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茄苳樹傳說
白茄苳樹傳說是台灣原住民邵族的傳說故事。白茄苳樹庇佑著邵族人,並與邵族人共生共榮,可以說是邵族人的守護神與精神象徵。對於邵族人來說,白茄苳樹的繁茂與否,意味著自身族群發展的狀況。因此,白茄苳樹的傳說,可以說是應驗了邵族的族運[1]。
故事大綱
[编辑]邵族的祖先定居日月潭後,在拉魯島水邊的白茄苳樹下立誓定居於此,並祝願族勢如這顆茄苳樹一樣茁壯,茄苳樹每萌生一片新葉,即代表族中又新添一名壯丁。此後,邵族人確實在日月潭周遭的水沙連地區闖盪出一片天地,然而,漢人覬覦日月潭附近的土地逐漸入侵,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在茄苳樹的庇佑下,邵族人戰無不勝。無計可施的漢人首領,探聽到樹王的靈驗,派人暗中用斧頭將樹砍斷,但無論破壞的多嚴重,第二天茄苳樹仍完好如初。後來漢人首領在夢中得到指點,以白茄苳樹的剋星「獠牙精」鋸子鋸倒茄苳樹,又唯恐其復原,再用長銅釘釘住了樹根,並潑上黑狗血,以大銅蓋蓋住主幹的樹莖。
茄苳樹被徹底破壞後,邵族的勢力開始走下坡,接著又連續遭遇大瘟疫,傷心及驚恐之餘只得放棄了拉魯島,分散到周遭各地謀生路。從此邵族就不再是水沙連地區的霸主了[2]。
白茄苳樹王與英雄石松咬味
[编辑]相傳康熙年間,日月潭東北一夕長出了巨大的白色茄苳樹,刀斧不能入,被邵族人尊為神木。道光年間,神木投胎於邵族婦女,生下一男孩狀貌魁偉,被推為酋長,號曰松咬味。一日,松咬味目睹青龍戲水,拾得一石印,遂以石為姓。稱石松咬味。
當時霧社與萬岱社人常常出草埔里及水社一帶,石松咬味於是召集各社頭目,率領群蕃遠征霧社。萬岱社頭目詐降,於和解的酒宴中下毒謀害水社人,石松咬味等人於逃走途中躲進樹洞中,才以弓箭擊退追兵生還。次日,石松咬味率人反攻,打敗萬岱社凱旋而歸,接受諸社恭賀,從此茄苳樹王之名號威名遠播[1]。
分析
[编辑]從白色茄苳樹衍伸出的兩個傳說故事,可以說是分別代表著邵族興盛與衰落的兩個階段。雖然定居日月潭的時間尚有爭議,但從史料中可以發現,自從康熙年間以來邵族在水沙連地區已擁有龐大的勢力。水沙連六社之中,包含石松咬味之水社在內,其中四社屬於邵族,眉社則為泰雅族。而在水沙連更北的地區,亦有屬泰雅族之北港番之勢力。因此,邵族與泰雅族因地域關係而產生諸多互動,並為爭奪勢力範圍而相互攻殺,在歷史上確有其事[2]。不過,目前並無確切的資料確認此傳說的真實性。
而茄苳樹王被砍伐及邵族的勢力衰退,也與歷史發展相符。自從漢人勢力開始入墾水沙連地區後,邵族及與其不斷產生衝突。雙方先後經歷了1725-1726年(雍正三年-四年)的骨宗事件(或稱水沙連之役)及1814-1815年(嘉慶十九-二十年)的郭百年事件兩次大規模衝突,邵族從此勢力大衰。而傳說中漢人以黑狗血等消滅白色茄苳樹,明顯具有漢人文化的色彩,可以看成漢人文化壓迫到邵族文化的具體象徵。
此外,此兩則傳說亦有不同版本,內容彼此間有若干差異,其中亦包含骨宗為茄苳樹精,疑似即為石松咬味的版本。由此可見此兩則傳說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融合採借的現象[3]。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達西烏拉彎·畢馬. 【原住民神話大系】邵族神話與傳說. 出版地: 晨星出版. 2003-09-30. ISBN 9789574555000 (中文(繁體)).
- ^ 2.0 2.1 鄧相揚; 許木柱. 【臺灣原住民史】邵族史篇. 出版地: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12-01. ISBN 9570269286 (中文(繁體)).
- ^ 陳莉環. 邵族口傳文學研究. 出版地: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2004-06 (中文(繁體)).