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甲土城戰役
第一次大甲土城戰役 | |||||||
---|---|---|---|---|---|---|---|
戴潮春事件的一部分 | |||||||
道光七年(1827年),由民間鄉紳出資起造的大甲土城,已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拆除不存,過往昔時,大甲鎮瀾宮即為大甲土城的中心地點。[1]:102-103 | |||||||
| |||||||
参战方 |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張世英 曾捷步 陳緝熙 蔡宇 羅冠英 |
王和尚 王九螺 莊柳 陳再添 蔣馬泉 | ||||||
参战单位 | |||||||
|
第一次大甲土城戰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戰役之一,於1862年(同治元年)農曆五月初五至廿一日發生在大清臺灣道,戰事地點位於大甲土城。大甲土豪王和尚等響應戴潮春起事,三月間強佔大甲城叛清自立,五月間官軍先偕竹塹團練之力收復大甲土城,並擊退大甲紅軍(反抗軍),結果以王和尚接受清廷招降作收。[2][3]
背景
[编辑]同治元年(1862年)春二月,以戴潮春為首的天地會眾在彰化縣各地騷動不止,臺北團練鹽運使銜浙江補用道林占梅(竹塹人)乃設保安總局於淡水廳城,結合其他鄉紳鄭秉經、陳緝熙、翁林萃董事聯絡鄉民,委蔡宇出任勇首,訓練鄉勇。[2]
同治元年(1862年)春三月,淡水撫民同知秋曰覲奉臺灣道道員孔昭慈之命南下彰化縣境內平叛。三月十七日,官兵與戴軍天地會勢力在大墩、烏日庄交戰(今臺中市),折損嚴重,秋曰覲亦命喪沙場、彰化縣城後於三月二十日淪陷[3][4],今臺中地區、彰化市區落入天地會紅軍控制[5]。
大甲土豪王和尚逕自率其黨羽莊柳、陳再添、王九螺等據地為王,響應戴潮春豎紅旗反清;嗣後戴潮春亦遣派蔣馬泉協守大甲城。淡水廳大甲庄本有駐軍以及官員,臺灣北路協於此設有大甲汛,屬北路協右營(竹塹營)管轄[6],經此波動盪之後,守備洪氏及淡水廳大甲巡檢吳氏卻先行遁逃。[2][3]
大甲城陷消息傳來,淡水廳境內民心躁動,竹塹鄉紳對率勇避退或堅持守淡水城,意見分歧,林占梅力主守城不退,阻敵北上,並推舉候補通判張世英,接替戰死的秋曰覲,代理淡水同知一職,為安撫民心,林占梅與張世英齊聚城隍廟前立誓抗敵,後獲福建巡撫徐宗幹同意,並獲福建布政使(藩司)頒發總辦臺北軍務的鈴記(機關印章[7])。[2]
過程
[编辑]同治元年(1862年)夏五月,林占梅遣派竹塹練總蔡宇、生員陳緝熙率勇 400 名,前往大甲。五月初五日,時值端午,大甲城內因派系故,城中小姓家族欲做生意,擅開東門,蔡宇、陳緝熙趁勢奪門而入、一舉佔領大甲土城。張世英亦紮軍翁仔社,並率兵勇巡視淡水廳以南,便於各地聲援。[2][3]
蔣馬泉與王和尚逃回彰化縣城,時值五月,彰化縣城首領已從戴潮春換作林日成,林日成因大甲城丟失一事勃然大怒,不僅下令抄斬蔣馬泉全家[a],責陳王和尚務必戴罪立功。王和尚糾集族人及餘黨,又令何守、戴如川、陳鮄、劉安、趙憨與楊大奇率二十七營軍約莫萬餘人,反攻大甲。[2][3]
五月十三日,署淡水同知張世英聞訊,偕千總曾捷步、把總周長桂,率軍進發大甲馳援,並聯絡翁仔社義首羅冠英、林傳生等隨軍出征,途中掃蕩戴瑞必等其他叛軍。[2][3]
五月二十一日,紅軍包圍大甲城,並阻斷水道,清軍斷水數日後天降甘霖,大甲城內官兵士氣大振。蔡宇、陳緝熙亦自大甲城開門出戰,與張世英軍隊聯合夾擊,王和尚潰敗。嗣後,戴瑞必等十二名紅軍首領梟首示眾,另有 300 餘人陣亡,而紅軍首領王和尚與陳緝熙有私交,同王九螺接受朝廷招降,大甲城危方解。[2][3]
其他
[编辑]- 當時除王和尚據大甲作亂之外,中港(今苗栗縣竹南鎮)王江龍亦自立叛清,後被竹塹生員陳其英率勇拘殺;粵人李阿兩等亦帶人掠劫,被商人杜喜率眾抵禦,退敵潰之;林林總總亂事不斷,導致北路軍務軍費龐大,多賴新竹總理林願自安撫局抽取厘金,陳緝熙四處懇託竹塹富戶捐款,尚有不足額之處,則由林占梅出資貼補。[2][8]
軼聞
[编辑]大甲有一節婦林氏,為余家苗媳(童養媳),十二歲夫死即發願守節,侍奉夫家極其孝順。大甲之役爆發時,林氏已七十歲有餘,當時王和尚與紅軍等包圍大甲土城,截斷水道,民心大亂,林婦乃挺身祈雨三次,雨皆隨林婦之呼應而降,民心軍容因此大振,莫不以為神助。戰後,民眾乃準備牲禮至城外節孝坊拜祭,以謝神恩。[2]
後續
[编辑]清軍收復大甲土城之後,紅軍暫將主力轉往南路戰場如嘉義、斗六門一帶。同治元年(1862年)農曆十一月間,王和尚復叛清廷,聯合戴潮春軍隊發動第二次大甲土城之役、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則由林日成軍隊發動第三次大甲土城之役;皆以清軍獲勝、守住大甲土城告終。[2][3]
相關條目
[编辑]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張志遠. 《台灣的古城》. 台北縣: 遠足文化. 2007. ISBN 9789866731006 (中文(臺灣)).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7 [2022-02-02]. ISBN 9570092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2 [2022-02-02].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臺灣)).
- ^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肆輯.第六十五冊.清咸豐十一年二月至清同治二年十月》. 臺南市: 遠流. 2008. ISBN 9789860152319 (中文(臺灣)).
- ^ 許毓良. 〈戴潮春事件〉.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202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中文(臺灣)).
- ^ 許雪姬. 《清代臺灣的綠營》 "The Green Standard in Taiw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54. 台北市: 聯經. 2015 [1987]. ISBN 9789860459562 (中文(臺灣)).
- ^ 〈鈴記〉. 漢語網. [202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中文(臺灣)).
- ^ 8.0 8.1 連橫. 《臺灣通史》. 臺北市: 五南. 2017 [2022-02-02]. ISBN 9789571191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