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水壩
石岡水壩 | |
---|---|
国家 | 中華民國(臺灣) |
位置 | 臺中市石岡區、東勢區 |
坐标 | 24°16′53″N 120°46′9″E / 24.28139°N 120.76917°E |
现状 | 使用中 |
始建 | 1974年 |
啟用 | 1977年 |
耗资 | 新台幣四億八千萬元 |
所有者 | 經濟部水利署 |
运营方 | 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
水坝和溢洪道 | |
水坝类型 | 臥箕式混凝土重力壩攔河堰 |
橫跨 | 大甲溪 |
高度 | 25米(82英尺) |
深泓高度 | 20米(66英尺) |
长度 | 352米(1,155英尺) (921大地震後為275.52公尺) |
壩頂海拔 | 272米(892英尺) |
壩頂寬度 | 12.8米(42英尺) |
坝体积 | 141,300 m3(4,990,000 cu ft) |
溢洪道 | 溢洪道弧型閘門十八門 (921大地震後為15座) |
溢洪道类型 | Gated overflow, service |
溢洪量 | 13,000 m3/s(460,000 cu ft/s) |
水库 | |
形成 | 石岡壩水庫 |
总容量 | 3,380,000 m3(119,000,000 cu ft) |
有效容量 | 1,490,000 m3(53,000,000 cu ft) |
集水面积 | 1,061 km2(410 sq mi) |
表面积 | 0.645 km2(0.249 sq mi) |
正常水位 | 267.1米(876英尺) |
石岡壩是台灣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所管理的攔河堰,於1977年完工營運,位在大甲溪下游,屬於臺中市境內,南岸屬石岡區,北岸為東勢區,流域面積1,061平方公里,約佔大甲溪全流域面積之85%,為大甲溪流域下游水資源運用樞紐;主要功能在於調節大甲溪流域尖峰發電尾水及河川水資源,並提供大台中地區公共給水及灌溉用水[1]。
沿革
[编辑]大甲溪全長140公里,流域面積1,236平方公里,為全台灣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川之一[2]。1969年政府開始興建德基水庫,完成後與既有的青山壩、谷關水庫、天輪壩及社寮電廠一同利用大甲溪水資源[2]。1973年6月,為配合德基水庫完工後多目標利用,經濟部水資會、水利局、台電公司及公共工程局共同規劃完成石岡壩綜合開發計畫,以改善現有灌溉區引水機能,並開發新灌區,以及供應大台中地區公共用水與工業用水,台灣省政府於1974年3月研擬工程計畫,責由台灣省水利局負責執行,於1974年10月底開工[2],1977年10月竣工。
標的
[编辑]石岡壩是多目標綜合開計劃水利工程,標的包括發電尾水調節、現有灌區取水功能改善與公共及工業給水等。在灌溉方面,拓建現有八寶圳及葫蘆墩圳之進水口及輸水路,以供應車籠埔及大肚山兩新灌區所需;在民生用水方面,除烏溪下游北岸部分地區係引用烏溪水源之外,大台中地區(包括台中港工業區)地面水均引自大甲溪,由石岡壩引水經處理後設置管線經豐原、大雅至大肚山東麓,並設置淨水廠處理原水後,透過引水隧道供台中港地區使用,另由石岡埋設管線至朴子口淨水廠處理後輸送至豐原,再延伸供應北屯配水池供台中市(範圍包括北屯、 西屯、南屯、中區、東區、西區、南區、北區、豐原、潭子、神岡、清水、梧棲、沙鹿、大甲、后里、東勢、新社、大雅、太平、大里、霧峰、烏日、大肚區及龍井等區)公共用水[2]。
基本資料
[编辑]- 集水區面積:1,061平方公里
- 滿水位面積:0.645平方公里
- 滿水位標高:274公尺
- 有效容量:113萬立方公尺
地震影響
[编辑]在1999年921大地震以前,大台中地區之公共用水量每日約需110萬噸,其中90萬噸係由石岡壩提供原水。車籠埔斷層錯動引發921地震,破裂帶轉向並延長,直接通過石岡大壩第16號溢洪道,地表抬升約10公尺,右岸提升2.2公尺,因為不同抬升高程影響而造成壩體受到擠壓變形破壞,造成石岡壩原有16、17、18號閘門及土木設施全毀無法修復外,其餘各閘門亦因地表錯動擠壓產生扭曲變形,使得閘門樞軸偏閉軌跡已非正常路徑,造成啟閉困難並且無法有效水密。由於地震來襲時石岡壩蓄水量不大,並未產生巨大的潰壩洪水,卻使大台中地區面臨缺水困境。震災之後搶修工作立即展開,1999年12月恢復石岡壩引水,2000年底緊急復建工程全部完工,大壩修復後壩長由原本的352公尺縮短為275.5公尺,每日可供應大台中地區的民生用水則降為65萬至70萬噸,不足的水源由鯉魚潭水庫支援[3]。雖然災後緊急搶修尚能維持蓄水及供水功能,十年期間僅利用功能局部改善以滿足供水需求;2007年將堰體上之水工機械及相關電氣設備進行汰舊換新,2008年3月開始進行更新工程,2010年9月底完成閘門更新[4]。
大地震後,石岡水壩部份受損壩體目前被保留起來,作為「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並於第16號溢洪道後方設置魚道,維護大甲溪魚類生態[3]。
相片
[编辑]-
斷層區
-
斷層走廊
-
石岡壩旁的921地震公園
註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台灣的水庫》,黃兆慧著,台北,遠足文化,2002年出版 ISBN 9868015499
- 台灣地區主要水庫蓄水量報告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