侯
耿良
牟平侯
耿箕
林虑亭侯
耿承
耿宏耿曄隃麋侯
耿显
好畤侯
耿协
耿纪隃麋侯
耿援
耿弘

源流

[编辑]

耿氏祖先在漢武帝時期,以吏二千石的身份,從巨鹿遷徙至扶風茂陵[13]

子孫

[编辑]

後裔

[编辑]

耿国的玄孙耿紀,陰謀對付曹操,被夷滅三族,家族中只有耿援之孫耿弘存活[15]

評價

[编辑]
  • 范曄後漢書》:“三世爲將,道家所忌,而耿氏累葉以功名自終。將其用兵欲以殺止殺乎?何其獨能隆也!”“好畤經武,能畫能兵。往收燕卒,來集漢營。請間趙殿,釃酒齊城。率從,亦既有成。圖久策,分此兇狄。洽胡情,單虜跡。慊慊伯宗,枯泉飛液。”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一》:弇亦書與況,盛陳世祖度略,宜速來相見。
  2. ^ 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一》:況乃馳至昌平,遣小子舒獻馬焉。
  3. ^ 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四》:上谷太守耿況遣子舒將突騎救浮,寵兵乃退。
  4. ^ 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五》:上嘉耿況之功,以其久勞於邊,使光祿大夫樊密持節徵況還京師,賜以大第,甚見尊重。
  5. ^ 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四》:耿況、耿舒取軍都,彭寵之邑也。於是更封況爲隃麋侯,舒爲牟平侯。
  6. ^ 後漢書·馬援列傳第十四》:遂遣援率中郎將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將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萬餘人征五溪。
  7. ^ 後漢書·馬援列傳第十四》:初,軍次下雋,有兩道可人,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崄,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帝初以爲疑。及軍至,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爲棄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扼其喉咽,充賊自破。以事上之,帝從援策。
  8. ^ 後漢書·馬援列傳第十四》:三月,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爲室,以避炎氣。
  9. ^ 後漢書·馬援列傳第十四》:耿舒與兄好畤侯弇書曰:「前舒上書當先擊充,糧雖難運而兵馬得用,軍人數萬爭欲先奮。今壺頭竟不得進,大眾怫郁行死,誠可痛惜。前到臨鄉,賊無故自致,若夜擊之,即可殄滅。伏波類西域賈胡,到一處輒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
  10. ^ 後漢書·馬援列傳第十四》:帝乃使虎賁中郎將梁松乘驛責問援,因代監軍。會援病卒,松宿懷不平,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綬。
  11. ^ 後漢書·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及馬援卒於師,軍士多溫濕疾病,死者太半。均慮軍遂不反,乃與諸將議曰:「今道遠士病,不可以戰,欲權承製降之何如?」諸將皆伏地莫敢應。
  12. ^ 後漢書·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乃矯製調伏波司馬呂種守沅陵長,命種奉詔書入虜營,告以恩信,因勒兵隨其後。蠻夷震怖,即共斬其大帥而降,於是入賊營,散其眾,遣歸本郡,為置長吏而還。
  13. ^ 後漢書·耿弇列傳第九》: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焉。
  14. ^ 後漢書·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耿貴人者,牟平侯舒之孫也。貴人兄寶,襲封牟平侯。帝以寶嫡舅,寵遇甚渥,位至大將軍,事已見〈耿舒傳〉。
  15. ^ 後漢書·耿弇列傳第九》:後曹操誅耿氏,唯援孫弘存焉。

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